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客死他乡的名臣,刘邦逼着发小投奔了匈奴,李陵终身未能归汉朝

历史上客死他乡的名臣,刘邦逼着发小投奔了匈奴,李陵终身未能归汉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446 更新时间:2024/1/23 15:59:50

韩王信

第一个韩王信,大家都听过韩信的很多,但是知道韩王信的人很少,韩王信的名字也叫韩信,因为他曾经是国外的王,大家为了区分开他和淮阴侯韩信,所以把他称为韩王信。韩王信很倒霉,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匈奴南下就包围了韩王信的底盘,韩王信的那点兵力哪够对付雪匈奴的啊,只能和匈奴周旋,刘邦带着人赶到,发现匈奴和韩王信的人根本没打仗,于是刘邦单方面断定韩王信投降了匈奴,要除掉韩王信。韩王信百口莫辩,既然解释不通,索性就随歪就斜真的投降了匈奴。韩王信就此去了匈奴的底盘,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

韩王信

第二个卢绾,卢绾和刘邦从出生就开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和刘邦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也是因为这个巧合,让卢绾的父亲放弃了富农的身份主动跑去结交了刘邦的父亲。后来刘邦到了上学的年纪,可是家里穷请不起先生,还是卢绾的父亲慷慨解囊,让刘邦和自己的儿子卢绾一块学习。

卢绾

如果没有后面的楚汉争霸,刘邦永远只做那个亭长的话,卢绾和刘邦的友谊估计能够持续到两个人的生命尽头。可是随着身份的提升,让刘邦越来越看淡这份友谊,在刘邦生命弥留之际,刘邦发出了两道圣旨,一个是杀樊哙,一个是杀卢绾。刘邦驾崩之后,大汉朝成了吕后的天下,樊哙是吕旭的亲妹夫,刘邦下令追杀樊哙的圣旨,随着吕后的上位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可是卢绾不一样,卢绾的后天是刘邦,要杀卢绾的同样也是刘邦,为了活命,卢绾不得不逃到了匈奴,和玩伴一同打天下的卢绾,结果最后被同伴逼这投奔了匈奴,致死也没能回来。

卢绾

第三个李陵,李陵攻打匈奴的时候输了,李陵的故事完全可以用这一句话概括。虽然李陵和匈奴打仗的时候身边只有五千人,而敌军用八万,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陵歼敌过万,抵御敌人长达五天,可是这华丽的过程却也敌不过最终的悲剧结局。有个词叫龙眼无恩,皇帝看的永远不是大臣有多努力,皇帝只看到了李陵投降了匈奴。

李陵

汉武帝杀伐果断,李陵前脚被俘投降,汉武帝后脚就抓了李陵全家,把李陵诛了三族。李陵和汉朝从此再也没有了瓜葛,李陵安心在匈奴那里安了家,一住就是二十六年,最终在匈奴去世。您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呢,欢迎留言分享。

更多文章

  • 董卓手下五位大将,吕布仅仅排名第五,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董卓和吕布是什么关系,董卓麾下十大猛将排行,董卓吕布貂蝉

    第一名:徐荣徐荣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与夏侯惇交马数回,便被斩于马下的小将,但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却是东汉末年一个杰出的将领。徐荣的一生主要有两大战绩:一是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董卓迁都长安,让徐荣断后,徐荣在汴水大败曹操,曹操险些丧命,还有便是在梁东之战中击败江东猛虎孙坚。在董卓死后,徐荣在与

  • 从关中到彭城,刘邦在“东进伐项”之路中,凭什么畅通无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彭城之战后刘邦怎么样,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逃向了哪里,刘邦彭城之战深度解析

    项羽将刘邦封于穷苦的巴蜀之地,对于这样的后果,刘邦是非常不满的。在韩信的鼓动下,刘邦整顿军队,准备一举夺回关中之地,然后以关中为大本营,向东争取天下。项羽顾头不顾尾按照楚怀王定下的怀王之约,刘邦本应该为“关中王”,但项羽依自己的喜好将关中一分为三,分别封给了章邯、董翳和司马欣。刘邦想要向东争取天下,

  • 刘秀的手下不乏狠角色,两大猛将斩杀州牧、郡守,夺得五万精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秀手下十大将军,刘秀手下最厉害的大将,刘秀手下的文臣武将

    然而,此时的更始政权,自身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实际统治的人口仅占当时的四分之一。当时,各地军阀割据,还在赤眉、铜马等大大小小的武装势力,不仅不听更始帝的号令,甚至还威胁到更始政权的稳定。刘玄名为皇帝,实际上,也仅是当时的一方诸侯而已。刘玄不擅长军事战略,从未带兵出征过。仅靠权谋难以服众,又如何能一统

  • 刘贺所作所为触碰霍光底线而被迅速废黜,汉宣帝仍命张敞对其监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光废掉不听话的刘贺,霍光废刘贺是阴谋,霍光废了刘贺的全过程

    为什么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宗室侯爵,他的薨逝却让皇帝如此安心,像“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一般如释重负?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就要从三十二年前说起了。征和二年(前91年),一代雄主汉武帝已经到了暮年之时,出于对皇权的排他性和对于衰老乃至死亡的恐惧,他开始怀疑周围的人都在用巫蛊之术诅咒于他,让他早日

  • 刘据虽被冤杀但其行为却实属谋反,故汉武帝未对其后代给予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武帝知道刘据是冤枉的,刘据之死,汉武帝儿子刘据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汉武帝的“戾太子”刘据之死,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父子间误会导致的偶然,本质上却是权力矛盾爆发的必然:皇帝与太子,前者是当下皇权的掌控者,后者是未来皇权的拥有者,看似应该很简单的继承关系,但却由于封建皇权的高度排他性,而变得相当复杂。两者之间既是父子关系,同时却也带了一丝对手的色彩。在

  • 刘安认为刘长因汉朝政府的过错才绝食而亡是其反抗汉武帝的根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西汉历史,这种矛盾持续很久,且爆发过不少冲突,文、景、武三朝都有过,似乎成了一块顽疾。正是缘此背景,汉武帝才不遗余力地搞“推恩令”,最终使得西瓜般大的诸侯国统统变成了一堆小芝麻。但是王族与皇族何尝不是一种共生关系,当王族势力被皇族消弭殆尽,当人们对“推恩令”之神奇津津乐道时,其实西汉已濒临灭亡边

  • 西汉第一伪君子:逼死儿子博取美名,天下人都被他“忽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伪君子张道藩,历史上的伪君子,天下第一伪君子

    一、早年间的王莽王莽的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在王政君的关照下,她的“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辅政”,然后王莽却没有得到这份恩泽,因为他的父亲王曼早亡。王莽的那些堂兄弟们都是耽于享乐的纨绔子弟,“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而王莽与众不同,他“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对母亲非常孝顺,还抚养兄长的遗孤。

  • 天下大乱:王莽昏聩杀尽子孙,天下将反群盗蜂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莽篡汉合集,王莽篡汉的故事主要内容,王莽屠刘八百户流血三千里

    越年本为天凤七年(公元20年),王莽依六岁改元的诏命,改号为地皇元年。春夏二季,只是筹备兵马,想击匈奴。适须卜当寄寓长安,不得回国,愁病而亡。王莽令须卜当之子大且渠奢,袭爵后安公,且将庶女陆逯任嫁为大且渠奢妻,陆逯系王莽女封邑,王莽改称公主为任,故名陆逯任。大且渠奢得为王莽女婿,倒也安心住下。王莽更

  • 别被骗了!这才是真正三国的武将排名,赵云第3,前2名太强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十大武将赵云,三国时期真实的赵云简介,三国赵云的真实实力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有人说时代造就英雄,其实又何尝不是英雄造就时代。全世界都有带有自己国家独特历史背景的伟大人物,他们或是改变了社会,或是推进了科学,不论如何他们都多少影响了世界的历史。我国自然也不例外,历朝历代数不尽的英雄带给人们太多故事和会议,有些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挂

  • 昆阳之战时莽军军心不稳而汉军英勇顽强故刘秀得以以弱胜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秀击败谁的关键一战是昆阳之战,刘秀的昆阳之战视频,昆阳之战刘秀最新消息

    刘秀的战略方针更始元年(23年)三四月间,更始军占领了昆阳,表现出了兵锋直逼洛阳的进攻态势。当王莽派出的大军出颍川南下时,在更始政权中担任太常偏将军的刘秀曾率数千军士在阳关聚(今河南禹州西北)实施阻击作战,后因寡不敌众,刘秀遂引军后撤至昆阳。当时在昆阳城的更始军将领,有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