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私情命案:美妇惨死木桶,丈夫蒙冤,凶手姓名藏于谶语当中

北宋私情命案:美妇惨死木桶,丈夫蒙冤,凶手姓名藏于谶语当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471 更新时间:2024/2/4 18:21:23

话说,北仁宗年间,西川有位高士名叫费孝先,此人颇具道行,精通取人的年、月、日、时成卦而占卜吉凶的轨革之术。其精妙准确之处,达到令人咂舌的程度。

时有商人旻,经商来到成都,听闻费先生大名,便特地前去求卦问卜。

费孝先极是礼貌地接待了王旻,为其占卜完毕,沉吟片刻,口颂几句谶语:

“教往莫住,教洗莫洗,一石谷捣得三斗米;遇明即活,遇暗则死!”

好深奥,好玄妙,好让人百思不解其意。王旻读书不多,学问浅薄,断然猜不透这几句谶语之中的玄机,虽苦苦请教,费孝先却执意不肯道出真章。只是一味地告诫王旻,无论身处地,务必将这几句谶语牢记在心,不可遗忘。到了一定的时候,自会知晓这其中的含义。

王旻无奈,只得一一答应。从此,将费孝先所赠谶语牢记于心,睡觉前必然要默念几遍,方能安心入眠。

一日,王旻只身返乡的途中,突然遭遇狂风骤雨。不得已,只得与一众行人跑到路边一座无人居住的破屋里躲避风雨。

那座破屋低矮狭窄,容纳不了这许多人,王旻往里面挤了好几次,都被力气大的人推搡了出来。浇成落鸡的王旻苦不堪言,不住哀求大家行个方便,让他进去躲避一时。人们见他可怜,便答应让他进来。就在他谢过众人,刚想迈步进屋之时,突然脑海中浮现出费孝先所赠谶语中的一句“教住莫住”来。心中一凛,暗自思量:“难道这四个字是指这件事吗?”不禁惶恐,紧忙退步,意在远离破屋。

突然,“轰”地一声,早已腐朽不堪的房屋不堪风雨侵袭,颓然倒塌。可怜那些躲雨之人,非死即伤,无一幸免。王旻看在眼中,惊在心头,竟吓出一身汗来。方知费孝先所言真实不虚,时辰一到,果然应验。

此事过后,王旻更是处处谨慎,事事提防,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以免祸事临门而浑然不觉。他在辛苦经商,一心只为家人操劳,而他那浑家苏氏,却不是省油的灯,趁着他不在家的当儿,跟邻居康七暗通款曲,干出寡廉鲜耻的勾当。

时间一长,这对不良之人竟然难舍难分,一刻也不愿意离开彼此。想要做一对长久的夫妻,那王旻便是眼中钉,唯有拔掉,方可无忧。于是乎,二人起了歹心,欲将王旻置于死地而后快。

王旻不知祸起萧墙,回到家里吃饱喝足,歇了一会,苏氏便让他进木桶泡澡。王旻爱干净,一天不泡澡,浑身不自在,久而久之,养成了不泡澡便睡不着觉的臭病。正在他泡得浑身酸懒,闭目养神的当儿,苏氏偷偷去见康七,让康七手持尖刀,伺机进屋,把王旻一刀宰了了事。叮嘱完毕,苏氏便匆匆跑回家,虚掩院门,只待康七进宅行事。

康七是个杀猪屠羊的老手,虽然平生还未杀过人,但在他看来,杀一个人与杀一口猪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一刀放血,即刻毙命。等到自认为时候差不多了,康七怀揣利刃出了家门。来到王家院门外,轻轻推开院门,闪身进到院中,屏息凝神,游目四顾,心中纳闷:为何漆黑一团,不见一丝亮光?莫不是我来晚了,他两口子已经睡下了?

本欲转身就走,让王旻再多活几天。但转念一想,晚杀不如早杀,早一天把王旻给结果了,早一天就可以跟苏氏在一起。月黑放火,风高杀人,无毒不丈夫,说干就干!

打定主意,凶神拽出尖刀,摸黑进到屋里,悄无声息,如同鬼魅。他可没敢轻举妄动,而是蹲下来听声辨物。他听到,里屋似乎有水声。不禁欣喜,认定王旻尚在桶中浸泡。陡然起身,一步进屋。二话不说,揪住头发。寒光一现,红光一片。那桶中之人吭都没来得及吭一声,便做了刀下之鬼。

事已成功,不可久留。康七闪身出屋,逃回自家,将凶刀藏好,倒头便睡。

转天拂晓,王家大乱。街坊闻讯进宅一看,方知王旻的老婆苏氏被人割断了气嗓,惨死于木桶之中。桶中清水,已成血水,其状惨不忍睹。

康七听到动静,随着人群到了王家,一见昨夜死于自己之手的人竟是苏氏,不禁惊恐莫名,更是一头雾水。而王旻却毫发无伤地伏在桶边号啕大哭。

此事随即惊动了官府,王旻说不出子丑寅卯,官府便认定他是杀死苏氏的凶手。要将他以谋害结发妻子的罪名处以极刑。王旻欲辩无言,只得低头认罪。

缘何木桶之中泡澡的人变成了苏氏?这还要从那晚苏氏从康七家回来时说起。

苏氏回来后,发现木桶里面没有了王旻,到楼上一看,王旻已经睡下了。她赶紧将王旻摇醒,问他为何没有泡完澡就睡了?王旻睡眼惺忪地说:“我正在水里泡得酸懒,昏昏欲睡之时,突然想起了费先生对我说过的一句谶语‘教洗莫洗’。我感觉心里面不踏实,索性不洗了。”说罢,合上眼皮,不理苏氏。

苏氏小声咒了王旻几句,思量着今晚与康七约定之事要泡汤了。她本想出门通知康七,但又一想,康七何等精明之人,即便来了,一见无望,自然就会改日再说。再说,他来了不是更好,我俩鸳鸯戏水,岂不妙哉。想罢,便自行进了木桶。

她哪里知道,康七是个“睁眼瞎”,愣是没能察觉到桶中之人不是王旻,这便一刀将她抹了脖子。真乃时也、运也、命也。

且说王旻,无故摊上人命,眼见性命不保,不禁悲愤填膺,他对狱卒念叨:“我死了倒也罢了,只是费孝先所赠谶语,到这时怎么不灵验了呢?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让本该灵验的谶语不灵了么?”

巧不巧,他这番话正好被巡监的郡守大人听见,而这位郡守正巧又跟费孝先是朋友,于是叫人打开牢门,当面质问王旻有关费孝先赠他谶语的事情。

王旻便将费孝先所赠谶语,以及自己的遭遇一一郡守大人禀告明白。郡守听罢,捻须不语,良久,才问:“你的邻居都叫些什么名字?”

王旻想了一想,便扳起指头,从东往西一一数给郡守听。当他说到“康七”的名字时,郡守大人猛然拍案:“杀死你那浑家苏氏之人,正是这个康七!”

随即派出差役,将康七拘来。一通软硬兼施,康七承受不住,只得供出奸情与杀人的罪状。

王旻对此有些不明白,缘何郡守大人猜出杀人者必是康七?

郡守告诉他说:“费孝先在谶语中说,一石谷捣出三斗米,那不就是剩下七斗糠吗?七斗糠,不正是康七吗?”

此言一出,王旻恍然大悟,方知费孝先神机妙算,真乃俗世活神仙。被释放后,王旻又得知,郡守大人的名字里有个“明”字,与费先生所赠谶语中那句“遇明即活”,不正对上号了么?

一篇,就此打住。此文并非笔者(大狮)杜撰,原文载于宋代文人章炳文的一本文言笔记当中,孰真孰假,无从稽考。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一乐也。

更多文章

  • 故宫地砖出现裂缝,却曝出了埋葬600年的秘密,朱棣果然是狠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打开故宫地砖发现朱棣心真狠,朱棣建故宫的石头是怎么运过去的,故宫地砖裂缝发现600年秘密

    巧妙的是,有一次,故宫地面上的一块砖出现了一条裂缝,深入研究后,竟然却曝出了埋葬600年的秘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明白事情真相后惊呼,故宫的建造者朱棣果然是狠人。故宫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且规模宏大的古建筑。它在1406年建设。于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个朝代皇帝皇后居住的

  • 梦华录:终于拍出了宋朝的美与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京梦华录中宋朝的生活,梦华录陈廉真实身份,梦华录哪年拍的

    铁齿铜牙纪晓岚前些年到现在,唐朝也一直很热门,许多电视剧不必一一点名了,电影有徐克的《狄仁杰》和陈凯歌的《妖猫传》,把唐朝的瑰丽繁盛展现得淋漓尽致。妖猫传但有关宋朝影视剧相比之下就特别少。一提起宋朝社会是什么样子,我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小时候看过的《水浒传》、《寇老西儿》、《大宋提刑官》等剧,色调都比较

  • 《大宋宫词》:淑妃终得赵恒宠幸,成为牺牲最大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宋宫词赵恒怀疑过刘娥吗,大宋宫词中赵恒最爱谁,大宋宫词赵恒有几个子女

    淑妃,十六岁就进宫给皇帝做了老婆。可十多年过去了,却依然未得赵恒的宠幸,甚至连这个皇帝丈夫的面都没有见过。不是她不够漂亮,也不是她不够年轻貌美,只因赵恒把爱都给了刘娥。刘娥抢走了属于她的爱,却也间接成全了她。因为刘娥,淑妃终得赵恒宠幸,成为牺牲最大的女人。因为刘娥惹怒了赵恒,赵恒一怒之下去了淑妃那里

  • 女子因年老色衰被遗弃沙漠,只能靠捡马粪充饥,后被李渊追为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暠出生于公元351年,陇西郡狄道县人,这个地方是现在的甘肃临洮。李暠对外宣称,自己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十六世孙。李暠年轻时特别喜欢学习,他擅长文辞,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公元397年,他被上司封为效谷县令。后来因为表现良好,被提拔为敦煌太守。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一直希望能够更进一步。公元400

  • 史上最成功的陪嫁丫环,由陪嫁逆袭成为皇后,差点成第二个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最成功的丫鬟,历史上最厉害的陪嫁丫鬟,武则天最幸运的丫鬟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史上最成功的陪嫁丫环,由陪嫁逆袭成为皇后,差点成第二个武则天。这个女人叫宋福金,是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人。她生于江夏一户有钱的人家,父亲对她也十分疼爱,从小就教她礼仪和书画。这也使得宋福金从小便知书达礼,特别讨人喜欢。殊不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宋

  • 公元189年,董卓入京,给当时还稚嫩的曹操、袁绍等人上了一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何进调董卓入京到底有着如何的考量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首先,董卓入京的背景是,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汉少帝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称制,而何太后的哥哥何进晋升为大将军。我们都知道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宦官干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有识之士都在密谋诛杀宦官。包括曹操、袁绍、袁术在内的一大批人都聚

  • 司马懿早已看穿空城计,却不杀诸葛亮,回城后才对儿子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懿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吗,司马懿看破诸葛亮空城计为何不打,司马懿怎么识破诸葛亮空城计

    历史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因为在每一段历史的发展中,它的人物枪王都是会重复出现的,就好比圣明或者是昏庸的君主,还有谋士或者是非常厉害的勇士,就像三国时期一样,这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期,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三国中的两位人物,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个人如果不是敌对的关系,那应该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毕竟人生

  • 三国:梦见“三马同食一槽”,曹操却没杀司马懿,他在顾虑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假死试探司马懿,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槽,司马懿曹操典韦能组盾吗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一代权臣、魏王、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去世。曹操的去世,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其中就包括司马懿。此时的司马懿已经为曹操、曹丕父子效力了12年之久,但无时无刻不是胆战心惊。让司马懿胆战心惊过日子的不是曹丕,而是曹操,这位纵横天下的枭雄一直就担心司马懿会跳反。根据《晋书·

  • 如果马谡遵从诸葛亮的指示,但还是丢了街亭,诸葛亮还会杀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版的街亭之战关于街亭之战的说法,存在两个版本!一个是三国志版本,一个是三国演义版本,其中三国演义版本深入人心,流传度最广!在三国演义的版本中,街亭虽然没有城池,但它是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所以只要当道下寨,便可以挡住魏军的步伐。当时诸葛亮听说司马懿重新受到重用,并击败了孟达,所以他断定司马懿会进

  • 良臣择主而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出山前的思考和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心中匡扶汉室的梦想,还是整日疲于奔波到处广纳贤才,为以后的天下大业做准备。后来碰上徐庶和司马徽二人见刘备如此爱惜人才,就给他推荐了一个人就是卧龙诸葛亮,这就才有了后来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那么问题来了,按照当时的条件,曹操和孙权谁都比刘备条件要好,为什么他们二人没有去招纳诸葛亮,诸葛亮又为什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