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秦朝禁卫军在当时有多重要?

揭秘:秦朝禁卫军在当时有多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67 更新时间:2024/1/16 18:17:02

秦朝禁卫军是秦军的精华所在,也是决定秦朝皇位的重要力量。公元前239年,年轻的嬴政靠着禁卫军的支持击败了嫪毐集团,放逐了自己的另一个便宜老爹吕不韦,牢牢将权力握在手中。三十年后的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和赵高师徒也靠着禁卫军在秦朝掀起了腥风血雨,开始了自己的作死之旅。

根据《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中《赵正书》的记载,胡亥其实是秦始皇的指定的合法继承人。但关于秦始皇传位给扶苏的消息却满天飞,甚至在很长时间内成了史学界的主流说法。为了掌握大权,胡亥选择了老师赵高清洗并控制禁卫军。赵高除了精通书法和刑律,还在秦朝禁卫军中有不小的势力。赵高在秦朝末年长期担任中车府令,中车府令的官位不高,部下只有数百人,但负责秦皇出行的警卫工作。张良设计杀秦始皇时,杀死那个大力士的很可能是赵高的部下。

秦二世和赵高在回到咸阳后就对秦朝禁卫军系统中的郎卫系统进行了清洗,郎通“廊”,郎卫指的就是守护秦朝皇宫的卫士。赵高回到咸阳后担任了郎中令,加上原先就掌握的中车府令,秦二世和赵高控制了禁军中最核心的人马。秦二世大屠杀后很快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禁卫军,他征集了五万精锐,屯卫咸阳,担任咸阳卫戍军。秦二世掌控禁卫军后就对自己的亲人展开了屠杀,他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被残酷地杀死。

杀光了兄弟姐妹后,秦二世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赵高在血腥屠杀中不但掌握了兵权,还控制了秦二世和外界交流的渠道。郎中令是秦汉时期是排名第五的高官,相当于中央警卫局局长和中央办公厅主任,他借此除掉了李斯。赵高凭借禁卫军系统做大,并凭借着禁卫军杀死了秦二世,他最后也死在了秦朝禁卫军之手。秦朝禁卫军还有一个隐藏的巨头,那就是章邯。章邯在统帅大军前担任的少府一职本来就和禁卫军关系密切,少府本身就管理着禁卫军的武器库和兵器生产。陈胜吴广大军逼近咸阳时,让起义军停下脚步的章邯大军组成非常复杂,不但有骊山的刑徒,更有秦朝的中尉野战军。

中尉军人数有五万,担负咸阳周边的警戒任务。骊山刑徒的可靠性不高,秦末枭雄英布就是在骊山刑徒中发迹的。章邯原先的打算是征发关中子弟从军,只是时间紧急才使用的他们。要想让这些心怀不满的刑徒卖命,除了赏罚外还必要有可靠的基本队伍。章邯最有可能的用兵方略先用中尉军出战赢得作战时间,然后抽调大量中尉士兵在刑徒队伍中充当士官,这才组建成一只有战斗力的队伍,消灭了陈胜吴广的军队。此后章邯军队进行了调整,又编入了大量关中子弟。

《史记》中杀死赵高的是章邯,而《赵正书》的记载则是章邯,不管真相如何,杀死赵高的人一定赢得了禁卫军的效忠。赵高凭借禁卫军起家,最后也死于禁卫军之手。

标签: 禁卫军商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著名酒局,他单刀赴会、力保荆州,而后令鲁肃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最讲义气的人是谁?倘若关羽排第二大概也就没人敢排第一了?关羽给后世所留下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让人惊叹。那么今天,东吴大都督鲁肃要请关羽喝酒,其意图在于讨要荆州四郡,以忠义闻名的关羽面对咄咄逼人的江东众人又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呢?废话不多说,开始今天的故事。建安二十年,当时已经攻取益州的刘备已

  • 古代城门为什么都是向里开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古代城门都是向里开,为什么不能向外开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很多古装电视剧里,大家可以发现城门都是往里开的,还没见过有往外开的,无论是衙门还是百姓家的小门,它都是往里开的,这是为什么呢?在古代,政治中心都在城里,如果发生战争敌人想要攻下城池、打进城里,就必须由外向里攻打,作为一座城的出

  • 九门提督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其职务与变迁过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九门提督,历史解密

    九门提督的来历九门提督这个官职,始于清朝康熙初年,而所谓九门,指的是清朝的京城北京,有九个城门,九门提督,顾名思义,负责九个门的官儿,引申意义,可以理解成负责京师治安的官儿。事实上,九门提督在清朝的职权包括但不限于京师治安这个领域。九门提督的职务与变迁所谓的“九门提督”,事实上只是这个职务的简称,这

  • 韩国是怎么把郑国灭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国,春秋,历史解密

    1.子产对郑国的贡献:郑简公第二十五年,郑国派子产到晋国慰问晋平公的病情。晋平公就和子产讨论占卜星宿的问题,子产回答得很全面很具体。晋平公很赞赏子产,给了子产很多礼物。第二十七年,子产跟随郑简公去朝见晋君和楚君。第二十八年,郑简公病了,就派子产会见诸侯,并与楚灵王订盟。第三十六年,郑简公去世,其子宁

  • 街亭一战中,为何马谡没有听诸葛亮的安排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街亭之战的失败导致整个蜀汉原本积累的优势一夜全无,被迫在北伐的路上不断走着循环的路子,而这一仗输就输在了马谡身上,为什么这样说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就因为马谡在街亭一战中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安排,擅自更改了作战方式,放弃水路,直接上山,导致中了曹魏大

  • 日本军队拥有200多万伪军,他们的战斗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伪军,近代,历史解密

    在各种类型的抗战电视剧中,除了凶狠的日本军队之外,还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那就是伪军部队。认真地说,日本军队在维持自己统治的过程中,组建了大量的伪军部队。这些伪军部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帮助日本军队处理了很多难题。那么,日本军队总计拥有多少伪军部队呢?这些伪军部队是不是没有战斗力?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

  • 历史上宇文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宇文邕,南北朝,历史解密

    大家有没有提到那一个人,就会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小编身边有这样的人,但是,历史上有一个真的是差一点就无法用语言形容了,那就是北周宇文邕的而在宇文赟,父辈辛苦打来的大好江山就让给了别人,做了隋文帝杨坚的垫脚石。一代枭雄宇文邕的自小对他的严格教育,好像因为自身性格适得其反了,结果继承帝位以后国家不断衰

  • 什么是火耗归公?雍正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火耗归公,清朝,历史解密

    火耗就是地方各州县在收完赋税后,要把老百姓上交的碎银子熔炼后再铸成银锭,由于老百姓的的碎银子纯度质量不一,在熔炼铸锭的过程中一定出现损耗,因此,地方州县在收税的时就会以“火耗”为由,多向老百姓收一些赋税。火耗又称“耗羡”、“羡余”是正税之外无定例可循的附加税,也是默许州县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因为清初

  • 成语“四分五裂”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在我国的成语宝库中,有些看上去就不像是成语,反而像是俗语。比如四分五裂,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成语。所谓“更像成语”,至少是要出自正规史书的原文(大意),比如出自《史记》的“背水一战”、出自《三国志》的“推心置腹”。实际上,看上去不像成语的“四分五裂”,出自《战国策-魏策一》。四分五裂这个成语与战国时魏国

  • 诸葛孔明临死前为何要弄死魏延呢 他究竟有没有做错事情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魏延,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死前便已料到魏延会造反,便提前安排了马岱准备杀他,在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之后,马岱手起刀落一刀便砍了魏延的人头,诸葛亮身上“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的神奇特点再次显现。然而在正史并未如此,诸葛亮临终遗言让姜维、杨仪等人在自己去世后便带兵撤回,让魏延断后,并明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