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古代,龙袍是帝王的象征,为何到了宋朝,皇帝全都改穿官服了?

在古代,龙袍是帝王的象征,为何到了宋朝,皇帝全都改穿官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49 更新时间:2024/1/28 22:54:58

在先秦时期,因为生产力低下,各国君主都是没有特别的衣物要求的,《礼记》记载:天子着青衣。连天子都穿一件青衣,诸侯们自然没有理由去追求那些华贵的服饰,到了秦汉时期,因为黑色的衣服是最难渲染的,为了表现的与臣子们不同。

秦以及汉初都以黑衣为尊,到了汉帝时期才抛弃昂贵的黑色服饰,《汉书》记载:汉文帝十五年,服黄色;十六年,服红色。到了隋唐时期,虽然已经有了龙袍的叫法,但是这种龙袍样式是: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佩围裳,玉佩组绶一应俱全。上面是没有龙的,之所以叫龙袍是因为它是皇帝穿的衣服。我们传统意义上指的那种龙袍直到明朝才出现。这是因为受到了《易·乾》中记载:“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想法。因此一般是九条龙,前后看都能看到五条(只看到头或者尾就算一条。)这是为了暗合《周易》中‘九五至尊’的想法,不过也有超过九条的,比如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就有十二条龙被纹在一起,被称作‘团龙’。

因此宋朝之所以没有龙袍,第一个原因是当时龙袍的概念和我们如今那种金色的九龙龙袍概念不一样,第二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时反思前朝灭亡是因为挥霍无度,因此要求历代子孙都要勤俭节约,虽然宋朝后来的皇帝大多没有遵从勤俭节约的路走下去,几乎都变得挥霍无度。

此外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服饰不再走向艳丽奢华,而是更喜欢简洁质朴,因此不同于明朝用动物区分品阶,宋朝采取的是用颜色区分身份,根据《宋史》可知: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而皇帝的衣服则是赤色的,也就是我么如今俗称的红色。

朱和赤虽然都是红色系,但本质上是不一样的,《说文》中对朱的解释是赤心木,五行属木,多用在木头上,所谓的红木家具几乎都是朱色的,比寻常红色偏暗;赤则是南方之火,属于那种鲜红的红色;而如今我们如今俗称的红色在那时候代表着粉红色《说文》中有记载:为赤帛之色,即红中有白,这也是红颜知己的由来。

除了颜色区分外,宋朝皇帝服饰就和宋朝官员的服饰差不多了,因此经常会有人觉得宋朝的皇帝为什么和臣子穿一模一样的衣服,特别是和五品官员比较,那时候对颜色的区分没这么敏感,朱色和赤色在表现没有多大的区别。

然而宋代皇帝和明清的皇帝一样,是有多套服饰的,并不是每天都穿着一身赤色的衣服,大抵封为朝服,常服两种,朝服又有比较重要的和非常重要的区分,会有不同的配饰,就算是皇帝平日里穿着的也是常服,朝服一下朝就会脱掉,如果像电视剧为了省经费那样一天到晚穿着朝服到处晃荡,在宋朝的言官环境里,每天都会被言官指着鼻子骂。

宋朝的朝服也不是一直都是一样的,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变动过一次,规定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除此之外宋朝的命妇也对着装有要求,不过主要要求的是首饰:首饰为花钗冠一品花钗9株,宝钿数同花数,绣翟9等;二品花钗8株,翟8等;三品花钗7株,翟7等;四品花钗6株,翟6等;五品花钗5株,翟5等。

当然,有龙袍自然能让皇帝看起来和寻常臣子相比不同,更具有威严,也更高等,但是其中所消耗的钱财也不是少数,特别是一身精致的龙袍可能据《天工开物》记载,锻造一件鹅黄缎细绣五彩云水全洋金龙袍就需要608为位手艺精通的绣匠,绣金的工匠又需要285人,那些绚丽的图案所需要的画匠又要26人,一件龙袍所需的价格是392两2钱1分9厘,大约相当于如今近二十万元一件,此外还需要两年的制作时间。

更多文章

  • 很少被人们提起的万历首辅申时行,并不是没有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申时行与万历的密信,明朝首辅申时行简历,申时行是万历第几任首辅

    申时行如今再看明朝万历年间的这段历史,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会提到万历皇帝,他的一生如何如何。我们会提到张居正,虽然他刚愎自用,,但是至少还是有所成就的。然而很少有人提到张居正之后的首辅申时行,这位忠厚的长者。申时行在历史中的记录很少,就宛如一张白纸。我想,申时行自己应该不这么认为。因为在他作为万历年间的

  • 关羽因为美髯而彰武圣之名,朱棣身份显贵,美髯却鲜少有人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美髯多长,关羽的生平与事迹,关羽历史外号

    在我们中国古人的生活习惯之中。有一种习惯叫做留胡子。特别是在古代的中国人,他们都喜欢把胡子留得很长。而在我们现代人的印象之中,那些胡子很长,保养的很好的人,一般都是特别厉害的存在。就像历史之中的关羽,就是因为自己的胡子而出名,被后人称为美髯公。在明朝的时候,明成祖朱棣也是因为胡子被称为俊男子。关羽美

  • 皇帝微服私访干了啥?明朝朱元璋专往大臣家里去,还真发现大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去船上微服私访,朱元璋微服私访有很多人骂他,明朝朱元璋大臣之间互相举报

    可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这历史上真正的皇帝出访是怎么样的呢?这还得看看明太祖,打草根里蹦出来的乞丐皇帝,真正见识过民间百态的朱元璋。朱元璋打小,就见识过人世间的世态炎凉,自然也明白市井里的条条道道。当上了皇帝,耐不住寂寞,打算回去感受一下童年的气息,于是经常偷偷地溜出宫,一副出门遛鸟的京城老头样式。这

  • 故事:明代版花木兰:女扮男装当上大将军,霸占年轻俊男被告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花木兰男装,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花木兰全集5小时30分连播

    导读:明末一天,一年轻俊男勤务兵突然求见陕西总兵,哭着控诉不堪忍受其服侍的参将黄富欺凌,总兵听着听着大惊失色,出了牝鸡司晨猛女霸男的大丑事!明代末期,刀兵四起,各地连遭兵祸,纷纷大量征兵,以抵抗蜂拥而起的农民起义军。陕西总兵账下来了一个叫黄富的新兵,生的雄伟粗壮,膀大腰圆胸阔腿粗,力大过人食量如牛,

  •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火遍网络,其实苏轼的原句更高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轼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苏轼人生短句,经典豪迈句子苏东坡

    说起古代的诗人,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李白,杜甫和苏东坡等人,因为他们的诗歌朗朗上口又意蕴深长,非常值得我们品味。在现代,人们常常会化用他们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譬如“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就曾经火遍网络,其实化用的这句诗,在苏轼的原句中更加高级。而世人对于苏东坡的印象都非常统一,那便是天才:“

  • 忽必烈是如何成为蒙古大汗的?除了运气还有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忽必烈当过蒙古大汗吗,蒙古大将忽必烈,忽必烈的重大贡献

    成吉思汗死后,拖雷是很有希望取得大汗之位的,蒙古的部落议事会制度还是比较支持这个幼子的,可成吉思汗指定了窝阔台,毕竟成吉思汗是个强人,不管蒙古原来有过什么制度,成吉思汗的话也不得不听。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是出了大局考虑,他需要的是一位政治家,可以巩固自己建立的庞大帝国,还可以继承他的未竟之业,而不光是需

  • 一农民一锄头挖出一瓶子,专家激动地说:朱元璋的秘密终于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皇后,朱元璋古墓是否挖出来了,刘兰评书朱元璋演义185集

    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皇帝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因为他的手里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历史上有无数人挤破脑袋的想要获得此位。尤其是皇帝的子嗣们,历史上就有过兄弟间为了皇位继承而大打出手,甚至是残忍相杀。而对于此事明朝皇帝朱元璋就似乎有所同感,因为他有26位皇子等待着皇位继承,尽管他在位期间

  • 故宫地砖损坏,工人修复后发现600年前的秘密,专家:朱棣心真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打开故宫地砖发现朱棣心真狠,修复故宫地砖才发现的秘密,故宫地砖坏了有什么秘密

    故宫博物馆是北京城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最早是由明成祖朱棣建造而成,前后共耗费了十四年的时间,之后的数百年里一直是明朝的皇宫。满人入关后,清王朝依然将这里当作皇宫,也就是说故宫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包含无数的珍宝文物。故宫的地砖损坏,工人撬开之后竟然发现了600年前的秘密,专家看后却表示朱棣心真狠。

  • 崇祯为什么哀求大臣和亲戚捐款,没有抄他们的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崇祯向大臣筹钱,崇祯苦苦哀求大臣捐钱,崇祯为何不逼着大臣拿钱

    公元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李自成及其部下,在北京城内大肆搜刮,共“追”出白银七千万两之多,其中大多数,均来自与京城内的皇亲国戚以及大臣家中。 而在此之前不久,崇祯皇帝曾向众大臣苦苦哀求,希望他们捐献部分家产,用来冲抵军费,从而调集军队抵挡李自成的进攻,但却“应者寥寥

  • 岳飞、文天祥为何被教材剔除?皆因这个专家,他的观点确实惹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天祥和岳飞精神品质,文天祥和岳飞的简短事迹,岳飞文天祥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诞生过众多的民族英雄,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身负艰险而无所畏惧。即便是遭受了万般磨难仍旧坚强果敢,用他们自身的精神一直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礼记·儒行》中曰:“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在山河动荡之时,这些英烈便是中华大地的根基和未来的希望。01在这片广阔的华夏大地,民族英雄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