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何祗:我经常被用来举例证明诸葛亮的人尽其才

何祗:我经常被用来举例证明诸葛亮的人尽其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550 更新时间:2024/2/17 11:47:54

不来富贵何须待,无恙烟波自有缘。当相关记载较少时,只能展现出人物的某方面特质,随着史料更丰富人物形象也会更丰满。本篇来聊聊何祗zhī,字君肃。

案《华阳国志》,何祗是蜀郡郫县pí人,他一开始担任的是杨洪门下的书佐,这是杨洪就已经是蜀郡太守了。何祗是凭借自身的才智和谋略被选为郡吏的,这也是他在《三国志》中留下的唯一记载,所幸裴松之为他引注了一部分《益部耆旧传杂记》的内容。

“广汉、犍为太守何祗,字君肃。郫人也”——《华阳国志》

何祗年少时家中贫寒,他自己又是个乐善好施的性子,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而何祗偏偏反着来。再加上他的体型较大,不仅饭量大还喜好女色,又不懂得节俭持家,所以当时的人很少有看好他的。但经济条件不好不代表家世差,王莽时期的司空何武、季汉大鸿胪何宗都来自蜀郡郫县,何武擅长《易》,何宗拜在名士任安门下。

“祗字君肃,少寒贫,为人宽厚通济,体甚壮大,又能饮食,好声色,不持节俭,故时人少贵之者”——《三国志·杨洪传》注引《益部耆旧传杂记》

“何彦英名宗,蜀郡郫人也。事广汉任安学,精究安术,与杜琼同师而名问过之”——《季汉辅臣赞》

擅长解梦的赵直在何祗年轻时断言他的寿命不会超过48岁,而何祗很坦然“这就够了”,还是那句话不灵验的预言是不会被史书收录的。何祗仕途的起点就是蜀郡郡吏,后来迁任督军从事,在这时诸葛亮听说他玩忽职守,就准备悄悄前去探查,旁人都为何祗捏了把汗,稍有差池就要面对刑罚了,熬不过刑讯拷打的大有人在。

而何祗早有准备,他连夜了解诸多犯人的罪状,一夜之间就全记住了。诸葛亮是第二天早上的,这时何祗面对诸葛亮的提问能一一作答,这对答如流的表现也让诸葛亮没法治他的罪,相反诸葛亮还挺欣赏何祗的。读到这是不是想起了庞统?但庞统是实实在在的被免官了...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三国志·庞统传》

说起来诸葛亮是秘密探访,这种事还能被何祗提前得知也挺奇怪的。何祗随后被任用为成都令,还兼任了郫县县令,这种事挺少见的,这可能是因为何氏在郫县属于大姓,在县里影响力较大。何祗在任上统计户口时总有人试图糊弄他,而何祗的表现也很神奇,他一觉睡醒就能知道是谁耍诈了,这也使得没人敢骗他了,当然这种事一般都是提前调查好的,源自双方信息不对称。

“郫县,郡西北六十里。冠冕大姓何、罗、郭氏”————《华阳国志》

此外,何祗还擅长心算,旁人在一边读账目一边算,结果和何祗算得一模一样。何祗在短短数年中就从一介郡吏升任了汶山太守,他在任上把当地的夷人治得妥妥帖帖的,当他迁任广汉太守夷人们就不干了,他们发动叛乱要求把“何府君”还给他们,声称“只有换回前任何府君,才能安抚我们”。

不过何祗并没回去,只是安排了何祗的一名族人接任广汉太守,从这也能看出何祗是有宗族的,而且他对治理地方颇有心得。何祗担任广汉太守时杨洪还是蜀郡太守,他的迅速升迁也使得人们都很钦佩诸葛亮能人尽其才。

何祗虽然升迁快,但并没有膨胀,在朝会上他是挨着杨洪坐的,这时他们已经能平起平坐了,但何祗还多了一层身份,他是杨洪的故吏。所以在杨洪嘲弄“你的车马准备往哪边行驶呀?”,何祗很恭敬“您的故吏车马哪都不去,只是因为您还未执鞭”,言下之意唯杨洪马首是瞻。后来何祗迁任犍qián为太守,终年48岁。

升迁有道,心算过人。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刘备比诸葛亮更会识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识人能力有多厉害,刘备初见诸葛亮,三国刘备怎样识人

    其一,对马谡的认识。 马谡天资聪慧,常伴诸葛亮身边,诸葛亮也很重视马谡,经常和他谈论治国治军之道,马谡的见解有时候连诸葛亮都刮目相看,诸葛亮也有意培养他。刘备夷陵之败后,白帝托孤时,和诸葛亮说起马谡时,专门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后来诸葛亮北伐时,把刘备的话没当回事,仍然让马谡去守街亭,最

  • 曹操喜欢曹植,却选曹丕为继承人,主要在于曹丕的综合能力太强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植与曹丕的王位之争,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

    没有史料表明,曹操原本将曹植视为接班人,反倒是对于曹丕,曹操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情怀。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的几个儿子,包括曹植都被封了侯,曹丕却只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而且“置官属,为丞相副”。五官中郎将的品级不高,本来没有资格设置下属官员,更不可能成为丞相的副手,但曹操却给予了曹丕“低职高配”,

  •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该怎么排名,你最欣赏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手下最强四大谋士,曹操五大谋士排名,曹操手下最有名的两个谋士

    一、荀彧荀彧排在第一位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首先荀彧是最早投效曹操的,其次像荀攸、郭嘉等很多谋士都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初平二年(191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非常高兴,称荀彧为“吾之子房”。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

  • 刘备在夷陵惨败于陆逊,因为没有做好防火?毛泽东的评论一针见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仅仅一年后,身经百战、几乎转战全中国的刘备竟输得灰头土脸,被初出茅庐的陆逊杀得全军覆没。就如《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所载:“权将陆逊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夷陵之战后,刘备多年以来所积攒的百战精兵就此丧尽,至于军粮、器械、甲胄、战船等战具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更可怕的是,许多能征惯战的

  •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背后,藏着曹操的两大难言之隐,曹丕搞砸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仲谋,仲谋亲吻吴桐,为什么说生子当如仲谋

    公元212年,三国进入到关键的形成期。正月,西凉马超就卷土重来,搞得刚回到邺城的曹操异常恼火,果真是:马儿不死,吾死无葬身之地。曹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由于马超信誉破产,在西凉进展不顺,于是本年五月曹操决定:既然马超不想让我活得舒坦,那你也就别好受。曹操杀掉了马超的老爸和弟弟等——《三国演义》把这段

  • 明知自己身体不好,秦始皇为何还坚持最后一次东巡?有些事在逼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第五次东巡,秦始皇东巡发生在哪,秦始皇为什么不停东巡

    作为风扫六合、威震八荒的霸主,秦始皇嬴政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他继承了父兄为他留下的那一份基业,将原本就已经奠定了的统一大势付诸了行动。他耗费十年时间先后将六国一一攻灭、将天下一统,这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雄才大略!然而纵然是如此雄才伟略的君王,却依旧做了许多让人看不懂的行为。就拿秦始皇的最后一次

  • 曹操留下的这6员猛将,有一人建在,司马懿必不敢篡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的七大猛将都有谁,曹操最强的六个猛将是谁,曹操手下的七个大将分别是哪七个

    董卓身边聚集了不少人才,但董卓太过残暴,贪图享乐,格局太小,注定成不了大事,最终却因一个女人被吕布杀害。袁绍也是一个实力非常强大的诸侯,但他有人才,却不会用人才,这使得他在赤壁之战中输给了实力不如他的曹操。剩下的刘备、孙权和曹操,都是会招揽人才,也会用人才的明主,这使得他们成了群雄争霸中的赢家。这三

  • 各种史书中对唐太宗释放囚犯的数量记载不同,此事应为其败笔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与囚犯的约定,唐太宗放囚犯是真的吗,唐太宗的历史记录

    “纵囚”有关于唐太宗“纵囚”的记载,散布于新旧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等历史记载中。《旧唐书》中是这么记载的:“十二月辛未,亲录囚徒,归死罪者二百九十人于家,令明年秋末就刑。其后应期毕至,诏悉原。”《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十二月辛未,虑囚,纵死罪者归其家。”“九月,纵囚来归,皆赦之。”《新唐书·刑

  • 甘露之变中韩约大汗淋漓引起仇士良怀疑,宦官立刻反攻并摧毁三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甘露之战仇士良,仇士良个人资料,仇士良为什么怕武宗

    唐朝宦官专权的背景唐朝的灭亡有三个重要的原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但是宦官专权对唐朝政府的危害显然比另两者来得更深,因为相对于藩镇和朋党来说,宦官对于唐朝皇帝或者中央政府的危害来得更直接也更持久。唐朝的权宦始于玄宗朝的高力士,但是高力士还没有表现出威胁朝廷的迹象,他仅仅是因为受到玄宗皇帝的

  • 魏征死后留一本册子,李世民读后勃然大怒,下旨:推倒他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征死了李世民痛哭,唐太宗为何对魏征毁坏了他的坟墓,李世民封魏征参与朝政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于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十二》。公元643年,贞观名臣魏征不幸去世,而唐太宗李世民为他操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他不仅亲自为他写了一段墓志铭,还准备将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然而讽刺的是,魏征葬礼后不久,李世民泪痕还未干,魏征的墓却被李世民亲自下令推倒。魏征和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