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很少被人们提起的万历首辅申时行,并不是没有作为

很少被人们提起的万历首辅申时行,并不是没有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75 更新时间:2024/4/14 8:13:08

申时行

如今再看明朝万历年间的这段历史,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会提到万历皇帝,他的一生如如何。我们会提到张居正,虽然他刚愎自用,,但是至少还是有所成就的。然而很少有人提到张居正之后的首辅申时行,这位忠厚的长者。申时行在历史中的记录很少,就宛如一张白纸。

我想,申时行自己应该不这么认为。因为在他作为万历年间的臣之首,是以道德的力量作为施政的根本的。他认为关键在于防止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而不是一味地区解决问题。

首先,他在文渊阁做首辅的这八年多的时间里,他在行政上的成就往往是在于微妙的人事安排。如果他真的是一无可取,那么在他执政期间发生的黄河泛滥的问题一定就比实际情况要严重很多。

自古以来,治理黄河永远是一大难题。由于河水流经黄土高原,疏松的黄土随着河水顺流而下,沉积于河床;河床过高,一旦遇到洪水,就非常容易决堤,造成严重的水灾。首辅申时行在治理黄河方面就提拔了一个叫做潘季驯的治河专家。

申时行

和其他很多问题一样,在治理黄河方面,大家也都有不同的观点。很多人都建议加宽河道,认为河道宽了,水就流畅起来了。而潘季驯则认为,河道宽的时候水流速度就变小,流速越小泥沙就越容易沉淀,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河床就会越来越高。所以他认为,应该在一些重要的地段把河道收紧,同时把附近的清水河流人工地引入黄河,增加黄河的流速,照这样的办法,黄河的河道不通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建堤束水,以水攻沙”就是他归纳上面这个方法二概括成的八字箴言。同时又采取了一些其他的方法,很快,黄河河道不通的问题就得到了舒缓。

申时行在文渊阁的这几年里,北方的边防没有发生重大事件,并不是危机消失了,只是依靠他的处理得当,才没有发生大的变故。

1590年,一个叫做“方大醉”的下级军官,听到军士说蒙古骑兵侵略边境,于是他就单骑冲到出事的地方,此人乃一介武夫,一言不发, 举刀就砍。蒙古人用箭射伤了这位军官,第二天创发死亡。于是,军中群情激愤,坚决要为他报仇。这个消息送到北京,议论就哄然而起。大家都主张出兵作战。

申时行

然而在申时行看来,这个情况可以得到缓和。五十年前,北方蒙古各个部落在俺答的号召下组织成一个联盟,与明朝军队多次作战,杀伤无数。到了1570年的 冬天,俺答改变宗旨,愿意约束各个部落不再犯边,而以赏赐的津贴和互市作为交换的条件。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不相信这些部落已经下定了全面战争的决心。而且补救的方法不在于发动战争而在于巩固内部的力量。如果边防军的空额都已补足,各边镇的仓库充实,他们是不敢轻易挑衅的。如果边防的情况依然像以前一样,和蒙古人交兵,即使在局部一些地方取得了胜利,但是这绵延几千里的防线,最终是要被对方冲破的。说到底,即使本朝的军队胜利一百次,也不能宣布占领了大沙漠,而对方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就可以让明朝彻底垮台。申时行的这个想法在万历皇帝的支持之下终于避免了一场战争。

申时行墓

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申时行的一生做官执政的最大功罪都是万历年间的立储问题为始终。关于立储的事情,申时行自始至终主张忍耐,等待万历改变主意。申时行是一个敏感的人,他知道道德不过是借口,问题的症结是朝臣的安全感。但是最终申时行也是因为立储的问题被迫离开朝廷。

赵先生认为在明朝,皇帝和文官就是两个针锋相对的群体。张居正更是激化了这个矛盾,执政期间吊打万历,乃至死后被抄家。鉴于前任,申时行接过政府班子就做了2件事情:1修复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让帝国平稳运行2保护自己身后不被清算在首辅位置上辛苦维持8年,照顾各方利益,最后被迫辞官。评价:大厦将倾,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只能当个勤劳糊裱匠。心酸与谁诉?

更多文章

  • 关羽因为美髯而彰武圣之名,朱棣身份显贵,美髯却鲜少有人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美髯多长,关羽的生平与事迹,关羽历史外号

    在我们中国古人的生活习惯之中。有一种习惯叫做留胡子。特别是在古代的中国人,他们都喜欢把胡子留得很长。而在我们现代人的印象之中,那些胡子很长,保养的很好的人,一般都是特别厉害的存在。就像历史之中的关羽,就是因为自己的胡子而出名,被后人称为美髯公。在明朝的时候,明成祖朱棣也是因为胡子被称为俊男子。关羽美

  • 皇帝微服私访干了啥?明朝朱元璋专往大臣家里去,还真发现大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去船上微服私访,朱元璋微服私访有很多人骂他,明朝朱元璋大臣之间互相举报

    可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这历史上真正的皇帝出访是怎么样的呢?这还得看看明太祖,打草根里蹦出来的乞丐皇帝,真正见识过民间百态的朱元璋。朱元璋打小,就见识过人世间的世态炎凉,自然也明白市井里的条条道道。当上了皇帝,耐不住寂寞,打算回去感受一下童年的气息,于是经常偷偷地溜出宫,一副出门遛鸟的京城老头样式。这

  • 故事:明代版花木兰:女扮男装当上大将军,霸占年轻俊男被告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花木兰男装,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花木兰全集5小时30分连播

    导读:明末一天,一年轻俊男勤务兵突然求见陕西总兵,哭着控诉不堪忍受其服侍的参将黄富欺凌,总兵听着听着大惊失色,出了牝鸡司晨猛女霸男的大丑事!明代末期,刀兵四起,各地连遭兵祸,纷纷大量征兵,以抵抗蜂拥而起的农民起义军。陕西总兵账下来了一个叫黄富的新兵,生的雄伟粗壮,膀大腰圆胸阔腿粗,力大过人食量如牛,

  •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火遍网络,其实苏轼的原句更高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轼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苏轼人生短句,经典豪迈句子苏东坡

    说起古代的诗人,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李白,杜甫和苏东坡等人,因为他们的诗歌朗朗上口又意蕴深长,非常值得我们品味。在现代,人们常常会化用他们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譬如“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就曾经火遍网络,其实化用的这句诗,在苏轼的原句中更加高级。而世人对于苏东坡的印象都非常统一,那便是天才:“

  • 忽必烈是如何成为蒙古大汗的?除了运气还有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忽必烈当过蒙古大汗吗,蒙古大将忽必烈,忽必烈的重大贡献

    成吉思汗死后,拖雷是很有希望取得大汗之位的,蒙古的部落议事会制度还是比较支持这个幼子的,可成吉思汗指定了窝阔台,毕竟成吉思汗是个强人,不管蒙古原来有过什么制度,成吉思汗的话也不得不听。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是出了大局考虑,他需要的是一位政治家,可以巩固自己建立的庞大帝国,还可以继承他的未竟之业,而不光是需

  • 一农民一锄头挖出一瓶子,专家激动地说:朱元璋的秘密终于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皇后,朱元璋古墓是否挖出来了,刘兰评书朱元璋演义185集

    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皇帝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因为他的手里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历史上有无数人挤破脑袋的想要获得此位。尤其是皇帝的子嗣们,历史上就有过兄弟间为了皇位继承而大打出手,甚至是残忍相杀。而对于此事明朝皇帝朱元璋就似乎有所同感,因为他有26位皇子等待着皇位继承,尽管他在位期间

  • 故宫地砖损坏,工人修复后发现600年前的秘密,专家:朱棣心真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打开故宫地砖发现朱棣心真狠,修复故宫地砖才发现的秘密,故宫地砖坏了有什么秘密

    故宫博物馆是北京城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最早是由明成祖朱棣建造而成,前后共耗费了十四年的时间,之后的数百年里一直是明朝的皇宫。满人入关后,清王朝依然将这里当作皇宫,也就是说故宫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包含无数的珍宝文物。故宫的地砖损坏,工人撬开之后竟然发现了600年前的秘密,专家看后却表示朱棣心真狠。

  • 崇祯为什么哀求大臣和亲戚捐款,没有抄他们的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崇祯向大臣筹钱,崇祯苦苦哀求大臣捐钱,崇祯为何不逼着大臣拿钱

    公元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李自成及其部下,在北京城内大肆搜刮,共“追”出白银七千万两之多,其中大多数,均来自与京城内的皇亲国戚以及大臣家中。 而在此之前不久,崇祯皇帝曾向众大臣苦苦哀求,希望他们捐献部分家产,用来冲抵军费,从而调集军队抵挡李自成的进攻,但却“应者寥寥

  • 岳飞、文天祥为何被教材剔除?皆因这个专家,他的观点确实惹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天祥和岳飞精神品质,文天祥和岳飞的简短事迹,岳飞文天祥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诞生过众多的民族英雄,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身负艰险而无所畏惧。即便是遭受了万般磨难仍旧坚强果敢,用他们自身的精神一直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礼记·儒行》中曰:“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在山河动荡之时,这些英烈便是中华大地的根基和未来的希望。01在这片广阔的华夏大地,民族英雄的事

  • 朱元璋的画像曝光,被河南农民收藏几十年,原来朱元璋长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一个从贫苦人家的孩子打拼成了一代帝王,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物,在政治上进行了许多的改变,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对外关系,成为了一代明君。朱元璋的真实长相也让许多人感到很好奇,有人说朱元璋长得很丑,有人也说朱元璋的长相实际上并非传言所描述的那样。朱元璋的画像曝光,被河南农民收藏几十年,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