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败仗,被敌军吊打却毫无脾气,差点让唐朝灭亡

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败仗,被敌军吊打却毫无脾气,差点让唐朝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58 更新时间:2024/1/25 9:03:16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纷起,强者着跨州连郡,弱者宰割县邑,相互间征伐攻讨,使得海内乱成一锅粥。在这超级大乱世当中,隋炀帝的表弟李渊自太原起兵,没多久便攻取长安,在关中创建帝业。随后,李渊又派次子李世民等人南征北讨,积数年之功,才换回削平群雄、海内基本一统的局面,历史由此进入唐朝时代。

唐朝能统一天下,李世民居功至伟

不过唐朝在创建之初,根基并不稳固,在关陇、凉州一带与之同时并存的势力还很多,其中实力最强者有薛举李轨两大集团,尤其以前者对李唐的威胁最大。薛举起初担任金城(今兰州市)校尉,于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在占据金城后自立为西秦霸王,并开仓散粮以赈济贫乏,以此深得民心。薛举不久又称帝,随即向外扩张,短短时间内便占据陇右全境,拥兵十三万人,势力极为强盛。

隋大业末,任金城府校尉。会岁凶,陇西盗起,金城令郝瑗将讨贼,募兵数千,檄举将。始授甲,大会置酒,举与子仁杲及其党劫瑗于坐,矫称捕反者,即起兵,囚郡县官,发粟以赈贫乏,自号西秦霸王,建元秦兴...兵锋锐甚,所徇皆下。不阕旬,尽有陇西地,众十三万。见《新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十一》。

隋末唐初群雄割据图

就在薛举踌躇满志,准备向西攻取关中之际,却得到李渊已占据长安的消息,心中颇为愤恨。薛举与李渊皆有占据关陇、创建帝业的意图,在一山难容二虎的情况下,双方间的战争已变得不可避免。早在李渊称帝之前,双方便有了大规模的冲突。等到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李渊称帝后的第二个月,薛举倾尽国中全部精锐东侵,目标直指长安。

此时,薛举将兵力分为三部,其中主力向高墌(今陕西长武县北)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袭扰北地、扶风二郡。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唐高祖不敢怠慢,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统领八总管、约四万人的兵力前往迎战,期冀阻挡住敌军的攻势。

薛举在第一次浅水原之战中完胜唐军

按照正史的说法,李世民到达高墌城后不久,便因罹患疟疾而病倒,无奈之下只好将指挥权临时交与行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并告诫二人以逸待劳,切不可冒险出击。然而殷开山却并不以为然,怂恿刘文静做出出城交战的决定,结果在混战中被薛举从背后偷袭,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东北)大败亏输。

经此一战,唐军死亡率高达50%-60%,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阵亡。战后,李世民狼狈逃回长安,薛举则乘胜占领高墌,并收集唐兵的死尸堆成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以此来夸耀战绩。战后,刘文静、殷开山被罢官。但根据李世民在位时有大量篡改历史的“黑”记录,我们有理由怀疑,浅水原之战的指挥者就是他本人,而刘文静、殷开山不过是“背锅侠”而已。

战后,刘文静、殷开山被罢官

乃陈于高西南,恃众而不设备。举潜师掩其后,壬子,战于浅水原,八总管皆败,士卒死者什五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皆没。世民引兵还长安,举遂拔高,收唐兵死者为京观。”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唐纪一》。

浅水原之战的惨败令唐朝上下震动不已,关中骚动不安,薛举在大谋士郝瑗的建议下,决定乘胜东进,彻底击灭李渊集团。可惜天不假年,正当薛举准备出兵之际,却突然患病而死,此时距他大胜唐军才一个月而已。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才使得唐朝避免在建立之初便灭亡的命运。

薛举病死后,其子薛仁杲即位,由于生性残暴、果于杀戮,在国中并不得人心,加之大谋士郝瑗病故,使得西秦国势迅速下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发动绝地反击,在高墌城完败秦军,重拾在此地丢失的尊严。不久,薛仁杲兵败出降,被押解至长安处斩,时在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距浅水原之战才不过四个月时间。

李世民在第二次浅水原之战中完胜秦军

薛仁杲被杀后,西秦帝国随之灭亡,不久割据凉州的李轨也败于唐朝,关陇、凉州一带自此全部归属唐朝。随着关陇、凉州的平定,唐军遂将注意力集中于关东、江南等地区,没几年的时间便陆续削平群雄,实现海内一统。

更多文章

  • 南唐政权留下了哪些铸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枪定南唐,南唐皇后宋福金,南唐存在多少年

    这句著名的战略构想出自五代十国王朴的平边策,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后周郭荣的统一战争正式拉开序幕,按平边策公画,后周第一个拿来开刀的就是位于江淮的南唐,而此时的南唐早已没了当年南方第一强国的雄风,由于对闽楚用兵实力耗竭,又有五鬼当朝醉生梦死,周军南下诸将奋勇争先,先后拿下南唐的寿州,濠州,泗州,

  • 隋炀帝赏给日本一块木头,现被日本奉为国宝,天皇也不能动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日本国宝木头,隋炀帝赏赐日本一个木头,一张图看懂隋炀帝

    日本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我们国家的附属藩国,他们的建国历史很短,而且人口稀少,所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但日本人一向有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在意识到自己的众多不足之后,他们就大量派遣使臣来到当时物阜民丰的中国。中国为了彰显大国气度,自然是愿意将我们先进的各种思想文化传播给他们。他们又巧妙的抓住了机会

  • 花剌子模在唐朝被称作“火寻”,曾遣使来唐朝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花剌子模名将,花剌子模太后被俘唱的什么歌,花剌子模太后唱歌

    “花剌子模”是中国的叫法。《新唐书》里称这个地方为“火寻”。《元史》始译为“花剌子模”。国外,一般称古时候这个地方叫“乔拉斯米亚(Chorasmia)”,或者拼为“Chorezm”及“Khwarezm”。不管叫什么,这个地方,指的是今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阿姆河两岸地区。据考证,这个地方从约前

  • 李世民娶了隋炀帝这个女儿,虽然生下两个皇子,但命运始终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真的娶杨广的女儿吗,隋炀帝和李世民之间的故事,李世民和隋炀帝谁的影响最大

    李世民登上皇位以后,励精图治、爱民如子并且非常喜欢学习来充实自己。可谓是一代明君了。我们也都知道李世民有一个儿子叫李恪,这个李恪的生母实际上是隋炀帝的女儿,也就是前朝公主。正是因为前朝公主的身份,杨妃在公众其实过得非常痛苦。虽然也为李世民生下了两个孩子,地位也不低,但是始终得不到李世民的爱与尊重,也

  • 皇位争夺激烈时裴寂支持李建成,李世民登基后借机将其远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裴寂和李世民,裴寂与李世民的斗争,李世民为什么不杀裴寂

    这个人没有萧何供应粮草的本事,没有张良运筹帷幄的智谋,没有韩信纵横沙场的能耐,但他确确实实是唐的第一位元勋,他名叫裴寂。晋阳起兵首功裴寂(570年——632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东南)人。祖父、父亲在隋朝都做过不小的官,然他是个孤儿,得几个哥哥的抚养才长大成人。裴寂有着一副好相貌,眉毛稀疏

  • 杨贵妃究竟有多胖?XXL都不一定塞得下,可以当大码模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贵妃的真实身材,杨贵妃胖不胖,有没有资料证明杨贵妃身材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就是一个小胖子,而在唐朝,胖子十分的吃香,唐玄宗的后宫个个都是小胖子,他最宠爱的就是杨贵妃,在他们看来胖人比较丰满,叫富态,而体型又十分的圆润,要比瘦人更加的有曲线美,杨贵妃在唐玄宗的眼中就是一个女神,而唐玄宗为了她,甚至抛开了伦理的枷锁,强行把她纳为自己的贵妃。起初杨玉环并

  • 李隆基当太子后太平公主就与之为争权而出现矛盾,并最终导致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政变,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皇位之争,李隆基历任太子

    太平公主势力的嚣张太平公主是唐睿宗唯一的亲妹妹。景云年间,她纠集的势力达到鼎盛的阶段。正如《旧唐书·刑法志》所说:“景云继立,归妹怙权。”韦后被诛,睿宗继位,有志者莫不想望太平,努力恢复贞观之风。就在立隆基为太子的第二天,即六月二十八日,睿宗召拜姚元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七月八日,召拜宋璟检

  • 李隆基当太子不久便出现应立长子的传言,但传言为太平公主所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李隆基当太子的时候生了几个孩子,李隆基如何当上太子

    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唐睿宗重新称帝后,首先遭到的是如何确定太子的问题。“时将建储贰,以成器嫡长,而玄宗有讨平韦氏之功,意久不定。”成器是睿宗的嫡长子,早在六岁时就曾被立为皇太子。按照传统的嫡长制继承法,皇太子理应是成器。但是,睿宗没有贸然地据此办事。经过三天的商议,六月二十七日宣布以第三子隆基为太子。

  • 唐太宗晚年的荒唐生活,千古一帝是明君还是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是千古一帝吗,历史上的唐太宗是明君吗,唐太宗是个怎么样的明君

    贞观六年(633年)的腊月,年根将近,天上飘着瑞雪,人间一派祥和。由于数年来国家大治物丰民安,出现了史上少有的大唐气象,唐太宗李世民心情不错,信步走出皇城,望着长安街上车水马龙忙着要过年的盛世景象,他忽然想到了另一类人----监狱中的死囚,此时此刻他们在想什么呢?于是这位千古第一仁君轻车简从,来到长

  • 看见武则天的复原图,才明白为何唐太宗不爱,李治却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和李治真实关系,武则天秘史李治吻戏,唐太宗与武则天啥关系

    封建王朝中,能掌控朝廷的女人并不在少数,但她们即使掌控了权力,名义上的天下之主也仍然是皇帝。在那个男权的社会,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即使权倾朝野的慈禧,也要以垂帘听政为名去掌握朝纲。历朝历代,能做到以女子的身份,名正言顺登上帝位的只有武则天一人。唐太宗时代的她,只是后宫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女人。但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