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吕布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家伙,为了金钱、美女和权力,他什么都做得出来。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丁原第一个起兵讨董卓。不曾想,出师未久,丁原就被他引以为豪的义子吕布给杀了。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以吕布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说,他杀死丁原是有其合理原因的。
当同乡李肃拿着董卓的赤兔马、携带金银珠宝来面见吕布的时候,作为战场上的死对头,吕布并没有把李肃拒之门外,而是美酒相待。以至于不少人称,吕布为了一只赤兔马就被董卓给收买了,最终认贼作父。不过时至今日,不少人经过钻研认为吕布不是被董卓赤兔马收买。
我们都知道当荆州刺史丁原和西凉刺史董卓这两个当时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封疆大吏在废帝问题上分歧严重时,吕布的价值开始体现出来了。在董卓安排的一个酒会上,丁原和董卓两个人差点动手打起来,要不是因为看到丁原背后“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的吕布。
凶悍有力的董卓都想自己亲自动手杀了丁原了。当二人最终在京城外兵戈相见,吕布率军出战凭借其骁勇善战轻松取胜,董卓率军落荒而逃。于是董卓便打起了吕布的主意,原因自然是因为吕布的威猛,而丁原自然也知道这些,所以他一直怕吕布功高盖主。
的确如此,想来在书中说得很清楚,李肃和吕布见面之后,彼此都很高兴,吕布设酒宴款待李肃,两人就掏心窝子聊天。说到动情处,吕布终于说出了自己感到委屈的真相,原话是这样的“某在丁建阳处,亦出于无奈。”接着又说“恨不逢其主耳。”。
从这些感叹中,可见吕布在为自己不受重用而烦恼。丁原欣赏吕布,就任吕布做了骑都尉,根据东汉当时的官阶,这是一个从五品的武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与吕布的个人能力和抱负大概是有差距的。接着到了河内的时候,吕布不再是骑都尉,竟然被丁原任命为主簿。
这个类似于秘书的职位不用多说我们也要可以感受到与第一猛将形象不符。除此之外还有,丁原,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为南县吏,受使不辞难,有警急,追寇虏,辄在其前。裁知书,少有吏用。这是《英雄记》的记载,文意很直白地说。
丁原出身寒微,是个“大老粗”,但有武勇,杀敌总冲在最前面,稍知礼节,但没有当官为政的才干。而吕布是英雄,正所谓是英雄泽良木而栖,丁原是何进的手下,何进已死丁原也是失势之人,这时候董卓势大,想要单枪匹马的投奔董卓固然可以,但价值必然不高。
杀丁原而献其所有就相当于吕布捐了别人的东西还增加了自己归顺的价值,不义,但是在那个乱世中似乎也是无可厚非的了。而这个理由还是最合理的,所以说吕布这么做也并非是为了一只赤兔马就被董卓收买,而是说吕布已经感知在这里恐难实现自己的报复,虽然说吕布最终也的确是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并没有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