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淮南王刘安出身不如汉武帝,其虽未放弃谋反但始终未真正动手

淮南王刘安出身不如汉武帝,其虽未放弃谋反但始终未真正动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17 更新时间:2023/12/17 13:16:04

从祖上说,刘安的出身不能望汉武帝项背

汉武帝的父是汉景帝,汉景帝的父亲是汉文帝,汉文帝的父亲是刘邦,所以汉武帝走的是“帝王路线”,可谓一脉相承。

反观刘安,父亲淮南王刘长是刘邦的七子,只是个诸侯王的身份。最重要的是,刘长于

汉文帝六年

(前174

谋反,死于流放途中。汉文帝出于怜悯,将刘长的四个幼子封侯,其中刘安受封阜陵侯。

十年之后,汉文帝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分别封给了刘安、刘勃、刘赐兄弟三人,其中刘安受封淮南王。所以细究起来,刘安是“罪人”之后,能重新获得封国全凭厚道的汉文帝照顾。而他的出身自然与“根正苗红”的汉武帝不能相提并论。

从母辈上讲,汉武帝的出身也要高于刘长

汉武帝的曾祖母薄姬虽是魏王豹宠妾,但她在刘邦那里得到了“姬”的名分。汉初,姬的地位等级仅次于夫人或等同于夫人,夫人之上是皇后。

窦太后

汉武帝的祖母是著名的窦太后,汉文帝的皇后,影响政坛数十年的风云人物,身份之高,自不必说,即便她曾经做过吕后的侍女。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在入宫之前,曾有过一段婚姻,丈夫是平民金王孙,但她的母亲是汉初燕王臧荼之孙女臧儿。王娡入宫后,被汉景帝立为了皇后,所以“子以母贵”,汉武帝的出身无可挑剔。

反观刘安,他的母亲雍氏为一名普通姬妾,自然与王皇后没有可比性。再则,刘安的祖母赵氏原为赵王赵敖的美人,张敖又是刘邦的女婿。一次刘邦途经赵国,张敖派赵美人侍寝,于是才怀上刘长。

张敖

不久,张敖卷入行刺刘邦一案被除封国,而赵美人株连受审在狱中自尽。赵美人性情刚烈,死后没有得到什么名分,所以与同辈的薄姬也没法比。

综上所述,淮南王刘安出身高于汉武帝刘彻的说法并不正确,他与高于汉武帝的只有辈分,而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可能是一个错觉,或者存在一些误解。

刘安谋反但未真正动手

刘安还是一个十足的野心家,只不过是阴差阳错般被汉武帝牵着鼻子走,最终还将谋逆的罪证暴露,忧愧自杀。

刘安比汉武帝大23岁,按辈分汉武帝应该称他为叔叔,再加上他学识渊博,所以很令汉武帝敬重。但是,刘安却一直存有觊觎皇位之心。

汉景帝“七国之乱”时,刘安就想参与叛乱,给果被相国夺走兵权抗拒叛军,所以叛乱平息后刘安竟然得到了朝廷的奖赏。

当时,诸侯国的相国及二千石以上官员均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命,为的就是监督、制衡诸侯王们的权力,以及督察他们的不法行为,所以诸侯王们想要反叛朝廷,必须得先过了他们这一关。

刘彻‍

汉武帝即位后,迟迟没有生子,刘安则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眷顾,以自己的才学德性去匹配皇位,实在是绰绰有余。丞相田蚡曾给刘安带过一顶高帽子,说:

“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宫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

刘安听后,更是笃信自己就是真龙天子的命。

于是,接下来刘安做着三手准备:一是等汉武帝驾崩;二是盼汉武帝绝嗣;三是招兵买马,积草存粮。

结果刘安看到的是,汉武帝不仅生了长子刘据、次子刘闳,而且还有再生的迹象。最要的是,汉武帝身体健康,生龙活虎,没有一点早逝的迹象。因此,刘安唯一的希望就是举兵夺位。

元朔五年

(前124年

,郎中雷被得罪刘安嗣子刘迁,担心被杀,逃到长安向汉武帝举报刘安父子有谋反意图,于是引起汉武帝的警觉。

不过,接下来汉武帝一直没有大张旗鼓地彻查刘安,只派使者去走个过场,或者略给刘安一个警示,亮一张黄牌。既然汉武帝没有撕破脸皮,所以刘安反叛的心一直悬着。

刘安一直认为有取代汉武帝的实力,并且先后用陈胜吴广以及刘邦的例子佐证举兵的可行性,而他的谋士伍被总是给他泼凉水。因此,刘安思前想后,总下不了决定。

刘安

后来,汉武帝用“推恩令”削减诸侯国的实力,刘安大为不满,准备起兵。与此同时,他的家族内部也因封地问题出现矛盾,他的孙子刘建就派人向汉武帝参了他一本。后来,汉武帝又派人审问刘建,刘建将淮南王谋反全盘托出。

所以,到后来意图刘安谋反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汉武帝也做好了收网的准备。但是,刘安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瞻前又顾后,直到汉武帝派廷尉到淮南国问罪抓人,他也没有采取行动。

可是刘安虽然到死也没有放弃造反的念头,又到死也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一次次摩拳擦掌、热血沸腾、蠢蠢欲动,又总是欲举又放、扭扭捏捏、偃旗息鼓,如是反复,终没迈出实质的那一步,还被汉武帝抓实把柄,无奈自尽,因此,也被后人所嘲笑。

归根结底,刘安不过一介书生,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没法比,但他又自命清高,不可一世,最终只能闹出一堆笑话。

更多文章

  • 此人让曹操怕的要死,关羽承认打不过,张飞差点死于他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关羽打得过张飞吗,曹操关羽张飞,曹操与关羽关于张飞的一段对话

    历史上有一个极其动乱的时期,英雄辈出,政权更替。那就是三分天下的三国时期。这其中最响当当的名称自然是刘备、曹操、孙权。但在他们之下也有一众文武百官,可谓各有各的本事,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按理说,曹操在三权鼎立中占据了更强大的地位,他的综合实力很强,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刘备、孙权也是结为同

  • 李陵投降匈奴后全家被杀,汉昭帝时虽欲请其归汉但其仍未归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陵投降匈奴后的下场,汉武大帝李陵投降匈奴,李陵投降匈奴犯法么

    司马迁替李陵说话,是因为司马迁认可李陵的人品。但需要强调的是,司马迁和李陵其实并不认识。他只是听说李陵的人品好,所以才替李陵说话。其实,司马迁在李陵问题上是偏心的。他因为认可李广,所以在主观上便认可李陵。或者可以这么说,司马迁对整个李广一族都抱有很深的同情心。在这种同情心的驱使下,他为李陵说情,根本

  • 刘备一生错过5位上将,2位顶级谋士,注定难以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错过的十大猛将,刘备错过的顶级谋士,刘备的十二位谋士

    自公元184年到公元219年,刘备是结识了天下众多英雄,大将,谋士,最终才能占据三分天下。遗憾的是,在刘备一生之中错过了5位上将,2位顶级谋士,注定无法一统天下。否则,刘备匡扶汉室的梦想,实现起来就非常容易。那么,刘备到底错过了哪些人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刘备错过了哪5位上将?第一位:张任张任乃是刘

  • 此人是三国第一猛将,被曹操视为韩信,诸葛亮都对他忌惮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曹操,诸葛亮评价韩信,三国十大猛将排名第一名是赵云

    三国时有这么一位大将,连诸葛亮都深深忌惮,曹操将他比作韩信,他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河张郃到底有多强,竟然评价如此之高?他后来被乱箭射死,又是否是司马懿的阴谋?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诸葛亮的克星——张郃,张郃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县城,相传他出生时,天有异象,只见一颗奎木狼星急速下坠,闯进了张母临盆所在的

  • 陈胜、吴广掀起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他们二人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吴广陈胜,陈胜对吴广的分析,老梁解说陈胜和吴广

    作为这支戍边队伍的屯长,陈胜、吴广是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他们一边计划打着楚国名将项燕的旗号号召天下百姓揭竿而起反抗暴秦,一边又借助鱼腹藏书、夜半狐鸣等手段将这次行动神秘化。一切准备妥当后,陈胜召集众人,喊出了那句著名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紧接着,陈胜、吴广率领的队伍连战连捷,规模也不断壮大,不过,

  • 华容道上,若关羽不顾往日情分,曹操会死吗?孔明的看法很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容道如果关羽杀了曹操会怎么样,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之后怎么样了,关羽为什么放曹操守华容道

    华容道三国演义中,华容道之战非常出名,因为关羽在此战中放过了曹操,使得三国故事的走向,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官渡之战前,天下最强的诸侯乃是袁绍,当年他大有一吞天下之势,连曹操都不是其对手。不过袁绍的纸面实力虽强,但最终却败在了官渡之战,而且战争过后没多久,袁绍就过早离世了,导致袁绍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最

  • 何祗:我经常被用来举例证明诸葛亮的人尽其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举例说明诸葛亮的优点,诸葛亮宽大的胸怀和过人的计谋,诸葛亮机智过人的例子

    不来富贵何须待,无恙烟波自有缘。当相关记载较少时,只能展现出人物的某方面特质,随着史料更丰富人物形象也会更丰满。本篇来聊聊何祗zhī,字君肃。案《华阳国志》,何祗是蜀郡郫县pí人,他一开始担任的是杨洪门下的书佐,这是杨洪就已经是蜀郡太守了。何祗是凭借自身的才智和谋略被选为郡吏的,这也是他在《三国志》

  • 为什么说刘备比诸葛亮更会识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识人能力有多厉害,刘备初见诸葛亮,三国刘备怎样识人

    其一,对马谡的认识。 马谡天资聪慧,常伴诸葛亮身边,诸葛亮也很重视马谡,经常和他谈论治国治军之道,马谡的见解有时候连诸葛亮都刮目相看,诸葛亮也有意培养他。刘备夷陵之败后,白帝托孤时,和诸葛亮说起马谡时,专门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后来诸葛亮北伐时,把刘备的话没当回事,仍然让马谡去守街亭,最

  • 曹操喜欢曹植,却选曹丕为继承人,主要在于曹丕的综合能力太强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植与曹丕的王位之争,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

    没有史料表明,曹操原本将曹植视为接班人,反倒是对于曹丕,曹操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情怀。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的几个儿子,包括曹植都被封了侯,曹丕却只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而且“置官属,为丞相副”。五官中郎将的品级不高,本来没有资格设置下属官员,更不可能成为丞相的副手,但曹操却给予了曹丕“低职高配”,

  •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该怎么排名,你最欣赏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手下最强四大谋士,曹操五大谋士排名,曹操手下最有名的两个谋士

    一、荀彧荀彧排在第一位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首先荀彧是最早投效曹操的,其次像荀攸、郭嘉等很多谋士都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初平二年(191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非常高兴,称荀彧为“吾之子房”。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