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董卓麾下有哪些出色的中高级将领?

历史上董卓麾下有哪些出色的中高级将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11 更新时间:2024/1/16 15:39:27

董卓之所以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最大的倚仗就是其麾下的悍将强兵,下面就大致为大家介绍一下董卓掌权时期,其麾下的几位重要将领。

左将军——董旻

董旻是董卓胞弟,在董卓军中地位超然,始终扮演着董卓左右手的角色。董卓初入京城时,正值何进身死,袁绍等人率军诛除宦官,而何进旧部又与何进之弟何苗开战,可谓一片混乱。

董卓抓住这个机会,命董旻率军连同何进旧部,诛杀了何苗,趁势吞并了何进、何苗两支队伍,使得袁绍、袁术等人眼睁睁看着到手的果子被董卓摘了,最后不得不离开京城自保。

董卓初为前将军,而董旻位至左将军,从官职的角度讲与董卓持平,要知道当时董卓麾下最高的不过是中郎将,多数军官仅仅是校尉而已。由此可见,董旻在董卓军中的超然地位。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董旻因为是董卓的弟弟,所以得到不少好处,不过却也因此身份而死。在王允、吕布诛杀董卓后,董旻作为董卓之弟,一同被杀。

六大中郎将

董卓麾下中郎将级别的高级将领共有六位,分别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吕布。

论地位,牛辅最高。不过客观讲,牛辅并非能力最强的,他和董旻有些相似,董旻是董卓的弟弟,而牛辅是董卓的女婿。

历史上记载董卓有一个年幼的孙子董白,却对董卓的儿子没有只言片语的介绍,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董卓的儿子应该是英年早逝了,所以牛辅作为女婿,很受董卓的器重。后来反攻京师、重霸朝纲的李傕郭汜昔日都需要听牛辅的调度,所以虽然牛辅与其他六人在官职上相当,但就实权和地位而言,牛辅明显高于其他六人。

董卓掌权时期,牛辅多次率领大军出征,曾先后与汉末名将朱儁以及白波黄巾军作战。董卓死时,牛辅领军在外,虽击败前来讨伐李肃,却始终心中惶恐,遂带了财物与亲信出逃,不想途中被亲信所杀。

董越记载不多,在董卓死后,七大中郎将只有他和牛辅没有投降,倒霉的是牛辅因为听信巫师之言,把董越杀了。从王允诛杀董卓三族上看,董越虽然姓董,但和董卓应该不是亲属关系。

段煨是武威姑臧人,这个地方曾经有个牛人叫做段颎,贾诩当年被异族俘获,就胡说八道说自己是段颎的外甥,因此被释放。不知道段煨和段颎是不是同宗。

段煨这个人很特殊,董卓旗下凉州军的多数将领都飞扬跋扈,甚至无视法度,只有段煨所部军纪严明。另外在奉命屯兵华阴之后,段煨几乎就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参与董卓任何倒行逆施的行动,董卓死后马上响应朝廷号召归顺,但是却没有带兵进京见皇帝。到了皇帝出逃到了华阴时,段煨恭恭敬敬地迎接,皇帝走他不扣也不留。后来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他又积极响应曹操,最终成撇除董卓的“影子”,晚年位居九卿。巧合的是,出身董卓军、另一个结局很好的人物贾诩,和段煨是同乡,不得不说武威姑臧人活得是真明白。

胡轸是典型的“坑爹”货,他的地位很高,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董卓以胡轸为大都护迎战孙坚,大家耳熟能详的吕布、华雄(叶雄)皆随其出战。从官职上看,吕布和胡轸平级,但是这一战的主将董卓选择了胡轸,间接说明胡轸的地位要略高过吕布,顺便说一句,这一战胡轸指挥的一塌糊涂,大将华雄因此在与孙坚军作战时阵亡。

董卓死后,胡轸归降朝廷,后奉王允之命与徐荣出战攻打长安的李傕、郭汜等人,作战时临阵倒戈,致使名将徐荣阵亡。李傕等人攻下长安后不久,胡轸病故。

徐荣在与关东诸侯联军作战时表现得极为惊艳,他是汉末三国中唯一一位既战胜过曹操又战胜过孙坚的名将。可惜徐荣在历史上笔墨不多,董卓死后他率部归顺朝廷,随后在与李傕作战时被胡轸摆了一道,战死沙场。

六大中郎将的最后一位是吕布。他的定位和其他人不同,可以说并非一个实权派,之所以得封高官,更多是一种政治需要。

吕布本是并州刺史、执金吾丁原部将,在丁原与董卓作战时,吕布杀死故主,投奔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三国演义》中那个说降吕布的李肃在历史上其实是并州将领,后来的五子良将之一张文远也是吕布部曲,在吕布弑主后,并州军并没有乱,反而很多人跟着吕布一起过度到董卓一方,可见吕布在并州军中还是很有地位的,所以董卓拉拢吕布,给予高官未尝没有让并州将领“吃定心丸”的意思。

说起来,董卓非常不会用人。吕布这样卖主求荣的人,董卓用起来不放心,所以几乎不给吕布独自带兵的机会,但是却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吕布,让吕布扮演起一个护卫的角色。而董卓一向蛮横,曾因一点小事用手戟扔吕布,而好色的吕布又和董卓婢女私通,因此惶惶不可终日。

后来吕布联合王允杀死董卓,可惜没来得及拨乱反正就被李傕、郭汜率大军赶走,经过四处辗转,虽有奇袭濮阳、夺取徐州的高光,却依旧难逃一死。最终在与曹操军的作战中兵败被杀。

校尉中的佼佼者

董卓军中的中级将领,也就是校尉这个档次中出了不少大神。先来说众校尉中威望最高的李傕、郭汜。这两位绝对不像演义中那么“菜”,史官刘艾从中立的角度出发,认为李傕和郭汜是能力还在孙坚之上的军事人才。

王允死后,本为牛辅部将的李傕、郭汜派使者入京请降,但是被王允所不容。于是二人听从贾诩的建议,反攻长安,逼死王允,赶走吕布。但是董卓麾下诸将毕竟各自为政惯了,加上利益分配不均,最终导致了内讧,皇帝刘协趁乱出逃,曹操逢迎天子后不久,李傕病逝。

郭汜在众校尉中虽然地位亚于李傕,但是在我看来他的能力似乎还在李傕之上。第一,他对自己的勇武颇为自信,敢于单挑号称“飞将”的吕布;其次与李傕的内讧时曾以数百人马大败过李傕的几万部众。

最终和牛辅一样,出逃时被部下所杀。

张济是牛辅军中“三号”校尉,众人联军杀进都城后,张济地位被樊稠超过,而且几乎没分到什么好处就被派到弘农去了。在李傕、郭汜内讧相互攻伐时,张济率军解劝,由于李傕、郭汜内斗损耗较大,樊稠又被杀了,于是原本实力平平的张济有了话语权,重新接回刘协后官拜骠骑将军。

后来张济因军中缺粮而率部劫掠荆州,结果被刘表军射杀,侄子张绣成了这支部队的最高统帅。

樊稠和李蒙、王方等人一样,应该不是牛辅麾下的校尉,打破京城后地位在张济之上,仅次于李傕和郭汜。马腾、韩遂攻伐长安时被郭汜、樊稠等人击败,在追击时,樊稠念在同乡之谊放过了韩遂。不想在众人内讧时被翻旧账,樊稠因而身死。

最后说一个重量级的“大神”——贾诩!绝大多数人印象中贾诩是一个轻易不开口、开口就是经典的“老狐狸”,妥妥的智谋之士。其实在汉末,很多大家印象中的“文官”担任的都是武职,比如程昱,几乎一辈子都是武职。

贾诩也不例外,在牛辅麾下时任校尉,地位逊色于李傕、郭汜、张济。李傕、郭汜在董卓死后向王允请降被拒后,曾商议出逃,被贾诩劝阻,并以牛辅为例,于是众将孤注一掷,最终打破京师。

贾诩提议反攻长安的原因一来是为了自己保命,二来是希望团结这些同僚共辅汉室,结果根本没人听他的。再加上贾诩才能过人,刘协和朝廷大臣对他很认可,因此被李傕等人忌惮。深通明哲保身之道的贾诩见势不妙出走,本来凭借同乡之谊投靠了段煨,但是段煨也是个老狐狸,对贾诩很提防,甚至有些猜忌和抵触,于是贾诩投奔了初掌大权的子侄辈将领张绣。而有关贾诩的后续故事,相信不说朋友们也都一清二楚。

上述诸将就是昔日董卓麾下的“中流砥柱”。需要声明一点,上述内容以历史为依托,与演义有较大出入,切勿混淆。

更多文章

  • 庞会灭掉关羽家族,为什么张飞的家人却始终无人敢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庞德和关羽对打过吗,庞德vs张飞,庞德为什么能打败关羽

    西蜀覆灭以后,关羽后代遭到灭族,但张飞家族反而秋毫无恙,这到底是为何?表面上来看,关羽后代遭灭族,是由于关羽生前得罪了一个人——庞会。庞会是庞德的儿子,庞德是曹魏名将,不过非常可惜,他撞上了风头正盛的关羽,被关羽“水淹七军”所擒。遭擒后,关羽器重庞德的将才,劝他投降,庞德不但不降,反倒对关羽破口大骂

  • 《三国演义》中,赵云一共杀了多少位有名有姓的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虎将赵云一生只打了一次败仗,赵云击杀过的三国名将,三国赵云七进七出都杀谁

    在整个演义中,可以说赵云的战斗力名列前茅,斩杀的武将更是数量多达七八十人,仅仅是那些有名有姓比较厉害的武将,死在赵云手下的就有23个之多,要说赵云是演义中三国的终极杀人王也不为过,鉴于赵云的优秀表现,网友纷纷表示:赵一枪的名号是实至名归啊!被赵云秒杀之人裴元绍(1)算是第一个被赵云秒杀的三国武将,当

  • 东吴群雄,论武艺和智商的排名,应该怎么排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吴最厉害的武艺排名,东吴群雄武艺智商,东吴四英杰能力排名

    周瑜第十位,蒋钦。蒋钦很早就投奔了孙策,跟随孙策履立战功,以善射和勇猛著称。原本只是一员猛将,和吕蒙一起被孙权教育要多学习。后来吕蒙和蒋钦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令孙权非常高兴。吕蒙因为最为典型二为大家熟知,蒋钦的进步不在吕蒙之下。因此,蒋钦也不只是单纯的勇,也有了一定的智商。第九位,潘璋,就是埋伏路边

  • 汉武帝是穷兵黩武吗?有些人只看见连年征伐,却看不见杀民屠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有网友说很多人之所以喜欢汉武帝,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是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天天打仗,天天死人,那肯定没人喜欢汉武帝。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汉武帝时期其实就像新中国前三十年。我也不想生活在新中国前三十年,但是这不能否认那个年代的伟大。汉武帝时期也一样,连续征战半个世纪,保证汉朝三百年草原无

  • 司马懿的儿子个个龙虎,诸葛亮的儿子却很平庸?我看未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两人不同的愿景之下,造就了后代不同的结局,诸葛亮一生都在为蜀汉兴盛努力奋斗,就算自己死后,也希望子孙后代继续坚持下去,而司马懿为子孙后代奠定了一定霸业基础,死后子孙后代可以步步为营。在诸葛亮和司马懿死后,可以说剩下的事情就得靠年轻人去自己拼搏了,从当时的历史结果来看,我们会发现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

  • 秦始皇当年所灭的六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灭六国是今天的哪里,秦始皇灭六国指哪几个地方,秦始皇灭六国分别是哪一年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一件事情就是灭掉六国了,从公元前23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整整花了10年时间,才实现了天下的最终统一,在此之前,还有秦国十几代人的努力做铺垫,不得不说灭掉六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那么被灭的六国,要是按照地理位置来看,其分别属于今天的什么地方呢?最先灭的

  • 曹丕娶庶母人所不齿,王昭君嫁给儿子却名垂青史,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昭君曹丕,王昭君和曹丕是一个朝代吗,曹丕娶了献帝的女儿

    比如,作为建立魏国、结束东汉末年北方地区长达几十年战乱、还开创了九品中正制这一新型人才选拔制度的帝王,曹丕不仅没有因此流芳千古,反而因为违背伦理,私下迎娶自己的庶母而被世人唾弃,进而遗臭万年。而西汉时期出塞的昭君改嫁“儿子”的行为,却使其得以名垂青史。这些都要基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二者的出发点和事情的

  • 刘阿斗在诸葛亮临死前说了些话,诸葛亮才恍然大悟,原来阿斗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临死才发现阿斗真的不傻,诸葛亮对刘阿斗的三个建议,为什么诸葛亮不废阿斗

    诸葛亮以及天下很多人都觉得刘禅确实就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不仅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而且还比较傻,事实上真的如此么?直到诸葛亮临死之前,刘禅说了一些话,才让诸葛亮恍然大悟,这个家伙原来并不傻。至于这段历史如何,且听我继续道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故事,离不开让人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也许我们今天会觉得,三

  • 如果你觉得人生太苦,不妨去读一读曹操,他的这3个优点值得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觉人生实在太过于辛苦,从而总有一些消极情绪来面对人生,也许这种情绪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真的人生太苦,因为比起曹操的遭遇,我们的很多处境并不能算什么。有人说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谈人生,我觉得确实言之有理,不信我带你一起看看曹操的这3个优点。自古以来,人们总喜欢美化一些英雄形象,可是在

  • 吕后与萧何合伙收拾韩信的时候,韩信的亲兵为什么没来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萧何为什么和吕后合谋害死韩信,韩信和萧何吕后,萧何帮助吕后除掉了韩信

    韩信之死,表面上是吕后所为,实际上这就是一场有预谋的借刀杀人,幕后主使,必然就是刘邦,为何这样说呢?想必我们深入了解一些当时的情况,就会恍然大悟了?只是有人还有疑惑,为何韩信那么厉害,被诛杀的时候却没有亲兵去救他呢?公元前196年,陈豨谋反,刘邦本来打算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去小试牛刀进行平叛,可是吕后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