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差点撞到7岁孩童,问他为何不躲,孩童回答后,孔子拜他为师

孔子差点撞到7岁孩童,问他为何不躲,孩童回答后,孔子拜他为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73 更新时间:2024/1/17 19:02:48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被人称作“大成至圣先师”,弟子多达三千。

他是一位博学者,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这样一位圣人,却在一次旅途中,拜了一位7岁孩童为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var1]

神童降生

一些具有大智慧的孩童,被人们称作为神童,他们年龄虽然小,脑中知识却很丰富,有些甚至是成年人都比他们不如。

春秋时期的莒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日照,就有一位神童,他的名字叫做项橐

项橐的家是在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名叫袁家庄村,在村子的后头,有一户项氏人家,妻子为魏氏。

项橐的父母与世无争,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var1]

项橐的出生,具有传奇色彩。

据说,项橐的母亲魏氏,在怀孕时没有老老实实在家中休息,什么砍柴、采药之类的,魏氏照做不误。

这年的阴历四月初八日,魏氏如同往常一样,与邻居姑嫂二人前去上山砍柴采药。

期间,魏氏腹痛难忍,隐隐有下坠之感,很快,就生出了一名男婴。

另外两名妇女见状连忙跑了过来,刚想将男婴抱起时却发现,脐带还没有剪断。

[var1]

于是,她们就用随身砍柴所带的斧子,想要用斧子将脐带给割断。

结果不管她们怎么割,都不能割断脐带。

这时,魏氏突然想起,经常被茅草叶子划破手指,于是就将其找来切割脐带,之后果然奏效。

就这样,一人抱着男婴,一人搀扶着魏氏,往家中走去。

还没有到家,项橐的父亲就迎接而来,接过孩子之后,看他长的天格方圆,地格饱满,脱口而出说,像个小橐(口袋)就叫他橐吧!魏氏同意,因姓项,以后大名就叫项橐。

[var1]

孔子相师

孔子乘坐马车周游途中,路过一处地方,马车停顿了下来。

还未等孔子询问,车夫便开口说道,前方有一名孩童正在路上拿着树枝在画画。

孔子掀开车帘看了一眼,这孩童约摸六七岁,此时正在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座城池。

孔子询问孩童:“你看到马车来临,为不躲开呢?”

那孩童有些诧异地回道:“都说孔老先生学识通达,今日一见却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明,来都是马车躲避城池,哪有城池躲避马车的呢?”

闻言,孔子先是微微一怔,随后自行走下马车,准备从一旁绕道而行。

[var1]

看到孔子绕过城池而走,孩童顿时气恼道:“放着城门不走,这是何道理?”

孔子见孩童虽然顽皮,但却聪明伶俐,经过一番询问之后,得知他名叫项橐。

“我是看你画得太好了,不忍踩坏了它。”孔子微笑解释。

项橐却说:“城池就是要有人走的,你不从城池经过,那要它何用?”

孔子又问:“你这城门这么小,我要如何才能过去呢?”

项橐一拍脑门,这才明白,于是用手虚空画出一扇大门,还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var1]

孔子见项橐聪慧至此,就对其起了兴趣,没有再急着赶路,而是与项橐交谈了起来,并且询问了项橐很多问题。

一路上,对于孔子的各种问题,项橐总能给出,让孔子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项橐的才智过人,令孔子暗自佩服。

后来,孔子觉得这孩童不但才华过人,而且深知孝道。礼贤下士的孔子便和这孩子结下忘年之交,拜他为师。

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一统六国,除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外,还有一隐形实力更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一统六国时都统了哪几个,秦始皇是不是一统六国第一人,为啥秦始皇能一统六国

    “六国的崩溃在于六国本身,而不是秦国。事实上,导致战国末期天下走向大一统的不是秦国或六国,而是对战争的厌倦。经过几个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人民痛恨混战,渴望统一。正是在如此强大的暗流之下,秦国赢得了巨大的优势,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统一的辉煌。这不仅仅是因为秦国地势险峻,军事实力雄厚,更重要

  • 宋朝那么“弱”,为什么历史大佬们还愿意生活在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人们说宋朝“弱宋”,主要是因为“宁可花钱不打仗”的做派,使自己在对外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两宋年间,朝廷奉行着一项基本政策,那就是送“岁币”换和平。历来送岁币,不仅仅是面子的事,还要将绢、银等好东西拱手送给西夏、辽等国。如,《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交的岁币,每年是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数量不少,后期这个

  • 岳飞墓前原本跪着5个人,如今只剩4个,移走的是谁?为何不用跪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岳飞墓前跪着的都是谁,岳飞墓前为什么跪五个人,岳飞墓前跪着5个人后来怎么处理

    岳飞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最早修建在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历朝历代都对此有所维护与修缮,到了今天,它保存得也十分的完好。现代人都知道,在岳飞的墓前有着谋害岳飞的主犯跪像,包括秦桧夫妻。其实在一开始岳飞的墓前是没有跪像的,首次设立是在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公元 1475 年),当时重修,并

  • 诗坛经典“王者带青铜”?苏轼和一庸才合作写了首诗,流传1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苏轼最经典的15首诗,苏轼的十大经典诗句,苏轼40首经典诗词赏析

    说起苏轼的一生,也算是坎坷又不失幸运。早在嘉祐二年,他就已经考中了进士,被宋神宗任用,却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后来复被宋哲宗起用,晚年又再次被贬,幸得宋徽宗大赦,却病逝常州途中。苏轼曾经任职过的州县,多达数十处,颠沛流离的官宦生涯,却让他有机会得以一览大好河山,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又尝尽天下美食

  • 宋朝有多富有?酒具大多用金银制作,厨娘做一顿饭要价两三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著名酒具,宋朝厨娘,宋朝金银珠宝

    一个朝代富足,自然就会有奢侈的行为,这种风气是会传染的,当普通人也被这种“大世面”诱惑了,那么这个朝代的颓废就会接踵而来。图片:过着奢侈的生活剧照宋朝,经历了三百一十九年的统治时期,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宋朝不仅在科学、文化发展上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巅峰时期,就连经济也是达到了最富庶的时期。当时宋朝有

  • 宋朝国防思想的内涵规律,打仗遵守了就十战九胜,否则就十战九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军事理论研究,宋朝的国防措施,宋代军事制度利与弊

    其实,分析一下宋朝对外战争的胜率,竟然比唐朝还要高,曾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对外战争中,宋朝胜率高达70%,而唐朝只有50%。先不说这数据是否准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外战争胜率方面,宋朝确实是超过了唐朝的。而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就是前者是以防御战为主,而后者是以进攻战为主。也就是说,宋朝的

  • 同是农民军起义,为何李自成没有像刘邦,朱元璋一样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为什么成不了第二个朱元璋,李自成和刘邦的差距,历史上的李自成和朱元璋

    第一个原因就是个人能力,心胸气度问题。李自成是一个胸无大志,生性多疑,听不进去意见的人。李自成在攻打下北京后,没有整顿吏治,在北京称帝,反而把北京财富洗劫一空后,一把火烧掉紫荆城,更是在后来的战争中杀掉得力干将导致人心背离。同样农民起义的汉高祖刘邦却能说出:行军打仗,我不及韩信。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

  • 朱元璋放牛时偷吃地主的牛被报复,不借地葬父,这个地主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偷地主的牛吃,朱元璋如何对待前朝地主,朱元璋打地主后的下场

    很多皇帝都会有一些神奇的传闻,例如汉高祖刘邦醉斩白蛇,他成了赤帝子,做了皇帝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底层,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异象,例如幼时吃牛。说的是朱元璋小时候和汤河、徐达等八人放牛的时候,由于饥饿难忍,杀了一头小牛充饥,担心地主找麻烦,就把牛尾巴插到地上,说牛陷进去了,地主不信

  • 从明朝时期300万扩张到1453万平方公里国土,清朝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和明朝的领土变化,清朝与明朝版图,清朝政权是如何从明朝取得的

    例如明朝时国家领土仅有三百五十万平方千米,而在清朝国家领土已经有一千一百万平方千米。那么假如没有了清朝的领土增加,如今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面积会有所变化吗?在明朝开国的时候,国家的疆域和现在相比还是差不了多少的,不过开国时的疆域面积已经是明朝几百年中最大的时候了,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国家领土就开

  • 开国之君的庙号才能称祖,为何明朝会有两个祖,而清朝有三个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皇帝庙号对照表,明朝的各个皇帝及庙号,明朝皇帝为什么用庙号

    所谓庙号就是人家帝王死后在宗庙里面牌位名号,是由其后人评的。这个庙号分两个阶段,在唐朝以前评庙号是比较严谨的,非大功德,于国家有大贡献者不可得之。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皇帝都能有庙号的。像西汉一朝,历十二帝,有庙号的也就四位。分别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高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