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以帮刘璋对抗张鲁名义入川,广树恩义,最终与刘璋开战夺取川蜀

刘备以帮刘璋对抗张鲁名义入川,广树恩义,最终与刘璋开战夺取川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62 更新时间:2023/12/13 22:27:00

早在张松邀请刘备入川前,孙权就派人找过刘备,谈瓜分益州事宜。结果刘备采纳主簿殷观建议,拒绝了孙权。《三国志》记载:“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荆州主簿殷观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先主从之”。

孙权见刘备不配合,就派堂弟孙瑜率水军驻扎于江夏,准备强行穿过刘备地盘,攻打益州。

刘备知道后,“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后来孙瑜见刘备早有准备,不敢强攻,便率军退回去了。

刘备把话说得很漂亮。然而呢?他后来却取了益州,而且还是一个人独吞。

这件事也能解释刘备取益州后,孙权为什么会那么愤怒,会第一时间派诸葛瑾到荆州找刘备索取南郡。

后来,张松见到刘备后,说了益州的虚实情况。庞统等人随即劝刘备入川。

刘备起初颇为犹豫。但在庞统劝说下,最终还是同意了。把自己当初对东吴说的大义凛然的话,全部抛到了脑后。“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刘备

当然,仅仅于此,也不能说取川就是刘备的黑点。毕竟军阀之间攻掠很正常。并且,取益州也是当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早就规划好的战略。绝非刘备临时起意,眼红别人家的财产。

所以如果要批评刘备,说他取川是人生污点,一点要找准批评他的切入点。

那么切入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刘备骗了刘璋

如果刘备是大摇大摆地入川,正大光明地取益州,没人会说他是伪君子,假仁慈。但刘备偏偏没有这么做。他是打着帮刘璋对抗张鲁的名义入川的。《三国志》记载:“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从上面这段记载中不难想象: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时,刘璋是诚心相待,刘备却是阴怀二心。如果不是刘备还注意形象,刘璋可能当时就要脑袋搬家了。哪里还有机会“先翻脸”?

而既然刘备是抱着不怀好意而来,那他后来不按承诺办事,挖刘璋墙脚,收买人心,反复跟刘璋要物资,也就是说得通的事了:“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刘璋

站在刘璋的角度想一下。刘璋请刘备过来帮忙,但刘备却磨磨蹭蹭,前后一年时间,啥正经事不干,净干挖墙脚的事。而且他突然还派人来说曹操打孙权,自己要去帮孙权,想走了。希望刘璋再借点粮草和兵马。这要是搁正常人,早就翻脸了。还再借他点粮草和兵马?

但是刘璋却没有翻脸。他在知道自己被刘备耍了的情况下,还是给了四千兵和刘备要求的一半物资。“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实,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直到张松被家人告发,勾结刘备,事机泄漏后,他才对刘备翻脸。

从这可以看出,刘璋确实是厚道人。也确实很能忍。估计他也看出了:刘备想逼迫自己下手,然后以此为借口,师出有名,吞并益州。所以他就都忍了,只想送走瘟神。

只不过刘璋最终还是没忍住,他杀了张松后,令各地的守将不准再与刘备有联络。而这道命令被刘备知道了,给了刘备借口。以此也拉开了益州之战的序幕。

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刘璋拨给刘备的物资不够。加之刘璋又下令封关,刘备的一万多人马存在走不出益州,被刘璋吞掉的可能性。刘备可能也是为了自保才与刘璋开战。

刘备

但不管怎么说,刘备不怀好意地入川,这是铁的事实。

连刘备自己也说了:“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连刘备自己都承认自己是动机不纯,认为自己揣着一颗不纯的心入川,是不折不扣的权变,从道义的角度看,取川将来一定会成为自己人生的黑点。

诚然,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的斗争,不是请客吃饭,不可能文质彬彬,温良恭让。刘备作为政治领袖,他的仁义是有目共睹的。他比起别的军阀,算是很仁义,也很励志的一个人了。

不能因为刘备取益州是黑点,就完全否定刘备。就说刘备一生都是虚伪的。但黑点就是黑点,决不能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更多文章

  • 淮南王刘安出身不如汉武帝,其虽未放弃谋反但始终未真正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灭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谋反了吗,淮南王刘安谋反怎么失败的

    从祖上说,刘安的出身不能望汉武帝项背汉武帝的父是汉景帝,汉景帝的父亲是汉文帝,汉文帝的父亲是刘邦,所以汉武帝走的是“帝王路线”,可谓一脉相承。反观刘安,父亲淮南王刘长是刘邦的七子,只是个诸侯王的身份。最重要的是,刘长于汉文帝六年(前174年)谋反,死于流放途中。汉文帝出于怜悯,将刘长的四个幼子封侯,

  • 此人让曹操怕的要死,关羽承认打不过,张飞差点死于他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关羽打得过张飞吗,曹操关羽张飞,曹操与关羽关于张飞的一段对话

    历史上有一个极其动乱的时期,英雄辈出,政权更替。那就是三分天下的三国时期。这其中最响当当的名称自然是刘备、曹操、孙权。但在他们之下也有一众文武百官,可谓各有各的本事,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按理说,曹操在三权鼎立中占据了更强大的地位,他的综合实力很强,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刘备、孙权也是结为同

  • 李陵投降匈奴后全家被杀,汉昭帝时虽欲请其归汉但其仍未归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陵投降匈奴后的下场,汉武大帝李陵投降匈奴,李陵投降匈奴犯法么

    司马迁替李陵说话,是因为司马迁认可李陵的人品。但需要强调的是,司马迁和李陵其实并不认识。他只是听说李陵的人品好,所以才替李陵说话。其实,司马迁在李陵问题上是偏心的。他因为认可李广,所以在主观上便认可李陵。或者可以这么说,司马迁对整个李广一族都抱有很深的同情心。在这种同情心的驱使下,他为李陵说情,根本

  • 刘备一生错过5位上将,2位顶级谋士,注定难以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错过的十大猛将,刘备错过的顶级谋士,刘备的十二位谋士

    自公元184年到公元219年,刘备是结识了天下众多英雄,大将,谋士,最终才能占据三分天下。遗憾的是,在刘备一生之中错过了5位上将,2位顶级谋士,注定无法一统天下。否则,刘备匡扶汉室的梦想,实现起来就非常容易。那么,刘备到底错过了哪些人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刘备错过了哪5位上将?第一位:张任张任乃是刘

  • 此人是三国第一猛将,被曹操视为韩信,诸葛亮都对他忌惮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曹操,诸葛亮评价韩信,三国十大猛将排名第一名是赵云

    三国时有这么一位大将,连诸葛亮都深深忌惮,曹操将他比作韩信,他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河张郃到底有多强,竟然评价如此之高?他后来被乱箭射死,又是否是司马懿的阴谋?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诸葛亮的克星——张郃,张郃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县城,相传他出生时,天有异象,只见一颗奎木狼星急速下坠,闯进了张母临盆所在的

  • 陈胜、吴广掀起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他们二人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吴广陈胜,陈胜对吴广的分析,老梁解说陈胜和吴广

    作为这支戍边队伍的屯长,陈胜、吴广是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他们一边计划打着楚国名将项燕的旗号号召天下百姓揭竿而起反抗暴秦,一边又借助鱼腹藏书、夜半狐鸣等手段将这次行动神秘化。一切准备妥当后,陈胜召集众人,喊出了那句著名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紧接着,陈胜、吴广率领的队伍连战连捷,规模也不断壮大,不过,

  • 华容道上,若关羽不顾往日情分,曹操会死吗?孔明的看法很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容道如果关羽杀了曹操会怎么样,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之后怎么样了,关羽为什么放曹操守华容道

    华容道三国演义中,华容道之战非常出名,因为关羽在此战中放过了曹操,使得三国故事的走向,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官渡之战前,天下最强的诸侯乃是袁绍,当年他大有一吞天下之势,连曹操都不是其对手。不过袁绍的纸面实力虽强,但最终却败在了官渡之战,而且战争过后没多久,袁绍就过早离世了,导致袁绍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最

  • 何祗:我经常被用来举例证明诸葛亮的人尽其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举例说明诸葛亮的优点,诸葛亮宽大的胸怀和过人的计谋,诸葛亮机智过人的例子

    不来富贵何须待,无恙烟波自有缘。当相关记载较少时,只能展现出人物的某方面特质,随着史料更丰富人物形象也会更丰满。本篇来聊聊何祗zhī,字君肃。案《华阳国志》,何祗是蜀郡郫县pí人,他一开始担任的是杨洪门下的书佐,这是杨洪就已经是蜀郡太守了。何祗是凭借自身的才智和谋略被选为郡吏的,这也是他在《三国志》

  • 为什么说刘备比诸葛亮更会识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识人能力有多厉害,刘备初见诸葛亮,三国刘备怎样识人

    其一,对马谡的认识。 马谡天资聪慧,常伴诸葛亮身边,诸葛亮也很重视马谡,经常和他谈论治国治军之道,马谡的见解有时候连诸葛亮都刮目相看,诸葛亮也有意培养他。刘备夷陵之败后,白帝托孤时,和诸葛亮说起马谡时,专门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后来诸葛亮北伐时,把刘备的话没当回事,仍然让马谡去守街亭,最

  • 曹操喜欢曹植,却选曹丕为继承人,主要在于曹丕的综合能力太强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植与曹丕的王位之争,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

    没有史料表明,曹操原本将曹植视为接班人,反倒是对于曹丕,曹操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情怀。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的几个儿子,包括曹植都被封了侯,曹丕却只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而且“置官属,为丞相副”。五官中郎将的品级不高,本来没有资格设置下属官员,更不可能成为丞相的副手,但曹操却给予了曹丕“低职高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