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时,有3人一直陪在李渊的身边,他们的结局如何?

玄武门之变时,有3人一直陪在李渊的身边,他们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23 更新时间:2024/1/22 23:02:05

而这一地方的胜负我们都已经了解到了,李二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当上了皇帝,而李世民也在后来的生活中一直在害怕。可是当时虽然李世民势大,在朝廷上拥有很大的号召力,可是李渊这个开国之祖也不是一无是处,就算在事变的时候仍然有3个人一直守护在李渊的身边,而到最后李世民当政之后他们的境遇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三个人的跌宕人生。

要说当时的兵变,虽然李世民也是无奈之举,但是他其实也是很早之前就有计算。在事发之前李世民还和他爹说,李建成他们两个静载随便在后宫走动,而我们也都知道后宫是皇帝非常私人的地方,所以虽然他们都是皇帝的儿子他们也不可以随便的出入后宫,而李建成却经常带着老三出入后宫,所以李渊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的生气,就让人把他的两个儿子带到面前询问,而且李渊还将亲信的三个大臣也喊到了面前。

而这三个人则分别是唐朝第一个坐上宰相职位的裴寂,还有身份和裴寂相当的萧瑀,再加上一个陈叔达,阵容不得不说十分的繁华,毕竟这也算是整个当时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而这也可以看出当时李渊的愤怒程度,毕竟如果自己额女人被自己的儿子所染指的话相信谁也会这样生气的,而当时是在兵变的前一天晚上,所以传旨的人并没有找到李建成他们两个。而李渊不会想到的是不只是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见到自己的两个儿子。

在第二天玄武门事变之后李渊和三个大臣仍然没有等到他的两个儿子,但是他们却迎来了尉迟恭。,当然尉迟恭的到来本来并不会有很大的波澜,可是他带来的消息确是让李渊一阵头晕,因为尉迟恭告诉他秦王和他的大哥三弟在玄武门发生了争斗,而且双方都是调集了兵马,而最后秦王险胜,但刀剑无眼,所以太子和老三都死了。

而李渊当时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沉默了很久,毕竟已经进入了老年但是却突然听见自己儿子的死讯,就算是皇帝也难免心痛难耐,因为皇帝也是人啊,而且杀死自己儿子的还是自己的儿子,李渊当时就已经不在乎皇位是谁的了,因为他已经沉浸在悲伤之中无法自拔。而随后的皇帝之位给李世民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一共四个儿子,两个已经死了,而老四又是不然权利的人,而且李世民当时的权势也已成无敌之势,他心灰意冷自己传位给了李世民的手上。

而当时一直陪在他身边的三个大臣,也因为李渊的关系开始了跌宕的从政生涯。首先要说的就是裴寂,裴寂可以说是李渊在位的时候权力最大的朝臣了,因为裴寂和李渊在年轻的时候就互相认识了,而且在李渊反隋的时候裴寂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气,所以在唐朝建立之后李渊让裴寂当上了宰相。而随后李世民成为了皇帝,但是李世民和裴寂是有矛盾的,因为裴寂曾经罢免了李世民的人,但是李世民碍于李渊的面子,在三年之后才将裴寂赶出了朝廷。

但随后在广东等地平顶叛乱之后李世民感觉差不多了,所以他决定将裴寂重新召回朝廷,可是裴寂在接到诏书的时候就去世了。而萧禹和陈叔达虽然也很惨,可是相比裴寂也还算好,因为萧禹和陈叔达有灭国之仇,本来当时兵变的时候他们站在李渊的那一边李世民就是心有芥蒂的,而他们两个人有一次在上朝的时候大吵了起来,丝毫没有给李世民留面子,所以李世民罢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官职。可是后来李世民觉得或许自己太没有度量了,所以他又将两个人召回了朝廷,可是陈叔达只是当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职,而萧禹就更是坎坷,他在宰相和罢官之间总共徘徊了六次,而从这些人的后来处境来看李世民还是很有度量的,毕竟别的人的话可能会直接杀掉他们吧。

更多文章

  • 唐朝府兵制下的士兵,从令人羡慕的香饽饽到人人以此为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府兵制对后世的影响,唐朝的府兵制,唐朝的府兵制和明朝军户制

    事实上,府兵制并不是由唐朝首创,而且由来已久,早在西魏、北周时期府兵制已经存在,隋朝进一步改善,李世民则是在隋朝府兵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终实现一统江山的大业。公元543年,西魏、东魏发生邙山之战,西魏大败,六万精兵全军覆没。为了挽回局面,大将军宇文泰模仿北魏的八部落制度创建府兵制。最初府兵制的兵

  • 唐朝安史之乱后,丢失大片疆土,为何不迁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史之乱唐朝版图变化,唐为何要迁都洛阳,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败

    整整百年光阴,大唐天子亲守国门御边,中枢据守长安,神策军与各大藩镇每年轮流出兵秋防,同时靠着巴蜀与江南地区的财赋竭力维持,历时百年战争,才终于抵御吐蕃侵攻,拖垮了这个强敌。那么, 如此恶劣的战略局面,为何唐朝即使在这种困境,也从没考虑过东迁洛阳呢?而宁可将天子与朝廷留在强敌兵锋之测?其实,从东汉开始

  • 她号称欧洲版的武则天,但在万国觉醒中碰到本尊后,直接跪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皇武则天,万国觉醒武则天驻防,万国觉醒武则天和狄奥多拉哪个好

    纵观全球历史,女性能掌权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中国玩家熟悉的,恐怕也仅仅只有大周圣神皇帝武则天,慈禧太后,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了。今儿,囧王者想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在世界史上,有这么两名出色的女性,他们在男性一枝独秀的世界中,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芒。而且巧的是,这两名女性掌权者的经历竟然惊人的相似

  • 刘备一生投奔又离开的人更多,为何却没人说他是“多姓家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投奔过哪些人,刘备投奔过哪几位君主,马超带领多少人马投奔刘备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吕布,与《三国演义》讲的并不完全一致。吕布最后成了那个样子,也是在民间传说及小说家的笔下,夸大了的结果。真正投奔多人的,倒是刘备。刘备先后投奔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等。但是,却没有人认为他是“多姓家奴”。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在小说家的笔下,都没有成为那样不堪的样子。那么,

  • 刘禅最有骨气的儿子,亡国之际选择自杀殉国,被后人称赞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就是他的第五子——刘谌,他为什么要在自杀呢?这个原因就要蜀汉开始灭亡讲起了。就在景元4年的秋天,一手遮天的司马昭带着他手底下的两员大将,分别是钟会和邓艾,兵分两路去讨伐蜀汉,当时钟会和姜维两个人陷入了僵局,没有办法前进,所以就想要撤退军队,结果这个时候邓艾却在另一边偷渡了阴平,直接袭击了绵竹江

  • 活活气死的东吴名将,不是周瑜,他敢摸孙权胡须,让曹仁晚节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仁大败周瑜,曹仁气死周瑜完整版,周瑜临终前对孙权说的话

    等到境内安定,急需人才治理江东时,孙权又开始消除江东世族顾虑,寻求他们的支持。孙权使用各种手段,以联姻、征辟等方式,调整和江东豪强之间的关系。在孙权称孤道寡之前(汉献帝建安年间),孙权的部署官吏中就有很多出身名门的江东士人。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这位官至前将军、遥授青州牧、封爵嘉兴侯的朱桓,便是其中的代

  • 汉武帝的北伐功过:王朝由盛而衰,值得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的三次北伐,汉武帝一生的功过,汉武帝三次北伐都是哪些将领

    历经秦始皇和项羽的统治,汉初开始反思。汉文帝在位时,带头节俭吃穿,减免百姓和诸侯的赋税、进贡,宠爱的慎夫人所穿的衣裙不能拖到地面,为自己修的坟墓不准使用金银铜锡装饰;汉景帝继承了父亲的传统,自身节俭不说,当他加强了对全国控制后,开始带领诸侯国也走节俭风气,且劝课农桑,甚至把刘邦和吕后长陵旁的土地租给

  • 孙策打下江东基业,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而给孙权?原因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策死后为何传位孙权,孙策死前为什么托付孙权,孙策为什么在江东六郡

    孙策投奔袁术,想办法要回了父亲的旧部,开始向江东发展。随后,孙策又争取到周瑜、朱治、张昭等人的帮忙,在江东正式建立自己的政权。孙策打败黄祖,彻底扫平了江东的威胁。正当孙策准备大展拳脚时,却意外遭到仇敌的暗害,英年早逝。临终前,孙策将江东大权交给了弟弟孙权。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江东的基业可以说都是孙策打

  • 孙仲谋重情重义,18岁便成为一方诸侯,名气却是远比刘备、曹操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仲谋晚年,孙仲谋是不是老二,三国孙仲谋简介

    孙仲谋或许是由于孙权并没有曹老板和刘皇叔那样波澜壮阔的人生,让大家对他的了解远不如其他两位,曹操和刘备好歹还有些好听的称号(不算帝王的称号),而孙权得到的只有“孙十万”和“碧眼儿”等蔑称。曹孟德要知道孙仲谋9岁丧父,在18岁时失去了自己的哥哥,在刚成年的时候就不得不亲自领导自己的处于内忧外患状态的势

  •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他能抗衡曹操、刘备,并统一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策不死能统一三国吗知乎,孙策的一生有多厉害,刘备开荒配孙坚还是孙策

    我们先来看孙策如何起家。反动联盟解散之后,孙坚怀揣着玉玺返回江东老家想自立门户,但路过荆州时却中了刘表的埋伏被乱箭射死,当时年少的孙策还拿不定主意,于是跟随其他将领一起投奔袁术。在袁术手下几年时间后他长大成人,拥有着不属于孙坚的勇猛。看着天下即将大乱,而且袁术称帝的野心日渐膨胀,孙策决定拿传国玉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