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用了什么心思将皇位传给雍正,雍正又是如何明白的?

康熙用了什么心思将皇位传给雍正,雍正又是如何明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10 更新时间:2024/2/25 21:42:23

康熙去世的时候,明明他都还没有正式公布继承人的名字,为何雍正会明白康熙打算将皇位传给自己呢?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康熙是否已经为雍正登基做过什么铺垫?

九子夺嫡到最后胜负已经很明显

事实上九子夺嫡,也就是在开始阶段比较激烈,到了后期结果早已经比较明显,胜负也很清楚了,为何这么说呢?且让我详细分析一番。参与九子夺嫡的人当中,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除之后,实际上他就已经彻底与储君之位无缘了,因此胤礽算是最早出局的。

胤礽之后就应该是老大了,老大由于在废除太子的过程中动了一些小手脚,促使康熙对其相当不满,因此也将他排除在继承人之外了,等到老大与老二都被淘汰之后,康熙名义上的长子就应该是老三了,不过老三是一个读书人,成天认死理,对书中的东西倒是熟悉了解,可对政治斗争似乎不够熟悉,一股书生的酸气,让康熙又爱又恨,再加上他心中想要夺嫡,现实生活中又没有实际行动,就让康熙更加觉得他不争气,所以也将其排除了。

前边三个都排除之后,从辈分上而言,老四雍正就是最大的了,要是按照正常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来看,也应该传位给雍正才比较合适,不过当时康熙还在犹豫不决,并没有做出最终决定,因为当时老四的呼声不高,反而是老八呼声最高。

朝中支持老八的大臣实在太多,就连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当中,支持老八的人也是最多的,其中包括老九、老十以及老十四,只有老十三胤祥从一开始就支持雍正,其余的人基本上没有支持雍正的。

当康熙废除太子胤礽之后,朝中大臣就纷纷推荐老八,希望康熙将其立为储君,此举让康熙很是震撼,在震撼之余,康熙又开始思索关于皇权以及老八的诸多问题了,首先是皇权,当时康熙还精力旺盛,不想早早退休,老八呼声太高,要是让他当储君,恐怕自己过不了几年就要被迫退休了,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再说老八的问题,老八被称之为八贤王,在能力以及呼声方面都不错,可是老八喜欢模仿康熙,奈何只学到了康熙的形,却没有学到康熙的神,因此康熙对老八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意见的,两种因素结合之后,老八在康熙这里的地位自然逐渐降低,被康熙排除在储君人选之外了。

老八被排除之后,鼎力支持老八的老九以及老十,自然也就相继被排除了,毕竟他们都是一伙的,康熙还是看得比较透彻的。这些人都排除之后,真正拥有继承机会的只有老四、老十三以及老十四了。

三人当中,老十三始终支持老四,康熙还是看得出来的,再加上胤祥的性格不太适合当皇帝,所以康熙并没有考虑让胤祥当储君,反而是将目光锁定在老四以及老十四身上,从康熙给老十四十万大军一事,就看得出来康熙对其的重视与喜爱。

康熙如何铺垫和传达自己意思的?

既然已经只剩下老四以及老十四两人拥有继承资格了,那么康熙又是如何做铺垫,让雍正看懂康熙的意思呢?实际上康熙主要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我分别详细讲解如下。

康熙采用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将雍正的儿子弘历养在身边,与之一同吃住,表现出十足的喜爱,此举是康熙向雍正传达的第一个意思,毕竟当时康熙对待弘历的那种宠溺,是其余所有皇孙都没法相提并论的,早在明朝时期,就有朱棣“好圣孙”而选择朱高炽当太子的先例,康熙此举正是借助此事表明自己传位给雍正的意思,不过这个步骤不够明显,也许雍正还看不出来。

那么接下来这个步骤就比较重要了,康熙让雍正担任领侍卫内大臣,一般这个职位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的,从康熙的这个安排来看,雍正就足以明白康熙对自己的信任,再加上康熙说自己身体不适,经常叫雍正代替自己去祭拜祖先,这种做法的意思就更加明显不过了,后来雍正还借用康熙的方法表明自己传位给弘历的态度呢,足以说明当时雍正已经明白康熙的意思了。

经过第二个步骤之后,雍正与康熙两人都已经心领神会,再加上第三个步骤的巩固,康熙传位给雍正一事,更是板上钉钉了,那么第三步究竟是什么呢?

康熙的第三步就是真正为雍正登基铺垫了,明明已经只有雍正和老十四两人具有继承资格了,结果康熙还把老十四弄到远离北京的西北地区带兵去了,这个举动就充分说明康熙内心的真实意图。

也许有人还会比较疑惑,康熙既然不想让老十四当继承人,为何还要给他十万大军呢?实际上这才是康熙的高明之处,他给了老十四十万大军,用来稳住八爷党,防止他们在朝中胡作非为,其次康熙再安排雍正的大舅子年羹担任陕甘总督,控制着西北地区的粮草,按住了老十四的命脉,防止他肆意妄为。

最后,康熙还在去世前安排隆科多与老四单独视察一个多月,目的就是给雍正机会去拉拢隆科多,当时隆科多可是九门提督,有隆科多的帮忙,雍正才能更好地登基称帝,事实证明康熙的一切安排和铺垫,都恰到好处,因为后来雍正登基确实就是在隆科多以及年羹尧等人的帮助下才一切顺利的。

结语

康熙在位六十年,将清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可是也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导致康熙晚年的清朝比较腐朽,因此康熙极度需要一个严厉一些的人接班,刚好雍正就是这样的人,想必康熙早已看清一切,才会刻意为雍正铺路,面对如此之多的特殊安排,雍正当然心领神会做好登基准备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的思想。

更多文章

  • 康熙到了孔子墓不愿跪拜,大臣遮住墓碑上一字,康熙即刻就跪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为孔子题字,康熙皇帝跪拜孔子,康熙皇帝对孔子的评价

    几乎臣民都要跪拜天子,很少有皇帝要出来拜什么人,但孔子是何等人也?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算得上是天下读书人的祖宗,所以孔子在老百姓心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分量。不少要考状元的才子都要去孔子庙去拜拜孔子,希望自己的考试顺利。康熙帝可谓是年轻有为的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年少时就

  • 满清四大家族是哪四大?佟氏家族先支持老八后支持雍正,值得细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佟家怎么衰落的,清朝四大家族排名,满族佟佳氏的历史

    比如清朝时期的四大家族,就是一个很独特的历史发展结果,其中的佟氏家族,曾经被称之为“佟半朝”,足以见得在清朝时期影响多大,可是他们家族有一个很值得细品的事情,那就是在九子夺嫡之中,他们一开始是支持老八的,可是后来却变成支持老四雍正了,其中原因为何?我们细细道来。如果说到清朝大家族,那肯定毫无疑问皇室

  • 清朝格格蓝齐儿原型是谁?康熙真的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死仇噶尔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女儿蓝齐儿原型,蓝齐儿是康熙的儿子吗,蓝齐儿历史原型

    这是因为康熙帝是典型的自私自利的生物,是一位纯粹、地地道道的政客。对于一个纯粹的政客来说,为了政治,一切东西都可以牺牲。当然,除了自己的核心利益除外。对于康熙帝来说,什么是核心利益?那就是皇权。牺牲一位亲生的格格换来自己的皇权的极大巩固,对于康熙帝来说,这个买卖一点不亏。“自古无情是帝王”这才是封建

  • 为什么感觉清朝历代帝王不怎么去解决八旗兵堕落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八旗士兵都去哪了,清朝的八旗兵有多强,清朝八旗图高清版大图

    唐朝皇帝难道看不到藩镇林立的危害?怎么中后期不去削藩?宋朝皇帝难道看不到冗官、冗兵、冗费“三冗”问题?怎么北宋、南宋灭亡了都没解决这个问题?明朝皇帝难道看不出自己军队支柱制度——卫所制腐化堕落?为什么到了农民起义遍地都没解决,最后被农民军推翻,被清朝取代?然后就是标题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清朝历代帝王不

  • 太平天国最强名将,曾国藩自叹不如,行刑后胃部全是青草树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曾国藩评价太平天国,警世家书曾国藩,真实的曾国藩和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由这一批的由农民起义军创造的农民政权,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产生的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1850年末至1851年初,太平天国建立。但是终究是抵抗不了满清王朝,于1872年在贵州彻底灭亡。但是在这场农民起义的运动中,依旧出现了不少的英雄豪杰,比如说电帅翼王石达开,或者是能攻善守的堵王黄文金。可是当

  • 号称“最热夏天”出现在乾隆八年,是有多热?看他下的圣旨就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避暑的方法,乾隆三十六年圣旨,乾隆时期发生的大事

    明朝末年,天地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小冰河期,导致大范围内气温骤降,这样一个气候改变,甚至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我们知道明朝的北方就是各个游牧民族,在气候正常的情况下,游牧民族能够在北方放牧生活,而南方的农耕民族的粮食有非常丰富,北方游牧民族是不会冒着生命危险跨过长城来

  • 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清朝是不是入侵者?如何看待古今观念差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岳飞不被称为民族英雄,岳飞是名垂青史的吗,岳飞生活的历史时代

    这些意见,才是评判该项制度利弊得失的真凭据与真意见。此种意见,钱穆教授称之为“历史意见”。所谓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项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相对来说,更加真实和客观。等到那个时代过去了,隔得越来越久了,这项制度最后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再也不存在了,而后世的人单单凭着后人自

  • 李世民的黑历史:偷看李渊日记,逼迫史官修改史书,只为美化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逼李渊退位全过程,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世英名被抹黑,李世民为啥反李渊

    皇帝不能观看起居注,这在古代也是一个隐形规定,主要也是为了保证史料的真实性。毕竟,起居注里记录了皇帝一生所有的事迹,不管好的坏的都写在里面。如果皇帝要是偷看了的话,肯定会忍不住想把里面的内容修改。这样一来,就破坏了起居注的真实性。唐太宗李世民偷看起居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之所以想要偷看李渊的

  • 唐玄宗为何要把年号改为天宝?改了三次都不满意,是因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为什么唐玄宗有开元天宝两个年号,唐玄宗后期年号是天宝还是天顺,唐玄宗天宝4年

    其一,是想躲避一下晦气,在开元二十九年年末的时候,唐玄宗接连失去两个同辈兄弟 (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初三,堂兄司空王李守礼去世。同月二十四日,大哥太尉宁王李宪去世)。这两个人一死,李唐宗室就只剩唐玄宗一个人了,那时的唐玄宗也已年迈六十了,弟弟和哥哥都死了,不知什么时候就轮到他了,心里自然就感觉不太自在

  • 唐朝人真的是以胖为美吗?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历史上杨贵妃真胖吗,胖杨贵妃

    一直以来,人们都普遍认为唐人的审美观是以胖为美。那么,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恐怕这个问题可能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至少在唐朝诗人的诗歌中,丝毫看不出以胖为美的情况。在古代的大多数朝代中,体态轻盈的女子都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古代四大美女中除了杨玉环之外,西施、貂蝉等人也都是身材纤细。对于古人来说,盈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