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552 更新时间:2024/2/6 23:43:10

在四十五岁时声誉达到顶峰,可四十七岁时便被例数九十余条罪状处死。历史中年羹的死一边看上去像是“功高震主”,另一边又好似他自己不知好歹,将自己的大好前程亲自断送。

作为雍正十三年执政生涯中最有名气的大臣,不管是哪种猜测,都隐藏着一个前提,就是雍正对年羹尧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人们更多相信雍正对年羹尧的信任只是被外表和处境所逼迫,年羹尧的结局不是雍正一时兴起,通过对两人关系的解读,不仅可以看到两人真正的关系,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到雍正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君王。

初识相蔑

年羹尧出生于1679年,他的祖父年仲隆进士出身,做过和州知州。他的父亲官至工部左侍郎,年羹尧因家庭门荫而受到良好的教育。1699年,年仅二十岁的年羹尧就中举进士,与张廷玉同入官场。

年羹尧也因此被时任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纳兰明珠相中,招为孙女婿,年羹尧的岳丈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纳兰性德

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年羹尧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考试成绩也都颇为出色,深受皇帝康熙赏识,当官九年后便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三十岁时便代表大清出使朝鲜,因能力出色又被调任为四川巡抚,成为大清权力颇大的封疆大吏之一。也是通过这次调任,年羹尧的镶白旗被划分到了康熙第四子胤禛的属下。

起初二人的关系并不融洽,三十岁坐上封疆大吏的年羹尧并未将胤禛放在眼里,因为此时朝堂上皇八子胤禩风头正劲,在诸皇子中老四胤禛并不显得多么重要。

对于年羹尧的不懂礼数,胤禛也写过多道手信予以谴责。1718年康熙帝的第十四子胤禵任抚远大将军,深入西藏作战。年羹尧负责前哨、后勤工作,为战争的早期立下了功劳。

在此之后,年羹尧上书请邀说自己身为四川巡抚,无法管辖军务,请求康熙授予总督的官职,来主持四川军政大务,不久又升任川陕总督。

康熙又将他的妹妹指定给胤禛为妃,也就是影视剧中的“华妃”,而年羹尧与胤禛的关系从此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模范君臣”

1722年,康熙帝驾崩,胤禛即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同年,年羹尧通过手段将胤禵的大将军王印上缴给雍正帝,雍正也投桃报李,给年羹尧封爵。

一是表彰他的作为,二也是为了他牵制青海地区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在雍正的一番包装之下,年羹尧就以外戚贵族的身份拜大将军领兵出征了。

他的军事能力再一次得到展现,在西宁他以自身为诱饵指挥各地大军合围叛军,不到半年时间彻底荡平青海。

年羹尧的大胜也为雍正在朝堂上多了份底气,这段时间两人的关系处于高速的上升期,在此期间雍正帝给他的朱批都是以“千古君臣”、“后世倾慕”而称。

对于皇帝的热情,起初年羹尧还是保留一丝理性的,他的谦卑体现在奏折、言行的方方面面,可随着地位的不断攀升,名望的上升,年羹尧终究还是犯了一个人必犯的错误——他膨胀了。

年羹尧本人不仅是一个武将,对诗歌散文也颇有研究,尤其喜爱书法。随着地位的攀升,他的身边自然聚集了不少趋炎附势之人,他们对年羹尧极尽谄媚之词,几乎全方位的夸赞这位当朝大将军王,夸得年羹尧忘乎所以。

一些官员为了吹捧年羹尧,甚至为其撰写书籍,以彰显其功。曾有一本书中对年羹尧的字极尽吹捧,称年大人的字“皇帝挥毫不值钱”,可以说这些人为了抬高年羹尧甚至可以将皇帝的名誉也可以放在一边。

雍正登基后,为了稳固皇位,便将自己夺嫡时的对手胤禟安排到年羹尧手下任职,可年羹尧并没有领会到雍正的用意,反而肆意放纵胤禟,让他在军中做起买卖来,并给予帮助,让胤禟的名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贤王”的称谓。

胤禟的名誉日盛,无疑让雍正开始对年羹尧产生别的看法,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在此时尚且处于蜜月期,雍正也并未对年羹尧做什么惩罚。

撕破脸皮

年羹尧收了别人的好处,自然会开始帮人办事。他开始利用自己的爵位向雍正举荐大量官员,这里面不乏有真正有能力的官员,但也掺杂着花钱贿赂的庸人。

雍正久而久之收到吏部的抗议越来越多,他为了稳住年羹尧不得不做起了中间人。

可年羹尧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将这种保护看做雍正的一种软弱,他开始对朝廷的各种命令采取抵制措施,甚至对主管纳税的胤祥出言不逊,惹得雍正很是为难。

尔后年羹尧多次进京时,各地的巡抚、王公、贵族都要下马跪拜,民间也出现年羹尧是“隐皇帝”一说,这种说法甚嚣尘上,甚至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弄得雍正迫不得已在朝堂上亲自辟谣。

哪知“隐皇帝”一事发生后,年羹尧依旧没有收敛自己,面对雍正他依然保持着大大咧咧,丝毫没有一个臣子的样子。雍正即使有再好的脾气也忍受不了了,他开始通过密折去诱导各地官员参劾年羹尧。

看时机成熟后,雍正开始温水煮青蛙式的对年羹尧展开旁敲侧击,各地官员见此纷纷上奏弹劾年羹尧,雍正也在一份份奏折中开始公开对年羹尧表示疑问,开始展现自己的脾气。

与此同时,作为帝王的雍正也开始运作自己的帝王之术,他开始培养在军事上能够替代年羹尧的人选,他策反了年羹尧的大将岳钟琪,逐渐架空年羹尧。

随后一道圣旨就让年羹尧离开自己的老巢川陕,转去杭州当将军。随后又通过不断削职将他的爵位削到了庶民。

1726年,雍正帝下令将年羹尧锁拿进京,判处其犯有大逆罪五条,欺罔罪九条,僭越罪十六条,狂悖罪十三条等统共九十二条大罪,赐年羹尧自尽,时年四十七岁。

当年羹尧伏法后,雍正帝命人抄家,来向天下百姓印证自己并非空穴来风,也正是这次抄家,侍卫们发现了那些吹捧年羹尧的书册,里面极尽谄媚之言,那句“皇帝挥毫不值钱”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雍正帝得知后强忍着自己的怒火检阅了这些赃物,而他本人在读过这七个字后,怒火心中崩起,口吐鲜血。他勤勉政事的身体也因年羹尧一案开始变得每况愈下,这个中年皇帝以自己的身体代价换来了大清的“康乾盛世”。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猛将林凤祥被押进京,咸丰呆坐许久只字未说,长叹一口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天国林凤祥之死,林凤祥个人简介,咸丰皇帝对林凤祥评价

    他们大多在南方长大,习惯温暖湿润的气候,此时他们还穿着五月份出发时的单薄衣物,很多人被冻伤、冻死,即使活下来的,也大多出现幻觉。这支队伍的主帅林凤祥早已经派人回南京乞援了,可派出去的人,只见离开不见回来……北伐,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制定的“三大军事战略”之一,为了彻底推翻清朝统治,围困其都城北

  • 从贤淑到放荡,从静雅到霸道,太平公主如何完成“性别”转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公主的情感史,皇甫御和苏静雅的小说免费阅读,如何当上太平公主

    武则天和子女的关系,一向比较淡漠。她有四个儿子,按照史料记载,前两个儿子的死,都与她有关。后两个儿子没死,但是却半生受折磨。折磨这两个儿子的,就是他们的娘武则天。武则天甚至还为了陷害王皇后,亲手杀死了尚在襁褓中的长女。虎毒不食子,武则天不是虎,是狼,但就算是狼,其实依然爱护自己的幼崽。武则天为了走向

  • 历史上曾让“中原王朝”人头痛的突厥,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时的突厥是今天的哪里,突厥血统最多的民族,唐朝对突厥的评价

    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中原陷入了一场大的混乱,北方部落迎来了大发展。这几乎成为了一个规律,中原地区的大发展,势必会与草原少数民族对抗,北方的少数民族被中原驱逐到漠北以及北欧更加荒漠的地带。形成不了一种势力就会被削弱,当中原地区混乱,少数民族就会迎来机会,在中原以及中原以北地区大肆发展,进入中国广大地区

  • 吕后、武则天结局都不好,为何慈禧稳固统治半个世纪,还得到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后和武则天,吕后和武则天关系好吗,吕后武则天慈禧谁更狠

    说起来,这三个女人主政的时候,社会最动荡不安的就是慈禧。慈禧经历的磨难实在是太多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此外还有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回民起义、阿古柏叛乱等等。而且,当时全国有识之士,还对慈禧太后口诛笔伐。可就算这样,慈禧太后的位置却是最稳固的。那么,这究竟是什么

  • 李治为什么废掉王皇后,王皇后的角色定位,出现了哪些偏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治为什么要废掉王皇后,王皇后和李治的关系,历史上李治的王皇后是怎样的人

    说起来,李隆基的王皇后之所以惨,与李隆基这个人本身薄情寡义有很大关系。李隆基确实是比较薄情寡义的,王皇后和他是患难夫妻,当年他落难的时候,一直都是王皇后在照顾着他。有一次他过生日,穷得家里连一顿汤饼都没得吃。还是王皇后的父亲,把自己的衣服拿出去当了,才换了些面粉,回来做汤饼吃。可见,他们在患难之中建

  • 唐朝近乎没有存在感的唐代宗,为何能在《旧唐书》中获得高度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代宗深度解析,唐代宗怎么除掉李辅国,唐玄宗使唐朝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曾经在长安城内,诗人胡姬舞剑助兴,南来北往各国来服。那真的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也是在世界上最应该有有怀念感的时代。不过可惜的是,这个王朝最终毁于安史之乱,并且从此以后一直在走下坡路,无可挽回。面对这种无可奈何的楼塌现象,其实有一个人就处在这个关键点,并且也曾经想要力挽狂澜,这个人就是唐代宗。这位君主

  • 隋炀帝申请的“天子死法”是什么,为何杀他的人却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炀帝是怎样死的,历史上隋炀帝之死,关于隋炀帝死的记载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虽然他有美资仪,且文武双全,但按封建王朝的“嫡长子传位制”,他是没有资格做皇帝的。不过,杨广并不甘于做做富贵王爷,所以他处心积虑争夺太子之位。太子杨勇性格宽厚仁和,且很有才学。可是他却因为喜好声色不被独孤皇后待见。同时又因生活奢侈,受到隋文帝谴责。杨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 美男费尽心思讨好武则天,却因口臭遭拒,愤而写下一诗成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写的最霸气的诗,武则天最动心的诗,武则天最美20首诗

    论说这仪表堂堂,倒是有不少的男儿符合此项,倘若再加上个才华横溢,能够达标的男孩子便也就少了许多。当时,聚集在文学馆和崇文馆中的才子文人可谓是数不胜数,其中病有这么一位男子,不仅生得仪表堂堂,而且身材十分的高大,加上本身也很有学问,为此在当时相当受武周皇帝的喜欢。 此人名为宋之问。宋之问倒是个有心思

  • 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有多胖?网友:六宫粉黛无颜色,体重出乎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贵妃有多胖图片,历史上杨贵妃到底胖不胖,杨贵妃最胖的时候有多胖

    杨玉环之美貌,由古至今,代代人为之传诵。那究竟是个如何美丽的女子呢?人们说她是个肥胖之人,契合了盛唐的审美,放在现如今的社会,定是极为普通的女子;也有人说,她只是个体态略微丰腴的美人罢了,倒也不至于是“肥胖”。世人对于她的美,倒是颇有论断,却又是极为不统一的言论,尤其是对于她的体重,更是各执一词。

  • 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的李治懦弱还是深沉,李治简历个人资料,李治是如何给后世留下仁慈的印象

    在盛唐、中唐直至宋元时期,武周一朝都被视为是大唐的“伪朝”,被冠以“武氏之乱”的恶称。后世诸多学者认为武则天之所以能够一手遮天并成为“乱政”一时的女皇,唐高宗李治有着一大半责任,甚至有些人将此“祸端”归结于唐太宗李世民身上,认为这是他执政所留下的污点。事实上,纵观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两千年,无论是唐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