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纣王和妲己之间有真爱吗?看他们在一起时的年龄就知道了

历史上,纣王和妲己之间有真爱吗?看他们在一起时的年龄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42 更新时间:2024/1/15 13:32:50

商朝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朝代?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2个有着名号的奴隶制朝,商朝实际的控制面积以今天来看并不是很大,商朝的最北端,可以到达今天的辽宁省南部,最南端不超过秦岭淮河,而在最西端则是在今天的山西西部,而东边则是到今天的山东省西部,也就是黄河从南到北那一段的流域。但实际上经过考古发现之后,在远超这些地区之外,都有着明显带着商朝特征的物出土,那么这和一贯认为的商朝控制地区,是产生了矛盾了吗?

虽然有关商朝仍有许多谜团等待解开,但是不妨考虑一下取代商朝的周朝,是如治理和控制比商朝要大的多的面积。周朝的制度相信很多人都已经非常清楚,就是采用了贵族分封制。周朝取代了商朝之后,分封了许多同姓贵族,以及忠心于周朝的将领,和一起同周朝结盟进攻商朝的多方势力,这就是著名的分封制,这些分封出去的诸侯国或者是公国,都尊奉周天子,但实际上随着这些分封国各自的实力壮大,周天子从实际上的控制者,变为了名义上的控制者。

那么周朝为什么不选择像秦朝一样,采用中央集权的制度,能够更加直接的对地方进行治理?答案其实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在周朝时期,社会生产力还非常有限,远距离通信,时间更是长到令人发指。那么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实现有效对于各地方的管理,试想一下如果当年的齐国也就是山东半岛这个位置出现了一些问题,假如采用郡县制,当地的管理者天子进行汇报,从山东到今天的西安附近,以当时的交通方式,最少也要走上个一年,然后等到天子批复再把文件发过去,也需要一年;

如果路途当中,当时文件常用的竹简,发生了损毁,那么这一来一回没有个三五年是无法完成一次有效通信的。所以周朝采用了分封制,缩短了通信距离让地方管理者能够更有效的实行治理。到了秦朝,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升,秦王朝为了实现郡县制,在全国修建了大量的标准化道路,以保证传递信息的马车能够在上面飞驰,并且通过修建近乎于直线的直道,尽量的缩短了全国各地和秦朝首都之间实际通信的道路距离,这才使得秦朝能够以郡县制的方式,管理国家。

那么反过来看,在商朝时社会的生产力更加不如周朝,那么整个商朝当时统治的方式,很可能采用比分封制还要自由的一种联盟制度,就比如某一个部落国,接受商朝的控制,就相当于在商朝那挂个名,如果这个部落国遭遇到了重大的危机,需要商王朝支援的时候,就派兵通知商王朝请求帮助,然后商王朝在派出军队或者是提供物资资源,等到这个部落国的问题解决之后,商王朝在和这个部落国取一些利益,这种方式或许更加接近当时的真正情况。

妲己究竟是怎样的身份?

根据后世书籍当中的一些记载,妲己是一个名为苏国部落的女子,当时这个苏国部落,并没有按照商王朝的要求,在商王朝对外的征战当中,派出足够的士兵,帝辛也就是被后来人们称之为商纣王的那一位商朝的君主,就在结束了对外征战之后,派出军队进攻苏部落,以商朝这样强大的实力,苏部落自然是抵抗不住,就将美女妲己和牛羊粮食等,一同进献给帝辛,作为求和的表示。帝辛收到了这些苏部落献上的物资以及美人妲己之后,表示非常满意。苏国部落得以和商王朝恢复了之前的联盟关系,双方开始和平相处。

至于当时的周国差不多和苏国部落一样,不过周部落统治者比较有野心,吞并了许多周边和商王朝结盟的小部落,同时也向商王朝名义控制区之外的地方进行扩展,早在帝辛爷爷文丁的时候,商王朝就已经囚禁了周侯季历作为警告,虽然周国暂时停止了对于商朝联盟国的吞并,但是在商朝西边的很多部落,都害怕会遭遇到周国吞并,反而团结在了周国周围。这就导致了商王朝和周部落之间的矛盾反而更加激烈,并且发生了帝辛对周部落统治者再次迫害的情况,周部落最终带领者仆从国和联盟国一起发兵,摧毁了商朝,帝辛或是被周联军斩首,或是自焚而死今天尚未有定论。

商纣王帝辛和妲己真是一对又恩爱又同样黑心的组合嘛?

帝辛这个商王朝的统治者,在后世记载当中,讲述了他的残暴不仁,而在后世的一些小说传记当中,将帝辛这种表现认为是苏国呈上的美人妲己,用自己的美色,蛊惑帝辛。让帝辛对其非常宠爱,各种酷刑更是认为是妲己所创造的。首先一部分的传言以及周朝时期的书籍当中,很多都是为了强化周朝的正统性对于商朝尤其是末代统治者帝辛,故意的做出了一些妖魔化的编纂,更何况以当时的社会制度来看,帝辛乃是商王朝以及商王朝统领周边联盟部落的最高首领,苏部落献上的美人妲己,对于帝辛来说,只相当于是一个奴隶;

巨大的地位落差,是不可能让帝辛接受一个奴隶女性的枕边风的,更何况,帝辛在收了妲己的时候,已经六十岁高龄,以当时平均年龄来看,帝辛算是老寿星了,身体机能和思维能力已经下降严重,也更加不可能两人之间产生所谓的爱情等等故事。在后来,周朝时期有了正妻一说,女性配偶不再完全是奴隶,少了身份落差,这才有了吹枕头风的条件。之所以要安排是妲己蛊惑,可能是当时负责杜撰帝辛种种暴行的人,觉得黑的有点过,就只能拉上这个妲己一起背锅吧。

结语:传说就是传说,历史就是历史,虽然我们的前辈留下了许多历史书籍,尤其是书写了大量商周时期故事的《史记》,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了鲁迅先生,对于史记所作出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中记载的一些内容还需要加以考古发现作为考证,不能因为这是古人所撰写的资料,就将其奉为绝对的权威,完全的听信。对此,您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更多文章

  •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姜子牙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子牙为何称姜太公,姜子牙为什么又叫姜太公,历史上姜太公有多厉害

    姜太公,也就是姜子牙,等来了西伯侯姬昌的赏识,被拜为太师,并且最终带领周国击溃商朝的暴政,建立了拥有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朝政权——周朝。历史上的姜子牙,生卒年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河内郡汲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他辅佐姬昌积蓄力量,建立

  • 三星堆人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亡就埋掉所有国宝?考古新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朝女人长相复原图,商朝为什么是恐怖王朝,三星堆是哪一年出土的

    三星堆文明在很早就消失了,后来被人挖掘出文明遗址。有考古学家根据时间、文物位置等推测三星堆消失与殷商的灭亡有关。三星堆文化源自哪里?为什么商朝要在灭亡后埋葬所有国宝?三星堆文明遗迹经考古专家研究,三星堆文明源于成都平原,距今约4800年左右。三星堆遗址中有很多出土文物,这些文物做工精良,制造技术复杂

  • 夏朝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专家解读《山海经》后,得出惊人的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山海经夏朝灭亡真相,夏朝是个传说吗,山海经里记载夏朝吗

    那么,夏朝究竟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专家在解读了《山海经》后就得出了惊人的结论,据统计,书中跟夏朝有关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几乎涵盖了夏朝王室家谱、大禹治水、夏启的事迹以及夏朝人物等4个方面,而且,书中还有6处相关的记载,可惜鲜为人知,所以,今天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论证吧。夏朝王室家谱根据《山海经》记

  • 妲己在睡前喜欢吃甜食,这样口中会散发出一种香味,吸引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妲己引喜妹见纣王,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妲己纣王酒池作乐

    所以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的身边一定会有一个狐媚惑主的妖妃,比如褒姒。而商纣王的身边也有一狐媚惑主的妖妃这就是妲己,商纣王很喜欢妲己,是因为妲己睡前有一个坏习惯,只是这一坏习惯现在很多女孩都不敢模仿。历史评说永远是留给胜利者的,所以无论是商纣王还是妲己,在史书记载当中的形象一直是负面的,他们是亡国之君,

  • 楚国人的“通缉令”一点儿也不抽象,但还是没有抓住想抓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是怎么抓通缉犯的,古代的通缉令为什么能抓住人,楚国三大贵族

    任何时代,那些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又私自逃脱的人,历来都是要被通缉的。这种法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尚书》载:“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说的是殷纣王收纳了方国们通缉的罪犯,可见夏商以来“通缉之令”,可能就通行于天下。只是,那个时候的“通缉”,可能还不叫通缉。魏国李悝推行变法,集诸国刑典制定了《法经

  • 《芈月传》:芈月蛊惑芈姝与秦王驿馆私会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芈月传芈姝要杀芈月,芈月和芈姝什么时候关系恶化的,芈姝和芈月什么关系

    按照威后的说法,芈姝与秦王私下相会,是自降身份、自甘堕落的行为。[var1]虽说当时楚风开放,男女私会是常态,可是芈姝毕竟贵为楚国嫡公主,传出去或多或少有失名节。所以,威后作为芈姝的母后,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未上船先买票。其实放在现代也是一个道理,女人若是在未婚之前怀孕,与男方在婚约之事上谈判就很可

  • 与春秋战国书籍比较:需要多少张羊皮,才能完成古希腊文学巨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书籍推荐,讲解春秋战国的书,战国与希腊文化的关系

    这些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为巨著,因为每部都在几十万字以上。同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史籍与之相比较,真是小巫见大巫。在此小编给大家整理一下,看有什么问题值得商榷。[var1]一、同时期春秋战国与古希腊:史籍篇幅比较古希腊巨著篇幅:《荷马史诗》24卷700多万字,《希波战争史》9卷100多万字,《伯罗奔尼撒战争

  • 马邑之谋是李牧战术的翻版,即使双方交战,汉朝获胜可能性也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马邑之谋,马邑之战后汉朝作战策略,战国经典战争李牧

    《史记》说,战役的失败是因为匈奴从武州尉史的嘴里提前撬出了汉军的作战计划,导致匈奴及时撤退。但汉军失败的原因真就这么简单吗?建元六年(前135年)韩安国领衔群臣否决王恢对匈奴开战的提议,展示了汉廷中主和派大臣的强势,甚至连孝武帝本人也不得不在战与和的选择上对他们做出暂时的妥协。既然有人反对,就得想办

  • 吕诒甥推出的“作爰田”等改革措施使晋国富强却因政治因素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晋国新近大败,国人正处在羞愤交加的氛围当中。“羞”的是大败,国君被俘;“愤”的是韩原之败并非实力不足,而是内部分裂、人心不齐,秦人胜之不武。因此,国人们对晋惠公是“哀其不幸”,却怒其不争气——如果不是他偏听偏信,晋人何至于大败?为缓解国人的怒气,吕诒甥首先代晋惠公向国人认错:“寡人即便回国,也已让社

  • 吕不韦考虑到可能的危害才将嫪毐献给赵姬,但因恋权导致自尽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嫪毐和吕不韦的关系,大秦赋赵姬嫪毐,历史上吕不韦为什么把嫪毐送进宫

    秦始皇十三岁继承王位,还是个未成年,朝政大权一直由赵太后和吕不韦掌控,但是随着秦始皇日渐长大,逐渐开始接触政事,其非常的才干必然会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这些有心人里就有吕不韦。作为一个商人,吕不韦必然明白要做出取舍,战国时代还没有后世那样森严的礼教,历来的君王可能会容忍自己的母亲有内宠,比如秦昭襄王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