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瑁是玄宗的第十八子。在这里小编想说,皇帝的生育能力真是杠杠的。古代虽然没有计划生育和一夫一妻制的约束,皇帝还有特权,生多生少是他的家事,但是平民家庭尚且会因为家产问题分配不均而产生纠纷,就更不用说帝王家了,这样疯狂造人的背后就是夺嫡的腥风血雨。而李瑁还不是最小的儿子,也就是说在他以后,还有王子公主出生,其疯狂可以想见。言归正传,说回李瑁这个人,李瑁的母亲是武家人,也就是武惠妃。子女缘比较薄,子女一个个的夭折,只有李瑁勉勉强强活了下来。
担心他也活不长,所以武惠妃将他送给了他的伯父伯母身边,以他们儿子的名义生活。后来武惠妃得宠之后,才要求玄宗给李瑁一个封号,就这样寿王这个名头才在他的母妃的肯求讨来了。所以李瑁这个人在他父亲眼中,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李瑁和杨贵妃的相识是在咸宜公主的婚宴上,两个人正是青春正好的时候,相互就看对了眼。他回宫禀明母妃之后,武惠妃当然为亲生儿子谋划,所以有武惠妃的运作,加上玄宗还没见过人,两人就在玄宗的赐婚下结为了夫妻。
这个时期武惠妃盛宠不断,后宫之中无人能出其右。玄宗还曾经数次想要立她为皇后。当然越得宠的妃子就越要为自己的后代谋出路,自己当不成皇后但是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这还是有可能的。咸宜公主的驸马看出来了武惠妃的想法,所以两个人合谋将当时的太子李瑛给拉下了马,而且相继又有两个皇子因为他们二人,而被贬为了庶民。眼看着李瑁的好日子就要来了,但谁知道他最大的靠山武惠妃突然病逝了。
因为她害死了太子李瑛,相继两位王子因她获罪,这位武惠妃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不像其她的后宫嫔妃能够狠下心来做尽恶事而不受影响,她这是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在她临死之前,玄宗还曾经多次派道士给她做法,但都没有什么成效。所以这样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后宫之中还能得到圣宠也真是不容易。
武惠妃死后玄宗也确实难过了一阵儿,他听人说寿王妃知情识趣,所以下令让寿王妃进宫为自己解闷儿。这一看之下可就害了相思病了,杨玉环彼时正是大好年华之时,本人又长得确实漂亮的没话说。但是她却是自己儿子的媳妇,碍于身份没办法直接封她为妃。
这时手下的大臣就给玄宗出了一个主意,让她以为太后祈福的名义,让她出家当道士。这样寿王妃的封号没了,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杨玉环接入宫中。李家在感情上还真是一脉相传,这与他的爷爷李治的经历多么的相似啊。
可能当爹的也觉得这么做不地道,所以下旨给寿王又赐了一门婚事,寿王妃韦氏也愿意跟李茂相依为命。二人相继生了五个儿子,其中有三个儿子被封了王。这就是倒霉催的王爷李瑁悲剧的一生。所以说玄宗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当爹方面确实太随意,拿儿子一生的幸福来换取自己的享乐,难怪都说自古帝王多薄情。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