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卧龙”和“凤雏”全被蜀汉先主刘备得到,但刘备并没有平定天下。被水镜先生十分看好的“凤雏”庞统,早早便死在了落凤坡。后来诸葛亮穷尽毕生心血,也才帮刘备三分天下。很多人猜测,如果当年刘备入蜀时带的是诸葛亮,那庞统就不会死。刘备是不是就有了夺取天下的机会?那刘备当初在入蜀时,为何不带正牌军师诸葛亮,而带的是副军师庞统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夺取益州的建议是庞统向刘备提出来的。建安十六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的命令,迎接刘备到益州共拒张鲁。由于刘璋志大才疏,所以法正私下里向刘备献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在这个关键阶段,庞统给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认为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有大的发展。如果夺取益州,则可以此为根基,成就大业。最终,刘备被庞统说服,决定夺取益州。而这个计策既然是庞统提出来的,刘备自然要带庞统去。
其次,在军事上,诸葛亮的才能不如庞统。虽然诸葛亮先于庞统投靠了刘备,但诸葛亮擅长的是政治以及后勤方面的处理。在军事上,诸葛亮可能还是欠缺一些。刘备在夺取益州时,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庞统对他的作用更大一些。而且为了帮刘备夺取益州,庞统还献上了“上中下”三策,刘备选了中策。具体如何施展计策,也要庞统从旁协助。
然后,诸葛亮需要坐镇荆州。刘备夺取益州,其实是一次风险投资。如果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但如果失败,便会损兵折将,实力受损。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在荆州老巢坐镇,确保大后方的安全。而诸葛亮与庞统两人,性格完全不同。庞统属于开拓型人才,适合带着在外面开疆拓土。而诸葛亮则是保守型人才,适合在后方居中调度,且他喜欢稳扎稳打。因此,刘备便将诸葛亮、关羽留下镇守荆州,自己则带着庞统夺取益州。
最后,庞统需要功绩来证明自己。庞统早年曾在周瑜手下担任功曹,后来到荆州投奔了刘备。刚开始,刘备并没有重视庞统,只是给了他一个耒阳县令。庞统因为不理县务,被刘备免官。后来在东吴鲁肃和诸葛亮的劝谏之下,刘备才亲自接见了庞统。之后,庞统才被拜为和诸葛亮一样的军师中郎将。在刘备夺取益州之前,庞统还寸功未立,他迫切需要军功来证明自己。所以他绝对不会让刘备带诸葛亮入蜀。当然,他也因此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