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废后从来都不是一个感情的问题。废吕后的话,意味着太子刘盈也得被更换掉。事实上,刘邦确实考虑过用戚夫人的儿子代替刘盈。然而,刘邦放在朝堂上,直接就对周昌等功臣怼回来。类似周昌这样功臣反对刘邦改立刘如意,跟吕后同他们私交如何谈不上关系,他们大部分是觉得刘邦的这个提议破坏传统依着周礼的继承制度。大汉当时属于天下初定,正是需要用儒家提倡的礼来规整人心的时候。
按着儒家思想,自然是立子以嫡,立子以长。刘盈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立为的太子,这本身是一个合乎于礼法的事情。跟着刘盈在太子位置上也没有任何失德的行为。换言之,刘盈这个太子得也算是合格的。这样的情况之下,刘邦若只因为戚夫人的儿子样貌个个性更像他就改立太子的话,那这一做法叫立子以爱。立子以爱,这事情既不不合于礼,也常常为后世诟病。关键吧,刘邦提议改立刘如意这个想法,可能本身也就是一时冲动。因为刘如意的年纪比刘盈的年纪要小很多。
放弃一个差不多快要成年的太子,去改立一个十岁不到孩子为新太子。这事情本身就很欠思量的。类似周昌这样的功臣不支持刘如意,那是真心为了大汉江山考虑。因为天下初定,放着年长的儿子不立,改立幼子的话,前提显然需要幼子的母族有一定势力。然而,戚夫人虽然本人很得宠,但是她母族真心没势力。反之,吕后两个哥哥都是从刘邦起义的功臣,她的女婿张敖和妹夫樊哙也是汉初功臣榜上有名的人物。换言之,吕后母子也代表了部分功臣利益,他们本身也是功臣集团一员。
废吕后,改立太子,这事情不是换两个人,而是要换掉一堆人。首先吕后的哥哥,女婿和妹夫都是留不得。再者,这些人的门客恐怕也很难留。然后,这些人门客人数并不会少,甚至有些人还深处要职。吕后的女婿张敖原本是一个异姓的诸侯王,后来因为他家门客谋反一案,他跟着被降为了万户侯。但是张氏的门客还是有很多。其中,不乏有俸禄过2000石以上的达官。这样的情况之下,要废除吕后,除去刘盈的太子之位,显然是一件很折腾的事情,而且搞不好就会出乱子。
为了戚夫人母子这么折腾值得吗?还要背一个立子以爱,让糟糠原配发妻下堂的恶名。答:真心不值得。因为立幼子的话,本来就是一种豪赌。立幼子本身在未来存在很大的风险会是出现太后临朝涉政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之下,类似戚夫人这种母族没什么势力,本人政治能力又很差的皇后是毫无优势的存在。反之,吕后母子优势实在太明显。所以,刘邦从江山社稷的角度来想,最后肯定选择的是吕后母子。因为这个选择对大汉的未来和他来说都是最稳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