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是,有一次,故宫地面上的一块砖出现了一条裂缝,深入研究后,竟然却曝出了埋葬600年的秘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明白事情真相后惊呼,故宫的建造者朱棣果然是狠人。
故宫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且规模宏大的古建筑。它在1406年建设。于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个朝代皇帝皇后居住的地方。整个建筑看起来金碧辉煌,十分庄严,红色高大的墙砖,黄琉璃的瓦,白石底座的组成使得整体看下来十分喜庆。
不仅如此,还有一条轴贯穿着整个故宫。从我们称之为中轴线。俯瞰故宫,它是呈对称的形状,而对称轴就是中轴线。在布局上来说十分宏伟,看起来颇为壮观,传说有9999个宫殿,每个宫殿雕梁画栋。这样庞大的建筑展现的是当时中国的国力。
我国故宫一共经历了两个朝代,延续了600多年。600多年岁月如梭,它见证了等级制度更迭,权力斗争血腥,祭祀祭天活动,可谓饱经沧桑。一般情况下普通人接近故宫那是犯罪的行为,于是故宫有了另一个称号,名为紫禁城。
而现在,故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国家的重点文物。这里曾经是皇帝的故居,如今却是游客们的天堂,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去游览故宫,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游客多了,加上风吹日晒时间推移,故宫里的建筑难免会有一些损耗,于是人们开始修缮故宫,这一修不要紧,竟然发现了一块开裂的地砖。
维修人员本以为将破裂的地砖剔除以后换上新的地砖,就可以结束工作。可没想到,挖开以后竟然发现地下还有砖块,于是考古学家们来了兴趣,在一番仔细勘察后,最后发现整个故宫地下一共有15层砖块儿。地砖层层罗列,可以想象整个地基被抬得有多高。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如此的垫高材料难道不会造成浪费吗?
故宫里的砖块是有意而为之。简单的说故宫是北京的中心,也是国家的心脏,里面大大小小的事件都会影响国家走向和民族命脉。为此有很多敌人想要夺取情报或者刺杀官员,这些给当时的故宫带来了安全隐患。由于故宫规模庞大,守卫的人手一定有疏忽的地方,出现了意外也难以及时解决,为了防止这一点,聪明的古人便选择在建筑上动脚。
想想看,如果你想亲自刺杀皇帝,从墙上翻过来,一定会受到很多人的注意,如果从墙底下打个洞。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皇帝刺杀,何况挖一个长长的地道只需要耐心,并不需要多少的技巧。而古代的工匠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把整个地基抬高,哪怕这些贼人再厉害,也不可能挖砖十四五层地砖。所以故宫下面并不是空洞,而是坚实的城墙无人能撼动。
那么这究竟是谁出的主意呢?经过专家的仔细研究,原来是建筑故宫的皇帝朱棣,其主要原因是朱棣本人缺乏安全感。
原来朱棣的皇位并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继承而来的。本来按照世袭制的继承方式,朱元璋的皇位应该属于长子朱标,可是朱标因病去世,朱元璋悲痛万分,但还是让皇孙朱允炆继承王位,照正常的情况下来说,第三任皇帝应当是朱允炆的孩子,可是最后,朱棣为了权利选择了发动兵变,成功登基。
但是从此之后,朱棣有了迫害妄想症,因为他害怕别人也像他一样,企图以同样的方式来谋害自己。所以在朱棣的要求下,故宫的围墙相当高大,一般人无法翻过,而且周围的地基一定要深,让人无法挖掘打洞,防止敌人的来袭。这样的城墙铁壁才能让他感受到安全。
不仅如此,朱棣缺乏安全感甚至到了草菅人命的地步。我们都知道建设宫殿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如此,朱棣还要对细节吹毛求疵,比如对于砖块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每一个烧砖的工人都要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如果发现烧砖检验不合格,那么这个工人就会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谢罪。
砖块的建造工序不仅很困难,而且铺设也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建造故宫,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钱。
如果仅仅是累也就算了,朱棣更为残忍的一点是,在故宫竣工以后,竟要处理参与地砖的铺设的工人,要叫15层地砖的秘密永久的埋藏在地下。据说是朱棣把所有的工人都毒哑了。因为越少的人知道这样的秘密,那么朱棣就会越安全。
由此可见朱棣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不惜牺牲他人的健康,这样的帝王并没有把百姓放在心上。认为天下百姓为的君王所用,并没有仔细考虑人民生活。
当然这样的狠毒,不仅是朱棣一人。皇帝压榨百姓不亦乐乎,怎么可能会为民生着想。所以只有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才当家作主,为老百姓自身谋福利,这样的时代真的难得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