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且先不论此事的真假,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韩信为何会这样说?不是说因为秦始皇荒淫无度、残忍暴虐,是个不可一世的暴君,这才导致了陈胜吴广的农民揭竿起义,这才有了强秦二世而亡,仅仅“活”了36年。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来了解一下关于秦大公子扶苏这个人。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也是秦始皇寄予厚望的一位子嗣,也是希望他将来能够继承大统。
扶苏扶苏,此名来源于《山有扶苏》,“扶苏”一词是古人用来形容树木枝叶茂盛,最早出自于《诗经》,是香草佳木之意。始皇以此命名,可见其对自己长子的无限喜爱之情与寄托厚望之意。
扶苏也是没有辜负始皇的期望,从小就受过良好教育的他“性仁厚”,而且刚毅而勤政,是一位“仁君”。我们都知道,“乱世用重典”,但是盛世需仁君。因为后人治理国家是不需要太多的武力,而是需要休养生息和发展壮大的,扶苏这个人素有贤名,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是最佳人选。
司马迁《史记》评价:"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扶苏因为“仁爱”之名而深得民众,乃至朝廷官员的赞赏和支持,哪怕是秦始皇内心也是很满意的,他知道,自己将来的大业后继有人了!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曰: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但是扶苏这人太直了,有时候经常去劝谏秦始皇,但是却也惹怒了秦始皇嬴政。有一次他直言劝谏父亲,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这也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但是也因此触怒秦始皇,受命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天下之时,在沙丘病重,他自感时日不多,于是特意让赵高写好遗诏给扶苏,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然后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当时遗诏已经封好,可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便阴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还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
当胡亥派使者过去的时候,蒙恬是根本不信,但是扶苏却信了。当时蒙恬可是手握三十万大军镇守边疆,而且这封遗诏根本就禁不起详细推敲的。可是在使者的一再逼迫和催促之下,扶苏还是自杀了,从此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
胡亥即位之后只知道花前月下,而朝堂更是奸臣当道,赵高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整个朝堂甚至整个秦帝国都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这才最终造成了四处发生的农民起义,整个大秦帝国已再也不负当年荣光!
如果要是扶苏当了皇帝,或许结局应会有很大不同吧,而韩信或许也正是因此也有感而发吧,对次,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