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江口之战唐朝能够大胜日本,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白江口之战唐朝能够大胜日本,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33 更新时间:2024/1/19 9:53:03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分为三个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是高句丽,最弱的是百济,三个国家都想实现统一,彼此之间不断爆发战争。

而自隋朝,就开始了对高句丽的战争,隋炀帝更是三征高句丽。可到了唐朝同样如此,这主要是因为高句丽对东北地区的威胁越来越大。可不管是隋炀帝还是李世民,对高句丽的战争效果都不大。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丽与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新罗面对如此局面,显然是力不从心了。于是只好大唐求救,结果大唐出兵打得高句丽狼狈不堪。

可没有多久,百济也仗着高句丽的援助,多次入侵新罗,这让新罗非常郁闷,只能再次向大唐求援。唐朝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出征,把百济给灭了,百济率人向大唐投降。

不过百济并不太平,尤其是百济僧人道琛和旧将鬼室福信带着残余部队继续负隅顽抗,同时派人到倭国求救。

当时的倭国刚好完成了大化改新,国力陡增,有些飘飘然,毕竟也没有和大唐交往过,所以压根也没有放在眼里。于是盲目的加入了这场与他们本没有关系的战争。

663年,战争终于走到了爆发点,倭国派出4支远征军,人数接近6万,与百济复国军一起,准备最后的决战。

8月13日,唐朝和新罗军队包围百济王所在的周流城,惨烈的白江口海战拉开序幕。唐军四战皆捷,水陆连胜。据称当时日本有四百多艘木船被唐军连发火箭,顺风投火,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这场仗在倭国海军大败,而百济陆军也没有抗住唐军和新罗联军的进攻。

更多文章

  • 李渊反隋并非一帆风顺,其抢占关中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简历,李渊反隋真实历史,李渊为何起兵反隋

    第一难:太原起兵到闪击关中李渊出生贵族家庭,可以说无论谁最终取得天下都会优待他们家族。毕竟他们一家坐镇山西,朝廷获胜他有镇守之功,其他义军获胜,只要他能归顺新朝一样会受到重视。而冒着杀头的风险加入争夺天下的竞争,本就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既然选择起兵,李渊在太原一带的经营以及李氏家族的势力自然要相对

  • 黑齿常之曾两度投降唐朝,仪凤年间刘仁轨将其调至西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仁轨个人简历,刘仁轨的墓,大唐宰相刘仁轨

    这方墓志铭高70厘米,宽73厘米,铭文41行,满行41字,1600余字。详细记载了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曲折的一生,同时也将《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列传中缺漏的历史细节一一补全,使人们得以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忠贞爱国的异族将领。黑齿常之(630年——689年)百济人,两唐书只简略记载,“其身长七尺有余,骁勇而

  • 李世民挂双刀,盘马弯弓,一箭射出,百步开外的宗罗睺应声栽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杀白马,李世民大战四大猛将,李世民单骑救主

    宗罗睺一脸坏笑地看着这一群坐以待毙的小羔羊。他早发现这并不是唐军的主力,有些失望,但,消灭眼前这一群,也是能解一些心头之恨的。他一步一步地靠近了,就要手起刀落……突然,“啊——啊——嚏!”仰天打了个气流量为0.1平方米每秒的喷嚏,跟着是个机伶伶的寒战。怎么啦?是谁在背后惦记我?我的背脊梁这么凉?猛回

  • 房玄龄稳居宰相二十二年不倒,有何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房玄龄当了多少年宰相,房玄龄轶事,唐朝有名的宰相房玄龄

    房玄龄名叫房乔,字玄龄,与杜如晦合称为“房谋杜断”,但杜如晦却英年早逝。之后,他辅佐贤君唐太宗李世民,使大唐一步步强盛起来,是“贞观之治”的重要开创者与执行者。李世民一辈子离不开房玄龄,进入暮年,房玄龄屡次请辞,李世民说:“国家久相任使,一着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在李世民的心

  • 唐朝趣事:写悯农诗的人,为何最后成了酷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最好的悯农诗,李绅什么时候写的悯农,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六岁丧父,随母迁居无锡。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中进士第,补国子助教,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淮南节度使、中书侍郎、右仆射、门下侍郎、司空公等职,册封赵国公。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病

  • 突厥汗教育过武则天,再次求亲,武则天千依百顺,不敢稍有怠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突厥,武则天的铁腕手段,武则天对突厥的表现

    默啜引军退去,战乱暂时平息了,但他在祸乱河北的烂摊子还是让狄仁杰收拾了好一阵子。面对河北战乱后的凋残景象,狄仁杰首先制定了四条措施:一、上疏请求赦免河北诸州赋税,以鼓励和吸引逃难流散在各地的百姓回乡生产。二、积极筹划粮食以救济饥饿贫乏者。三、修路搭桥、方便军队通行。四、严禁部下侵扰百姓,犯者必斩。该

  • 突厥汗不知武周代唐,欲结亲天朝,看到接亲的是武氏子弟,很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突厥在武周时期的状况,突厥和武周的战争,武周时突厥可汗

    面对强盛的突厥汗国,由西魏蜕变为的北周和取代了北魏的北齐双双向突厥纳贡,并以和亲的政策以示友好。突厥帝国在这一时期,通过政治或战争手段,获取大量经济利益。公元581年杨坚建隋代周,华北的平衡被打破,突厥不管不顾,从甘肃一带向新生的隋朝发起疯狂进攻,隋文帝杨坚不得不发兵抵御,并修筑长城。在长城的屏障保

  • 唐太宗放390名囚犯回家过年,约定来年行刑,有多少人遵守诺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唐太宗吸取了谁的教训,唐太宗处罚犯人

    作为唐朝宁静凋敝场合排场开创者的李世民,在政治上清正清廉、知人善任;在经济上薄赋尚俭、救灾恤贫;看待国民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对待外邦能够做到平等尊重。李世民开通精确的统治使他留名史册,他统治治理下的唐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刺眼璀璨的时期。贞观六年,他释放了死刑犯回国,赢得了大臣们的钦佩和人民的支持。一

  • 安史之乱关键一战唐军惨败,三位主要当事人,谁才是那个傻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安史之乱唐军下场,安史之乱唐军五大名将,安史之乱唐军全军覆没

    756年五月,唐朝军队和安禄山的叛军在潼关一带已对峙了近半年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叛军形势越来越不利,唐朝从陇右、河西、朔方等藩镇撤下来的精锐部队相继赶至潼关,加上潼关原有守军及新招募的军队,总兵力达到了20万,远远超出了叛军人数。另一方面,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率领10万大军在安禄山的河北老巢也不

  •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凭借什么又支撑了一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史之乱使唐帝国走向衰亡,老梁讲安史之乱完整版,安史之乱怎么平定的

    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衰落原因在于朝廷对地方的失控,集中表现在中央财政的匮乏与武装力量的羸弱。与此同时,藩镇节度使手中握有了地方的军政财大权,有了敢跟中央叫板儿的底气,而唐中央的实际控制力则仅局限在了京畿周边地区,为了缓解中央财政的困难,为了重回大唐盛世的荣耀,统治阶级由此便揭开了唐王朝税制改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