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一位浙江籍科学家,曾因功获得康熙封赏,为何知道他的人很少

清朝一位浙江籍科学家,曾因功获得康熙封赏,为何知道他的人很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75 更新时间:2024/1/18 19:18:10

当时康熙南巡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是视察他一直忧心的河务。当时负责总督河务的,是一个叫靳辅的人。

康熙视察了一圈之后,感觉靳辅的工作开展得不错,而且还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这个靳辅事因为祖上的蒙荫才做的官,虽然他自己比较正干,一路从一个小小的基层笔帖式,做到了一方大员(安徽巡抚),但是在他的履历中,却从没有和河务打过交道。

而且治理河务还和一般的政事不太一样,这是一个非常有技术含量,且挑战很大的工作,在靳辅之前,已经有五位负责治河的人没把这项工作干明白,再往前看,河务这项工作已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顽疾。

你一个没干过这活的人,一上来就干得风生水起,这绝对不符合常理,于是康熙就对靳辅说:“尔必有博通古今之人为之佐!”。如果换成那种抢功诿过的官员,一听康熙这话头,一定会拼命地否定,然后把功劳都揽到自己的身上来。

但是靳辅是个实诚人,他本来就想为自己的“军师”表功,一听康熙问话,立刻把自己的“军师”陈潢给推了出来,并说:“凡臣所经营,皆潢之计议。”。靳辅担心自己这个说法力度不够,又加了一句:老臣我身体不怎么样,如果有一天我干不动了,只要陈潢还在,那就没问题。

康熙一听靳辅这么说,当地也就赏了陈潢,那么靳辅为什么会如此推崇陈潢呢?

原来这个陈潢真的不是一般人。

据记载陈潢是浙江人,自幼脑袋瓜子就比较好使,长大后更是博学多才,但是,他屡次参加科举,屡次考试不中。时间一长,他也就不再热衷功名,而是转向了各种杂学。

后来他自认为学有所成,就开始满世界的找机会。在他溜达到了北方之后,突然发现黄河的治理一直是个难题,于是他就对黄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研究黄河,他一个江南人,他曾一路沿着黄河跑到了宁夏。

在这一路的奔波之中,陈潢基本弄明白了黄河造成危害的原因,也在心里有了一定治理黄河的想法。不过他当时只是一介布衣,所以即便掌握了这些知识,也无法施展。于是他在调研完黄河之后,又跑去了首都周边寻找机会。

公元1671年,靳辅因为工作表现好,而被升任安徽巡抚途,在他从北京去安徽的路上,他曾到河北的一所吕祖庙歇脚,在这里他看到了一首诗:

四十年中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替先生借枕头。

这首诗的前一句说的是吕洞宾的事,传闻吕洞宾出生于唐朝,早年曾以进士的身份进入过体制内,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就有点想脱离尘世。有一次他在客栈遇到了一个叫钟离权的奇人,这个人就想度化他,但是吕洞宾有点犹豫。

当时两人聊了一会之后,钟离权去做饭,吕洞宾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在梦里,吕洞宾梦见自己科举中第,然后青云直上,后来荣华富贵,子孙满堂。最后又不知怎么会事地犯了错,结果变得孑然一身、穷困潦倒。等他猛然惊醒时,钟离权的饭还没做好。钟离权就借此点化他人生如梦,不如追求长生,于是吕洞宾就由此开始一心问道......

也就是说,这首诗想表达的意思是:吕洞宾当年虽然只是黄粱一梦,但是他好歹也算是经历了一番起落,而我呢,混迹半生啥也没混上,现在落魄的只能寄宿庙中,看能不能在梦中过吧干瘾。

当时靳辅要到安徽任职,身边正缺可用之人,一看写这首诗的人虽然落魄,但依然能如此调侃,就推测此人可能胸中别有丘壑,说不定还是个怀才不遇的,于是就想办法见到了写诗的陈潢,两人交流完之后,陈潢发现勒辅虽然官高但是并不倨傲,而勒辅也看出了陈潢的经济适用之才,于是两人相谈甚欢,就一起奔赴安徽。

公元1677年,因为上一任治理河务的官员被查,当时的三藩之乱又没结束,康熙就接受组织部长纳兰明珠的建议,让在安徽官声不错的靳辅去当河东总督。以靳辅当时的资历,康熙当时能选中他,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明珠的推荐。

结果康熙那边忙着搞定吴三桂,靳辅这边也是干得红红火火。等到吴三桂被搞定以后,康熙一方面打算来江南安抚一下人心,更重要的是来视察一下河务工作,当他发现河务在靳辅管理下还真干的不错的时候,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陈潢这个埋没了半生才华的人才名扬天下。

那么这个扬名于御前的治河高手,为何后来却并没有被康熙重用,然后青史留名,然后像康熙朝的纳兰明珠等人一样让后人皆知呢?

根据史书记载,陈潢因为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被人告发“攘夺民田”而被去职,后来他还被抓到京城问罪,然后含冤而死。从纸面上来看,好像是陈潢似乎得罪了一些人,然后被人诬告,结果郁郁而终。

但从当时的一些相关事件来看,陈潢的死其实是因为纳兰明珠。纳兰明珠因为在康熙初年,对康熙搞定鳌拜和平定三藩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深得康熙信赖。但是明珠在位高权重以后,对康熙不够尊重,甚至让康熙产生了明珠尾大不掉的担心,于是在康熙的运筹下,明珠一党就被严打了。

当时康熙打击明珠一党时,是借着河务治理的分歧,所以明珠被查时,他当年推荐和一直支持的靳辅也被夺职,而陈潢又是勒辅的重要谋士,自然也跟着吃了挂劳。不过在康熙的心里,他是知道靳辅的为人的。

所以在明珠一党被清查以后,靳辅又被康熙重新重用。靳辅恢复官身之后,他不知道陈潢已经去世,第一时间就向上打报告,要为陈潢伸冤。但是上面不光扣下了他的折子,还告诉他陈潢已经死了。靳辅在悲痛之下,也很快就撒手人寰。

因为陈潢的死涉及清廷上层的纷争,加上又没了苦主,所以陈潢治河的事迹就没有被广泛宣传开。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像陈潢这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又被历史湮没的人,早晚会被后人发现,并永远地记住。

更多文章

  • 康熙传位遗诏亮相,揭秘了雍正夺位之谜,“传位于四子”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夺位全过程,康熙传位雍正遗诏解密,康熙是怎么样传位给雍正的

    熟悉清朝历史的人,对于康熙皇帝不可能不知道,他算得上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比较有建树的皇帝之一,而大多数人对康熙的事迹,更熟悉的是他和乾隆皇帝一起打造的康乾盛世。但是,除此之外,康熙的皇权继承,也是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虽然治国上康熙基本没什么过错,但是他的儿子们为了皇帝的位置可没少争斗。在此过程

  • 北宋私情命案:美妇惨死木桶,丈夫蒙冤,凶手姓名藏于谶语当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宋杀人案件纪实,明朝奇案妻子貌美丈夫被谋杀,古代杀妻案件大全

    话说,北宋仁宗年间,西川有位高士名叫费孝先,此人颇具道行,精通取人的年、月、日、时成卦而占卜吉凶的轨革之术。其精妙准确之处,达到令人咂舌的程度。时有商人王旻,经商来到成都,听闻费先生大名,便特地前去求卦问卜。费孝先极是礼貌地接待了王旻,为其占卜完毕,沉吟片刻,口颂几句谶语:“教往莫住,教洗莫洗,一石

  • 故宫地砖出现裂缝,却曝出了埋葬600年的秘密,朱棣果然是狠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打开故宫地砖发现朱棣心真狠,朱棣建故宫的石头是怎么运过去的,故宫地砖裂缝发现600年秘密

    巧妙的是,有一次,故宫地面上的一块砖出现了一条裂缝,深入研究后,竟然却曝出了埋葬600年的秘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明白事情真相后惊呼,故宫的建造者朱棣果然是狠人。故宫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且规模宏大的古建筑。它在1406年建设。于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个朝代皇帝皇后居住的

  • 梦华录:终于拍出了宋朝的美与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京梦华录中宋朝的生活,梦华录陈廉真实身份,梦华录哪年拍的

    铁齿铜牙纪晓岚前些年到现在,唐朝也一直很热门,许多电视剧不必一一点名了,电影有徐克的《狄仁杰》和陈凯歌的《妖猫传》,把唐朝的瑰丽繁盛展现得淋漓尽致。妖猫传但有关宋朝影视剧相比之下就特别少。一提起宋朝社会是什么样子,我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小时候看过的《水浒传》、《寇老西儿》、《大宋提刑官》等剧,色调都比较

  • 《大宋宫词》:淑妃终得赵恒宠幸,成为牺牲最大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宋宫词赵恒怀疑过刘娥吗,大宋宫词中赵恒最爱谁,大宋宫词赵恒有几个子女

    淑妃,十六岁就进宫给皇帝做了老婆。可十多年过去了,却依然未得赵恒的宠幸,甚至连这个皇帝丈夫的面都没有见过。不是她不够漂亮,也不是她不够年轻貌美,只因赵恒把爱都给了刘娥。刘娥抢走了属于她的爱,却也间接成全了她。因为刘娥,淑妃终得赵恒宠幸,成为牺牲最大的女人。因为刘娥惹怒了赵恒,赵恒一怒之下去了淑妃那里

  • 女子因年老色衰被遗弃沙漠,只能靠捡马粪充饥,后被李渊追为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暠出生于公元351年,陇西郡狄道县人,这个地方是现在的甘肃临洮。李暠对外宣称,自己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十六世孙。李暠年轻时特别喜欢学习,他擅长文辞,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公元397年,他被上司封为效谷县令。后来因为表现良好,被提拔为敦煌太守。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一直希望能够更进一步。公元400

  • 史上最成功的陪嫁丫环,由陪嫁逆袭成为皇后,差点成第二个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最成功的丫鬟,历史上最厉害的陪嫁丫鬟,武则天最幸运的丫鬟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史上最成功的陪嫁丫环,由陪嫁逆袭成为皇后,差点成第二个武则天。这个女人叫宋福金,是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人。她生于江夏一户有钱的人家,父亲对她也十分疼爱,从小就教她礼仪和书画。这也使得宋福金从小便知书达礼,特别讨人喜欢。殊不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宋

  • 公元189年,董卓入京,给当时还稚嫩的曹操、袁绍等人上了一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何进调董卓入京到底有着如何的考量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首先,董卓入京的背景是,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汉少帝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称制,而何太后的哥哥何进晋升为大将军。我们都知道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宦官干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有识之士都在密谋诛杀宦官。包括曹操、袁绍、袁术在内的一大批人都聚

  • 司马懿早已看穿空城计,却不杀诸葛亮,回城后才对儿子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懿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吗,司马懿看破诸葛亮空城计为何不打,司马懿怎么识破诸葛亮空城计

    历史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因为在每一段历史的发展中,它的人物枪王都是会重复出现的,就好比圣明或者是昏庸的君主,还有谋士或者是非常厉害的勇士,就像三国时期一样,这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期,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三国中的两位人物,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个人如果不是敌对的关系,那应该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毕竟人生

  • 三国:梦见“三马同食一槽”,曹操却没杀司马懿,他在顾虑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假死试探司马懿,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槽,司马懿曹操典韦能组盾吗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一代权臣、魏王、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去世。曹操的去世,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其中就包括司马懿。此时的司马懿已经为曹操、曹丕父子效力了12年之久,但无时无刻不是胆战心惊。让司马懿胆战心惊过日子的不是曹丕,而是曹操,这位纵横天下的枭雄一直就担心司马懿会跳反。根据《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