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则天的四个儿子
1、长子李弘(653-675):一生只活了不到24岁。他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4岁被立太子。性格仁爱孝顺、谦虚谨慎,但被武则天认为“软弱”。与他紧密相关的事件是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欺辱了初定的太子妃杨氏,后李弘改娶裴氏。其死因成谜,有说是武则天鸩杀,有说肺痨致死。
2、次子李贤(655-684):一生只活了31岁。曾改名李德。后更复名李贤。李贤就是传说中著名的“章怀太子”(因其点评“后汉书”,谥号“章怀”),很有可能是唐高宗与武则天姐姐武顺(韩国夫人)的私生子。在太子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两唐书”及“资治通鉴”记载,李贤性格刚毅、“容止端雅”、“处事明审”,个性张扬,与武则天性格冲突较大,后武则天借李贤所居东宫有几百领皂甲,将其废为庶人,幽禁长安。在李显被立为太子后,被贬出京。出京前,他身边的亲信被流放、杀戮的有十多人,对其造成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唐高宗去世后,他处境更为凶险。武则天后废李显,立李旦,遂派丘神勣到巴州逼死了李贤。
3、三子李显(唐中宗,656-710):二子李贤被废后,成为太子。683年,27岁的他即位。但第二年,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为皇帝,但真正把握实权的还是武则天。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后,废李显即唐中宗为庐陵王。“神龙政变”后,李显、李旦废武则天周恢复唐,李显复位。李显的韦皇后因曾与李显一起度过幽禁生活,政治上颇为李显所倚仗、惧怕,传说她与女儿(历史上存疑)毒死了李显,李显终年54岁。韦后及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婉儿的故事相当精彩,有机会再细述)后被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诛杀。
4、四子李旦(唐睿宗,662-716):史书记载其“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同样参与了“神龙政变”。李显死后,即位。但政治上过于宠信太平公主,造成其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矛盾尖锐,后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李旦一生当过两次皇帝,第一次是684年-690年李显被废后,第二次是神龙政变李显当称帝后,于710年病逝,李旦复为皇帝,执政两年后逊位。终年55岁。
上面四个儿子中,老大病死、老二性刚被逼死,老三傀儡,老四软弱。
现在来说二狄仁杰(630-700)是谁。
狄仁杰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武则天称制时的宰相。出身豪族,以明经科考及第,初为汴州判佐,后为刑部大理丞。
历史记载,武则天灭唐称周初期,曾大量使用酷吏,从而达到严控舆论、打压权臣的目的,但时间一久,天下怨载之声不绝于耳,为此,她大力提拔狄仁杰。狄仁杰担任了大理丞,能快而准地纠正冤假错案,廉洁勤政之名遂名动天下,其刚正不阿的性格以及卓越的处理案件的能力,深为武则天激赏。
狄仁杰能在武则天打算传位给侄子武三思时,仗义执言,问武则天,是儿子亲还是侄子亲,才让武则天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准备传位于三子李显,足以说明狄仁杰极富政治智慧及远见。
历史上的狄仁杰才华横溢、整肃超纲,又能审时度势,劝解武则天,所以民间关于他的传说也是神一样的存在,比如近几年尚有小说“神探狄仁杰”、电影“狄仁杰”系列等等。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综上所述,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信任儿子,是因为政治上有利益冲突(冲突中能杀子的人,且是母亲的人,绝对非凡),而信任狄仁杰,一是政治需要,二是狄仁杰刚正不阿的性格与卓越的处理工作的能力,从而展现了武则天的矛盾性格,一方面对儿子冷酷无情,另一方面却能惟才是举,恩宠有加。
或许,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现在,您一定理解了江湖之上的无情与有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