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寒山寺“灭门”案:全寺僧侣和香客140多人,一夜间全部殒命

清朝寒山寺“灭门”案:全寺僧侣和香客140多人,一夜间全部殒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07 更新时间:2024/1/21 16:59:10

一、寒山寺惨案

提到寒山寺,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为苏州著名的佛教寺院,寒山寺一直以来都得到当地官府的大力支持百姓的爱。但谁会想到突然间有一天,寒山寺的140多个人全部在一夜之间死于非命。

这件事情立刻就震动了当地的官府,官府立刻派遣巡捕来到寒山寺进行调查。发现所有的死者身上都没有伤口,皮肤呈青紫色,面容肿胀。官府的第一反应就是有外人和寒山寺内的某一个人物有着血海深仇,所以使用投毒的方式一口气直接将这140多人全部给毒死。

但问题又来了,谁会如此煞费苦心去往寒山寺内投毒呢?虽然寒山寺只是一个佛教寺院,但这所寺院的安全保护工作一直做得可以。一般人基本上很难进入到寺院的核心区域,大多数香客只能在大殿一带活动。所以投毒的人一定对寒山寺很了解,并且深得寒山寺僧侣的信任。

二、调查陷入困难

寒山寺惨案很快就在民间引起了骚乱,对于寒山寺一夜之间140多人全部被杀民间也有着诸多的说法。官府的压力也十分大,但这起案件根本就不知道该如查起来。巡捕队对着寒山寺进行了多天的调查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线索。

巡捕只能推断出下毒者肯定是对寒山寺十分熟悉的人,要不然不会轻易进入到寒山寺内,更加不可能在下毒之后还可以安然无恙地离开。但寒山寺熟悉的人那可太多了,每年都有不少官员或者富家人来到寒山寺,这要一一进行调查不知道得调查到猴年马月。还有一些甚至不远万里特地从外地赶来寒山寺的著名人、富商。再者,寒山寺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和外界有所冲突。

内部下毒虽然有可能,但却不知道如何进行调查。因为基本上百姓对于寒山寺熟悉的僧侣基本上全部都已经中毒而亡了。不可能中毒者在下毒之后没有想过逃命而是选择和所有人同归于尽吧。巡捕在调查寒山寺僧侣名单里面也没有发现任何的异样,除开几个月之前几个已经被派遣到外地的僧侣之外,名单上的僧侣基本上全部都中毒而死了。

巡捕对于在案发前一天所有的来访人员进行调查也没有任何的线索,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苏州本地人,而且在当地都有所名望。长久以来都没有和寺院发生过冲突,不可能无缘无故去害人。

三、悬案告破

正当所有人都对于这起案件一筹莫展之际,巡捕在厨房内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了唯一的一名幸存者——给寒山寺做饭的厨子。所有人将这起案件的全部希望全部寄托在这名厨子身上,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关于凶手的信息。

厨子回忆起中毒的前一天晚上正好是寒山寺主持的生日,按照习俗寒山寺会在这一天邀请很多香客和全寺庙所有的僧侣一起探讨佛法,接着一起用餐。由于用餐的人数太多,他就被寒山寺邀请过来帮忙。当时使用的食材全部都是寒山寺自己准备的,他也没有带食材。在做饭的过程中,他看到厨房外的土地上有一些新鲜的蘑菇就采了下来,放入到了面条当中。

巡捕在得到这个线索之后立刻对厨房一带进行调查,发现厨子采蘑菇的地方哪里还生活着两条毒蛇。一瞬间所有的谜团都被揭开了,这一场灭门惨案完全是由于一个不小心而导致的。当时的厨子由于忙着做饭所以还没有来得及吃饭,就被毒气给熏倒了。

案件告破之后所有人都不知道要如何处理这起案件,毕竟厨子也不是有心想要害人,自己也中毒了。苏州知府在请示上级之后决定判厨子有期徒刑,毕竟这起案件是因为厨子导致,虽然是无心构成但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总结:这件案件虽然最终还是成功破案,但很多人依旧对最终的处罚结果表示不满意。毕竟这是140多条人命,厨子仅仅一个不小心就害死了这么多人。但这件事情也告诉我们,对于一些野外的蘑菇或者植物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去触碰,否则很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祸端。

更多文章

  • 此人读书不多,却创作了1400首诗,是民国将领中写诗最多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民国十大诗人排名,民国最有名的二十首诗,民国将军写的诗

    冯玉祥是著名爱国将领,民主人士,他少时因家境贫寒,没上过几天学,十一岁时即跟父亲住在军营里,不过他爱好读书,一有空就读书,有时竟彻夜不眠,并且喜欢吟诗作画,他一生竟写了1400首诗,成为民国将领中写诗最多的人。自1915年孙中山倡导全民植树后,冯玉祥就开始热心植树造林。每当驻扎操练时,冯玉祥都亲自带

  • 他算是大清最牛刁民,刺杀皇帝只为死的有价值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叫陈德,河南泰县人。早年随父母投靠山东青州海防同知松年为奴,一直生活到30岁。父母和松年去世后,他在山东活不下去,就带着妻儿来到北京,找到在内务府正白旗当护军的外甥姜六格,经姜六格介绍,陈德一家先后到侍卫绷额布、兵部笔贴式庆臣、内务府笔贴式于兴、内务府包衣管领达常索家做仆役。这样混了几年,最后

  • 光绪去世后,慈禧不到24小时就去世了,这段时间慈禧在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光绪死亡时间,慈禧是在光绪死后什么时候去世的,慈禧与光绪死亡的关系

    光绪刚当皇帝时,他还是个小孩,朝政由慈禧把持,但慈禧是个很有权力欲的女人,即便是光绪长大了,有能力处理国事了,但她还是不愿意还政于光绪,将国家大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国家权力都掌握在慈禧手中,但光绪还是利用自己皇帝的身份,尽可能地管理大清,试图中兴大清。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大清惨败给了同为

  • 甘肃一件西周青铜,上面铭文引人深思,难怪姜子牙投靠周文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子牙与周文王,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铭文,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图片

    青铜器上的“吕姜”二字,表明是一位吕氏姜姓的夫人,因为西周时贵族妇女,常以氏加姓来称呼,为了避免同姓结婚,妇女称呼中必须显示其姓。我们熟知的姜子牙,属于姜姓吕氏,但在先秦文献中通常被称之为吕尚。因此,“吕姜作簋”是吕姜出嫁到灵台县的青铜器。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的“姜姓吕氏”,只有齐国与吕国,其中齐国

  • 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的女子被称为吉祥的人,周朝姬姓后裔争相娶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朝灭亡后姬姓族人去哪了,姬姓与周朝的关系,现在的姬姓是正宗的吗

    王东迁以后,周室渐渐衰落,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师,害死幽王,申侯拥立平王,使平王有弑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诸侯间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互相攻伐,最后平王东迁,使周室只有一小块小地盘,周王室因而衰微。周平王因为想把政权一部分让虢执掌,得罪了当时强国郑国,不得不与郑庄公互换人

  • 华夏上古姓氏演变隐藏意外历史线索:封建始于黄帝、夏朝赐姓外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夏朝姓氏对照表,上古的三大姓氏,上古四大姓氏的发展

    华夏族的姓氏文化至今保留着封建性质,显示这种传统极其强大。正如《左传》所概括的封建三要素“赐姓、胙土、命氏”。姓氏与封建在上古时代实际上是一回事,所以说得姓是一件大事,姓氏变迁更是历史政治变迁的活化石。赐姓就是原始封邦,说明华夏封建最早始于轩辕黄帝《史记·五帝本纪》和《国语》有一些记载提示了封建可能

  • 姬昌:姜子牙:主要是纣王他不要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伯侯姬昌和纣王的关系,姬昌苦谏纣王,姬昌与纣王谁是昏君

    爹,你等等我...纣王与妲己残暴嗜杀,二人总是在谈笑间取人性命,经常为了一些无聊的赌注而杀人。但这些暴行并不能撼动商王朝的统治半分,因为历史上几乎没有农民起义成功夺权的案例,所以视百姓如草芥,纣王并不以为然,可如果是擅杀贵族、欺辱诸侯那就不一样了,自从姬昌被保释回国,他就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和当年伊尹

  • 三星堆4号坑年代区间属商代晚期,为何有很多人不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星堆目前发掘了多少,三星堆发掘历程介绍,三星堆是何时挖掘的

    与35年前发掘的1、2号坑相比,新发现的这6座祭祀坑的形制与方向不同,加上出土文物年代较晚。根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介绍,新发现的祭祀坑,周围还分布着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圆形小坑和大型沟槽式建筑。这意味着,1986年至2020年出土的三星堆文物及相关考古观点,都要接受新的

  • 秦国之秦本义是什么?甲骨文揭开谜团,难怪秦国叫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一、扎根土地的“秦”作为一个国号,“秦”早已响彻寰宇。但作为一个汉字,“秦”的本义长久以来却被人们遗忘。如今打开现代汉语的常用字典,“秦”排在前列的释义多为“中国周代诸侯国名”、“中国朝代名”,或者“中国陕西省的别称”。但若是仔细阅读《说文解字》,乃至探寻最早的“秦”字,我们却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在

  • 历史上,纣王和妲己之间有真爱吗?看他们在一起时的年龄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纣王妲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吗,妲己去纣王寝宫吻戏,纣王与妲己简介

    商朝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2个有着名号的奴隶制王朝,商朝实际的控制面积以今天来看并不是很大,商朝的最北端,可以到达今天的辽宁省南部,最南端不超过秦岭淮河,而在最西端则是在今天的山西西部,而东边则是到今天的山东省西部,也就是黄河从南到北那一段的流域。但实际上经过考古发现之后,在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