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去拜佛,问:朕要下跪吗!方丈说了什么?救回了全寺性命?

朱元璋去拜佛,问:朕要下跪吗!方丈说了什么?救回了全寺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40 更新时间:2024/2/28 9:53:46

即便是在古代的时候,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帝都会信佛,对于佛教之说,从来都是深信不疑。有一个皇帝他就非信佛,他在起义的时候就下令修补那些被损坏的建筑,甚至补偿人们的损失,这些寺庙是重中之重,这个人就是朱元璋,他对这些寺庙也进行了修缮,百姓知道了以后非常高兴,觉得真的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后来非常尊重他,觉得朱元璋是个好皇帝,也就是因为朱元璋这样的行为,让他收获民心,当时的百姓都非常拥护他。以前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就是因为这样开辟了他的治国之路,从此以后也是国泰民安。朱元璋信佛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曾经他带着人出征的时候,当时到了一个寺庙,朱元璋停了下来,想要进去拜一拜佛。

那个时候他遇到寺庙的主持,主持觉得非常吃惊,马上出来迎接他。当时朱元璋对着佛像说,难道这也要跪吗?主持一听,回答了朱元璋,您贵为皇帝,一国之君自然是不用跪拜的。不过既然信佛,那么就要尊敬佛祖,不跪的话,难道不会对佛祖不敬吗?当时主持的回答就是,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并不用象征性地去跪拜,既然信佛,那么就会幸福。

朱元璋听了主持的解释,非常高兴离开了寺庙,如果那个时候主持说错了话,朱元璋不高兴的话,这个寺庙可能就不会存在了,所以帝王之心难测,虽然他非常信佛,也不见得他会跟老百姓一样那样尊敬佛祖。老百姓面对佛像一般都是需要跪拜,而且非常虔诚才可以,有的时候甚至会祈求一些东西,不管能不能实现,从来也没有怀疑过这些佛祖。

不过作为一国之君,朱元璋他虽然信佛,会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行为去保护那些庙宇或者是神像,可是在他心里还是认为自己是一国之君,竟然走到了这个位置,他就不可能做到像普通百姓一样去跪拜。当他问出那句话的时候,就可想而知,他肯定是不想去跪拜,所以才会那么问,这个主持也是非常机智,他知道皇上既然这么问,肯定是不想跪,那么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方法解释过去,才能够保证自己寺庙上下的安全。

这就是朱元璋当时拜佛发生的一件事情,也就是因为方丈这句话,救了全寺的性命,如果皇上不高兴,或许会踏平这个寺庙,这也是有可能的。朱元璋作为一国之君,他当时征战四方,肯定会有一些手段,他不可能那么善良,只知道济世救人。会有一些雷霆手段,在面对不想臣服于自己的人的时候,他的手段也是非常恶劣。

结语:在古代时期,帝王之威不可侵犯,他们是至高无上的,在位的皇帝都会觉得自己的皇权不允许任人亵渎,如果有人不在乎他们的皇权,觉得尊不尊敬都无所谓,那么这个人就危险了。肯定会被皇帝斩杀,甚至株连九族都是有可能的。皇帝坐在那个地位,那么他就想所有的人都在自己一个人的掌控下,不可能容许其他人置喙。

更多文章

  • 明朝古墓发现将军遗骸,枕骨砍断证实清朝传闻,让人泪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一直会进行着一个令人无奈的循环,在王朝初期,人口不多,社会经济也不够发达,但能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而到了王朝末期,经济发展上来了,人口数量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反而不能再维持稳定的状态,就比如说明朝。朱元璋在刚建立明朝时,由于接连不断的战乱,经济很差,人口也只有几千万,而到了明朝末年,经济得到了

  • 岳飞死因争论不休,殊不知早有史书载明,仅八个字,看完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岳飞死因给后人警示,岳飞死因总结,岳飞死因历史记载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的大名在我们心中都如雷贯耳,他一生所建的功业是大多数人都难以企及的,无论是在对抗金兵时做出的贡献,还是带领岳家军收回失去的土地,都显示了他的实力。这样一位爱国将领,他应该受人爱戴,然而他却受人陷害,结局至今都满布疑云。作为一位忠君爱国的好将领,蒙冤而死的例子在历史上也不

  •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什么不杀死柴家的孤儿寡母、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和柴家关系,赵匡胤为什么到死都不立太子,赵匡胤怎么夺得柴家天下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涌现出了一个个大名鼎鼎的枭雄武人,其中就包括两个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其一是15岁上战场、身经百战的郭威义子柴荣,其二就是单骑破阵的赵匡胤。两人相识时,一个29岁,一个23岁,都想在这乱世里建功立业,两人惺惺相惜,在一系列的战斗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兄弟情谊。10年后,33岁的柴荣当上了

  • 元朝的皇陵一个也找不到、明朝的无一被盗、清朝的满目疮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有皇陵吗,元朝皇陵被发掘了几个,元朝皇陵找到了没有

    而这里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相比清朝的皇陵,元朝的皇陵一个都找不到、明朝的皇陵无一被盗。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是皇陵,为何区别这么大呢?我们先来讲讲元朝的皇陵,元朝是由蒙古族人所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所以他们组汉人所遵循的“入土为安”的生气观不同,他们追寻的是“回归自然”,所以元朝的皇帝在死后会被送回故

  • 13岁皇帝看上舅嫂,屠尽头舅嫂全家,最终将西夏推向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呢,虽说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还是要遵守基本的伦理道德的,毕竟一个连伦理道德都不管的,那与秦二世、隋炀帝这样的暴君又有何区别?说到底“人要脸、树要皮”,人生在世,别的可以不要史书上关于自己的名声还是需要顾及的。就如唐玄宗李隆基,他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想必大家都更熟悉,但杨贵妃一开始并不是唐玄宗

  • 宋江引以为傲的“押司”,换到如今是啥官职,说出来难以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的押司身份,宋江为何自称是第一名押司,宋江做的押司是什么

    当年,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心中对此不公的待遇愤懑不平。他从小就怀抱着的躇踌满志让他不甘心就这么获罪了,于是心中的豪情纵横不得抒发只能作下一首“反诗”,表明自己从小就饱读诗书,如今也有了一些谋略之才,但只能像收起爪牙的猛虎一样盘踞在荒郊。他的内心对发配到江州充军是愤怒不平的,才会有等到自己沉冤得雪之时一

  • “靖康之变”后,被俘虏的宋徽宗,在金国竟还生育了6子8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靖康之变徽宗被俘虏到哪,靖康之耻宋徽宗死得有多惨,宋徽宗被俘虏到哪了

    我们今天暂且不论这些笔记史料的真实性,就宋徽宗“在金国生了六子八女”一事,聊一聊宋徽宗在历史上是一个出了名的风流皇帝,据史书记载,宋徽宗有封号的妃嫔女官便有100多人,没有封号更是达500多人。甚至连被古代“十大名妓”之一的李师师都与他有染,不用像素多说,这一组数据便可见宋徽宗的放荡不羁。但是,欠下

  • 包拯出殡之日,21口棺材从七个城门抬出,从此盗墓贼定下个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包拯出殡之日视频,包拯遗体在哪安葬,包拯下葬的样子

    包拯作为监察御史,一生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包拯对于权贵,从来都是不同流合污,坚持自我,最终,包拯成为了北宋名臣。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之中,有许多人会作奸犯科,危害社会。但是也会有许多的清廉之官,他们在工作的过程里,可以做到不受到金钱的诱惑,一直坚持洁身自好,他们虽然总会被同行打压,但是他们仍然会坚守本心

  • 宋朝一女婴出生时不哭不闹,父亲带去寺庙,高僧:她不该来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一女婴不哭也不笑,宋代弃婴塔,宋朝高僧名单

    李密的《陈情表》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篇非常感动人的作品,因为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描写出来的亲情也很动人,一个普通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这样的家庭可以说是非常艰难了。但是李密能够成功的长大,和他的祖母有着很大关系,正是因为祖母一把年纪了仍然关心他呵护他,才能有后来的李密。人

  • 杯酒释兵权:为啥他们愿意交出兵权?因为赵匡胤断了他们的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只要是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一定都听说过那场著名的酒宴,诗中所说“陈桥风云变,东海鳞波卷。情剑断山河,杯酒释兵权。”指的就是这场盛宴,这场盛宴也向我们展示了赵匡胤做事的滴水不漏程度,断绝了所有人的后路。而此酒宴就发生于赵匡胤登基后的第2年,在公元961年宋太祖建隆二年七月的某日晚朝散之后,赵匡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