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措施大部分都是以排除异己为主要目标的。而这些铁血手腕源其实就和朱元璋在反元的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事件有关。朱元璋在经历了无数次谋害之后才逐渐让自己的心狠下来,同时在军中排除最终走向了大将军的职位。
朱元璋不仅在打下明朝江山费尽了心机,同时为了自己后代也算是操碎了心。他为了自己的孙子朱允文能够在皇位上坐得安稳,将跟随自己打下明朝江山的所有开国功臣全部诛杀。同时,朱元璋将朱允文的叔叔们全部都发配到京城以外的各个地方,让他们镇守四方。
不过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朱允炆并没有顺利的当成皇帝,朱允炆在继位之后不久就被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取代。朱允炆可算是辜负了自己爷爷的一番苦心。不过朱棣在这里明朝的时期,是明朝发展空前强大同时做出了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上的壮举。
朱棣除了上位的过程并不那么光彩,他的政治功绩是非常显著的。朱棣作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决定,就是迁都北京,而这个决定从那个时代一直到现在为止都一直被延续。
因为当时明朝还是作为中原王朝,而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永远都是北方的少数游牧民族。当时明朝的都城是在南京,而南京地理位置过于偏南,无法控制到北方的一些地区。所以朱棣在上位之后力排众议,最终才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
同时朱棣有自己的打算,南京和北京其实是同时作为明朝的两个都城,北京市作为对外宣称的行政中心,而南京市作为陪都。一旦自己的后世子孙治国不力,导致北京被攻破,可以迁都到南京,以南京为根据地向反对者发起反攻。
这是朱棣最深谋远虑的一个决定。不过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并没有按照朱棣的预想来做。当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直接选择吊死在煤山之上,而并没有向明朝的陪都南京迁都。崇祯皇帝可以算是辜负了朱棣的一番苦心。
不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明朝当时连年征战,同时,国家朝政把持在宦官的手中,国库是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让崇祯皇帝重振明朝江山的。历史的发展永远不会因为个人的行为而发生任何的偏移,它永远指向自己认为的正确的轨迹去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