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8次科举不中,却被赞为明朝第一文人,齐白石:愿为门下走狗

8次科举不中,却被赞为明朝第一文人,齐白石:愿为门下走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00 更新时间:2024/1/25 20:56:42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取才的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隋朝大业元年为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为终,1300年间诞生了700余名状元,进士及第的人数也是数不胜数。这些文人学子在实现个人经世报国的人生理想的同时,也为王朝的政治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作为一项制度,科举制在尽最大可能选拔取才的同时,也不是没有遗珠。这一点,为人熟知的明朝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等人皆是“受害者”。但与他们相比,同样是在有明一朝,一位才子却比他们还惨,8次科举考试都不中第,一生更是落拓坎坷。

可就在他死后,他却又如梵高、曹雪芹那般登时声名鹊起,人人称道,甚至于后人赞他为明朝第一文人,就连大画家齐白石都称:甘为门下走狗。

一生蹉跎,人生悲苦

这个人便是徐渭。1521年,徐渭出生于浙江的一个官宦家庭。徐氏一门曾因罪充军贵州,还是徐渭父亲徐鏓依靠科举制度考中举人,才得以免罪,迁回祖籍。但事实上,当时的徐氏一门已经没落,而徐渭父亲徐鏓更是在徐渭出生不足百日便撒手人寰,连家族的顶梁柱也没有了,可想而知接下来的生活会多么困难。

徐渭的生母是妾出身,他自幼也只得跟随嫡母苗夫人生活。苗夫人虽然不是亲生母亲,但倒也是视如己出,照料有加。或许是家族遗传,年幼的徐渭聪明好学,也让苗夫人看到了家族重兴的希望。在入学私塾之后不久,8岁时徐渭便能写得一手八股文章,10岁时县令更是褒扬有加。

如无意外,他当是徐家的未来。但也正是这一年开始,悲剧开始发端。先是困苦的生活让嫡母苗氏不得不选择将生母卖掉,而不及徐渭从失去母亲的苦痛之中缓过神来,十四岁时,苗氏又撒手人寰。而在居无定所之后,徐渭只得跟随兄长徐淮生活。

尽管与大哥年岁相差较大,也并不亲近,但徐淮却在一次服药时因误吞丹药去世。这种接二连三的打击,可想而知会对一个少年造成多大伤害。但在他的心中,他才华满腹,要重新振兴徐家,自然不在话下,而考取功名自然是振兴徐氏一门的上上之选。

可纵有“神童”称谓,纵有县令嘉奖,徐渭的科举之路却遭受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17岁,童试不中,20岁再次不中,无奈之下他也只得厚下脸皮写信给主管此事的浙江提学使,幸赖大人抬爱,方才算是恩准,成为了一名秀才。

可秀才,也不过只是科举取士的始点,上面还有举人、进士及第、状元。而在此后,厄运之门似乎认定了这个满腹才华的文人,一次又一次的将他拒之门外。终于,在接连8次不中后这个自恃清高的文人向命运妥协了。

生活的需求,已经将他压的不堪重负。好在,不是没有人欣赏他,时任浙江巡按监察使的胡宗宪,对他的才华便甚是赞赏。在将他招为幕僚的同时,还为他打招呼请求主考官拔擢徐渭,可惜的是终是命运弄人,一次主考官前来参拜胡宗宪,本意欲再次打招呼的他,却因公事繁忙忘记了,而揭榜之后,徐渭终又是名落孙山。

数不清的失败挫折,让徐渭终究还是选择了放弃。安心的做一幕僚似乎也并无不妥,但命运对这位大才终究还是残忍。这一年,徐渭在妻子亡故之后,续弦再娶,本是美事,然而不久便发生了骇人的徐渭杀妻惨案。

“杀人者,死”本是明朝铁律,等待他的似乎也只是离开这个对他不公的世界的判决。但亲故好友并不愿见,而且徐渭之所以杀妻,又是因妻子不贞,于是在多方的营救之下,死罪得免,改为监禁。

1573年,在牢狱之中已是7年之久的徐渭,恰逢万历帝登基大赦,终于走出牢门。已是50多岁的知天命之年,徐渭也终是放下了狂躁不安,他游览名山大川,从杭州到居庸关再到辽东,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但他还是会对政事指点一二,对张居正的策略表态赞赏,教李成梁之子李如松兵法,似乎有无科举之名,此刻已然不再重要。

他依旧穷困潦倒,也依旧不去攀附权贵,闲来画一二葡萄换三两薄酒,亦是人生一世。自觉大限快至,他编纂《畸谱》留之后世,记载他的生平往事,书中的他并不去讳言因为曾经深受打击,他有精神异常之举,但同样是在书中所有的行文遣词,却又尽显特立独行的文人风骨。

1593年,73岁的他去世。孑然一身,连典藏的书籍也都已变卖,穷困至此,不免让人伤感。而真正让他的成名的却已是他死后的第六年了 ,大文学家袁宏道偶然间得到了他书写的一篇文章,当即称赞此人乃是“明朝第一文人”,接下来袁宏道成了徐渭的粉丝,为他编纂文集,为他著述立传。

徐渭的一生极其悲剧,但他的书画却一如他的性格。气势磅礴,大气淋漓;在他的书画之中,你想象不到这会是一个一生蹉跎的落寞文人的作品,遮掩其中印章,你定会以为这当是高中状元,高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天之骄子的满腹傲气的作品。

可命运就是这般真实,在“幸”与“不幸”之间,在徐渭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三百多年后,齐白石这位大家在看到他的作品时,激动的无以复加,高喊着“愿为青藤门下走狗”。石涛、吴昌硕、黄宾虹似乎也着了魔一样的去称赞他。

小结

科举制重要吗?功名重要吗?重要,否则徐渭一生当不至于如此落拓,但它又只是一块进阶石,至于你我成就如何,终究是自己以后的所为。不屈从命运、性格豁达、不断学习,才是好成功的必然条件。

更多文章

  • 明朝被称为第一“宠弟狂魔”的朱瞻基:我的弟弟,我自己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第一战神朱瞻基,明朝朱瞻基有多厉害,明朝皇帝朱瞻基的照片

    明朝一直以来都是许多人热衷于探讨的一个朝代,因为两百多年间朝堂之上出了许多矛盾尖锐之事。比如朱元璋去世之后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还有像明朝中叶嘉靖皇帝和众大臣的矛盾,以及到了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等等。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他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朱瞻基从小聪明伶俐,他做了皇帝

  • 刘邦、曹操、赵匡胤有资格称太祖,杨坚、李渊为何没资格称太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李渊和赵匡胤,刘邦李渊赵匡胤朱元璋哪个更强,杨坚和赵匡胤相似之处

    我觉得老婆的问题挺有意思,就写了这篇贴文,回答老婆的问题,同时传上网络,与诸君分享。古代的帝王驾崩了,接班人会给他上庙号和谥号。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加起来就是太祖高皇帝。我们今天说刘邦是汉高祖,是个约定俗成的误会。曹操生前没有称帝,死后被追尊为魏太祖武皇帝。宇文泰生前没有称帝,死后被追尊

  • 大明黑衣宰相:辅佐朱棣称帝,朱棣让他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明朱棣简介,大明王朝朱棣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明朝帝王如何评价朱棣

    姚广孝,幼名天僖,是明朝初期,乃至历史上少有的僧人。他的祖上世代为医,在他14岁那年,正值元末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小小年纪的姚广孝,目睹了百姓的困苦,毅然决然地跑到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法名道衍。然而,别的和尚出家是为了修行,为了学习佛法,得个清净,而姚广孝出家显然是另有目的。因为就在他出家

  • 成吉思汗的老营,如今在哪?境内有一种“四不像”的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的老营是现在什么地方,成吉思汗墓葬到底在哪,成吉思汗白马群图片

    斡难河1162年5月31日,成吉思汗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后来,成吉思汗就把这里称为老营,老母等家眷都在这里生活。根据资料记载,斡难河是一条主要位于蒙古和俄罗斯境内的河流,属黑龙江水系。这条河流发源于蒙古小肯特山东麓,流域面积94,000平方公里,与音果达河汇合成石勒喀河,之后流入黑龙江。正是这片

  • 赵匡胤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他用绝根之计,却留下一个致命的疏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赵匡胤最能思考的就是五代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五代?从后唐开始,到后周,有一个谁也不敢说破的天大的秘密,后唐是被谁灭掉的?石敬瑭。石敬瑭当年可是后唐的第一猛将啊,唐明宗的心腹爱将,他还娶了唐明宗的女儿,成为后唐的驸马。有着皇帝的眷爱,石敬瑭当上了当时实力最雄壮的河东节度使。后来

  • 岳飞执意要迎接二圣,违背圣意才被处死?不要再以讹传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为什么要迎回二圣,史料记载岳飞迎二圣,岳飞和二圣什么关系

    岳飞有勇有谋,我们现代人都能凭借不完全史料知道高宗的真正想法,他身为朝中大臣,怎么会不明了?他又不想轻易送命,怎会如此不识时务地触高宗的霉头?虽然他前期说过要“迎二圣”,但那时正是高宗即位,为了收揽朝廷以及百姓的心,由高宗本人先行提出,朝中大臣们才开始敢有这个说法,岳飞这么说也是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 澶渊之盟:打了胜仗,签订的条约却非常不利,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澶渊之盟是宋军大败后签订的吗,澶渊之盟的基本史实及影响,澶渊之盟是怎么签订的

    历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得以为我们称颂的王朝,在文治武功方面,至少有一个是十分拿得出手的。如象征中国古代盛世的汉唐,除了经济繁荣之外,便是汉武帝用武力征服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而唐太宗李世民,则凭借自己独特的民族政策使得四夷归顺。即使是“文治”方面较弱的秦始皇,其统一六国开创封建王朝的壮举也无人能比。

  • 靖康之耻究竟有多耻?牵羊礼后皇后羞愧自尽,妃嫔和公主已经麻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之耻究竟有多耻辱呢?宋钦宗和宋徽宗被俘,被人当成猪羊一般关在院子里,供人围观,而宋朝的大臣被贬为奴隶,被金国武将肆意羞辱,皇后公主也成为阶下囚,任人凌辱。用概括性文字来描述靖康之耻,根本不足以展现靖康之变的羞耻程度,许多史学家在提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喜欢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不是不能详细写,主要

  •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可能还活着,但其实结局很真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钰慧和建文,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建文皇帝的真正死因

    蓝玉与太子朱标本是至交,朱元璋自然是放心,可未成想太子朱标壮年早逝,也便只留下了皇孙朱允炆。而其年轻,政治经验缺乏,要与这些经历了元朝末年战争的铁与血的历练的文人政客攻讦,自然就显得力不从心。朱元璋剧照蓝玉案,朱元璋将大明王朝的这位开国功臣,以株连论处所杀戮者逾1.5万人;再到傅友德被朱元璋以“食不

  • 这两点造就了宋朝的经济繁荣,同样也造就了弱宋的名头,最终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为何称为弱宋,宋朝强盛和衰败的时期,宋朝灭国原因是什么

    那么今天我们根据历史上的资料记载,来细说一下,为什么会被称之为“弱宋”。其实,宋朝被称之为弱宋,跟当时的皇帝赵匡胤有着直接性的关系,那首先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本身来说,属于一个没什么文化的武夫,并且是从一个一文不值的流浪汉当上的皇帝。但是也正因为其出身和遭遇这两点,造就了宋朝的经济繁华,商业爆发。那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