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女皇武则天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相信,为何会相信狄仁杰?

一代女皇武则天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相信,为何会相信狄仁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66 更新时间:2024/2/7 22:20:27

一、武则天的四个儿子

1、长子李弘(653-675):一生只活了不到24岁。他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4岁被立太子。性格仁爱孝顺、谦虚谨慎,但被武则天认为“软弱”。与他紧密相关的事件是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欺辱了初定的太子妃杨氏,后李弘改娶裴氏。其死因成谜,有说是武则天鸩杀,有说肺痨致死。

2、次子李贤(655-684):一生只活了31岁。曾改名李德。后更复名李贤。李贤就是传说中著名的“章怀太子”(因其点评“后汉书”,谥号“章怀”),很有可能是唐高宗与武则天姐姐武顺(韩国夫人)的私生子。在太子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两唐书”及“资治通鉴”记载,李贤性格刚毅、“容止端雅”、“处事明审”,个性张扬,与武则天性格冲突较大,后武则天借李贤所居东宫有几百领皂甲,将其废为庶人,幽禁长安。在李显被立为太子后,被贬出京。出京前,他身边的亲信被流放、杀戮的有十多人,对其造成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唐高宗去世后,他处境更为凶险。武则天后废李显,立李旦,遂派丘神勣到巴州逼死了李贤。

3、三子李显(唐中宗,656-710):二子李贤被废后,成为太子。683年,27岁的他即位。但第二年,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为皇帝,但真正把握实权的还是武则天。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后,废李显即唐中宗为庐陵王。“神龙政变”后,李显、李旦废武则天周恢复唐,李显复位。李显的韦皇后因曾与李显一起度过幽禁生活,政治上颇为李显所倚仗、惧怕,传说她与女儿(历史上存疑)毒死了李显,李显终年54岁。韦后及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婉儿的故事相当精彩,有机会再细述)后被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诛杀。

4、四子李旦(唐睿宗,662-716):史书记载其“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同样参与了“神龙政变”。李显死后,即位。但政治上过于宠信太平公主,造成其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矛盾尖锐,后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李旦一生当过两次皇帝,第一次是684年-690年李显被废后,第二次是神龙政变李显当称帝后,于710年病逝,李旦复为皇帝,执政两年后逊位。终年55岁。

上面四个儿子中,老大病死、老二性刚被逼死,老三傀儡,老四软弱。

现在来说二狄仁杰(630-700)是谁。

狄仁杰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武则天称制时的宰相。出身豪族,以明经科考及第,初为汴州判佐,后为刑部大理丞。

历史记载,武则天灭唐称周初期,曾大量使用酷吏,从而达到严控舆论、打压权臣的目的,但时间一久,天下怨载之声不绝于耳,为此,她大力提拔狄仁杰。狄仁杰担任了大理丞,能快而准地纠正冤假错案,廉洁勤政之名遂名动天下,其刚正不阿的性格以及卓越的处理案件的能力,深为武则天激赏。

狄仁杰能在武则天打算传位给侄子武三思时,仗义执言,问武则天,是儿子亲还是侄子亲,才让武则天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准备传位于三子李显,足以说明狄仁杰极富政治智慧及远见。

历史上的狄仁杰才华横溢、整肃超纲,又能审时度势,劝解武则天,所以民间关于他的传说也是神一样的存在,比如近几年尚有小说“神探狄仁杰”、电影“狄仁杰”系列等等。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综上所述,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信任儿子,是因为政治上有利益冲突(冲突中能杀子的人,且是母亲的人,绝对非凡),而信任狄仁杰,一是政治需要,二是狄仁杰刚正不阿的性格与卓越的处理工作的能力,从而展现了武则天的矛盾性格,一方面对儿子冷酷无情,另一方面却能惟才是举,恩宠有加。

或许,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现在,您一定理解了江湖之上的无情与有情了吧?

更多文章

  • 一代女皇养成史:武则天为啥这么强势?看看她的童年,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的父母 魏晋南北朝以来施行的“九品中正”制度,使士族与寒门阶级分明。在当时社会,这种阶级观念深入人心。而唐代女子沿袭北周、北齐的早婚习惯,婚嫁年龄大约在14到18岁。 武则天的父亲叫武士彟,并州文水人。武氏的祖先们,也担任过大大小小的官职,不过,武姓在当时并非大姓;其家世,在重礼

  • 一个强盗追随李世民,30年后成大唐第一门神,为李世民守陵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李世民真实历史,李世民晚年事迹,解密大唐李世民

    唐初名将张士贵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只是一个强盗。 隋末,隋炀帝滥用民力,加之三征辽东,天下一片哗然,各地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割据一方,或称王或称霸。张士贵就是其中之一。张家世代为将,张士贵自然功夫了得。他善于骑射,且臂力过人,这在冷兵器时代毫无疑问是加分项。所以他追随李世民之后,能够和尉迟恭、秦琼、

  • 极简美学:宋代瓷器的文化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代瓷器五大极致之美,宋代瓷器极简风格,宋代瓷器的艺术特征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人们的生活得以安定,陶瓷手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重文抑武”的思想贯穿整个宋朝,对文化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斗茶文化的盛行,宋代十分重视瓷器之美,自然名窑辈出。宋代崇尚自然之韵,提倡“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艺术取之于自然,具有高雅、严谨的审美情趣,人们将这种审美

  • 刘伯温临终前,留给朱元璋一筐鱼,他这波操作是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伯温临死最后一计骗过了朱元璋,刘伯温死前给朱元璋送鱼是真的吗,刘伯温看到朱元璋有金龙护体

    刘伯温是因病而去世的,他生病之后朱元璋带着御医去帮他治病,就给他开了一副药,本以为刘伯温吃了药就会好起来谁知道吃了药之后就更难受了,刘伯温觉得吃了药之后肚子里像是有很多东西在动一样,让他睡也睡不好就特别难受,结果没几天刘伯温就不行了。有人说这可能是朱元璋故意的,但是这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刘伯温

  • 晁盖死后,梁山至少有两个好汉能活捉史文恭,宋江为何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晁盖真的是被史文恭杀死的吗,宋江史文恭,宋江与史文恭谁厉害

    然而,晁盖率领大军出征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吹折军旗,乃是大凶之兆。果不其然,晁盖军在和曾头市的对战中,非常不顺,损兵折将。后来,晁盖听信僧人的话语,偷营劫寨,中了埋伏。晁盖本人中了一支箭,倒于马下,幸好有阮氏三兄弟、刘唐、白胜五个头领拼死救护,才顺利杀出包围圈,回到梁山。但是晁盖中的是一支带有史文

  • 冯胜:跟随朱元璋43年,除徐达常遇春外,属他功劳大,却死得很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冯胜,朱元璋为啥夺了冯胜的帅印,朱元璋和冯胜什么关系

    杀害有功之臣最多的莫过于明朝朱元璋时期,朱元璋通过空印案和蓝玉案,杀害有功之臣近三万名,说到朱元璋杀害有功之臣,那就不得不说做宋国公冯胜,可以说冯胜是死的最憋屈的一个人,他可是跟随朱元璋43年之久啊!实在可惜!冯胜原名冯国胜,他与他的哥哥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人,他和他哥哥跟随的时候,李善长、常遇春、李

  • 大宋禁军,本可以成为虎狼之师,却非得做待宰羔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宋禁军图片大全,大宋的禁军头领,大宋禁军怎么走下来的

    那么宋军战斗力真的有这么差吗?其实真相不尽如此,起码在宋朝初年的时候,大宋的禁军实力强劲,与辽国大军相比不遑多让。北宋的建立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而来的,所以在很多制度上,北宋是延续了后周的制度。比如军队制度,自从后周周世宗建立禁军制度后,军队的实力有了质的飞跃。赵匡胤取代后周后,延续了后周

  • 明朝时期有个官员,朱元璋说他是清官,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当上皇帝之后,他特别注意民生,以及整治贪官,为百姓造福,稳固自己的江山。朱元璋在位期间,杀了不少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贪官,或者是不利于自己统治的人。比如就有一位这样的官员,他表面上看,是清官,但实际并不是。朱元璋也会一时看走眼,还好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这人是谁呢?他就是:张昶。张昶,曾在元朝官至吏

  • 明朝时期有个官员,总是穿破衣服,朱元璋得知原因后下令: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元璋杀了多少人,杨宪穿破官服被朱元璋看见,明朝末年朱元璋能否力挽狂澜

    张昶这个人确实有才干,知识明敏,前朝的律法、制度多出自张昶之手。不管他在暗地里却效忠元朝。和元朝时有书信来往,老想着回北方。整天穿着一身破旧衣服。朱元璋一开始还以为他是清官,而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这是在给元朝守节。朱元璋最恨贪官污吏。当他看到这个人穿着破旧的衣服来上朝的时候,朱元璋当然会夸他是个

  • 明朝时期有一人拍马屁,却因说错了一个字,被朱元璋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因为打了一个喷嚏而被朱元璋处死,拍马屁被朱元璋杀掉的大臣,明朝朱元璋是怎样被处死的

    有一次,他宴请高僧,高僧为了更好的拍马屁,给他献诗,结果不小心说一个字“殊”,这个殊字,可以肢解为歹,朱,歹者,意为恶毒凶狠之人,朱,是朱元璋的本姓,二者结合在一起,犯了朱元璋的大忌讳 ,认为高僧在骂他,在侮辱他 说他老朱家是凶残恶毒凶狠之人,朱家皇帝得来的不正宗,是用阴谋诡计抢夺来的,如此一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