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诞生过众多的民族英雄,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身负艰险而无所畏惧。即便是遭受了万般磨难仍旧坚强果敢,用他们自身的精神一直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礼记·儒行》中曰:“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在山河动荡之时,这些英烈便是中华大地的根基和未来的希望。
01
在这片广阔的华夏大地,民族英雄的事迹早已在我们孩童时期便会被长辈悉心教导。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一座座血肉的长城,捍卫着整个中华大地,不论是岁月更替还是山河动荡,这些民族的英雄都会永远印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文天祥和岳飞等等民族英雄,也成为众多华夏儿女最为熟悉的人物,他们崇高的气节让后人敬佩和推崇。历史课本中也赫然记录着这些英雄的辉煌事迹。
▲余桂元
但在新一代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却再难看到岳飞和文天祥两人作为民族英雄的相关记载,这着实让人感到费解。我们自幼便熟悉的两个历史人物,竟然一夜间在英雄人物中被除名。瞬间激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争论,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个人身上找寻答案。这个导致岳飞和文天祥两位英雄在历史教材中除名的人叫余桂元。也正是由余桂元亲自主编的2003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材大纲》中。
▲岳母刺字相关画作
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导致岳飞和文天祥在英雄事迹中除名,也导致了如今激烈的争论。虽然岳飞和文天祥的民族英雄称号在教材中被剔除,但他们两人的事迹却广为流传。“岳母刻字”“尽忠报国”便是岳飞留给后最深的印象,这其中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精忠报国”这四个大字也成为岳飞一生的真实写照。岳飞所处的时代是南宋,连年战乱让百姓苦不堪言。金国的入侵也让此时的南宋难以招架,不但节节败退,甚至于委曲求全。
02
在这危急存亡之时,自幼便有着习武报国梦想的岳飞站了出来。投身军营为国争战四方,“岳家军”的名号一时间威震华夏大地,也阻挡了金国高昂的攻势,金军的士气也节节退败。同时,也成就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岳母刺字”,后人每每听之便会热血翻涌。虽然岳飞和他的“岳家军”骁勇善战,奈何国势颓废,岳飞一心想救出被掳走的两位皇帝,但却被秦桧的谗言所害。
▲影视剧中的岳家军
被十二道金牌急诏回来的岳飞枉死在大牢之中,这样的国之栋梁却落得如此下场,让后人无不悲愤。而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千古绝句,现如今仍然激励着我们。也彰显了中华儿女永不屈服的崇高气节。文天祥在世期间,正赶上元军南下之时。文天祥散尽家财筹措军饷,自从也加入了抗击元军的行列之中。无奈山河破碎已经不是一个人可以重整的,最终文天祥在五泊岭被俘。
▲文天祥过零汀洋相关画作
虽然元军多次招降,但文天祥拒不改色,在大都从容就义。岳飞和文天祥二人也被后世称颂为宋朝最后的风骨。二人崇高的情操被后世铭记在心,但时至今日却被历史教材的民族英雄中除名。余桂元也正是这次中学历史材料编撰的负责人,作为主编,他经过反复考虑,综合各方面意见之后,最终,还是在他所负责编辑的教材中将岳飞和文天祥是民族英雄的字样给删除。
▲反映古代战争的相关配图
这一举动也引来无数争议,余桂元直面阐述了他如此做法的真正理由。他的观点是,岳飞和文天祥虽然是抗敌报国的英雄人物,但其所对抗的金朝却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只有对抗民族以外势力的都人物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即便余桂元全面清晰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但在社会各界讨论却并未停止。全国各地的文学家和史学家都对此提出来严厉的指责,认为岳飞和文天祥不能在缺乏文化依据的情况下而遭到除名,这是对他们非常的不公。
结语
时至今日,这件事也无法有一个明确的决断,但如今的各大媒体和书籍中,仍保留了岳飞和文天祥民族英雄的称号。虽然岳飞和文天祥二人在教材中剔除了民族英雄的称号,但二人崇高的气节风骨,却是华夏大地宝贵的财富,也是华夏儿女心中永远怀念的楷模。
参考资料:
《礼记·儒行》
《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