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治世之能臣”曹操,是如何治理他所统治区域的呢?

“治世之能臣”曹操,是如何治理他所统治区域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6 更新时间:2024/2/3 21:27:02

惩办豪强,抑制兼并东汉立国之初,光武帝刘秀其实就是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建立了新的王朝。一开始还能注意抑制豪强兼并,但是到了后期随着政治腐败、宦官和外戚的争权夺利,局面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身处其中的曹操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曹操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他在洛阳北部尉任上用五色棒杖杀蹇硕的叔父,在任济南相时奏免贪官污吏,都是在惩办豪强。但是由于祸在中央,曹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赵俨满宠贾逵等官吏,抑制不法豪强。

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政策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豪强愈发的肆无忌惮,兼并越来越严重,使广大贫民更趋贫困化。这样一来,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然地盘大、兵士多、粮食足,终究被曹操击败。曹操控制冀州后,发布《抑兼并令》,谴责袁绍对于豪强的放任态度,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舒缓了北方农民的负担,稳定了新占领的河北地区。

施行屯田,恢复经济

汉末三国时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祇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短时间内就使地方“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虽然屯田设置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但是曹操也注意恢复社会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百姓重新安定下来。

简朴倡廉,移风易俗

为了积蓄民力,不奢侈浪费,提倡简朴廉洁的风气,曹操以身作则。史书记载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就是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变,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曹操临死下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要求葬礼一切从简,将士、官吏不得擅离职守。

长期战乱,社会风气必然变坏,出现了结党营私、诽谤攻讦、挟私报复等种种社会问题。曹操针对这种现象在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专门下了一道《整齐风俗令》。明令禁止结党营私,必须除掉颠倒黑白、造谣中伤的歪风劣俗。曹操还下令,不准报私仇,禁止厚葬。这些措施对于当时社会的风气,都起到了很好的纠正作用。除此之外,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响,其根基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尚仁义礼让,并试图以仁义、道德、礼让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礼为首”。

曹操严明法纪,以法治军,以法治民,他还颁布了一系列的军法、民法、奖惩法令。陈寿评价曹操“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意思是说,曹操治民用申子商鞅的法治,用兵具有韩信白起的奇谋。曹操强调法治的同时,也提倡礼义教化,这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也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曹操不仅统一了北方,而且治理巩固了北方,恢复了社会秩序和民生经济,不愧治世之能臣的评语!

参考:《三国志·武帝纪》、《蠲河北租赋令》、《曹操以法治国促进统一北方》

更多文章

  • 大汉战神韩信为何会说:如秦大公子扶苏不自尽,我不会对秦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的韩信跟扶苏是怎样的关系,韩信为什么反秦,关于韩信的资料简介

    那么且先不论此事的真假,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韩信为何会这样说?不是说因为秦始皇荒淫无度、残忍暴虐,是个不可一世的暴君,这才导致了陈胜吴广的农民揭竿起义,这才有了强秦二世而亡,仅仅“活”了36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来了解一下关于秦大公子扶苏这个人。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也是秦始皇寄予厚望的一位子

  • 皇帝效仿刘备托孤:我儿如果不行,你就取代他,旁人直接撕碎圣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蜀国之后,也有一个帝王在临终前也曾说过同样的话,与刘备不同的是,这位帝王已经不存在试探了,他对自己的王朝早已经无能为力。只是在圣旨写罢以后,被愤怒的臣子一手撕碎了,这个效仿刘备的帝王便是东晋的司马昱。公元316年,在八王之乱中被掏空家底的西晋被前赵所灭,时隔一年以后司马觐的儿子司马睿称帝,建

  • 为何霍去病骑兵屡屡击败匈奴?原来汉代一黑科技遥遥领先游牧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霍去病对匈奴有多狠,霍去病打匈奴用的骑兵还是步兵,汉代抗击匈奴

    西汉时期,为抗击匈奴,李广、卫青等一批优秀的将领远赴大漠,用铁血打出了一个族群傲立千秋的自信。其中最为亮眼的要数17岁出道,仅用4年时间饮马翰海,封狼居胥的少年将军霍去病,和一项汉代领先于世界的黑科技。 一、汉匈百年 是战是和 今天,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雄伟依旧,是来京游客的必玩之地。时间推回到两千年

  • 关羽樊城兵败,并无多大损失,为何走麦城时土崩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为什么拿不下樊城,关羽樊城之战打赢了会怎样,关羽攻打樊城的结果

    关羽选择弃舟登岸,退守麦城。此时,关羽尚有不少兵马,以关羽勇武,想要完整退回蜀中,想要保命,是完全没问题的。然而,离开麦城后,部队却发生哗变,士兵们纷纷逃亡,关羽身边只剩下十几个人!关羽的性格是“刚而自矜”,性格刚强,有点自大。但他“傲上而不忍下,期强而不凌弱”,对于文人士大夫,他一贯是不屑的,跟诸

  • 汉宣帝刘询的坎坷帝王路:他如何在把控朝政的霍光家族势力下涅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霍光与汉宣帝刘询,汉宣帝刘询的传奇一生,刘询是怎么除掉霍光的

    沉默了一会后,汉宣帝回应道:“朕年纪尚轻,不谙国事,日后还是要劳烦大将军您多费心。”紧接着,汉宣帝便当着众臣的面宣布:“诸位爱卿日后若是有事,定要先禀告到将军,由大将军定夺!”这个片段出自于《智囊》,原文记载称:“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可见,当时霍光在朝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不仅如

  • 汉献帝: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至今依然被缅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汉献帝,汉献帝皇帝结局,历史上的汉献帝聪明睿智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这是宗师级咏史大诗人刘禹锡对王朝兴衰的感慨。上下五千年,王朝起落兴衰,周而复始,似乎是封建王朝轮回的宿命。那么,提到亡国之君,你第一个会想到谁?想起什么?有什么感觉?是李煜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还是刘准和杨侗两个孩子绝望的呐喊“愿生生世世莫生于帝王之家

  • 人们普遍认为皇帝以黄色为尊,为何秦始皇却偏偏独爱黑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为啥穿黑色龙袍后世没有,各个皇帝评价秦始皇,为什么秦始皇的龙袍是黑色

    然而还流传有一个关于颜色与朝代的理论,据说是根据五行和朝代政权更迭的关系确立的。一些学者根据传统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加上历朝历代的历史和民间传说中找到了二者间关联的证据,而且还创立“五行终始说”。比如说,在上古的黄帝时期,天色发黄呈土之颜色。而之后到了大禹时期,天象是草木的青色也就是木属性,这就会

  • 钟会伐蜀,路上拜祭了两位蜀汉名臣,一位是诸葛亮,另一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钟会三势阵,蜀汉名臣简介,诸葛亮为什么要祭钟会

    诸葛亮,蜀汉名臣,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其人在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去世后,受遗诏辅政,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让蜀汉政权延续、及汉室复兴的责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的写照。不管是在三国时期,还是之后的各朝代,乃至如今,诸葛亮的评价都是很正面的。甚至被誉为“千古第一名相”。回到三国时期,哪怕是蜀汉

  • 刘备手下武功最强的五虎上将,谁最适合镇守荆州,答案很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逃离荆州完整视频,刘备手下荆州将领,刘备手下最厉害的战将

    从结局看,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谁最适合镇守荆州?一、关羽关羽是刘备手下的第一大将,武艺高强,在演义中和刘备、张飞还是结拜兄弟,对刘备十分忠诚。190年,董卓毒杀何太后和汉少帝后,天下人神共愤,袁绍、曹操、袁术等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联军气势汹汹

  • 不背叛便被背叛:刘封的死,刘备和诸葛亮谁都不无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背叛刘备,刘备杀刘封视频,假如刘备让刘封做太子

    一、不愧为长子的刘封 刘封,本姓寇,母姓刘,原是长沙(今湖南省湘阴县)人。建安六年(201),刘备为与曹操对抗而投奔刘表,因而也是在这一时段结识了刘封,并将其收为养子。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刘备尚无子嗣。刘封初成养子,刘备也始为人父。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先行受刘璋之邀入蜀。在刘备同刘璋决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