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刚一上台就大规模罢王爷的爵,多大仇?

唐太宗刚一上台就大规模罢王爷的爵,多大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95 更新时间:2023/12/13 11:03:26

近之则反,像汉初分封同姓王,酿成七国之乱。西晋封王,又造成了八王之乱。明朝朱元璋大封诸子,导致靖难之役,王爷把皇帝都推翻了。

但是太远了也不行,秦朝把所有宗室子弟都废黜,不给权力。隋朝也是把王爷们罢的差不多,结果在王朝遭遇危机时,没有人能出来帮助皇帝。

唐朝吸取前朝教训,做了很大的改革。

一、震惊皇室的大改革

唐武德九年(626年)十一月,唐太宗刚刚即位三个月,一道令所有宗室震惊的诏令发布了:

降宗室封郡王者并为县公。

也就是说,宗室诸王都撤去王爵,改封为县公。

要知道,在此之前,唐太宗刚刚册立了皇太子,并给一众开国功臣赐了爵、分封了食邑。

在这种时候,不是正应加大宗室诸王的爵禄,以安定人心吗?

要知道,你李世民得位可不正啊,你忘了你两个兄弟是怎么死的?你难道不怕天下悠悠之口?

事实证明,李世民真是属熊的,胆子大的很。

撇去这些意气之争,仔细看看当时形势,唐太宗为什么要厚人薄己,把自己人治得这么惨呢?

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二、形势变了,政策也得变

之所以大幅度地撤销王爵,根本原因在于唐高祖当年封王封得过多过滥了。

唐高祖称帝之时,当时天下尚未统一,唐朝占据的地盘,只有关中陇右一带。为了笼络人心,特别是加强本族人的团结,唐高祖对宗室子弟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赏。不仅本支子弟大多封王,许多血缘关系已经非常远的李姓人物,没立下什么功劳,都被封王。甚至一些还未成人的宗亲,也都赐予了王爵。

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有其合理性。

但是到了唐太宗上位时,国家早已统一。大唐王业如磐石之固,不需要再这么极端的笼络人心。

大量李姓宗王,没有什么功劳而锦衣玉食,消耗了大量的财富,对国家经济造成了极大消极影响。

按照当时的政策,受封为王者,可以按级别占有一定户数,有的几千户,有的几百户,这些百姓应当缴纳的赋税都交给宗王。百姓原本承担的力役,也尽数转给宗王。

这相当于从国家经济收入中截流了。

唐太宗何等人也,怎么会继续纵容这种现象持续下去。

武德九年,在大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开国功臣的同时,他狠下心来撤销李姓诸王的爵位。

于是下令,罢去一部分血缘关系远、没有军功的宗室王,降其爵位为郡公、县公。降封之后,这些宗室们占有的民户便如数交还给国家。

只有李世民的直系兄弟、子侄,才能继续封为王爵。

三、李世民区别对待、按功封王

当然,李世民的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不搞一刀切。血缘关系疏远的王,也根据其功劳大小进行区分。没有什么功劳,纯粹是沾了姓的光的,统统撤掉。至于那些功劳大的,不仅保留王爵,一些人还增加了禄级。

比如淮安王李神通、襄邑郡王李神符、河间郡王李孝恭,因为立过军功,都没有动他们的爵位。

江夏王李道宗功劳特别大,还得到了特殊的优待。

江夏王是什么人呢?他早年就在太宗麾下作战,当年十七八岁,与二十来岁的李世民意气相投,都是神明奋发的青年英杰,唐军与宋金刚大战,李道宗先锋陷阵,立下战功。后来打窦建德于虎牢,李道宗奋勇冲锋,丝毫不弱于秦琼、程咬金等勇将。后来他镇守代北,屡屡击败突厥势力。所以唐太宗嘉其功劳,维持其原有任城王的爵位不变,还给他实封了600户,供其享用。

河间郡王李孝恭也是一位功劳甚大的宗王。他和李世民是第四世的堂兄弟,共一个曾祖父,血缘关系已经比较远了。

但李孝恭是个颇有军事才能的人,他与名将李靖率军南下,平定了萧铣政权,为唐朝拿下汉南数千里的土地。

后又率李靖、李勣、黄君汉、张镇州、卢祖尚等大将,东向进攻江东的辅公祏。李靖、李勣二将都是唐朝顶尖儿的高手,李孝恭能够统辖他们行军作战,也反映出他自己实有过人之处,方能领着一班虎狼之将。辅公祏在李孝恭强有力的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江东数十州之地也归入唐朝囊中。

唐朝平灭群雄,如收瓦岗、灭王世充、灭窦建德、灭薛延陀、灭刘黑闼等等,都是唐太宗亲自率兵平定,诸王、诸将中,唯有李孝恭立下了削平义军、拓地千里的大功,可足与太宗媲美。

太宗心胸宽广,他不忌惮李孝恭功高震主,因为无论功劳、能力,他都不怯任何臣下。李孝恭因功被实授一千二百户,是为诸王中封户最多的。

当然,以唐太宗的政治智慧,他也明白,有些事情可以较真,有些事情不能较真。如果搞得太过火,弄的宗室离心离德,怕也不好交待。

有些人的身份比较特殊,身份较高,虽然功劳不大,但影响力不小。他们的爵位可降可不降,太宗也采取了模糊处理。比如襄邑王李神符的王爵,就没有降。

当时唐高祖的子嗣非常茂盛,李世民兄弟22人,全部封王。孙子辈近百人,也全部封王。皇帝的子侄有的寸功未立,个个锦衣玉食,虽然有理由享受,但好说不好听。

李神符是唐太宗的堂叔父,血缘关系也不近。他的军功也不是特别高。仅在武德四年时,率兵与突厥颉利可汗打了一场遭遇战,打赢了一场,杀了突厥五百人,抢了2000匹马。这点功劳,在李孝恭、李神通、李道宗等人面前简直就是毛毛雨。但太宗没有动他的爵位。

大概是因为这位老王爷一直帮助唐高祖父子镇守太原老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连他也降,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总之,经过唐太宗的一番整顿,唐初宗室王过多过滥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不仅正规了宗室王爵的规矩,也使百姓负担大大减轻。

更多文章

  • 751年唐朝这场战役失败,影响整个中亚和我国西北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唐朝史上最悲壮的战争,历史上真实的唐朝战役

    恒罗斯之战是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战的战争。这两个帝国都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开始兴起,之后迅速对外扩张。到了八世纪的时候,唐朝的势力进入中亚,而阿拉伯帝国势力也进入中亚。两国的领土也迅速接壤。两个都在迅速崛起的大国遇上了,肯定会有一场大战。而恒罗斯之战就是这场大战。公元751年7月,战争开始。战争双方带着

  • 东晋11个皇帝,7个完全不掌握实权,9个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晋十大皇帝名单,东晋皇帝有多大的权力,东晋怎么有那么多短命的皇帝

    公元317年,西晋灭亡。东晋皇室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书称之为东晋。公元420年,刘裕废了晋恭帝自己称帝,东晋正式灭亡。从317年到420年,东晋国祚103年。不过这103年里却有11位皇帝,光是这个数字就知道东晋皇帝更换的频率还是比较快的。当然,除了频率快。还有就是不掌握大权、英年早逝,这

  • 历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清朝61年、西汉54年、唐朝44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是谁,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是哪位皇帝,中国古代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

    皇帝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不过皇帝在古代绝对是高危职业,有很多皇帝不得善终。除了这个,皇帝还是个短命的职业,绝大多数皇帝寿命比较短,在位时间短的皇帝比比皆是。可以说,那些在位时间久的皇帝都是有一定本事的。否则,他们根本没机会能在位这么久。现在我们逐一看一下历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

  • 历史上名不副实的人物:狄仁杰从来不会断案,石达开并非战无不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狄仁杰真的断案如神吗,狄仁杰破了哪些大案,历史上的狄仁杰都破什么大案子

    1.史上屠龙第一人宇文护?宇文护(513-572)是北周大冢宰,相当于北周的宰相。坊间传说他是史上屠龙第一人,因为他杀了西魏恭帝、北周孝闵帝、北周明帝三位皇帝,是史上杀皇帝最多的人。其实这完全是误传。历史上杀皇帝最多的,其实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刘裕杀了东晋安帝和东晋恭帝,达成了篡晋建宋的伟

  • 包吃包住包分配?唐代鸿胪寺对蕃客的生活管理就是如此豪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代鸿胪寺在哪,鸿胪寺是用来干啥,明朝鸿胪寺最初用来做什么

    当时的鸿胪寺对蕃客的管理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日常的住宿,提供必须的食品、衣物,还包括提供蕃客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而蕃客的婚姻、丧葬和医药救助等方面也要受到鸿胪寺的管理和监督。鸿胪寺根据唐朝法律和外交政策,在管理蕃客的生活方面既有原则性,又注意灵活性。一、管理食宿、衣物入唐蕃客在京的食宿安

  • 文人雅士缔造的休闲文化,对唐代各阶层乃至外族的影响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代文人风雅生活的组成,唐代文人有哪些风尚,古代文人的休闲思想

    休闲使得文士在放松身心、怡情养性的同时,丰富了精神世界,激发了创作灵感,休闲生活还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此之外,文士阶层休闲文化对其他社会阶层、对后世文士休闲文化乃至对整个唐代社会风气的嬗变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对其他社会阶层休闲风气之影响有唐一代,自上而下,人们普遍崇尚文学,尊重文人

  • 八王之乱与晋武帝之殇:严密的制度设计,为何全都失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史书上记载的八王之乱,后晋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对晋朝的评价

    1.世人对八王之乱原因存在重大误解,八王的权力本来很小。2.八王之乱的祸根并不是分封,而是傻皇帝司马衷。3.八王造反,有一个人本可以阻止。提及八王之乱,论者大多以为,西晋之所以毁于八王战乱,起始原因就在于西晋武帝不吸取历史教训,强行大封宗室诸王,最后导致宗王拥兵自重,问鼎洛阳。事实上这是一个偏离了历

  • 突厥被唐朝打败后,不断向西迁移,建立一国家和俄国对抗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打过突厥了吗,唐朝与突厥的关系,突厥被唐朝彻底征服了吗

    东突厥和西突厥被唐朝灭亡之后,突厥剩下的部落一部分被汉人同化,还有一部分西迁。其中突厥的一个部落卡伊部落迁居到今天的阿姆河流域。此时他们臣服于花剌子模帝国。蒙古兴起后,卡伊部落不得不继续向西迁,在和拜占廷帝国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1290年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死后,他的儿子奥斯曼一世继位。

  • 司马衷如何在26个兄弟中脱颖而出,成为司马炎的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衷简介,司马炎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司马衷,司马衷和司马炎是什么关系

    ◆嫡长子继承制度历史上嫡长子继承,不一定大家都遵守,但这是“名正言顺”的潜规则。要不说司马衷生的好。司马炎26个儿子,有八个未成年夭折。剩下18个,里面只有3个是嫡子(皇后生的)。嫡子里面,司马衷排老二。很不幸,老大夭折,老二司马衷就顺位成了嫡长子。◆皇后和外戚的影响很大司马衷九岁做太子。小的时候,

  • 南北朝互殴怪现状,北朝喜欢用步兵,刘裕建立了军人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裕在南北朝的地位,刘裕与南北朝历史,南北朝战争形势图

    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南北双方的国家形态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乃至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隋朝统一后的国家形态。那么,影响到底体现在哪里呢?一、南北战争的概略面貌南北战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晋灭吴和隋灭南陈两场大战。第一,看一下西晋灭吴的主要进程。三国时魏吴隔江对峙,魏军水军不占优势,只敢在冬春枯水季节进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