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高平陵政变中,曹操的25个儿子和旧部,为什么不对抗司马懿?

在高平陵政变中,曹操的25个儿子和旧部,为什么不对抗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74 更新时间:2024/1/16 6:45:43

公元216年,曹操进位为魏王,分封诸子皆为列侯;

公元220年,曹丕废黜汉献帝刘协,建魏称帝;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并血洗了曹氏宗族;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黜魏元帝曹奂,建立西晋。

曹操戎马一生,征战三十余年,建功立业无数,堪称功盖寰宇,在彻底架空汉献帝的基础上,还培养了星光豪华的文武班底,为曹丕建魏奠定了厚实的根基。但是,曹丕称帝之后,仅仅过了不到三十年,曹魏政权就重蹈了刘汉的覆辙,被司马家族死死地掐在了手中!

曹操生了25个儿子,曹操麾下名将如云,那么在司马懿兴风作浪时,曹操的儿子们和旧部们为什么不出来反抗呢?

曹操的儿子大盘点。

在现有的史料记载中,曹操大概有十五位妻妾,一共生了25个儿子。

原配丁夫人,膝下无子,领养了曹昂;

卞夫人,即后来的卞皇后,生下了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兄弟;

刘夫人,生了曹昂、曹铄;环夫人,生了曹冲、曹据、曹宇三兄弟;

杜夫人(秦宜禄之妻),生了曹林、曹衮二子;

其余还有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陈姬、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等姬妾,相继生下了十几个儿子。

1.长子曹昂:公元197年,宛城之战,曹操在张绣投降的情况下又强纳了张济之遗孀,张绣发动叛乱,曹昂战死。因曹昂之死,丁夫人与曹操决裂,老死不相往来。

2.魏文帝曹丕:公元226年夏天,在当了七年的皇帝之后,曹丕病逝,托孤于曹真、司马懿、曹休、陈群等人。

3.鄢陵侯曹彰:曹操病逝后,曹彰曾带兵回朝索要魏王符节,但后来交出了兵权。三年后,曹彰进京朝觐,却得了疾病暴毙于府邸中。

4.陈王曹植:曹丕称帝后,曹植差点被逼死,后来被数次贬谪徙封。公元232年,曹植病逝。

5.萧怀王曹熊:自幼体弱多病,早逝,此人生有一子,在曹睿时代病逝。

6.曹铄:曹昂的同母胞弟,早夭,无后。

7.神童曹冲:环夫人所生。公元208年,年仅13岁的曹冲病逝了,曹操哀嚎着对曹丕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8.彭城王曹据:曹冲的二弟,一辈子谨小慎微,不掌兵不问权,活得很卑微。司马师废黜曹芳时,曹宇还活着,但他中庸处世,以保命为主。

9.燕王曹宇:曹冲的三弟,曾深受魏明帝曹睿的赏识,被加封为大将军。曹睿病重时,本打算托孤于曹宇,但被权臣蛊惑,此事最终作罢。曹睿病逝后,曹爽的狗腿子伪造诏书,将曹宇革除官职、驱逐出宫。曹宇如履薄冰地活到了公元278年,接受了司马炎的分封。

10.沛穆王曹林:杜夫人所生,此人躺平了一辈子,吃喝不愁,活到了公元256年。

11.北海王曹衮:曹林之弟,此人文采甚好,但英年早逝。

12.怀王曹玹:秦夫人之子,早夭,无后。

13.恭王曹峻:曹玹之弟,身份低微,此人活到了公元259年,一辈子毫无作为。

14.曹矩:尹夫人所生,死在了曹操前面。

15.赵王曹干:陈姬所生,因三岁丧母而被王昭仪收养,没什么低微,但衣食无忧,活到了公元261年。

16.曹上:孙姬所生,早夭,无后。

17.楚王曹彪:曹上之弟,在高平陵政变后,太尉王凌、兖州刺史令狐愚曾经密谋拥立曹彪为新帝,但最终泄密失败,王凌、令狐愚被夷灭三族,曹彪被司马懿赐死。

18.曹勤:曹上之弟,早夭,无后。

19.曹乘:李姬所生,早夭,无后。

20.曹整:曹乘之弟,早夭,无后。

21.曹京:曹乘之弟,此人终身未娶(不知道是受什么刺激了),无后。这种人肯定对政治权力不感兴趣,生卒年也不祥。

22.曹均:周姬所生,早夭,无后。

23.曹棘:刘姬所生,此人在曹操之前就死了。

24.寿张王曹徽:宋姬所生,这家伙就是飞扬跋扈的王爷,但他手中吴兵,就只能欺负逢低内的官员和百姓,后来被削去封邑,老实了好多年,于公元243年病逝。

25.曹茂:赵姬所生,此人无教养,不受曹操的待见,曹丕登基后,只有曹茂一人没有封王。这种人物,几乎和破落户没什么区别了。

我们不难发现,在曹操的25个儿子之中,竟然有11人都早早去世(曹冲、曹熊、曹衮、曹玹、曹矩、曹上、曹勤、曹乘、曹整、曹均、曹棘),归纳起来就只有四个字,就是“早夭,无后”!其余众人中,曹昂、曹彰这种干将早就死了,才高八斗的曹植也早早病逝。

再看高平陵政变时期仍然健在的几位,曹据、曹宇、曹林、曹峻、曹干等人,这些人只有封邑没有兵权,当司马懿屠灭曹爽家族时,这些人只敢埋头干饭,连抬头瞪眼都不敢!至于曹京、曹徽、曹茂这种另类,简直都不足一提!

只要一个楚王曹彪,此人运气比较背,被大魏忠臣王凌盯上了,却也无辜躺枪了。司马懿想要弄死曹彪,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爽脆!

此外,曹操还有三位养子。

曹真,与司马懿同为曹丕的托孤大臣,但熬不过司马懿,早早就闭眼了。曹真的儿子曹爽,与司马懿同为曹睿的托孤大臣,但曹爽架空了司马懿,在朝中胡作非为,动了很多人的奶酪,以至于四面树敌。如果说曹真是英雄,那么曹爽就是狗熊!

秦朗,杜夫人与秦宜禄之子,受到曹操的疼爱。在曹睿时期,秦朗曾与曹宇共同辅政;曹爽上台后,秦朗与曹宇同样被驱逐,哭着离宫,此后记载不祥,应该是苟到某个地方活命去了。

何晏,原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尹夫人所生,此人娶了杜夫人所生的金乡公主。这家伙喜好老庄之学,为人虚浮不实,还有很多恶劣行径,备受曹睿的厌恶。曹爽专权以后,重点用了何晏,招致骂声一片。司马懿拿下曹爽之后,将何晏夷灭三族。

综合盘点之后,我们可以看出,在高平陵政变中,曹操的儿子们早就是凉透的黄花菜了。其实,终曹魏一朝,曹魏近支宗亲的势力一直非常孱弱,没有任何实权,而且大多短命!能够与司马懿对抗的,也就只有曹爽哥几个了,偏偏这几个家伙都是软蛋!

曹操的旧部都在干什么?

其实,到了曹芳时代,曹操的旧部基本已经死绝了!

曹操的心腹旧部,主要包括曹氏八虎骑、五子良将、外姓将领、以及功高危重的一些文臣,我们大致看一下。

1.夏侯惇:曹操死后不久,夏侯惇也不行了,曹丕亲自披麻戴孝。夏侯惇生了九个儿子,除了夏侯楙之外,其余都是些仰仗父亲余荫的庸碌之辈,而夏侯楙被三国迷戏称为鸭子驸马,在曹睿时代曾驻守长安,但随着诸葛亮北伐,夏侯楙就被调离。到了曹芳时代,夏侯惇的后代已经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2.夏侯渊:定军山之战,夏侯渊被刘备、黄忠斩杀,一同战死的还有他那13岁的第五子夏侯荣。夏侯渊生了八个儿子,有的早夭,有的平庸,而大部分死在了高平陵政变之前,只有次子夏侯霸是曹爽的心腹,当时带兵在外,在曹爽被灭之后,夏侯霸紧急逃到了蜀汉。

3.夏侯尚:夏侯尚是夏侯渊的堂侄、曹真的妹夫,与曹丕私交甚好,但曹丕杀了他心爱的小妾,他伤心而死!夏侯尚的儿子夏侯玄,也就是曹爽的表弟,曾任曹芳的中护军,后来官拜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军事,但他因为战败而被削弱了兵权,在曹爽与司马懿对峙期间,夏侯玄无能为力。数年后,夏侯玄被司马师夷灭三族。

4.曹仁:公元223年,曹仁进攻濡须,被东吴朱桓杀败,抑郁而终。

5.曹纯:曹仁之弟,虎豹骑的统领,在赤壁之战两年后就病故了。

6.曹真:前文已经提过,曹真短命,熬不过司马懿的一把老骨头。

7.曹休:曹家千里驹,在公元228年的石亭之战中惨败,背上毒疮发作而死。

8.曹洪:差点被曹丕砍了脑袋,后被贬为庶人,到了曹睿时代,被加封为骠骑将军,但有名无权,只是个虚职,数年后病故。

夏侯惇、夏侯渊的儿子不成气候,曹仁、曹休等人的后代更加不值一提!

其实,到了曹爽专权的时期,曹操时代的所有曹氏宗亲,早就被大换血大洗盘了,真正掌权的,只有曹爽兄弟几人,其他曹氏宗亲的后代,都是任人宰割的菜鸡,譬如司马懿在处死楚王曹彪之后,直接把曹魏宗室王公全部置于邺城监管,“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有司监察”。

我们再看其他将领。

9.张辽:公元22年,张辽在抱病击退东吴的进攻之后,很快就病死了。

10.于禁:被关羽丢进大牢,被孙权送回曹魏,最后被曹丕羞辱而死。

11.乐进:五子之中,乐进死得最早,他死在了汉中之战前夕。

12.徐晃:徐晃与曹丕同一年去世。

13.张郃:公元231年,张郃受到司马懿的逼迫,无奈之下追击退兵的诸葛亮,中计被伏,在膝盖中箭后惨死。其实,张郃即便没有中间而死,也很难活到公元249年,只能说司马懿太能活了!

14.文聘:卒年不详,但到了曹睿时代,文聘的记载就基本缺失了。

15.李典:逍遥津之战后,李典病故于瘟疫中,他可能比乐进还早走一步。

其余诸将,譬如典韦、庞德、臧霸、朱灵这些就不提了。

这些外姓将领的儿子们,基本都是安享富足的官二代,没什么能力,更没什么进取心,只有乐进的儿子乐綝,做到了扬州刺史,但他依附于司马昭,后来被诸葛诞斩杀。

再看那些文臣,为了节省篇幅,我们不再一一列举。

曹操时代,郭嘉、荀彧、荀攸相继去世;曹丕时代,程昱病故,此后王朗、陈群、钟繇、华歆等也先后去世了;曹操的原班人马中,好像只有蒋济还活着。

蒋济的表现如何呢?在高平陵政变中,蒋济直接给曹爽写信劝降,声称司马懿只是想将他们免官,但绝无加害之心,劝告曹爽尽早交出权力投降,曹爽最终相信了,决定投降。

综合来看,曹操的旧部人马,早就过时翻篇了,而那些将二代们,一个比一个不争气,但凡有点出息的,还投靠了司马家族(譬如乐綝),唯一比较能活的老臣蒋济,还为司马懿充当了说客。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司马懿身后都站着哪些人呢?

曹爽手中的资源,如果充分利用并发动起来,还是有很大希望战胜司马懿的。他有大将军印,可以征集天下的兵马入京勤王;他有智囊桓范的大司农印,可以担保不会缺粮;他还有天子曹芳,这是王牌炸弹!

但是,曹爽太怂包了,也难怪桓范要骂他蠢如猪狗了!

司马懿手中,只有几千死士,还有个不伦不类的郭太后充当盾牌,这种配置,与曹爽比起来,简直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司马懿最终赌赢了,在整个对峙过程中,满朝重臣,几乎所有人都站在了他的身后!

1.司空高柔:这家伙本来是高干(袁绍外甥)的堂弟,后来追随曹操,算是曹魏四朝元老,在曹芳时代升任司空。高柔占据了曹爽的大营,假节,行大将军事。

2.太尉蒋济:前文已经提过。

3.太仆王观:王观与高柔分头行动,高柔占据曹爽的兵营,王观就占据了曹羲(曹爽之弟)的营地,自认中护军。

4.雍州刺史陈泰:陈群之子,本来与曹爽一同祭陵,算是同一个阵营,但他内心拥护司马懿,就与侍中许允一起劝降曹爽,在曹爽同意后,就赶到司马懿面前洽谈投降事宜。

此外,并州刺史孙礼、光禄勋卢毓,也都在背后支持司马懿,至于总督雍州凉州诸军事的郭淮,他是陈泰的密友,虽然没有参与这次争斗,不过立场不明,以笔者思考,应该不会站在曹爽这边。

曹爽身后,只有一个智囊桓范,而司马懿身后,站着多位元老重臣,究其原因,还在于曹爽作死作得太大了!

曹爽架空司马懿之后,独揽朝政,就开始胡作非为、排斥异己,不仅侵吞了别人的蛋糕,还启用了臭名昭著的台中三狗(何晏等三人),甚至乱改曹魏制度,严重侵犯了元老重臣和士族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当司马懿发动政变时,这些人不约而同地站在了曹爽的对立面。

其实,他们不是支持司马懿夺权,而是支持司马懿推翻曹爽,他们的目的,只是想夺回属于自己的蛋糕,至于谁能当权,其实并不怎么在乎,仅此而已!

至于曹操的儿子们以及曹氏宗族,早就日落西山无能为力了!而曹操旧部中那些才华出众的名将和谋臣们,早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少数能够活下来的,也都无形中成了司马懿的帮凶!

不管是一朝政权,还是一个家族,如果想要长久,一定要参考下面两个条件:第一,不能出现曹爽这样的败家子,否则再大的家业也会拱手送人;第二,最好要活得长久,能活才有资本,能活才是王道,如果曹丕、曹睿多活几年,哪有司马懿什么事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庞德誓死不降关羽,曹操感动流泪。即如此忠心,他却为何抛弃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超为什么抛弃庞德,庞德马超和曹操,庞德能打败马超么

    《三国志 庞德传 》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战益怒,气愈壮庞德高喊:“良将不怕死,不苟且偷生,烈士不毁大节来求活命。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慷慨奔赴战场,最终不幸战败被俘。关羽在劝降无果之后,将其斩杀。庞德被俘剧照《三国志 庞德传 》太祖(曹操)闻而

  • 魏延墓前长跪的3个石人,其中一个是诸葛亮,其余两人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延死后墓前跪着三个人,魏延墓前跪三人图片,魏延坟前跪着三个石像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魏延作为蜀汉政权建立的重要人物,在历史上立功颇多,但同时也是饱受争议的人物,魏延自长沙劝黄忠投降后便遭到诸葛亮的怀疑,由于史书上称其脑后有“反骨”,在古代,脑后“反骨”通常被视为不吉利、不忠不义的象征,所以,魏延不仅在诸葛亮眼中是一个随时可能卖主求荣的人,在诸多史学家印象中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被教科书删除?老教授:房梁下吊一块肉都比它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衡发明地动仪的记录,张衡地动仪研究过程,张衡发明地动仪的资料50字

    来自意大利的达·芬奇可以算是全才中的一个,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找不出比他更完美的存在。而我国也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个理工男,又是个艺术家,是个机械师,还是个科学家,这个人就是张衡,《后汉书》中记载,他贯五经通六,且才高于世。今天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张衡与地动仪的故事。张衡出生于公元78年,时处东汉时期,张家

  • 项羽故里有把300斤霸王戟,千年来无人能拿起,难道我们退化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墓出土的兵器,项羽坟墓遗址,霸王项羽真正墓地在哪里

    霸王项羽徒手举鼎的事,早已不是什么传说,但项羽故里的霸王戟相传只有300斤,那么为何如今已经没有拿得动呢?难道说现代人的力气变小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霸王戟又称“天龙破城戟”,重量达到了300斤,长度达到了5米左右,看上去有点像是吕布的那一把方天画戟,然而项羽这一“天龙破城戟”最为让人疑惑的就是,这

  • 项羽为何宁可自刎也不肯渡江?并非他蠢,而是他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为什么宁愿死都不愿意渡江,项羽为什么宁愿选择自己不渡江,项羽为什么宁愿死也不过乌江

    ——杜牧秦末乱世,作为当时最耀眼的一颗新星,项羽的光芒是各路诸侯可望而不可及的,即使刘邦聚集了各路诸侯,带领着56万大军,也被项羽用3万人马半天之内击溃,这就是彭城之战。但是项羽毕竟出生贵族,有着诸多局限,最后中了十面埋伏,听闻四面楚歌,独自乌江自刎。长留下“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慨

  • 颇具争议的司马懿,连李世民对他都是满满的鄙视,后世更不用说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与司马懿谁厉害,李世民对司马懿的评论,司马懿李世民视频

    评价一位历史人物,而且,还是位颇具争议的人物,有时就不单单是自己的喜好那么简单了。唐王朝组织人员编撰了《晋书》,李世民给其中的四个人做了“总结”,包括:司马懿。这段文字并不算多,不过600字左右,却是一点都没隐藏他对司马懿的看法。开篇就是褒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司马懿可

  • 秦始皇能一统天下,有三个人功不可没,最后一个人连姓名都没留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我们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但是,秦朝的军事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条件下,已经算是登峰造极了。无论是周边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难以与其相提并论。强大的军队由强大的王朝铸造,秦国的强大绝不是偶然,卓越的政治制度、坚强的民族意识、领导者的英明领导缺一不可。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在这之中发挥关键作

  • 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这四个字到底应该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寿亭侯谁封给关羽的,汉寿亭侯是关羽死前封的吗,关羽的汉寿亭侯是什么时候封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汉代的侯爵,汉代侯爵爵位的范围比较宽泛,甚至有人把诸侯王也算侯爵,称为国侯,在这之下还有列侯和关内侯,关内侯没有食邑,只是一个荣誉象征,而列侯则是有食邑的,列侯的等级大致有三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县侯、乡侯、亭侯(东汉又有都乡侯、都亭侯),与之对应的食邑也越来越小,比如县侯可以享受一

  • 司马懿风评不佳,实际上就是后代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风评差原因,司马懿个人性格,司马懿一生分析

    封建时代的谋朝篡位的不少,即便是曹魏也是篡位登基,在这一点上后世并没有过于苛责司马懿,后世乃至当时对于司马家最大诟病在于,司马懿违背诺言,将封建政治的底裤彻底给扒了下来,导致后世篡位者有样学样,前朝帝王再无善终者。同时代的朝堂政治博弈,曹爽让司马懿,明升暗降。回家养老。对于司马师与司马昭。依旧是高官

  • 倘若三国时期东吴也选“五虎将”,孙权手下大将哪些有资格评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东吴孙权简历,三国孙权最顶级的五个谋士,东吴的谁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如今早已深入人心。因为罗贯中尊汉室为正统,在小说当中对蜀汉自然是更加青睐,因此,大多数人对于蜀汉武将都比较了解,譬如蜀汉五虎上将关张马赵黄,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大将,不仅个人勇武非常,而且还能带兵打仗,关羽水淹七军、张飞据水断桥都是一段佳话。可正因为《三国演义》为人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