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诗,康熙一辈子写了三万多首诗,平均下来一天就要写一首诗,而最厉害的是康熙有着一天写七首诗的记录,不考虑睡觉的时间,平均两个小时,康熙就写成了一首诗。
但虽然数量多,但是康熙诗歌的质量简直堪忧,能看的诗歌也就几首,这不免也被后世嘲笑和诟病。
作为皇帝,又是清朝难得的明君,康熙自然也懂得一定的用人之道。不同于其他的皇帝,整天受人推荐,才发掘人才,康熙愿意自己在全国各地巡游,用自己的眼光来衡量人才,用自己的判断来辨别人才。
最重要和最著名的人才挖掘方式,也就是康熙的南巡和微服私访了,通过微服私访,康熙能够得以直接地体恤当地民情,了解当地的官吏作风。
也同时体验到了当地的各种奇闻异事,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康熙在南巡之中发生的一件事情,非常的有趣。
微服私巡下江南,康熙偶遇天才瓜农连连称赞
话说这年,康熙在宫里也呆腻了,每天对付大臣们也头疼,国家近来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打算乘着夏天来临,带着自己的手下到江南游玩一番。
既是旅游,也算是私访当地民情。有想法就落实,但这次康熙没有大张旗鼓地带着一大堆的人南下,而是只选了几个心腹陪着一起到江南转一转。
但别看康熙带的人不多,但个个都是狠角色,能在宫里混到皇帝心腹的,都是一身本事,说出来吓死人的那种。
打发走了自己手下的臣子后,康熙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来到了江南。皇帝也不是第一次来水乡了,早就轻车熟路了,没人领着自己也能逛出花样来。
手底下的人才们整日严防死守在肃杀的紫禁城之中,自然是没见过江南水乡的绚烂多姿的,于是左逛逛,右逛逛,这本是陪着康熙皇帝南巡的侍卫们倒像是成了游客,康熙爷成了他们的导游。
顶着大太阳逛着街,康熙爷和侍卫们可没有现在的遮阳伞,更何况这皇帝便装出门就为了隐藏身份,像是个达官贵人一样让人顶着个遮阳棚一下就暴露了,因此皇帝一行人被晒得不轻,各个口干舌燥,汗流浃背。
大热天的,一行人逛来逛去都找不到个卖水的地儿,只能在城墙根上找了个阴凉处歇歇脚。
西瓜吃碰到一老农
要说这护卫就是护卫,一个个眼尖的和什么似的,一眼就看到城墙边上不远处有个卖瓜的,这大夏天的,要能吃上一口西瓜,那是拿什么都不换啊。
于是,康熙帝带着自己几个手下,急急忙忙赶到了瓜摊前面。但皇帝还是皇帝,酷暑之下还不忘维持着自己的龙颜,顶着大太阳还文绉绉低和瓜农论起价来。
本来睡眼惺忪的瓜农看着自己来生意了,急忙接待这一队被晒得不轻的客人。
瓜农一看这堆人的穿着,那又是绸子又是流苏的,看着就是非富即贵,出手也阔绰,卖瓜只付钱,不问价格,几个人买下了十几个人才能吃得完的瓜,
然后,他们就大快朵颐,而其中穿着最为华贵的那位,就算是大热天还拘谨着自己的形象,周围的人虽然也热,但是都先关照这位,把最大最甜的西瓜先给这个人吃。
回想着最近几年有皇帝微服私访的传闻,这位瓜农一下子就意识到自己的瓜田里来了位什么样的贵人。
乾隆招安不成起杀心,心细瓜农设计巧妙脱身
吃完瓜的皇帝坐在瓜摊的阴凉处,酒足饭饱,心情自然也平静了下来。他环顾瓜田,眼看着边上瓜农的表情越来越奇怪,康熙也变得好奇了起来。
他询问瓜农这附近的情况,小瓜农哪敢怠慢,大概猜出贵人身份的瓜农只能够毕恭毕敬地向康熙介绍着这周围的状况,城市的官吏状况,以及周围的新奇事情。
看着毕恭毕敬的瓜农宛若隆中对一般给自己介绍周围的状况,康熙也震惊了,想不到一个小小的瓜农,观察社会的能力几乎堪比自己宫中的情报员了,于是哈哈大笑,下意识地称赞了瓜农几句。
可没想到这几句夸赞直接把瓜农吓到了,他毕恭毕敬地对康熙行礼,一动也不敢动。康熙一看也震惊了,自己明明没有告诉任何人身份,这瓜农看起来却像是知道自己是皇帝一样。
在询问之下,康熙了解了这瓜农通过观察得出自己是皇帝的过程,不禁啧啧称奇,说着瓜农的观察力,若为皇室所用,以后定是一个人才。
瓜农听着康熙想要把自己招致麾下,连连摇头,心底是一百个不愿意,因为瓜农安居乐业是自己的选择。
若是进了宫,天天对付这尔虞我诈的官场,自己什么时候死掉都不知道,于是他只得更加毕恭毕敬,向康熙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虽然皇上对自己称赞不已,但是还是拒绝了。
康熙一听这瓜农不愿跟随自己,眉头一皱,沉默了半晌,但最后还是舒展开了眉头,哈哈大笑,让自己手下赏赐给瓜农一大笔钱后,带着自己的侍卫们离开了瓜摊。
但在回到城镇之中,康熙却让自己手下偷偷回到摊子上,杀了这个瓜农。他认为,如此人才流落世间,还是江南这种自己无法完全掌控的地方,在日后必然是一个威胁。
今天瓜农拒绝自己,不愿和自己回到京城,享受荣华富贵,说明他更有雄心壮志,这种人是绝对不能留在世间的。
侍卫们接到命令,下午偷偷溜回了瓜摊,准备动手干掉瓜农,但此时瓜农早已不知所踪。侍卫们检查瓜摊的时候,只发现了瓜农留在摊子里的一封信,信件是写给乾隆皇帝的。
皇帝得知自己手下没有杀掉瓜农,勃然大怒,但是在看完信件之后,却连连佩服。瓜农在信上对皇帝说,自己已经暴露才能,今日不为皇帝所用,难保日后会被他人所用。
因此皇帝肯定是会回来杀掉自己的,他早已知晓,并且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瓜农还让皇帝放心,自己不是诸葛亮,安然度过一生才是瓜农的追求,以后只会当一个农夫,不问政事。
虽然求才若渴的康熙很可惜这为瓜农,但是一想到自己统治的帝国能够出现如此大义凛然的人才,自然也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