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许可馨不当言论,让我想起蔡元培的一句话:模仿太过而消亡其特性

许可馨不当言论,让我想起蔡元培的一句话:模仿太过而消亡其特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2/14 15:22:09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世界逐渐融合,自从清朝开始,我们不断受到外国的化影响,留学生逐渐增多,很多留学生在国内原本都是佼佼者,可是后来出国之后接受了外国的教育以及文化熏陶,最后家国情怀逐渐淡忘,以至于最终漠视,选择视而不见。

清朝末年以及民国时期,留学热潮十分惊人,尤其民国时期,更是有很多人都留学过,我们耳熟能详的鲁迅也是其中之一,鲁迅先生开始抱着医学救国的想法前往日本留学,可是后来发现人的思想要是出现问题,想要改变什么似乎不太可能,于是鲁迅弃医从文,开始从国人的思想进行医治。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鲁迅的很多文学作品,都会想起鲁迅曾经为了拯救人们思想发出的呐喊,似乎那些事情就像昨天发生一样,又或者说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当年发生的那些事情,然后不断提醒一些人,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和国家。

最近几天留学生许可馨事件闹得沸沸腾腾,不禁让我想起蔡元培先生的一句话“模仿太过而消亡其特性”,我想仔细思索一下,确实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许可馨事件的背后,已经远远不是一个人的无知那么简单了,而是一种文化渗透,还是一种对家国情怀的漠视。

3月29日,许可馨在网上的一些不当言论严重引起人们不适,很多人开始纷纷将其扒出来,对其进行一些教育,可是许可馨本人,似乎还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依旧觉得网络就是法外之地,肆意发表自己认为正确的言论,然而在旁人看来,那就是胡言乱语。

最后舆论压力实在太大,许可馨毕业的母校中国药科大学也出面对其行为表示不满,并且说明她是2019年本科毕业,后来自费出国留学之人,对其不当言论,学校乃至社会各界都表示严重不满。

许可馨自认为自己在外国,人们没有她什么办法,可是网络上各种扒,最后她的父母都受到很大影响,这个时候许可馨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在网上写了一封看似道歉实则更让人无语和反感的言论。

鉴于其言论对国人和社会引起的轰动太大,微博也打算直接将其封号处理,免得她继续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影响到一些年轻人的三观。看完许可馨事件之后,我若有所思,不觉就想起蔡元培说的那句话。

吾国学生留他国者,不患其科学程度之不若人,患其模仿太过而消亡其特性。——蔡元培

我想这句话是十分值得我们深思的,在民国时期,很多北大优秀的留学生离开之时,作为校长的蔡元培都会对其说这一句话,因为他明白对于一个人而言,只有不忘家国,才不负祖国培养。

因此那个时候出国留学的人才很多,后来回来为祖国建设的也很多,你看鲁迅也是去日本留学的,但是最后回国之后留下无数经典作品,唤醒人们对家与国的热爱,消灭人们对家国情怀的漠视态度。

还有钱学森老先生就更不用说了,美国都不让他回国,他依旧坚持要回来建设国家,还有梁思成林徽因等民国时期的厉害人物,都是在外国留学之后继续回来建设祖国的,这些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在回来与不回来之间,也许我们有时候还可以仅仅当作是个人选择不同,从而不会过分去指责追究谁,但是你不回来还对生你养你的国家人民进行一些不当言论来诋毁,这就是十分让人们不屑的行为。

换言之,家与国是养育一个人长大的,一个人不管后来变得多么优秀,多么牛,他都是这个国家养育的,要是忘记了家国之人,可想而知,这个人骨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爱或者原则可言,倘若出现一些战争,这种人很可能就会站在敌方阵营。

一个家庭和国家花了大力气培养一个人,最后这个人竟然变成这番模样,你说这是为什么呢?蔡元培的那句话,不得不说足够深刻,一语中的,很多时候,留学之人学的不一定是知识,更多的是所留学之地的文化。

文化这种东西十分独特,别人可以选择性给你灌输进去,有的人往往很容易看不到事情背后的本质,总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正确的,从而在一个陌生环境中试图去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这种环境。

适应环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要是一个没有原则和自己价值体系的人,就很容易被这种文化彻底影响侵蚀,最后变成一个没有底线之人,就恰如许可馨一般,她就是因为被所谓的外来文化最终侵蚀,并且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以至于最终变成如今这个模样。

蔡元培先生说的话,十分深刻,我们一些留学生,虽然是去接受外国的一些教育和先进技术,可是也不能刻意模仿别人最终忘记自己的本和根,更不能消亡其特性,变成一个没有丝毫家国情怀之人。

今年的灾难已经告诉人们,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只有祖国才是最终愿意无条件支持帮助你的最后归宿,无数海外华人回国接受治疗,危难面前,方知真情所在,危难过后,是否也该对自己反思一二?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家国情怀,不应该在我们的身上淡化,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我觉得在关于家国情怀的教育上边,还是应该再深入一点,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要是一个人连自己的家和国都不爱,你试图他去改变什么?似乎那就是灾难的预兆。

许可馨事件的背后,并非仅仅只是我们谈资之后就淡忘那么简单,我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蔡元培先生的“患其模仿太过而消亡其特性”依旧值得我们深思,从事件本质来看,一个人对家国情怀的漠视更加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女刺客郑毓秀,身为名媛,却多次参加刺杀大清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毓秀晚年图片,中国女杀手郑毓秀,郑毓秀炸死了谁的丈夫

    爱新觉罗·良弼刚从紫禁城出来,满面愁容的他,坐在马车里担忧着大清的生死存亡。一直到车夫提醒,良弼才从思绪中回过神来。走下车后,良弼看到一个军官打扮的年轻人站在自己的府邸大门外,正与看门的守卫说着什么。良弼也没有多想,现如今大清朝风雨飘摇,那些落魄的皇子皇孙们,三天两头就有人跑过来找自己诉苦。走到年轻

  • 古装剧中五花八门的旗头符合历史吗,这才是清朝旗头真实的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旗头图片,历史上真正的清朝旗头,清朝女子发型旗头

    当然,还有一些清宫剧以别的特点出圈,比如《延禧攻略》,也是有不少人喜欢的。单单这两部剧,宫中贵人们的头饰就不一样,虽然两部剧不属于同一时期的,但是也是紧挨着的,却差别又如此之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更何况不同的古装剧中,后宫妃子的旗头有各种不同的样子,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了,那清朝的旗头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 民国期间,此人除了有专门的外国军队,还有20多个姨太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初期,社会局势动荡,军阀割据混乱。当时的中国是没有固定政府的,政府更替速度极快。这就导致了百姓生活十分的不稳定。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位北洋军阀,他叫做张宗昌。张宗昌正是出身于这一时代,他的出现,给民国时期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光绪年间,清政府的统治已近腐败,政府倒台是随时都有可能的。张宗昌的家里

  • 曾国藩告诫后人,在社会中,这三种话少说,尤其是最后一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的六句忠告,曾国藩少说话的名言,曾国藩人生的三大禁忌

    曾国藩十分重视对于后代子孙的教育。他先后撰写过《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以及《曾国藩家书》等等。这些作品对于后人来说,有着十分好的启迪效果。不但如此,在这些作品中,曾国藩总结了一些经验,并且告诫了后人。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则是曾国藩在作品中总结的,在社会中应极少说的三种话。这三种话千万不能频繁

  • 湘军最残忍的将军,连同僚都多次请求曾国藩将他以屠城罪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853年曾国荃跟随曾国藩一起建立湘军,成为曾国藩的亲信不对,曾多次在与太平军的战争中大败太平军,可谓是战功赫赫。曾国权有一绰号"曾铁桶"在湘军攻陷吉安、安庆、天京等战斗里面都以开挖战壕包围城市方式获取胜利。且曾国荃心性狠毒残忍,是湘军将军中最为凶残的一位。这位将军的手下也大多都是不要命的士兵,

  • 这个人比张玉廷还要受雍正器重,在《雍正王朝》中却没有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也难怪,《雍正王朝》中张廷玉对我们的影响太深远,以至于我们忽视了另外一位大臣的存在,雍正朝真正的第一宠臣,其名次排在张廷玉之前,他就是鄂尔泰。鄂尔泰(1680-1745年),满洲镶蓝旗人。20岁中举人后进入仕途。可以说,鄂尔泰其人在康熙朝的官场并不顺利,干了十几年才从一个侍卫升到了内务府员外郎,此后

  • 和珅纪晓岚死对头,两人曾多次交锋,纪晓岚在朝堂之上谩骂了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和珅与纪晓岚,纪晓岚和刘墉哪个是和珅的死对头,纪晓岚对和珅的态度和评价

    可惜的是,面对官场斗争经验丰富的和珅,像纪晓岚这样聪明的饱学之士,也只是嘴上占了便宜,实际上吃了大亏,最终,也只能徒叹奈何。纪昀,字晓岚,谥文达,世称文达公,号称“无书不读,博览一世”,以文采名满天下,时人称“天下第一才子”。纪晓岚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与和珅配合完成了这部巨著。著有《阅微草堂笔记

  • 她19岁嫁给66岁乾隆,二人相差47岁,日夜侍寝却未生下儿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最疼爱的女人,历史上嫁给乾隆的女人,乾隆最疼爱的嫡公主嫁给了谁

    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算得上是高寿,普通人很少有能活到如此年纪的,即便是有一少部分人活到了60多岁,在古代那个物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可能已经病入膏肓,连吃穿都需要人照顾了。但乾隆皇帝却是一个意外,在乾隆四十一年时,66岁高龄的皇帝又举行了一次八旗选秀,相中了一位满族贵族19岁的美女,后来她就成了循贵妃

  • 若吴三桂没有因陈圆圆叛变,清军还能否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是为了陈圆圆吗,吴三桂与陈圆圆相差多少岁,吴三桂与陈圆圆真实历史

    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随后便攻下了抚顺,之后八旗军在抚顺一番杀戮抢夺后,努尔哈赤反明正式宣告开始。之后的1628年,据明史记载,“山西,陕西大饥,府谷民王嘉胤倡乱,白水盗王贰等应之,众五六千人,为流寇之始”,王嘉胤之乱被视为明末农民起义的开始。也就是说在这10年之中,明朝的主要对手

  • 清朝寒山寺“灭门”案:全寺僧侣和香客140多人,一夜间全部殒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灭门惨案真实案例,寒山寺惨案,明清时期灭门惨案

    一、寒山寺惨案提到寒山寺,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为苏州著名的佛教寺院,寒山寺一直以来都得到当地官府的大力支持和百姓的爱戴。但谁会想到突然间有一天,寒山寺的140多个人全部在一夜之间死于非命。这件事情立刻就震动了当地的官府,官府立刻派遣巡捕来到寒山寺进行调查。发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