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创韩信出道前没钱没人脉,也没打过仗,为何横空出世就能纵横天下?

原创韩信出道前没钱没人脉,也没打过仗,为何横空出世就能纵横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26 更新时间:2024/1/21 5:39:13

韩信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天才,被认为是“兵家四圣”之一,也是与张良萧何齐名的“汉初三杰”,是古代“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在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韩信取得了辉煌战绩,奠定了其在史书上的地位,是历史上公认的“兵仙神帅”。

那么,韩信在出道之前一没钱二没人脉更没有实战经验,没有打过仗的他,为何横空出世就能纵横天下?说到这个问题,不得不感叹一下,有些人天生就是为战而生。

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信杖剑从之”。从这里可以看出,韩信出道之前是一介布衣,身上穷的就只剩一把随身携带的宝剑了。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韩信为“布衣”,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韩信极有可能出身于六国中的某个落魄贵族。

古代是一个讲究出身的社会,特别是先秦时期,平头百姓想要出人头地更是难上加难。甚至在那个时候,普通人连学习识字的资格都没有。因为那时的书籍都是刻在竹简上的,十分珍贵,一般只有当时的贵族子弟才有读书识字的资格。

然而,韩信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毫无疑问肯定深谙兵法之道,不可能是目不识丁的莽夫。可是,在史书上却找不到韩信师从何人。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韩信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因为先秦以前的兵法书籍,基本上都是被贵族阶层所垄断,所以普通人家肯定无法培养出韩信这样的人才。只有贵族家庭,才能够培养出韩信这样的人才。

秦始皇扫平六国之后,原先六国中的贵族大多沦为平民百姓,从这一点上来看的话,韩信祖上极有可能就是六国中某一国的贵族。虽然传到韩信这一代,家族已经逐渐没落了,但是祖上传下来的书籍依旧还在。因此,韩信一身兵法应该出自于家庭教育的结果。

韩信年轻的时候很穷,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甚至还因此受到了“胯下之辱”。如果不是漂母看韩信可怜给他几口饭吃,可能韩信能不能活到群雄逐鹿的那一天都说不一定。那么,韩信身上明明有一把宝剑,为何不把剑卖了做生活费?这可能就是因为他贵族身份的缘故。

秦汉时期的宝剑,基本上都是青铜剑,在当时来说每一柄宝剑都价值不菲。在秦始皇收缴天下兵器之后,普通家庭更是不可能藏有此物。而宝剑在当时来说,是贵族身份的象征,韩信更是要靠着这把宝剑来建功立业,所以宁愿忍饥挨饿也不愿意出售此剑。

虽然说韩信出道时,既没钱也没有人脉,但是他却有一身家传的本领,更有一把得以建功立业的宝剑。这样的出身条件,在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而且韩信却也算得上是生逢其时,在陈胜吴广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后,韩信也带着宝剑投入了项梁的麾下,后来因为不受重视又转头到了刘邦麾下。

虽然韩信在项梁、刘邦麾下都没有得到重视,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是金子早晚会发光。有着一身本领的韩信,最终还是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而且,相对于当时的其他人来说,韩信的起点已经够高了,虽然他没钱也没有人脉,更没有实战经验,但是这些都可以在战场上快速获得的。例如刘邦手下大将樊哙,一开始只是一个屠夫,后来跟随刘邦打天下之后,经过几场战役的洗礼,很快也就成了独当一面的猛将。而韩信这样深谙兵法之人,在有了实战经验之后,一旦得到重用,必然能够一飞冲天。

人们常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实际上除了“垓下之战”,韩信一生绝大部分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除了因为他的用兵才能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之外,还跟他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以“布衣”登场,樊哙只能成为一代猛将,而韩信却能成为千古名将的原因。

可惜的是,韩信虽然深谙兵法之道,但是却不懂藏拙之道。如果韩信能够像张良一样,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也许他的结局会更好。这样一来,也不至于留下“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的千古憾事。

更多文章

  • 原创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和蜀汉到底损失了多少?答案在文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大意失荆州蜀国灭亡,关羽失荆州后又被古蜀国夺回来吗,关羽失荆州之后活了多久

    刘备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四处漂泊。虽然他有短暂的荣耀,比如从陶谦夺取徐州成为一个州的领导人,但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在逃跑中寻求庇护,在这里或那里寻求庇护。直到201年,投靠汉家的荆州刘表后,刘备才稳定下来。从201年到211年的十年间,刘备离开荆州去益州,他留在荆州休养生息,吸引了大量人才,但也从一系列

  • 南明版曹操, 残杀十八大臣, 意图篡位不成, 明清两朝均被封一字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西军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的带领之下,辗转四川、贵州进入云南,在云南经营数年,云南生产得到进一步的恢复,成了大西军日后抗清的稳固后方。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孙可望,孙可望虽然出身于农民起义军,但是他为人聪明,深得张献忠的喜爱,是张的四大养子之首,不知道他从哪里学的治世之才,他在云南的几年间,把云南

  • 韩信对刘邦说:我能领兵打仗,您不能!刘邦不悦韩信死得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迟迟不出兵协助刘邦原因,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完整版,刘邦领兵打仗不如韩信原文

    我认为不冤,有以下几点:一韩信自恃有才,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有才华的人受人欣赏,古往今来的才子不计其数,但是才子终究是才子,最终还要有一个欣赏他的主人,才能将其才华展现出来。韩信有才,他的军事才能令他目中无人,甚至在与刘邦交流的时候都会卖关子,让刘邦去猜测,刘邦是何许人也,一代帝王岂容他人玩弄?其中

  • 五虎上将的后人过得怎么样?张飞的后代最幸运,关羽的后代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张飞的后人结局,张飞手下五虎将排名,关羽五虎上将排第几

    在公元263年,当时整个魏军在钟会和邓艾的带领下,对蜀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围攻。在这场战役之中,刘禅并没有抵抗,而是将自己的国门打开,选择了投降。在那之后,整个的蜀汉江山也落入了他人手中,而当时蜀国的“五虎上将”们,最后也各有各的招遭遇1.关羽在当时,关羽算是整个“五虎上将”中最为勇猛的一个,在战场上也

  • 蜀汉灭亡,除刘禅外跟这个人的关系很大,简直让诸葛亮死不瞑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死后蜀汉有多惨,刘禅诸葛亮对话原文,蜀汉被灭了刘禅怎么样

    可以说,武侯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奔波了一生,虽然,他没有成功地北定中原,但是,他的忠心和才智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在民众的口耳相传中,诸葛亮已经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常言道,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自然应该是卓尔不群才对。可惜的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却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诸葛亮结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子嗣诞生,等

  • 她是汉朝最美公主,却被父子二人共享,最终含泪服毒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认为天下的统治者都是男性,汉武帝就重用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三纲五常”也同样出自董仲舒之手,“三纲五常”也成为古代封建社会约束女子的典范,即便是公主也难逃命运。为了避免战争,朝廷都会选择和亲,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王昭君出身在一个平民家中,自幼长相貌美,父

  • 所有关羽的雕像,怎么眼睛都是紧闭着的?老木匠:这是个“忌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羽的雕像为什么是闭眼的,史上最大的关羽雕像,关羽雕像视频素材高清

    关羽,作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名将,在《三国演义》和其他影响形象中通常作为“忠义”化身而为人津津乐道,虽然最后死于小人之手,但关公的气节却在后世数千年得到了传承,甚至关羽本人形象也被统治者神化了,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世人称之为“武圣”。说起关羽,最著名的还是他本人的面貌:“丹凤眼、卧蚕眉、重枣脸。五

  • 在高平陵政变中,曹操的25个儿子和旧部,为什么不对抗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6年,曹操进位为魏王,分封诸子皆为列侯;公元220年,曹丕废黜汉献帝刘协,建魏称帝;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并血洗了曹氏宗族;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黜魏元帝曹奂,建立西晋。曹操戎马一生,征战三十余年,建功立业无数,堪称功盖寰宇,在彻底架空汉献帝的基础上,还培养

  • 庞德誓死不降关羽,曹操感动流泪。即如此忠心,他却为何抛弃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超为什么抛弃庞德,庞德马超和曹操,庞德能打败马超么

    《三国志 庞德传 》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战益怒,气愈壮庞德高喊:“良将不怕死,不苟且偷生,烈士不毁大节来求活命。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慷慨奔赴战场,最终不幸战败被俘。关羽在劝降无果之后,将其斩杀。庞德被俘剧照《三国志 庞德传 》太祖(曹操)闻而

  • 魏延墓前长跪的3个石人,其中一个是诸葛亮,其余两人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延死后墓前跪着三个人,魏延墓前跪三人图片,魏延坟前跪着三个石像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魏延作为蜀汉政权建立的重要人物,在历史上立功颇多,但同时也是饱受争议的人物,魏延自长沙劝黄忠投降后便遭到诸葛亮的怀疑,由于史书上称其脑后有“反骨”,在古代,脑后“反骨”通常被视为不吉利、不忠不义的象征,所以,魏延不仅在诸葛亮眼中是一个随时可能卖主求荣的人,在诸多史学家印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