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车裂商鞅,还能钳制旧贵族,看秦惠王如何一箭双雕?

车裂商鞅,还能钳制旧贵族,看秦惠王如何一箭双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76 更新时间:2024/1/15 12:45:49

他就是商鞅,秦国史上最伟大的功臣,却在秦孝公去世后不久,便以叛国罪被五马分尸于秦国的街头,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var1]

秦惠王,继承了其父秦孝公举贤授能的优良家风,因重用客卿张仪而闻名于世。那么,同样都是功勋卓著的客卿,为何他能给张仪荣华富贵,却偏偏容不下商鞅半分?难道仅仅是为了报复当年的旧怨?我想,秦惠王也算得上是一位贤君,未必会睚眦必报吧!

1商鞅变法严重侵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秦孝公即位后,决定恢复秦穆公时的霸业,下天下发布招贤令。在魏国怀才不遇的商鞅便辗转来到秦国。

商鞅面见秦孝公,与之商讨国家发展战略,从五帝三代谈到春秋五霸。可是,秦孝公想在有生之年成就霸业,于是,商鞅便以魏国李悝变法的成功案例,建议孝公变法图强,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秦孝公想在有生之年成就霸业,商鞅通过变法实现了孝公的梦想,却得罪了代表即得利益者的旧贵族,从而将自己推上了一条不归路。而秦法的成功实施,敲响了商鞅死亡的丧钟。

[var1]

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农战,即鼓励农耕、奖赏军功。农耕确保国家粮食供应无忧,军功则打开了普通百姓的升迁通道。因此,加官进爵不再是世袭贵族们的专享福利。此举赢得了广大平民阶层的大力拥护,人人都乐意投身于辛勤耕作和奋勇杀敌。相反,那些本来衣食无忧且碌碌无为的贵族们,其生存坏境一落千丈,切身利益遭到了巨大的侵害。

因此,变法之路注定从开始就铺满荆棘,旧贵族们必定会千方百计去阻碍新法的推行。可是,商鞅并没有让秦孝公失望,与权贵势力当场激辩,舌战群雄,变法方案终于艰难地获得通过。

可是,变法就意味着要削减旧贵族们的权益,新法的执行时间越长,他们失去的就越多。商鞅动了他们的奶酪,因为孝公的存在,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只要给他们抓住一丁点机会,他们必定会置商鞅于死地。就如吴起在楚国推行变法,楚悼王尸骨未寒,吴起便惨死在楚悼王的尸身上。

[var1]

2太子犯法,师傅代过

新法实行后,时任太子的秦惠王犯了法。这给新法的推行又出了个新难题。如果执行,必然得罪太子,不出意外,就是将来的秦王。反之不执行,新法以后将如何服众?秦国上下都在看商鞅该何去何从,甚至旧贵族们一度认为翻盘的时刻到了。

但是,商鞅却不畏压力,坚决依法处罚太子,成功地转危为机,不但让新法顺利实行,还堵上了权贵们的嘴。太子是国君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替太子受过。

不幸的是,后来公子虔又犯了法,被处以劓刑。劓刑就是把鼻子割掉,任你之前是潘安在世,受过劓刑后一样面目狰狞。所以,一般人都无法接受人们的异样目光,偷偷跑到荒无人烟的地方了此残生。但是,像公子虔这种王室子弟,哪里能忍受那么凄苦的生活,于是只能闭门不出,而这一躲就是八年。这么深的怨恨,如果获得报复的机会,恐怕不亚于火山爆发吧。

果然,秦惠王刚继位,公子虔便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告发商鞅要造反。公子虔为秦惠王的师傅又为其受过罚,他的请求,秦惠王多少还是会顾及的。因此,公子虔的告发扣响了诛杀商鞅的扳机。

[var1]

3商鞅的死,成就秦惠王的名

新法的执行削减了贵族的利益,那谁是最终的获益者?商鞅?不是,真正的受益者是秦国以及秦国的国君,之前的秦孝公,现在的秦惠王。

秦国因此迅速崛起,一改之前被魏国碾压的颓势。事实证明,如果秦国没有商鞅变法,那么百年之后的统一天下可能只是一场梦。

这一点,秦孝公明白,甚至扬言愿以半壁江山相赠。秦惠王以善于抉择见称,当然清楚新法的利弊。

[var1]

秦惠王认同商鞅的法,但是不能忍受商鞅的名声盖过自己,一个想在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的王当然需要拥有自己的光环。那么他为何不给商鞅留条活路?

1)新法是秦国的法,不是商鞅的法。商鞅死但是新法不死,只有这样,才能让国人明白新法是秦国的法,才能唯秦惠王马首是瞻。2)商鞅死了,才能暂时缓解旧贵族对王室的仇恨。同时,商鞅的死给秦惠王留了一个对付旧贵族的机会。其实,秦惠王也明白商鞅是被公子虔诬陷的,那么要不要替商鞅翻案,完全由秦惠王说了算。这样,旧贵族就成了秦惠王的瓮中之鳖。秦惠王借他们的手处死了商鞅,同时还获得了钳制他们的把柄,可谓是一举两得。3)商鞅死了,可以减轻魏国对秦国的压力。商鞅曾经使诈俘获魏国公子卬,并击败魏军,魏国因此对商鞅怀恨在心。秦惠王刚即位,用商鞅的死来获得其他诸侯的好感,同时使那些诸侯以为秦国要放弃法治,从而对秦国放松警惕。4)秦国变法获得成功,商鞅对秦惠王已无利用价值。此时,功成身退是商鞅唯一选择,但是商鞅舍不得放弃即得利益,那等待他的只能是死路一条。结语:

[var1]

秦孝公去世,商鞅惨遭极刑,是因为商鞅不懂得功成身退,他不明白自己的存在将掩盖秦惠王的光芒。

秦法已经成熟,抛弃一颗没有价值的棋子还能同时钳制旧贵族,一举两得的买卖,秦惠王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资料:《史记》、《商君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中,这位君主仁义有信,却饱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五霸谁最仁义,春秋时期最仁义的君主,春秋五霸的十大特征

    [var1]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襄公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而批评者则认为宋襄公虚伪至今,沽名钓誉,比如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成得臣就直言道:“宋君好名无实,轻信篡谋。”但是,在笔者看来,纵观宋襄公的一生,其仁义有信的一面显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直坚持下来的。在这一点上,宋襄公和三

  • 鲁班、墨子、孔子之间,谁才是那个任性的异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墨子和孔子哪个更厉害,墨子与孔子的关系,墨子和孔子有什么分歧

    《礼记》载:“季康子之母四、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公输班家族是代代服务于诸侯们的工匠家族。《述异记》载:“鲁班以石为禹九州图”,这是已知最早的石刻地图。《史记》载:“墨子尝为宋大夫”。鲁班和墨子这样的技术人才能够在春秋战国脱颖而出,正是诸侯们对农耕和征战之需求所致,墨斗、刨子、钻子、锯子这些

  • 靠嘴巴能当上秦国相邦的人: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由盛转衰的过程,论述秦国由盛而衰,李斯如何带领秦国由盛转衰

    [var1]蔡泽,生卒不详,战国时燕国纲成(今河北万全)人,善辩多智,深谙“月满则亏”的道理。因向范雎点破“狡兔死,走狗烹”,使其功成身退后,被范雎向秦昭襄王推荐,可代己为相。几个月后,辞掉相位,定居秦国做小吏,经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任职,乱世中保全自身。惠文王之后,献计秦昭襄王离间魏安釐

  • 楚国北进的死敌:“汉阳诸姬”联盟诸侯群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阳诸姬,汉阳诸姬指的是谁,楚国的历代诸侯

    在史书中有个叫“汉阳诸姬”的联盟诸侯群,他们的位置大概在楚国的北边,夹杂在大巴山与大别山之间,正好在长江的北面,淮河的周围,是楚国北进中原和周王室南拓的中间地带。当然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这里生产铜矿,要知道殷商以来,王室贵族们对青铜的需求量非常之大,汉阳诸姬所在地,周天子就不会放弃。因此自武王建国,

  • 《山海经》不是神话,很可能是人类丢失了12万年的一个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山海经真实历史,山海经是史前文明记录吗,山海经算是神话故事吗

    然而,跟古人比,现代人的想象力,实在是太“宅”了。《南山经》真正记录的,很有可能是一条古人类迁徙之路。因为在《南山经》中提到的很多动物,在中国可能找不到原型,但是如果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就一定能看到类似的动物。比如《南山经》中记载的第一座山,招摇之山。这里有一种名叫狌狌的动物,形状像猴子,但是长着白色

  • 为什么有人会说晋国胡里胡气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代,有个胡里胡气的国家,就是我们今天人都知道的晋国。为什么要说晋国胡里胡气呢?因为在晋国的疆域范围内,生活着很多“胡”人,这个“胡”人跟后来的“胡”人不同,这里的“胡”人更多说的是戎狄部族。晋国地处于太行山以东和函谷关以西,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恰好就是在中原与北方、中原与西方过渡地带

  • 晋国名将魏犨武力值爆棚,一生充满传奇,曾恶斗怪兽威震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犨后人,魏犨和南宫长万,晋国大将魏犨

    春秋时期,晋国是地处中原的大国。晋文公时,晋国人才济济,曾经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晋文公重耳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时,大将魏犨是一位颇具传奇的勇将。晋公子重耳逃难的时候,跟随其左右的魏犨首次展露出来了惊人的战斗力。当时重耳逃到了楚国,楚王对待重耳非常好,两人还一起在云梦打过猎。打猎时,楚王

  • 嫪毐与赵姬之间的私生活在秦国并非大问题,其自称假父则犯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嫪毐和赵后情史,嫪毐与秦王什么关系,怎样评价秦国嫪毐

    嫪毐是赵国人,赵姬也是赵国人,同乡音同习俗,易于亲近,可解帝太后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的忧愁。嫪毐是具有超强性功能的男子,而且可以作性表演,对成熟妇人有吸引力。太后宫中,戒备森严,不相干的男人岂能随便进入。帝太后买通主持刑罚的官吏,仅仅拔去嫪毐的胡须,就把他当作太监送进宫中。帝太后得到嫪毐,受用后大为兴

  • 弹丸之地的卫国,都出了哪些改变历史的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卫国出了哪些人才,卫国历史上的人才,战国时代卫国的人才

    这个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涌现出了诸多思想流派,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之上互相交锋,擦碰出来有史以来最绚烂的思想火花。同样的,这个时代也是人才辈出,群英荟萃,众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思想大家都在这个时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孔子、老子、墨子 、韩非子、荀子、孙子等等,都是各学派的精神领袖,其

  • 诸侯内斗 王室内乱,齐桓公如何以霸主的身份维持中原联盟的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桓公怎样坐上春秋霸主宝座,中原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如何成为春秋霸主

    上一篇讲到,齐国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前680年组织众诸侯在鄄(juàn)地会盟,齐桓公正式当上了中原的霸主。齐桓公获得盟主这个位置依靠的手段是兼并周边小国扩张自己的势力;再拉拢其余地区的小国结盟打造自身的国际地位;进而通过联盟的力量向剩下的中原大国施压,胁迫使其承认齐国霸主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考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