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纪晓岚死对头,两人曾多次交锋,纪晓岚在朝堂之上谩骂了和珅

和珅纪晓岚死对头,两人曾多次交锋,纪晓岚在朝堂之上谩骂了和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60 更新时间:2024/1/21 2:44:39

可惜的是,面对官场斗争经验丰富的和珅,像纪晓岚这样聪明的饱学之士,也只是嘴上占了便宜,实际上吃了大亏,最终,也只能徒叹奈何。

纪昀,字晓岚,谥文达,世称文达公,号称“无书不读,博览一世”,以文采名满天下,时人称“天下第一才子”。

纪晓岚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与和珅配合完成了这部巨著。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书。

和珅自认为有文采,与同朝为官的纪晓岚对比之下,却颇有不及,常常心怀不满。

乾隆自认为江山稳固,文治武功胜过古之贤君,曾经屡次南巡,途中经过泰山,率领群臣举行封禅大典。

泰山封禅是最隆重的祀天仪式,纪晓岚文采出众,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乾隆率群臣登泰山,在岱庙祭祀,庙前正在上演梆子戏《西厢记》,乾隆灵机一动,道:“朕想起一道上联,诸卿试对下联: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

纪晓岚略一沉吟,对道:“春和坊,卖夏布,秋收冬藏。”春夏秋冬四季,对东南西北四方,非常贴切。

君臣游至“观音阁”,乾隆又出一联:“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日扬帆离古寺。”

众人不能对,唯独纪晓岚应声对道:“两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对联天衣无缝,贴切自然。

游到“斗母宫”,恰好新建一座佛堂,刚刚落成,师太向乾隆求赐诗联,乾隆欣然应允,写下一联:钟声磬声鼓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物色,色色皆空。

众人交口称赞。又请纪晓岚题联,纪晓岚看到这里有很多尼姑,想开个玩笑,提笔疾书:一笔直通两扇敞开。

这个对联颇为轻佻,几位识字的尼姑已经勃然大怒,乾隆也觉得过火,脸上变了颜色,纪晓岚连忙提起笔来,把对联补充完整:一笔直通西天路,两扇敞开大千门。众人这才转怒为喜。

乾隆喜欢游山玩水,封禅之余,顺便游玩,饱览湖光山色。这一日,乾隆到了山东济南府大明湖的遐园。这是济南第一庭园,风景幽静典雅。

乾隆皇帝今天游兴很浓,乘龙舟慢慢浏览。湖心有一座历下亭,建于北魏,历史悠久。乾隆问道:“这里风景佳绝,历下亭也是古人所建,历代有没有文人墨客作过什么诗词歌赋?”

和珅习惯讨好皇上,接口道:“皇上圣明,历代的诗文自然是有的….”说到这里,和珅突然忘了谁在这里写过诗文,只得随便说两句,搪塞过去:“这里风景优美,天下闻名,肯定有一些文人骚客留下诗文。”

乾隆有些扫兴,纪晓岚在一旁慢悠悠地答道:“唐朝杜甫曾在这里赋诗一首,有一段佳话。

杜甫到临邑县看望其弟杜颖,途径济南府,恰逢北海太守李邕也到了济南。李邕与杜甫本是旧友,就在这个亭子设宴招待了杜甫和当地的名士,杜甫当场诗兴大发,赋诗一首。

微臣早年曾经读过《杜工部诗集》,里面有《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曰: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署,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乾隆听了纪晓岚的话,称赞道:“纪晓岚真是学识渊博,诸位爱卿要多多学习。”连声称赞了几句,游兴大发。

乾隆在山水间游玩。纪晓岚博闻强记,往往能说出一些小典故,乾隆时有夸赞。和珅却认为纪晓岚是故意卖弄,暗暗生气。纪晓岚自恃才高,也不顾忌和珅的想法。

乾隆有一次出一上联:“朝中有人常说,南方山明水秀,到处有才子。可谓:人云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

纪晓岚心里明白,乾隆皇帝是个能诗善文的风流皇帝,喜欢别人吹捧,因此对道:“我说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

乾隆皇帝听了十分高兴,连连称赞对得好。

这一日,群臣随乾隆游玩了一天,兴致很高,不觉已经到了黄昏,抬头看见天上飞来一只白鹤。乾隆道:“白鹤乃祥瑞之物,哪位爱卿以白鹤为题,作诗一首助兴,不准筹思,必须出口成章。”

乾隆话音刚落,纪晓岚不假思索,信口吟道:“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

纪晓岚吟至此,白鹤已掠空而去,越飞越远,黄昏之中远远看去,只剩天边一点黑影。和珅早已心生醋意,不怀好意地插嘴道:“你看那鹤,现在明明是一只黑鹤,并无一丝白色,何来‘雪为衣’之说?”

明明是和珅有意刁难,想让纪晓岚出丑,乾隆却来了兴趣,戏说道:“现在果然已经是黑鹤。纪晓岚,你如何应对?”

纪晓岚道:“皇上说的是。”说罢看了和珅一眼,接着吟道:“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曦之蓄墨池。”乾隆十分高兴,夸奖道:“纪晓岚果然是我朝大才子,不但学识广博,而且心眼儿转得快,作诗巧妙。”

一旁的和珅心中嫉妒不已。和珅自认为很有才学,四书、五经无不精熟,想不到与纪晓岚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一年,乾隆南巡到了浙江,华丽的御船停泊在镇江。群臣陪着乾隆游金山的江天寺。到了山顶,乾隆登高远眺,心旷神怡,诗兴大发,道:“诸位爱卿,可今日美景,可联句为乐。”

一旁的和珅道:“万岁爷才学过人,就给大家开个头吧!”乾隆欣然同意,他远望长江景色,悠悠吟道:“长江好似砚池波。”众人喝彩,和珅恭维道:“万岁爷胸怀宽广无比,以长江为砚池,这句诗既有诗意,又有文采,不愧是帝王气魄!”

乾隆呵呵笑道:“哪位爱卿联句为诗。”一旁的刘墉续道:“举起焦山当墨磨。”众人暗中叫好。不远处的焦山也是著名景色,碧波环抱,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万里长江之中,宛若砥柱中流,名字恰好带一“焦”字,这句诗诗把焦山比做“墨”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和珅不甘落后,遥看东北方向有一座七层孤塔,于是续云:“宝塔七层堪作笔,”乾隆大喜,道:“这下笔、墨、砚都有了,最后一句就差书写了,真是妙啊!”说笑间,看到十五皇子永琰,说道:“最后一句,永琰来联。”

永琰向四周望去,似乎并无可以比作纸的东西,眉头一皱,沉吟之间,不知道如何应对。刚好纪晓岚在皇子左侧侍立,悄悄提醒了一句,永琰眉头一松,朗声道:“青天能写几行多。”这最后一句,气象宏大,意境丝毫不输于第一句,又显得十分随意,仿佛信手拈来,举重若轻。

四句诗对应了文房四宝,仿弗是一个人写的。众人齐声叫好,乾隆喜欢诗文,今日得此佳句,来回吟颂了几遍,十分惬意。

和珅此时看到山顶的寺庙外有一照壁,知道皇上喜欢题词,于是提议道:“恭喜皇上得此佳句。若能在山顶寺庙留下题词,使此地人都能瞻仰皇上的墨宝,享受到皇上的恩泽,岂不更好?”乾隆欣然同意,道:“甚好。此山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就给你们议一议,留个什么字好。”

纪晓岚道:“皇上在这里览此江天,就请用‘江天一览’四字,”乾隆一听,这四个字气势磅礴,十分得体,喜道:“好,就这四个字了。”和珅恭维道:“皇上圣才,这四个字气势不凡,又符合今天的意境,真是太合适了!”倒好像这四个字是皇上想出来的一样。

乾隆微笑不语,命令侍卫到寺庙中的大雄宝殿内,准备好纸墨。不料乾隆年事已高,书写到最后,一时笔误,将“览”字写成“监”字。有眼尖的大臣看到了,又不敢说破。恰好刘墉在旁边看到,假装与另一位大臣张玉书谈话,高声说:“览者,看也。”

张玉书会意,也高声回答:“正是。高山览胜,实乃人生快事。”乾隆醒悟过来,又在另一张纸上写下“览”字,命人将“监”字裁下。乾隆书法本来就有气势,写完后,众人更是齐声叫好。

寺里的方丈千恩万谢,收下题词,后来专门在山顶建了一个石亭,让工匠将这御书的“江天一览”四个字刻成石碑,竖在亭内,供后人观赏。

纪晓岚见多识广,学富五车,机敏善辩,又喜欢开玩笑。相传纪晓岚春旨编写《四库全书》时,这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纪晓岚索性光着土身,伏案编辑、校对。

不料此时,恰好乾隆步入编书馆视察,纪晓岚光着上身见皇帝乃是大不敬之罪,一时之间又来不及穿衣服,急忙躲到了桌子底下,用垂下来的帷幕遮住身子。乾隆进来后,已经看到纪晓岚和外面的衣服,也想跟他开个玩笑,假装没看到他,吩咐其他人各自工作,自己坐在那里不出声,皇帝一声不吭,别人哪敢说话?于是屋里一时间没了声音。

纪晓岚躲在桌子下面很长时间,这下越发汗流浃背,又没听见什么声音.以为皇上走了,于是把帷幕掀开一角,一边随口问道:“老头子走了么?”抬头一看,看到了乾隆正坐在那里。纪晓岚这一看吓得两腿发软,连忙从桌子底下爬出来,找衣服胡乱穿上,不断磕头请罪:“微臣冒犯皇上,死罪死罪!"

乾隆这次心情不错,看了纪晓岚出洋相,觉得好笑,并没有大动肝火,只是说:“纪晓岚不得无礼!你称我‘老头子’,这可原谅不得。难道我很老吗?今日你必须把‘老头子’这三个字解释清楚。”

别人听了,都替纪晓岚捏了一把冷汗。纪晓岚一听尚有回转余,:略加思索,不慌不忙地答道:“皇帝人称万岁,万寿无疆谓之‘老’;皇帝乃万民之首,顶天立地称为‘头’;皇帝即是天子,父天母地就是‘子’,此为‘老头子'。”这一说却把乾隆逗笑了,恕纪晓岚无罪,不再追究。

纪晓岚喜好幽默,相熟的大臣经常被他耍弄。有一次,纪晓岚与一位官员闲谈,此人脑门上长了个瘤子,纪晓岚就对他说:“你身为朝廷命官,要注意形象,有了瘤子要找大夫取掉才好。”此大臣道:“实不相瞒,看过很多大夫了,都说没办法。”纪晓岚一本正经地说:“京城有位郎中,深藏不露,可不是俗人。你须得备些厚礼去求他,必定手到病除。”

大臣信以为真,感谢纪晓岚关心,问了郎中的地址姓名,第二天就备了礼物去寻找那位郎中,找到之后才看到,原来那位郎中的脑袋上也有颗瘤子,比自己的还大,才知道自己被纪晓岚给耍弄了。

和珅、纪晓岚都是乾隆信任的大臣,双方有时候还故意捉弄对方,借机发泄不满的情绪。乾隆四十一年,和珅蒙皇上赏赐,从原来下五旗之一的正红旗抬入正黄旗。按照清制,每个旗的人都有固定的住处,乾隆把德胜门内什刹海畔的一大块地赐给和珅,恩赐他在此处另建新宅,原来驴肉胡同中的老宅留给弟弟和琳一家居住。

几年后,和珅新宅建成,和珅搬进去之后,又陆续建造花园、庭院,整个府邸富丽堂皇。

这一年,和珅的花园修建完毕。花园是借鉴了江南园林的布局设计,楼台、溪水、假山、亭子无不精巧别致,再加上名贵花草,把花园装饰的美丽异常,花园中还有模仿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蓬岛、瑶台的建筑。花园落成,匾额请谁来题字呢?和珅自己的字也不错,但是这种匾额通常还是找有名气的,以求装点门面。

纪晓岚当时书法名满京城,和珅有意炫耀,和珅于是请纪晓岚为园中凉亭题写匾额。

纪晓岚有心拒绝,又不好明着得罪他。到和珅的花园里转悠了半天,看身边的和珅得意扬扬,想到这花园不知是贪污了多少银子才修建的,心中气愤,便想戏弄他一下。他走到一丛竹林旁,郑重其事地对和珅说:“《诗经》中有一篇《小雅》,是歌咏周王宫的。

有一句叫“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是说王宫里竹子碧绿苍翠,青松茂密。贵府花园秀丽不逊于王宫,不如这小亭就叫“竹苞”如何?”

和珅也曾经熟读诗经,觉得这两个字选得不错,很符合花园的意境,于是欣然同意。和珅吩咐下人准备笔墨纸砚,纪晓岚认真地写了“竹苞”二字,书法苍劲有力。和珅很满意,吩咐制做成镶金匾额,挂在凉亭上。

和府修建完毕后,和珅大宴宾朋,十分热闹。朋友宾客纷纷到花园观赏,恭维和珅花园之美。其中有文采好、反应敏捷的,看到亭子的匾上书“竹苞”,感觉很是古怪,但不知原委,也不好说出来,只得微笑不语。

这一天,乾隆驾临和府来游玩,随行的还有一些大臣。和珅深感荣耀,陪在乾隆身边。众人来到花园观赏,到后花园中时,乾隆感觉累了,和珅便搬来松软的躺椅,乾隆躺在上面歇息,迎面看到凉亭上“竹苞”两个字,饶有兴趣地问道:“这书法苍劲有力,名字是谁起的,匾额是何人所题?”

和珅得意洋洋地回答:“匾额出自纪晓岚之手,名字也是他起的。《诗经》中有‘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之语,其中大有深意,正合此园中之韵味。”

乾隆盯着匾额细看了一会儿,突然哈哈大笑,指着匾额说:“纪晓岚这个人,倒是真有雅兴。‘竹苞’二字,意境是不错,用在这里却是意蕴深厚,哈哈。你再仔细看看,此中暗藏着什么韵味?”

后面陪着的大臣,有人已经看出了问题,心中暗自发笑,却又不好说破。和珅不知道乾隆指的是什么,有些纳闷地侍立一旁,只好回答:“奴才实在看不出来。皇上明察秋毫,还请赐教。”

乾隆大笑道:“纪晓岚在变着法子骂你呢!你把这两个字拆开看,分明是‘个个草包’,哈哈,当真是有趣!”和珅这才明白,纪晓岚骂了他,还让他看不出来;别人看出来了也不好说出来。

要不是皇上点破,他现在还不知道呢!皇上都没有说什么,和珅也不能怪罪纪晓岚,只能怪自己没看出来。不过,和珅脑子反应也很快,马上恭维道:“这都是皇上意会,恰巧为陛下今日游园助兴。奴才能为皇上增加一点儿乐子,实在是奴才的荣幸呵!”

纪晓岚用文字游戏来讽刺和珅,嬉笑怒骂皆融于他的文字之中。众人看和珅居然不恼怒,却说出这种话来,为了哄皇上高兴,拿自己开涮,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大家心中无不“佩服”和珅的脸皮之厚。

乾隆受了和珅的奉承,只觉得如沐春风,道:“纪晓岚有才气,有雅趣;和珅有雅量,不计较。这二位都是朕的爱卿,平日可以开开文字玩笑,也是雅事;朝中大事,却要同心协力,为朝廷出力。”群臣都称是。

和珅自觉上了纪晓岚的当,是很没面子的事情,心中虽然恼怒,但事情已经发生了,恼火又有何用?反而显得自己气量小。

他决定暂时不发作,以后找机会慢慢报复纪晓岚。

更多文章

  • 她19岁嫁给66岁乾隆,二人相差47岁,日夜侍寝却未生下儿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最疼爱的女人,历史上嫁给乾隆的女人,乾隆最疼爱的嫡公主嫁给了谁

    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算得上是高寿,普通人很少有能活到如此年纪的,即便是有一少部分人活到了60多岁,在古代那个物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可能已经病入膏肓,连吃穿都需要人照顾了。但乾隆皇帝却是一个意外,在乾隆四十一年时,66岁高龄的皇帝又举行了一次八旗选秀,相中了一位满族贵族19岁的美女,后来她就成了循贵妃

  • 若吴三桂没有因陈圆圆叛变,清军还能否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是为了陈圆圆吗,吴三桂与陈圆圆相差多少岁,吴三桂与陈圆圆真实历史

    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随后便攻下了抚顺,之后八旗军在抚顺一番杀戮抢夺后,努尔哈赤反明正式宣告开始。之后的1628年,据明史记载,“山西,陕西大饥,府谷民王嘉胤倡乱,白水盗王贰等应之,众五六千人,为流寇之始”,王嘉胤之乱被视为明末农民起义的开始。也就是说在这10年之中,明朝的主要对手

  • 清朝寒山寺“灭门”案:全寺僧侣和香客140多人,一夜间全部殒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灭门惨案真实案例,寒山寺惨案,明清时期灭门惨案

    一、寒山寺惨案提到寒山寺,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为苏州著名的佛教寺院,寒山寺一直以来都得到当地官府的大力支持和百姓的爱戴。但谁会想到突然间有一天,寒山寺的140多个人全部在一夜之间死于非命。这件事情立刻就震动了当地的官府,官府立刻派遣巡捕来到寒山寺进行调查。发现所

  • 此人读书不多,却创作了1400首诗,是民国将领中写诗最多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民国十大诗人排名,民国最有名的二十首诗,民国将军写的诗

    冯玉祥是著名爱国将领,民主人士,他少时因家境贫寒,没上过几天学,十一岁时即跟父亲住在军营里,不过他爱好读书,一有空就读书,有时竟彻夜不眠,并且喜欢吟诗作画,他一生竟写了1400首诗,成为民国将领中写诗最多的人。自1915年孙中山倡导全民植树后,冯玉祥就开始热心植树造林。每当驻扎操练时,冯玉祥都亲自带

  • 他算是大清最牛刁民,刺杀皇帝只为死的有价值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叫陈德,河南泰县人。早年随父母投靠山东青州海防同知松年为奴,一直生活到30岁。父母和松年去世后,他在山东活不下去,就带着妻儿来到北京,找到在内务府正白旗当护军的外甥姜六格,经姜六格介绍,陈德一家先后到侍卫绷额布、兵部笔贴式庆臣、内务府笔贴式于兴、内务府包衣管领达常索家做仆役。这样混了几年,最后

  • 光绪去世后,慈禧不到24小时就去世了,这段时间慈禧在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光绪死亡时间,慈禧是在光绪死后什么时候去世的,慈禧与光绪死亡的关系

    光绪刚当皇帝时,他还是个小孩,朝政由慈禧把持,但慈禧是个很有权力欲的女人,即便是光绪长大了,有能力处理国事了,但她还是不愿意还政于光绪,将国家大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国家权力都掌握在慈禧手中,但光绪还是利用自己皇帝的身份,尽可能地管理大清,试图中兴大清。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大清惨败给了同为

  • 甘肃一件西周青铜,上面铭文引人深思,难怪姜子牙投靠周文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子牙与周文王,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铭文,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图片

    青铜器上的“吕姜”二字,表明是一位吕氏姜姓的夫人,因为西周时贵族妇女,常以氏加姓来称呼,为了避免同姓结婚,妇女称呼中必须显示其姓。我们熟知的姜子牙,属于姜姓吕氏,但在先秦文献中通常被称之为吕尚。因此,“吕姜作簋”是吕姜出嫁到灵台县的青铜器。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的“姜姓吕氏”,只有齐国与吕国,其中齐国

  • 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的女子被称为吉祥的人,周朝姬姓后裔争相娶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朝灭亡后姬姓族人去哪了,姬姓与周朝的关系,现在的姬姓是正宗的吗

    王东迁以后,周室渐渐衰落,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师,害死幽王,申侯拥立平王,使平王有弑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诸侯间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互相攻伐,最后平王东迁,使周室只有一小块小地盘,周王室因而衰微。周平王因为想把政权一部分让虢执掌,得罪了当时强国郑国,不得不与郑庄公互换人

  • 华夏上古姓氏演变隐藏意外历史线索:封建始于黄帝、夏朝赐姓外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夏朝姓氏对照表,上古的三大姓氏,上古四大姓氏的发展

    华夏族的姓氏文化至今保留着封建性质,显示这种传统极其强大。正如《左传》所概括的封建三要素“赐姓、胙土、命氏”。姓氏与封建在上古时代实际上是一回事,所以说得姓是一件大事,姓氏变迁更是历史政治变迁的活化石。赐姓就是原始封邦,说明华夏封建最早始于轩辕黄帝《史记·五帝本纪》和《国语》有一些记载提示了封建可能

  • 姬昌:姜子牙:主要是纣王他不要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伯侯姬昌和纣王的关系,姬昌苦谏纣王,姬昌与纣王谁是昏君

    爹,你等等我...纣王与妲己残暴嗜杀,二人总是在谈笑间取人性命,经常为了一些无聊的赌注而杀人。但这些暴行并不能撼动商王朝的统治半分,因为历史上几乎没有农民起义成功夺权的案例,所以视百姓如草芥,纣王并不以为然,可如果是擅杀贵族、欺辱诸侯那就不一样了,自从姬昌被保释回国,他就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和当年伊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