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夫文种被越王勾践赐死,范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夫文种被越王勾践赐死,范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48 更新时间:2024/2/2 14:25:12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种看了之后,称病不朝,于是被起了疑心的勾践赐剑自杀。

对于勾践无故诛杀功臣文种,以及范蠡表现的功成身退、独善其身,后世普遍的看法都是认同范蠡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及鄙视越王勾践的刻薄寡恩,并为文种惋惜。

然而,笔者细细推究事件的演变过程,得出的结论却是——文种之死,范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可以说,范蠡负有主要责任!

[var1]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范蠡在信中完全没有清清楚楚地把勾践可能对他和文种不利的根本原因说出来!

上面的句子虽然脍炙人口,但却不符合逻辑的:鸟尽弓藏,是为了等待新的狩猎季节;狡兔死,走狗烹,现实当中的猎人除了快饿死了,没有人会这么干,因为还有新的捕猎季节。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这是典型的以貌取人,颇有相面大师的风范,与范蠡精明睿智的个人形象不相符合,由此推导出的“不可共乐”的结论更是过于牵强。

越王勾践真的会对会对范蠡和文种不利吗?如果是真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错,越王勾践的确会对范蠡和文种不利,原因非简单,即把军权和政权重新收到自己手中,避免重蹈其他诸侯被公卿夺国的覆辙。

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之后,选择了屈辱的投降,而为了最终能报仇雪耻,他和文种、范蠡制定了大政方针之后,群臣三人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越王勾践作为精神领袖,“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团结国民、振作民心士气。由于大夫文种具有“填抚国家,亲附百姓”的特长,专门负责政务,“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范蠡则因为擅长军务,专门负责招募操练士兵,指挥作战。

君臣三人的分工协作取得了出色的成果,最终击败了吴国,但是在夫差苦苦求和之时,勾践动了恻隐之心,准备答应,可是“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军队竟然可以在没有得到国君首肯的情况下,听从范蠡的命令要攻杀吴国使臣,换句话说,军队已经到了只知道范蠡,不知道国君的地步,此时,以越王勾践的能力,必然察觉到了危及其王族统治延续的致命隐患。偏偏彼时,越国举国的政务管理权限全部在文种手里,范蠡和文种又是至交好友,而前面又有三家分晋的先例,勾践自然更是寝食难安。

解决了吴国之后,越王勾践理所当然的要逐步地把此前放给文种、范蠡的政权和军权回收,加强中央集权,再次确立自己国君的威严。

范蠡智谋深远,眼光老辣,早早便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于是乎闻风先遁,但由于是自己首先挑起了勾践的疑心,自然不愿意承认,于是乎在给文种的信中,顾左右而言谈,预见了结果,却没有把勾践之所以要对付他们两人的根本原因道出。范蠡语焉不详,文种看了只能半信半疑,自然而然的想用装病来试探勾践,结果却是授人以柄,让勾践心中坐实了对他的怀疑,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

综上所述,文种之死,范蠡绝对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更多文章

  • 成有根本,败有源头,战国七雄成败根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七雄基础知识大全,战国七雄必背知识,战国七雄强大的原因

    [var1]春秋战国时代最大的胜利者可以说就是秦国,这个国家是最后一统六国的诸侯国,它带给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出现,中国的历史才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实际上让整个中原地区的文明摆脱纷乱复杂化发展的根本就是秦国的统一。从前,人们总以为中原地区的地域性差异不足以让文化发展多样化,不

  • 春秋时最滑稽的勇将,主动请缨差点被处死,告黑状又被关了三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十大名将评价,春秋时期的五虎将,春秋打仗最厉害的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各国之间战争不断,同时天下也人才辈出。单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猛人就数不胜数。在春秋时期,曾经有一位非常滑稽的勇将,出身高贵却没上过战场,一次主动请缨还差点被处死,后来跑到国君面前告黑状又被关了3个月。公元前573年2月,14岁的公子周在人们的拥戴下成为了晋国的国君晋悼公

  • 历史那些事儿,燕国的名相与名将,战国七雄弱小者难得的精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时期的燕国七雄,战国时期燕国武将有哪些,战国时期燕国十大名将

    [var1] 1:郭隗,战国中期燕国人。燕国大臣、贤者。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

  • 历史上的楚国,究竟有多少个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楚国七个都城都是哪里,云梦县是楚国都城吗,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楚国

    [var1] 而且,史料上,也有明确记载,说寿春这个地方,在古代,就是区域性的中心,如今,进入寿县,依然能感受到楚文化气息的存在! 但是,多年前,我去湖北荆州的时候,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说:我们荆州,才是楚国的故都,前前后后,有400多年之久,而且,楚国最兴旺的时候,都城就在我们荆州。 那么,问题来了,

  • 南宋名将吕文德为何大骂孔子?真相令人辛酸,文人外行领兵欺负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文德贾侍郎与郭夫人,董老爹吕文德,襄阳吕文德书房

    //i1.go2yd.com/image.php?url=0PWCmgPm9M军人的价值需要社会的关切、支持与认同,社会对其认可程度直接影响着军队的士气。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得将领地位低贱没有自豪感,朝廷对武将的防范使得将领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强干弱枝”、“文臣掌兵”是宋代祖宗家法的产物,对消除武

  • 功如丘山名传后世,说的是商鞅,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鞅功绩简介,商鞅历史功绩有哪些,商鞅的功绩和结果给人哪些启发

    [var1] 他离开秦国到了魏国,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任而打败了魏军,不肯接收他。商君想跑到别的诸侯国,魏国人说:“商君是秦国的逃犯。秦国如此强大,它的逃犯跑到魏国来,不送回秦国是不行的。”于是把商君送入秦境。商君重新回到秦国后,跑到他的封地商邑,与部属一起发动邑兵,向北攻打郑邑。秦国出兵攻打商君,

  • 房玄龄:低调的宰相,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唐宰相房玄龄,房玄龄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吗,房玄龄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var1]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出生官僚家庭的房玄龄,其曾祖、祖父均为官员,父亲房彦谦更是著名的学者,在隋朝曾担任过司隶刺史,为官清廉,口碑很好。在这样良好家风环境里面成长起来的房玄龄,自幼聪慧再加上自身的勤奋好学,因而年纪轻轻就博学多才。房玄龄不仅仅博学多才,眼光也很独特。隋文帝统治

  • 赵括到底是天才还是蠢材,长平之战责任是否在他?白起曾这样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括实力有多强,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大家怎么评价赵括

    赵括,这位被世人认为纸上谈兵,差点葬送赵国的人物。不仅使自己命丧疆场,还使得四十多万赵军成了白起刀下之魂。然而,有人却说赵括是个用兵的天才,长平之战的失败,是不能归罪于赵括的。那么,赵括到底是天才还是蠢材呢?[var1]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国的

  • 农民挖到战国铜壶,上交得到1万块奖励,谁知壶内亦有40斤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农民一铁锹挖出中国最大黄金文物,考古发掘青铜壶,考古挖出青铜壶视频

    [var1] 1982年春节过后,江苏南窑村组织村民,挖河道修建水利设施,其中有一位叫万以全的老农,在清理河道淤泥之时,挖到了一个硬疙瘩;老万好奇将其捡起来清洗之后,发现是个分量很重的锈迹斑斑铜壶;老万深觉此物不简单,没准是老天爷眷顾,赐予他的一件宝物,他的家庭大有可能以此"翻身,"所以老万见没人注

  • 一个百姓都看不起的名将,群臣更是嗤之以鼻,最后一家人以死卫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先是抗辽,跟辽国还有过一点和平时期,结果宋朝失策和金国合起火来干掉了辽国,到了金国把北宋变成南宋之后,大宋是后悔莫及,也正是靖康之变中出了一个民族大汉奸秦桧。秦桧被俘去金国后,又被完颜昌信用,他回到大宋之后就主张与金国议和,变成了卖国贼。[var1]当然最让秦桧臭名昭著的是他对岳飞的迫害,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