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汉战神韩信为何会说:如秦大公子扶苏不自尽,我不会对秦作战?

大汉战神韩信为何会说:如秦大公子扶苏不自尽,我不会对秦作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871 更新时间:2024/1/17 20:07:34

那么且先不论此事的真假,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韩信为何会这样说?不是说因为秦始皇荒淫无度、残忍暴虐,是个不可一世的暴君,这才导致了陈胜吴广的农民揭竿起义,这才有了强秦二世而亡,仅仅“活”了36年。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来了解一下关于秦大公子扶苏这个人。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也是秦始皇寄予厚望的一位子嗣,也是希望他将来能够继承大统。

扶苏扶苏,此名来源于《山有扶苏》,“扶苏”一词是古人用来形容树木枝叶茂盛,最早出自于《诗经》,是香草佳木之意。始皇以此命名,可见其对自己长子的无限喜爱之情与寄托厚望之意。

扶苏也是没有辜负始皇的期望,从小就受过良好教育的他“性仁厚”,而且刚毅而勤政,是一位“仁君”。我们都知道,“乱世用重典”,但是盛世需仁君。因为后人治理国家是不需要太多的武力,而是需要休养生息和发展壮大的,扶苏这个人素有贤名,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是最佳人选。

司马迁《史记》评价:"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扶苏因为“仁爱”之名而深得民众,乃至朝廷官员的赞赏和支持,哪怕是秦始皇内心也是很满意的,他知道,自己将来的大业后继有人了!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曰: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但是扶苏这人太直了,有时候经常去劝谏秦始皇,但是却也惹怒了秦始皇嬴政。有一次他直言劝谏父亲,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这也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但是也因此触怒秦始皇,受命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而扶苏这一走,才给了后来赵高胡亥等人的机会。

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天下之时,在沙丘病重,他自感时日不多,于是特意让赵高写好遗诏给扶苏,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然后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当时遗诏已经封好,可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便阴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还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

当胡亥派使者过去的时候,蒙恬是根本不信,但是扶苏却信了。当时蒙恬可是手握三十万大军镇守边疆,而且这封遗诏根本就禁不起详细推敲的。可是在使者的一再逼迫和催促之下,扶苏还是自杀了,从此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

胡亥即位之后只知道花前月下,而朝堂更是奸臣当道,赵高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整个朝堂甚至整个秦帝国都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这才最终造成了四处发生的农民起义,整个大秦帝国已再也不负当年荣光!

如果要是扶苏当了皇帝,或许结局应会有很大不同吧,而韩信或许也正是因此也有感而发吧,对次,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更多文章

  • 皇帝效仿刘备托孤:我儿如果不行,你就取代他,旁人直接撕碎圣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蜀国之后,也有一个帝王在临终前也曾说过同样的话,与刘备不同的是,这位帝王已经不存在试探了,他对自己的王朝早已经无能为力。只是在圣旨写罢以后,被愤怒的臣子一手撕碎了,这个效仿刘备的帝王便是东晋的司马昱。公元316年,在八王之乱中被掏空家底的西晋被前赵所灭,时隔一年以后司马觐的儿子司马睿称帝,建

  • 为何霍去病骑兵屡屡击败匈奴?原来汉代一黑科技遥遥领先游牧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霍去病对匈奴有多狠,霍去病打匈奴用的骑兵还是步兵,汉代抗击匈奴

    西汉时期,为抗击匈奴,李广、卫青等一批优秀的将领远赴大漠,用铁血打出了一个族群傲立千秋的自信。其中最为亮眼的要数17岁出道,仅用4年时间饮马翰海,封狼居胥的少年将军霍去病,和一项汉代领先于世界的黑科技。 一、汉匈百年 是战是和 今天,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雄伟依旧,是来京游客的必玩之地。时间推回到两千年

  • 关羽樊城兵败,并无多大损失,为何走麦城时土崩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为什么拿不下樊城,关羽樊城之战打赢了会怎样,关羽攻打樊城的结果

    关羽选择弃舟登岸,退守麦城。此时,关羽尚有不少兵马,以关羽勇武,想要完整退回蜀中,想要保命,是完全没问题的。然而,离开麦城后,部队却发生哗变,士兵们纷纷逃亡,关羽身边只剩下十几个人!关羽的性格是“刚而自矜”,性格刚强,有点自大。但他“傲上而不忍下,期强而不凌弱”,对于文人士大夫,他一贯是不屑的,跟诸

  • 汉宣帝刘询的坎坷帝王路:他如何在把控朝政的霍光家族势力下涅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霍光与汉宣帝刘询,汉宣帝刘询的传奇一生,刘询是怎么除掉霍光的

    沉默了一会后,汉宣帝回应道:“朕年纪尚轻,不谙国事,日后还是要劳烦大将军您多费心。”紧接着,汉宣帝便当着众臣的面宣布:“诸位爱卿日后若是有事,定要先禀告到将军,由大将军定夺!”这个片段出自于《智囊》,原文记载称:“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可见,当时霍光在朝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不仅如

  • 汉献帝: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至今依然被缅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汉献帝,汉献帝皇帝结局,历史上的汉献帝聪明睿智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这是宗师级咏史大诗人刘禹锡对王朝兴衰的感慨。上下五千年,王朝起落兴衰,周而复始,似乎是封建王朝轮回的宿命。那么,提到亡国之君,你第一个会想到谁?想起什么?有什么感觉?是李煜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还是刘准和杨侗两个孩子绝望的呐喊“愿生生世世莫生于帝王之家

  • 人们普遍认为皇帝以黄色为尊,为何秦始皇却偏偏独爱黑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为啥穿黑色龙袍后世没有,各个皇帝评价秦始皇,为什么秦始皇的龙袍是黑色

    然而还流传有一个关于颜色与朝代的理论,据说是根据五行和朝代政权更迭的关系确立的。一些学者根据传统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加上历朝历代的历史和民间传说中找到了二者间关联的证据,而且还创立“五行终始说”。比如说,在上古的黄帝时期,天色发黄呈土之颜色。而之后到了大禹时期,天象是草木的青色也就是木属性,这就会

  • 钟会伐蜀,路上拜祭了两位蜀汉名臣,一位是诸葛亮,另一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钟会三势阵,蜀汉名臣简介,诸葛亮为什么要祭钟会

    诸葛亮,蜀汉名臣,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其人在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去世后,受遗诏辅政,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让蜀汉政权延续、及汉室复兴的责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的写照。不管是在三国时期,还是之后的各朝代,乃至如今,诸葛亮的评价都是很正面的。甚至被誉为“千古第一名相”。回到三国时期,哪怕是蜀汉

  • 刘备手下武功最强的五虎上将,谁最适合镇守荆州,答案很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逃离荆州完整视频,刘备手下荆州将领,刘备手下最厉害的战将

    从结局看,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谁最适合镇守荆州?一、关羽关羽是刘备手下的第一大将,武艺高强,在演义中和刘备、张飞还是结拜兄弟,对刘备十分忠诚。190年,董卓毒杀何太后和汉少帝后,天下人神共愤,袁绍、曹操、袁术等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联军气势汹汹

  • 不背叛便被背叛:刘封的死,刘备和诸葛亮谁都不无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背叛刘备,刘备杀刘封视频,假如刘备让刘封做太子

    一、不愧为长子的刘封 刘封,本姓寇,母姓刘,原是长沙(今湖南省湘阴县)人。建安六年(201),刘备为与曹操对抗而投奔刘表,因而也是在这一时段结识了刘封,并将其收为养子。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刘备尚无子嗣。刘封初成养子,刘备也始为人父。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先行受刘璋之邀入蜀。在刘备同刘璋决裂后,

  • 从汉文帝和汉景帝对待宠臣的态度,看出二帝用人手段的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文帝与汉景帝关系,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功劳,汉文帝和汉景帝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汉文帝是幸运中“被皇帝”的。所以他知道自己的分量,执政后比较谨小慎微。但既然当皇帝了,谁也不愿意做傀儡呀。所以,他做事除了谨慎之外,就是想方设法限制那些老臣的权力,省的他们尾大不掉时自己陷入被动。除了对大臣权力进行限制外,对个别大臣也动了些手段,比如平灭诸吕叛乱的大功臣周勃,就动用了几次手段,逼他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