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的变法图强之路,七国变法不同,取得的结果也不同

战国七雄的变法图强之路,七国变法不同,取得的结果也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52 更新时间:2024/1/20 13:49:09

[var1]

一、魏国变法

自从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魏、赵、韩三国则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这三个国家当中,魏国是最早开始变法的,魏国也开创了各国变法的新河。刚刚脱生于晋国的魏国是一个崭新的国家,无论是在军事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正式册封魏、赵、韩三国为诸侯,此时魏国的国君魏文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也深刻地明白只有变法才能使得魏国变得更加强大,于是他找到自己最为信任的手下李悝,让他来帮助自己推行变法。

[var1]

李悝是法家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诸多思想放到如今的社会都有着相当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他针对魏国的社会问题,颁布了三条变法大纲。其一、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其二、经济上实行尽地力、平籴法,促进农业发展;其三、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稳固封建法权。经过李悝变法,魏国很快富强起来,成为傲世天下的强国。

[var1]

二、楚国变法

楚国作为老牌诸侯国,实力一直很强大,但万事万物都熬不过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的朝政也趋向于腐败,军事和经济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在楚悼王继位之后,他明白楚国面临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他任命吴起为令尹,由他来带领楚国进行变法。

吴起是兵家代表人物之一,强大的魏武卒就是他一手创立的。因受到魏武侯猜疑才从魏国转投楚国。在楚悼王的支持下,他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强盛局面。可惜楚悼王逝世后吴起就遭到了守旧贵族的清算,楚国新法戛然而止。

[var1]

三、韩国变法

同样作为曾经继承晋国财产的诸侯国之一,韩国在看到魏国经过变法变得如此之强后也十分眼红,迫切地希望自己也能变法图强。在灭掉郑国后,韩昭侯便重用申不害为丞相,命他主持改革。

申不害是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以“术”著称。他在韩为相的15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在韩国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稳定了政局。然而韩国毕竟处于四战之地,地理位置太差了,申不害的变法对韩国的帮助还是有限的,无法真正改变韩国在七雄中实力靠后的局面。

[var1]

四、赵国变法

赵国的变法主要针对于军事。自从赵武灵王继位之后,他便立志要改变赵国弱小的局面。由于赵国与东胡、匈奴、林胡、楼烦等长于骑马射箭的游牧民族相接,经常会与他们作战,在作战过程中赵武灵王就发现了胡人的服饰和作战用的骑兵、弓箭相对于中原的服饰和作战兵车、长矛来说都有优势。他不顾朝廷重臣的反对,下令让自己的士兵穿上胡人的服饰,学习胡人的骑射技术,这就是著名的“胡服骑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赵国的军事实力与日俱增,成为能够比肩秦国的强国。

[var1]

五、齐国变法

齐国变法源于齐威王。齐威王在继位之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没多久整个国家就萦绕着赏罚分明的气氛,国力日渐强盛,齐国在政治、经济上都有了新气象。

[var1]

六、燕国变法

燕王哙在位时,他看到各国通过变法先后强大起来,也想在燕国进行变法改革。他希望能有一个有才能的人出来主持变法,恰在这时,善于专营投机的子之取得了燕王哙的信任,掌握了燕国的大权。无能的燕王哙后来竟然直接将燕国让给了子之,此举引发了燕国内乱。子之三年(公元前314年)齐国攻破燕国,燕王哙和子之被杀,流亡在外的太子燕平被赵武灵王派人送归,随即继位,即燕昭王

[var1]

经历过国家生死存亡的燕昭王更加的想让国家变得强大,他卑身厚币招纳贤士,师事郭隗,士人争相趋燕。燕昭王外用苏秦,内用乐毅,经过长期休养生息,燕国终于由弱变强。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乐毅率燕军与诸侯联军大破齐军,占领齐城邑七十余座,齐湣王败死,燕国进入鼎盛时期。

[var1]

七、秦国变法

秦国变法的领军人物便是商鞅,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在秦孝公的支持之下,商鞅在秦国大范围内进行变法,经过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后,秦国崛起,逐渐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也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厚实的基础。

[var1]

各国的变法目的都是为了使得国家富强,保证国家不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期被吞并。但唯有秦国的变法取得了最终的成功,其余各国变法无一不是半途而废,可见光有变法的决心还不够,还要有坚持新法的后继之君,所以连出六世明君的秦国能够统一天下是必然的。

[var1]

更多文章

  • 心机深:论高智商小国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燕国为什么坐拥60万大军,燕国生存之道深度解析,一分钟看懂燕国

    话说苏代在给齐王成功洗脑之后,紧随其后又在其他四个宋国邻居之间散布祁国威胁论(唇齿云云)导致四国联手燕国一起进攻齐国。本文书接上文继续探讨燕国尘封的往事,今天我们依然要讲述的是燕国的惊人心机!燕、魏、韩等已决意攻齐,五国需要一位能够服众的大将领来一统大军(类似于今天的ArmedforcesforU.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为何法家却能迅速脱颖而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法家三派,法家百家争鸣完整版,百家争鸣法家胜出原因

    [var1]在这个时期,中国思想的天空,群星闪耀。诞生了以孔子为创始人,以孟子荀子为核心的儒家学派;诞生了老子和庄子、杨朱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诞生了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诞生了以商鞅为先锋,以韩非子、李斯为主帅的法家学派。此外,还有阴阳家、农家、小说家、杂家等思想学派。我们要准确回答法家思想为何能迅

  • 战国七雄们的终极命题:得河流者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七雄深度讲解,战国七雄各国霸气宣言,战国七雄详细分析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河流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以及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战争,都发生在河流附近。比如周武王的孟津之盟,比如宋襄公的泓水之役,晋文公的城濮之战,皆在河流附近发生,并以河流为名。这就是说,战争与河流密不可分。一个国家的强大,跟河流分布密不可分。上古时代那些所谓盛世

  • 公孙衍:先帮秦国收复河西,后帮山东诸国抗秦,晚年竟又当了秦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公孙衍简介,公孙衍离开秦国去哪里,公孙衍对秦国的影响

    [var1]提到纵横家的代表人物,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苏秦与张仪。苏秦主张合纵,他尽管出身贫寒,却在成功游说山东六国组成抗秦联盟后身佩六国相印。张仪主张连横,他以秦相身份四处奔走,成功以“横”破“纵”,帮助秦国维持了霸主地位。人们往往认为苏秦、张仪二人针锋相对,但二者年纪相差数十岁,并没有直接交

  • 都是楚国人,为何芈月、芈姝和景氏跟孟昭氏的关系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芈月和孟昭氏的关系,芈月和芈姝历史上是什么关系,景氏和孟昭氏什么关系

    [var1]芈姝跟孟昭氏的关系不好,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芈姝危难时刻曾两次托孟昭氏帮忙,第一次没成功,没让怀孕的芈姝看到秦惠文王;第二次则是孟昭氏利用各种手段造谣,非但没有帮到楚国,反而害得芈姝被关禁闭,害得景氏流产,芈姝又失去了一层指望。所以,芈姝根本就没办法器重和喜欢孟昭氏。[var

  • 孔子拜7岁小孩为师?孔子可以,但普通人不一定能做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子拜七岁小孩为师小孩叫什么,孔子当初是如何拜师,孔子是如何对弟子因材施教的

    [var1]甘罗:夫项橐生7岁为而为孔子师,今臣生12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意思是说项橐7岁时就当孔子老师,现在我已经12岁了,丞相就让我试试看吧,别着急横我(横:发脾气,读四声,东北方言)。[var1]吕不韦听完甘罗举的这个例子后,同意甘罗去说服张唐。此处说明一个问题,甘罗和吕不韦都知

  • 不无视此人,被五马分尸的商鞅,是不用死的,可惜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鞅为什么被五马分尸,商鞅被五马分尸前说的话,商鞅被五马分尸历史是真是假

    [var1] 曾经有一人劝过商鞅,但商鞅全然当作了耳旁风,没有理会。现在仔细想想,如果商鞅当初没有不把那人的话当回事,而是真正将那人的规劝听进了心里,是不是根本就不会落得个被五马分尸的悲惨下场呢?但可惜啊,世界上没有如果,生命终究是一去不复还。 那么这个人究竟对商鞅说了什么,商鞅又为什么不把他的话当

  • 从唐雎到蔺相如,从蔺相如到荆轲,六国的人怎么都喜欢威胁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安陵君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家的国王,他的土地非常小,但是却一直保有而没有被灭亡,秦王看他那块地虽然小,却治理得很好,非常富裕,而且地势险要,就想把他的土地给抢过来。但是那时候毕竟还是讲究“以德服人”,“师出有名”。所以秦王跟安陵君说:“我愿意用500里的国土换你国家的50里地,你看怎么样?”[var1]

  • 《尚食》朱高炽去世!游一帆罪无可恕,幕后真凶是赵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尚食里的郭妃和朱高炽,尚食游一帆最后和谁在一起了,尚食电视剧朱高炽被谁毒死的

    在最新的剧情中,朱高炽去世!游一帆罪无可恕,幕后真凶是赵王。[var1]关于朱高炽去世朱高炽是永乐帝朱棣的大儿子,他有两个一母同胞的弟弟,一个叫朱高煦,一个叫朱高燧。朱棣死后,朱高炽就以储君的身份,顺理成章地登基称帝了。正如同剧中的姚子衿所说,朱高炽能当上皇帝,是因为依仗了自己的儿子朱瞻基。历史上的

  • 三国争霸时,哪些名将站错了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争霸武将分布图,三国争霸最后谁赢了,三国十大不败名将

    成公英作为韩遂的心腹,一直对韩遂忠心耿耿,即使是韩遂败走关右、手下部众都纷纷离散之际,成公英仍然跟着韩遂。韩遂的女婿阎行打算杀韩遂去投降曹操,没有干成,韩遂叹息说:“我所遭受的困厄,难道是因这桩婚姻而起吗?”,并以人众稀少为由准备从羌中西南道投蜀,成公英说:“兴军聚众数十年,现今虽破败,哪有丢弃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