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并无将怀孕之妾献给异人的动机,秦始皇应确为庄襄王之子

吕不韦并无将怀孕之妾献给异人的动机,秦始皇应确为庄襄王之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48 更新时间:2024/2/18 20:01:06

关于秦始皇生父之谜,根源在于司马迁的记载冲突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正史中的地位极高,但也正因如此,由于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和《吕不韦列传》中不同的记载,导致秦始皇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

《史记·秦始皇本纪》开篇便写道:“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从这段记载来看,司马迁根本没有怀疑秦始皇的身世,很明确的记载秦始皇乃秦庄襄王之子。然而到了《史记·吕不韦列传》,司马迁却写道:“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如上所述,秦始皇的身世之谜流传了两千多年,根源便在于司马迁在《史记》中不同的记载,再加上赵姬与吕不韦之间混乱的关系,导致吕不韦是秦始皇生父之说一度甚嚣尘上。不过,秦始皇应当是异人之子无疑,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原因之一:《史记》记载虽然不同,但“本纪”可信度高于“列传”

为何同一件事,在《史记》之中却出现不同的记载,其实最主要还是源于司马迁的严谨。由于司马迁撰写《史记》之时,史料来源极为庞杂,加上距离某些历史事件时间太过久远,即使司马迁也难以分辨其中真伪。

[var1]

司马迁

现代普遍认为,司马迁为了确保史料的完整性,遂将自己认为最可信的史料,用于“本纪”和“表”的撰述,而将可信度较低的说法,则保留在了列传之中,甚至将互相矛盾的史料并列于一处,留下让人思考和回味的隐语。

其实仔细翻阅《史记》,便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特点,“本纪”中的叙述大多为陈述历史事件,重点突出对历史事件的记载;而“列传”之中的记载则丰富了很多,大量穿插着人物对话和事件细节描述,读之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一般。

我们反过来思考,由于先秦史料的丢失,很多历史事件的原貌已经很难完全还原,尤其是很多私密性很强的对话,以司马迁一个后世人来说,更是难以得知,因此其中免不了文学创作。

[var1]

吕不韦

正如秦始皇的身世,《秦始皇本纪》中只是对其身世做了陈述,而《吕不韦列传》则较为丰富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事实上吕不韦当时是否真的发怒,后世的司马迁怎么可能知道。不过,这些坊间的传闻趣事,尽管可信度较低,但删去又未免可惜,因而司马迁便用隐喻和矛盾的笔法,以遗闻轶事的形式将不同来源的史料保存了下来。

如上,“本纪”记载的可信度无疑要比“列传”高很多,而当“本纪”和“列传”记载出现冲突时,通常采用“本纪”的记载,而“列传”的说法则更多为趣谈。

原因之二:“列传”记载不合常理,而汉朝前无人怀疑其身世

受“宗法制”影响,古人对于血统问题极为重视,尤其是王位传承这种大事,根本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秦始皇的血统真的存在问题,哪怕是有一丝可疑之处,其即位的可能性都几乎为零。

如果真如《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载,赵姬“至大期时,生子政”,那么秦始皇的血统便存在着巨大疑点。“期”古音为“jī”,指一周年或指妇女足月分娩的日期。我们分别来分析:

“期”指一周年:即赵姬嫁给异人一周年后生下嬴政,如果赵姬真的在嫁给异人之前便已经怀孕,那么她的妊娠期将达十二个月以上。而现代医学表明,女性足月妊娠约为280天(40周),即使时间较长,也不过44周,即十个月左右。当然,超过这个时间的并非没有,只是概率极小,难道赵姬真的是那极少数之一吗?

[var1]

赵姬

“期”指足月分娩:如果赵姬是足月生下的嬴政,而她在嫁给异人之前已经怀孕,那么也就是说,赵姬在嫁给异人不到十个月的情况下,便生下了秦始皇,这显然也不符合常理,岂能不引起他人怀疑?

如上,无论这里的“期”是什么意思,“列传”的记载要么不符合生理,要么不符合常理,都足以引起他人怀疑。

要知道,在秦始皇返回秦国之前,异人已经在秦国另行娶妻生子,如果秦始皇的身世真的存在疑点,由于事关王室血脉,他是必然不能被立为继承人的,即使有吕不韦的帮助也不太可能。然而,事实上在汉朝之前,嬴政从出生到其被立为继承人,再到其继承王位位置,始终没有人对其身世产生怀疑,甚至连一丝流言蜚语都没有出现。

原因之三:吕不韦没有动机,王室血脉乃其投资关键

在遇到吕不韦之前,由于异人母子均不受安国君的宠爱,再加上安国君有儿子多达二十多人,异人可以说没有丝毫继位的可能,否则也不太会被送往赵国邯郸作为质子。而吕不韦之所以认为异人“奇货可居”,主要看中的就是异人的秦国宗室身份。

要知道,吕不韦为了让异人顺利继位,不仅将全部身家压了上去,而且可以说费尽了心思。他先是将互惠互补,双赢共利的商业原则运用于政治,通过连环套式的投资计划,促成了子楚与华阳夫人联手合作。同时,吕不韦之所以能够成功游说华阳夫人与异人联手,表面上看来复杂而富有戏剧性,其实质则是嬴姓某系王子与芈氏外戚之间再次缔结政治同盟。

[var1]

秦始皇

而吕不韦这一系列操作的关键,便是异人及其子孙的血统问题,而一旦嬴政的血统出现问题,即使吕不韦有翻天的本事,也根本没有办法将异人扶上王位。因此,对于吕不韦来说,维护秦王血统的纯正和可信,乃是其最为首要的问题,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岂会在这一问题上犯糊涂,恐怕避嫌还来不及。

有人或许会说,吕不韦难道不是想通过将自己的儿子扶上王位,从而实现谋国之举吗?个人认为不太可能。首先,与《吕不韦列传》记载冲突,如果吕不韦真的有此野心,那么在异人看中已经怀孕的赵姬后,吕不韦又为何要发怒呢?这岂不是正中下怀,他难道不应该欣喜若狂的将赵姬送给异人吗?

其次,吕不韦不是傻子,就算秦始皇真的是他的儿子,他也有能力将嬴政扶上王位,他难道不想想,坐上王位的嬴政,真的会因为他的一句话,就认回他这个父亲?除非嬴政想要国内大乱。而如果嬴政不认,吕不韦的这一系列操作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上所述,吕不韦根本没有动机将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否则一旦秦始皇的血统问题被发现,那么不仅他的所有投资都将化为乌有,甚至连他本人和秦始皇,以及吕氏家族的性命都很难保证。事实上,吕不韦只是个寻求政治投机的商人,而不是个意图谋朝篡位的野心家。

综上所述,秦始皇的身世应该不存在问题,秦始皇的生父应当就是秦庄襄王异人无疑。此外,关于秦始皇的身世争议,大多来源于汉代以后,这恐怕有着太多的政治因素在内。

更多文章

  • 吕不韦发现异人后先找到华阳夫人的弟弟,使其牵线进行游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不韦传奇华阳夫人,异人见华阳夫人,华阳夫人与异人的关系

    司马贞概括得很精要:“不韦钓奇,委质子楚。华阳立嗣,邯郸献女。及封河南,乃号仲父。徙蜀惩谤,悬金作语。筹策既成,富贵斯取。”在吕不韦丰富而曲折的生涯中,有一段经历是他从经商到走上政治舞台的转折点,也是他获得政治成就的起点,这一段经历就是通过与华阳夫人的联络而让异人成了华阳夫人与安国君的“嫡嗣”,实现

  • 六国为避免被秦国吞并曾做出很多努力但均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一统六国的过程,最终秦国能吞并六国吗,秦国如何吞并六国的

    那么六国为了求存做出了哪些努力?合纵抗秦长平之战后,赵国四十万精锐被秦国坑杀。此时,山东六国更无一国在军事上能够与秦国对抗。但是,就实力来说,只要联合起来,仍然有战胜秦国的可能。邯郸保卫战中,赵、魏、楚三国联军在邯郸城下,不仅大败秦军,还迫使秦将郑安平率领两万秦军投降。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

  • 大夫文种被越王勾践赐死,范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蠡给文种留下七句话,范蠡劝文种离开勾践原话,文种和范蠡到越国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看了之后,称病不朝,于是被起了疑心的勾践赐剑自杀。对于越王勾践无故诛杀功臣文种,以及范蠡表现的功成身退、独善其身,后世普遍的看法都是认同范蠡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及鄙视越王勾践的刻薄寡恩,并为文种惋惜。然而,笔者细细推究事件的演变过程,得出的结论却是——文种之

  • 成有根本,败有源头,战国七雄成败根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七雄基础知识大全,战国七雄必背知识,战国七雄强大的原因

    [var1]春秋战国时代最大的胜利者可以说就是秦国,这个国家是最后一统六国的诸侯国,它带给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出现,中国的历史才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实际上让整个中原地区的文明摆脱纷乱复杂化发展的根本就是秦国的统一。从前,人们总以为中原地区的地域性差异不足以让文化发展多样化,不

  • 春秋时最滑稽的勇将,主动请缨差点被处死,告黑状又被关了三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十大名将评价,春秋时期的五虎将,春秋打仗最厉害的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各国之间战争不断,同时天下也人才辈出。单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猛人就数不胜数。在春秋时期,曾经有一位非常滑稽的勇将,出身高贵却没上过战场,一次主动请缨还差点被处死,后来跑到国君面前告黑状又被关了3个月。公元前573年2月,14岁的公子周在人们的拥戴下成为了晋国的国君晋悼公

  • 历史那些事儿,燕国的名相与名将,战国七雄弱小者难得的精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时期的燕国七雄,战国时期燕国武将有哪些,战国时期燕国十大名将

    [var1] 1:郭隗,战国中期燕国人。燕国大臣、贤者。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

  • 历史上的楚国,究竟有多少个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楚国七个都城都是哪里,云梦县是楚国都城吗,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楚国

    [var1] 而且,史料上,也有明确记载,说寿春这个地方,在古代,就是区域性的中心,如今,进入寿县,依然能感受到楚文化气息的存在! 但是,多年前,我去湖北荆州的时候,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说:我们荆州,才是楚国的故都,前前后后,有400多年之久,而且,楚国最兴旺的时候,都城就在我们荆州。 那么,问题来了,

  • 南宋名将吕文德为何大骂孔子?真相令人辛酸,文人外行领兵欺负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文德贾侍郎与郭夫人,董老爹吕文德,襄阳吕文德书房

    //i1.go2yd.com/image.php?url=0PWCmgPm9M军人的价值需要社会的关切、支持与认同,社会对其认可程度直接影响着军队的士气。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得将领地位低贱没有自豪感,朝廷对武将的防范使得将领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强干弱枝”、“文臣掌兵”是宋代祖宗家法的产物,对消除武

  • 功如丘山名传后世,说的是商鞅,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鞅功绩简介,商鞅历史功绩有哪些,商鞅的功绩和结果给人哪些启发

    [var1] 他离开秦国到了魏国,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任而打败了魏军,不肯接收他。商君想跑到别的诸侯国,魏国人说:“商君是秦国的逃犯。秦国如此强大,它的逃犯跑到魏国来,不送回秦国是不行的。”于是把商君送入秦境。商君重新回到秦国后,跑到他的封地商邑,与部属一起发动邑兵,向北攻打郑邑。秦国出兵攻打商君,

  • 房玄龄:低调的宰相,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唐宰相房玄龄,房玄龄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吗,房玄龄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var1]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出生官僚家庭的房玄龄,其曾祖、祖父均为官员,父亲房彦谦更是著名的学者,在隋朝曾担任过司隶刺史,为官清廉,口碑很好。在这样良好家风环境里面成长起来的房玄龄,自幼聪慧再加上自身的勤奋好学,因而年纪轻轻就博学多才。房玄龄不仅仅博学多才,眼光也很独特。隋文帝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