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国赵氏家族的历史渊源

晋国赵氏家族的历史渊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9 更新时间:2024/1/20 13:48:50

晋国赵氏是具有相当古老历史的家族。据说赵氏与嬴秦出自同一个始祖。这当然有可能是后来人的穿凿附会,举凡任何王朝,都要为自己追溯祖先,其中又以炎黄两大帝君为最早,注重的都是华夏王朝的正统性。晋国赵氏的始祖与嬴秦的始祖是黄帝之孙颛顼帝,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是传说中的人物。《史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晋国赵氏与嬴秦的渊源,即在这个大业的身上。

《史记》载:“大业娶少典之子,日女华,生子大费,与禹平如土”,大业是颛顼帝的玄孙。这位大业显然在部族中地位尊崇,甚至还能娶了少典氏的女人,《国语》里载:“少典娶于有蟜氏女,生黄帝轩辕氏、炎帝”,可见要说黄帝、炎帝是华夏之先祖,那么少典就是孕育华夏之部族,少典氏显然历经黄帝而后百余年依然是华夏之尊贵部族,得到上古贵族子弟们的倚仗。大业娶了少典氏的女子,又生下了大费。这种血乳交融的贵族体系,让大费即便不能成为帝君,也与帝君之辈为伍。

[var1]

大费还有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即为伯益。史书有:“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为后,见咎繇之贤也,而欲以为后。咎繇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遂称疾不出而死。禹于是乎让益,于是乎攻益自取”,可见当年大禹是曾经可能推行过旧制,就是禅位于伯益,只是后来遭到夏启的攻伐,才导致伯益没有最终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伯益最终的结局或许并不太好,只是后来伯益留下了两个儿子,《史记》载:“大费生子二人:一日大廉,实名鸟俗氏;二日若木,实费氏”,这些子孙大多继承了祖先们的本领,既是擅长于治水、驯养之事。而关于赵氏的渊源,就又要关系到这位大廉。

实际上从这个时期开始,这个家族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低谷。史书中关于大廉的记载,都要到七世玄孙孟戏、中衍了。中衍所生活的时代,已经是商王朝,这个时期的商朝帝君是太戊,中衍因为擅长驾驶马车,受到太戊的赏识,除了让中衍为自己驾车,还把女儿嫁给了中衍。有的话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事实就是如此,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中衍继承了祖先们的优良传统,依然亲近于华夏王朝的贵族们,而自中衍后这个家族便始终在王朝中担任重要岗位,世代辅佐商王朝帝君。中衍后来有个玄孙叫中潏的,史书中有:“中潏在西戎,保西陲”,中潏成为镇守殷商王朝西部边陲的重要力量。

[var1]

到了中潏的儿子辈,有个叫飞廉的。《孟子》有:“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这即是说飞廉很有可能是殷纣王身边猛将,曾经冲锋在抵抗姬周的前沿。飞廉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恶来,一个是季胜,其中恶来死于周武王伐商之役,史书中没有提及季胜是否臣服姬周,但从其子孙后来的结局看来,似乎季胜这支部族后裔并没有被灭种,《史记》有:“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季胜生孟增”,这个孟增就很有意思了,有所谓“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什么是“宅皋狼”呢,其实就是蛮将的意思。

《史记》有:“宅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终于说到了最关键的人物造父。造父的身体里依然流淌着祖先们的血液,他因擅长驯马和驾车,受到周穆王的重用,跟随周穆王西行东游,还曾在周天子攻打徐偃王的战争中立下功劳,而受封于赵城。从此而后,造父的后人们就姓了赵。那么,赵氏后来又是如何来到了晋国,成为了晋国显赫百年的赵氏的呢?原来啊,周幽王时代造父的后人叔带见天子无道,就离开镐京城而来到了晋国,成为晋文侯的辅臣,其后赵氏即在晋国落地生根。晋国赵氏的历史便自此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燕国东部有个上古之国无终国,是燕国人挺进东方的巨大障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上古燕国,历史上的燕国简介,燕国全盛时期最大版图

    历史上对于无终国的记载没有那么详细,无终国出现的时间大致在燕国庄公前后。燕国受山戎侵扰,无力抗拒之下派人到齐国请求援助。齐桓公派出大军,遂与燕国、无终国结盟,共同打退了侵犯燕国的山戎部落,并是把中土大军推进至孤竹、令支国境,彻底摧毁了燕国周边具有威胁的部族力量,燕国遂能休养生息。但休养生息的不止燕国

  • 乐毅变法后,燕国历经5位君主,他们分别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燕昭王死后乐毅的命运,乐毅变法,战国时期乐毅简历

    [var1]一、燕昭王燕昭王(公元前335 - 公元前279年),姬姓燕氏,名职。年轻的时候,燕昭王流落到韩国。公元前318年,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引发燕国内乱。公元前314年,齐国攻破燕国,燕王哙和子之被杀。之后,燕昭王被赵武灵王派人送回燕国。即位后,燕昭王招纳贤士,师事郭隗,士人争相趋燕。外用

  • 车裂商鞅,还能钳制旧贵族,看秦惠王如何一箭双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鞅是先死还是先车裂,惠王为什么要车裂商鞅,秦孝公不死商鞅会不会被车裂

    他就是商鞅,秦国史上最伟大的功臣,却在秦孝公去世后不久,便以叛国罪被五马分尸于秦国的街头,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var1]秦惠王,继承了其父秦孝公举贤授能的优良家风,因重用客卿张仪而闻名于世。那么,同样都是功勋卓著的客卿,为何他能给张仪荣华富贵,却偏偏容不下商鞅半分?难道仅仅是为了报复当年的旧怨?我

  • 春秋五霸中,这位君主仁义有信,却饱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五霸谁最仁义,春秋时期最仁义的君主,春秋五霸的十大特征

    [var1]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襄公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而批评者则认为宋襄公虚伪至今,沽名钓誉,比如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成得臣就直言道:“宋君好名无实,轻信篡谋。”但是,在笔者看来,纵观宋襄公的一生,其仁义有信的一面显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直坚持下来的。在这一点上,宋襄公和三

  • 鲁班、墨子、孔子之间,谁才是那个任性的异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墨子和孔子哪个更厉害,墨子与孔子的关系,墨子和孔子有什么分歧

    《礼记》载:“季康子之母四、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公输班家族是代代服务于诸侯们的工匠家族。《述异记》载:“鲁班以石为禹九州图”,这是已知最早的石刻地图。《史记》载:“墨子尝为宋大夫”。鲁班和墨子这样的技术人才能够在春秋战国脱颖而出,正是诸侯们对农耕和征战之需求所致,墨斗、刨子、钻子、锯子这些

  • 靠嘴巴能当上秦国相邦的人: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由盛转衰的过程,论述秦国由盛而衰,李斯如何带领秦国由盛转衰

    [var1]蔡泽,生卒不详,战国时燕国纲成(今河北万全)人,善辩多智,深谙“月满则亏”的道理。因向范雎点破“狡兔死,走狗烹”,使其功成身退后,被范雎向秦昭襄王推荐,可代己为相。几个月后,辞掉相位,定居秦国做小吏,经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任职,乱世中保全自身。惠文王之后,献计秦昭襄王离间魏安釐

  • 楚国北进的死敌:“汉阳诸姬”联盟诸侯群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阳诸姬,汉阳诸姬指的是谁,楚国的历代诸侯

    在史书中有个叫“汉阳诸姬”的联盟诸侯群,他们的位置大概在楚国的北边,夹杂在大巴山与大别山之间,正好在长江的北面,淮河的周围,是楚国北进中原和周王室南拓的中间地带。当然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这里生产铜矿,要知道殷商以来,王室贵族们对青铜的需求量非常之大,汉阳诸姬所在地,周天子就不会放弃。因此自武王建国,

  • 《山海经》不是神话,很可能是人类丢失了12万年的一个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山海经真实历史,山海经是史前文明记录吗,山海经算是神话故事吗

    然而,跟古人比,现代人的想象力,实在是太“宅”了。《南山经》真正记录的,很有可能是一条古人类迁徙之路。因为在《南山经》中提到的很多动物,在中国可能找不到原型,但是如果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就一定能看到类似的动物。比如《南山经》中记载的第一座山,招摇之山。这里有一种名叫狌狌的动物,形状像猴子,但是长着白色

  • 为什么有人会说晋国胡里胡气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代,有个胡里胡气的国家,就是我们今天人都知道的晋国。为什么要说晋国胡里胡气呢?因为在晋国的疆域范围内,生活着很多“胡”人,这个“胡”人跟后来的“胡”人不同,这里的“胡”人更多说的是戎狄部族。晋国地处于太行山以东和函谷关以西,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恰好就是在中原与北方、中原与西方过渡地带

  • 晋国名将魏犨武力值爆棚,一生充满传奇,曾恶斗怪兽威震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犨后人,魏犨和南宫长万,晋国大将魏犨

    春秋时期,晋国是地处中原的大国。晋文公时,晋国人才济济,曾经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晋文公重耳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时,大将魏犨是一位颇具传奇的勇将。晋公子重耳逃难的时候,跟随其左右的魏犨首次展露出来了惊人的战斗力。当时重耳逃到了楚国,楚王对待重耳非常好,两人还一起在云梦打过猎。打猎时,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