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借”宁王8万大军,曾许诺平分天下,事成后怎么做的?

朱棣“借”宁王8万大军,曾许诺平分天下,事成后怎么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236 更新时间:2024/1/26 3:43:13

而到了1000多年后的大明王朝,燕王朱棣一样向自己的兄弟宁王朱权,借兵八万,而给出的回报则是:“事成之后,你我平分天下。”那么在事成之后,朱棣又是怎么做的呢?

1399年7月,朱棣终于准备充分,发动了靖难之役。而且朱棣也顺利的挫败了耿炳文主持的第一次北伐,但是接下来建文帝朱允炆则命令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目标直指北平。按照道理,此时虽然朱棣手下多是彪悍的边军,更是有着黑衣宰相姚广孝的辅助,但依旧是处于绝对劣势,必须固守北平。可是朱棣却反其道而行之,决定向位于东部驻防大宁城的兄弟朱权“借兵”。

朱权,乃是父亲朱元璋的第十七子,1391年时被封为宁王,15岁便前往了藩地大宁。大宁之地处于连接辽东与中原的交接之地,最为诱人的是,朱权手里有八万甲兵,麾下的朵颜三卫更是多由蒙古人组成,多是骁勇善战之辈。如果能够为我所用,定然能够截断辽东,大事可期。但是这个兄弟 虽然多次跟随朱棣征讨蒙古,却是一个善于谋略之辈,想来要借八万大军也绝非易事。

诸多将领都是持有反对意见,这大宁有重兵把守,又不易攻取,更有松亭关在前,如若不能成功借兵,只怕首尾不得顾。但是朱棣,却在此时发现了一个好的时间切入点,原因是此时的建文帝害怕朱权与朱棣联手,便下诏朱权回京,但是却捎带脚就把朱权的三护卫给裁撤了,由此朱权实则也是心存不满,更是待在大宁不走。

朱棣领兵便从后山攻击,出其不意,真趋大宁。更是在大宁守军不备之际,从西门作为突破口,一举破城。而城中的宁王朱权,自然也便成为了瓮中之鳖。但是场面要做,朱棣则下令众军不得入内,自己单人入城,便前去拜会自己兄弟朱权,诉说心中的凄苦。本不愿造反,奈何建文帝逼迫!而如今,自己的妻儿也都在北京城,旦夕便要被诛杀殆尽,还希望兄弟能够向皇上求情,而同样被削藩的朱权,自然也是心中愤懑,于是便答应了自己四哥的请求。

当下便手书一份谢罪表,请求建文帝能够宽恕燕王朱棣的罪行,并且派人送往南京。在宁王府,朱棣可不客气大吃大喝,兄弟叙旧,好生快活。但是朱棣背后也并没有闲着,而是派遣人重金收买了宁王府的三护卫将领,以此作为内应,而战况紧急,朱棣便向朱权辞行,作为兄弟朱权自然要送别哥哥朱棣,却说也就在朱权送出城之后,便被朱棣早就设计好的埋伏团团围住,而城中更是朵颜三卫将领为内应,如此“多谋”的朱权,自然明白时局,如今人为刀殂我为鱼肉,只得将8万精兵借与朱棣,而自己的四哥朱棣,也不含糊,事成之后,你我平分天下。说罢,还不忘嘱咐手下贴心的将宁王妃世子等家眷,宝物一应运到了北平城。

而借了8万精兵之后,朱棣解除了后顾之忧,还极大的增强了军事实力。《明史》更是有“自是冲锋陷阵多三卫兵,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宁始”的记载。

经过四年苦战,1402年,在内应徐达的儿子徐增寿的通风报信之下,朱棣直取 南京,而建文帝则下落不明。在群臣的山呼海啸声中,朱棣连续两次推辞不就,在群臣的第三次请进之后,被迫当了皇帝。至于一直被自己裹挟在军中为自己出谋划策,起草檄文的十七弟朱权,又该如何处置呢?

朱权并不傻,知道这平分天下的大饼看看便好。如今,自己手无兵权,又无根基,何谈要回兄长朱棣许诺的报酬。但给自己一个好一点的封地,这总不过分吧?便请命朱棣,分封自己在苏州。而朱棣则不客气的说“京畿之地,怎么可以呢?”,无奈朱权再次退而求其次,那么就钱塘之地吧。这次朱棣又是推辞道,父亲朱元璋曾经将吴地分封给周王朱橚,后来不了了之,建文帝更是荒谬分封其弟为吴王,也不了了之,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你随意选择吧。

朱权自然知晓这其中的利害,罢了。1403年改封到了南昌,兄长朱棣更是感情真挚,一如当年借兵,甚至还写诗一首,临别送行,还捎带派遣人员,监视居住。

而朱权纵使心中万般不平,也只得寄情山水书画。在南昌还拜了道家张天师为师傅,著作等身。虽然没能成为天下之主,更有甚者即便是几十年后,还想着讨个好封赏却被明宣宗朱瞻基一顿批评;但是他留下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茶谱》、《大罗天》、《私奔相如》、《神奇秘谱》等道家,茶艺,戏曲,古琴著作也足以让他名满天下,名垂青史。

参考资料:《明史》

更多文章

  • 唐刀十分轻便,而且杀伤力很强,为什么宋朝没人愿意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刀四种样式,唐刀为什么到宋朝没人愿意用,为什么宋朝没有延用唐刀

    陌刀是唐刀之一,主要是为步兵所用,在敌人逼近二十步以内之时,步兵便用陌刀来与敌人抗争。虽有精良的骑兵在前,但有手拿陌刀的步兵在后,两者相结合,出其不意,共同作战,堪称一绝,尤其是在骑兵相接,以少战多的情况之下占优势。但是到了宋朝,陌刀慢慢的便被长矛和长刀所替换。另一种仪刀主要用于古时的皇家护卫队,现

  • 为何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大宋,会轻易被隔壁小国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宋有多富有,大宋真的很厉害吗,历史上真实的大宋王朝

    宋朝经济的发达,还在于它发展出了制度化的商品经济,南宋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迹象,有人说如果让宋朝再延续两百年,大宋不是没可能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然而,如此富有的宋朝,却因为对外军事较量的诸多失利,以及对北方游牧民族国家的频频称臣而被后世人戏称为“大怂”。在我们印象中,似乎国力越强,军事战力也越强,

  • 北宋联金灭辽导致灭亡,为何南宋不吸取教训,执意联蒙灭金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联金灭辽南宋联蒙灭金,南宋灭辽是怎么灭金的,北宋联金灭辽最后结果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以靖康之耻为分界点。说起来南宋作为北宋的延续,对于北宋灭亡的教训应该“吃一堑长一智”,可北宋前脚刚因为联金灭辽后被金国反咬一口灭亡,南宋就后脚与蒙古达成协议,共同夹击金国。在联合外族抗击他族这件事上,南北宋做的出奇的一致,仿佛历史的重演。难道南宋决定联蒙灭金时没有想到北宋的前车之鉴

  • 大明开国功臣,因孙子说的八个字,朱元璋:为绝后患,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唯一没杀的功臣,朱元璋的功臣有哪些没被处死,朱元璋的开国功臣身犯何罪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早年间四处征战,和建国后实行的一系列制度,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作为一国之主的优秀能力。今天要讲的主人公,名叫费聚,他是早年间跟随明太祖打天下的肱骨大将,在被封的34位功臣中排名第18。其主要功绩在对抗张士诚时,屡次与其部队交战,最后都大胜而归,建国后被封平凉侯,曾镇守贵州、云

  • 崇祯杀掉魏忠贤,到底是对还是错?临终遗言揭晓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忠贤临死告诫崇祯,崇祯为什么不杀魏忠贤,崇祯怎样杀魏忠贤

    明末时期,朝中分成两派,一派是阉党,一派是东林党。崇祯的哥哥朱由校在位的时候,大力任用魏忠贤等人,朝堂政务还能正常运转。但是崇祯除掉阉党之后,就只剩东林党了,而改派之人大多是文人,只有空谈不会实干,因此有人就不免会有疑问了,崇祯除掉阉党杀掉魏忠贤,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其实一直以来,阉党对朝政的危害都是

  • 北宋的开国钱币,宋元通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元通宝直径对照表,北宋宋元通宝珍稀版别图,宋元通宝有多少种文字

    公元959年,即后周显德六年,周世宗柴荣病故,年少的恭帝继位,从此政局动荡不安,960年掌握北周军权的赵匡胤,发动了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从此建立了宋朝史,俗称北宋,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又用了近20年时间,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大宋王朝,宋朝是中国古钱的大繁荣时期,钱币铸量大

  • 朱元璋杀尽开国功勋,算是“暴君”,为何明朝还能树立百年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朱元璋真实历史,朱元璋为何把功臣全杀掉,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

    作为一个帝王,要想让自己的国家长久的安稳下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开明,爱护自己的子民,毕竟无论在政治方面的成就多大,如果对待百姓太过于残暴,这个帝王的统治也是长久不了的。我国很多的帝王学说都在强调仁政的重要性,尤其注重儒家的学说,因为只有体恤百姓,对自己的百姓宽厚仁爱,国家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可是历史

  • 宋朝为何会在繁荣时期灭亡,靖康之难的第一责任人不是王安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觉得王安石表达并不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不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王安石则成为了靖康之难的待罪羔羊。按理来说古代的史学和政治应该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史学是对历史的记录及陈述,但是由于收到各种势力的影响,史书记录的某些东西已经失去了一定的真实性,因此史书中就会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进行批判或者夸大。记录宋

  • 陈友谅集团兵强马壮,拥有60万军队,究竟为何会败给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陈友谅真有60万大军吗,陈友谅的势力真的比朱元璋强吗,陈友谅实力比朱元璋大吗

    乱世枭雄陈友谅,势必会成就一番霸业,前提是没有朱元璋这一点他和项羽很像,如果没有刘邦....只是,历史没有如果,陈友谅注定会失败!陈友谅作为大汉皇帝(自封),是朱元璋一生的敌人。但是,陈友谅注定是一个项羽式的悲情英雄广为人知的是他的无耻与血腥,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军事天赋和治国能力杀皇帝自立、打仗心狠

  • 岳飞即将北伐胜利,为什么宋高宗宁愿放弃也不愿意光复旧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什么宋高宗怕岳飞收复失地,宋高宗不许岳飞北伐到底怕什么,岳飞北伐为什么能成功

    当初, 率领千军、驰聘疆场、屡胜金兵的岳飞, 曾受了宋高宗何等宠爱和推崇。可是, 当岳家军大败金兵收复中原的关键时刻, 宋高宗却又迫不及待地杀掉岳飞, 其原因何在?“靖康耻”是汉民族的奇耻大辱。这是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所俘, 挟持北去, 太子、公主、六宫妃嫔、皇孙、驸马和一切宝器、图书, 尽数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