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灭亡,除刘禅外跟这个人的关系很大,简直让诸葛亮死不瞑目

蜀汉灭亡,除刘禅外跟这个人的关系很大,简直让诸葛亮死不瞑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33 更新时间:2024/2/5 11:47:45

可以说,武侯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奔波了一生,虽然,他没有成功地北定中原,但是,他的忠心和才智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在民众的口耳相传中,诸葛亮已经成为了智慧的化身。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自然应该是卓尔不群才对。可惜的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却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诸葛亮结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子嗣诞生,等到四十多岁的时候,担心后继无人的他只好给兄长诸葛瑾写信,请求兄长过继一个儿子给他。

诸葛亮是刘备的智囊,而诸葛瑾则一直为东吴效力。诸葛瑾收到信后决定将自己的次子过继给诸葛乔,但担心此事过于敏感,于是,便向孙权请示。获得孙权的同意后,诸葛瑾将自己的二儿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不料,诸葛亮有了诸葛乔之后不久,他的妻子就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老来得子的诸葛亮在欢喜的同时,也对这个儿子寄予了厚望。在取名字的时候,他郑重地选了“瞻”字。诸葛瞻,字思远。很明显,诸葛亮希望自己儿子将来的成就超过自己。为了培养诸葛瞻,诸葛亮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在繁冗的工作中忙地焦头烂额,但还是挤出时间为诸葛瑾写下了流芳百世的《诫子书》。

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更是成为了无数人的座右铭。令人悲叹的是,诸葛瞻八岁的时候,诸葛亮就在五丈原与世长辞了。临终之际,诸葛亮将诸葛瞻托付给了后主刘禅,希望诸葛瞻能够继续为蜀汉效力。刘禅有感于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于是,便对诸葛瞻大力提拔,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可惜的是,虽有父亲的谆谆教导和君主不留余力的提携,诸葛瞻还是没能成材。

延熙十六年(253年),吴国的诸葛恪起兵攻魏。当时,吴国和蜀国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盟友,诸葛恪的战况与吴国息息相关。蜀国大将张嶷认为诸葛恪过于冒进,恐怕会落入魏国的圈套,于是便给诸葛瞻写信,想要让他提醒诸葛恪。但是,诸葛瞻对于诸葛恪的行动置若罔闻,收到张嶷的信后也是无动于衷,直到吴军大败的时候才回过神来。

如此慢的反应能力,同运筹帷幄的诸葛亮相比,相差何止千里万里。到了景耀四年(261年),后主刘禅将年仅三十五岁的诸葛瞻升任为卫将军,还让他掌管尚书台。自此,诸葛瞻集军事、政治大权于一身,基本相当于如今的国家国务院总理了。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一般来说,位高权重的人都比较爱惜人才,就算做不到求贤若渴,起码也要亲近臣下。但是,诸葛瞻却连蜀国的老臣都留不住。

宗预是蜀国大臣中的元老级人物,连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也对他十分敬重。他为人一向直率,一次,有人邀他一同去拜见诸葛瞻。当时,宗预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推辞道:“我现在老成这样子,早就不求升官了。如今能活多久还不知道,何必要向年轻人折腰呢?”之后,宗预再也没有登过诸葛瞻的门。而诸葛瞻见宗预这样行事,居然也没有丝毫的表示。从此,宗预这位老臣与蜀汉朝廷渐行渐远起来。

如果换成诸葛亮的话,即使是宗预不来拜见,他也会主动前往探望的。毕竟,群臣上下一心才是国家强有力的保障。诸葛瞻独揽大权多年,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对内,他对祸国殃民的奸臣束手无策;对外,他对一心北伐的姜维处处掣肘,甚至,多次上表请求罢免姜维。在诸葛瞻的胡乱指挥下,蜀国的国力江河日下,北伐胜利更是遥遥无期。

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南下灭蜀,诸葛瞻率军迎战。当时,魏将邓艾向阴平(今甘肃陇南)逼近,形势对蜀国十分不利。关键时刻,诸葛瞻的部下黄崇劝他火速行军,在邓艾行至半路的时候予以截杀。不料,诸葛瞻对黄崇的建议不屑一顾,仍然坚持观望。看到蜀军不作为,邓艾有恃无恐地长驱直入,最终和蜀军决战于绵竹。

诸葛瞻自负地认为自己可以以逸待劳,打败邓艾不在话下。但是,无险可守的绵竹很难抵挡邓艾的大军。最终,诸葛瞻在乱军之中身首异处,他的儿子诸葛尚也战死了。绵竹陷落之后,邓艾趁势追击,直接灭亡了蜀国。他虽聪慧,但本身并不具备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他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也没有清醒的认识。虽然有志兴国,临危受命,但刚愎自用,导致成都防线崩溃,蜀汉灭亡。

最终,诸葛瞻战死沙场,确实很悲壮。但是,悲壮的背后是“无能”。相比于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他只能称作是“平日养尊不作为,临难一死报君王。”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她是汉朝最美公主,却被父子二人共享,最终含泪服毒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认为天下的统治者都是男性,汉武帝就重用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三纲五常”也同样出自董仲舒之手,“三纲五常”也成为古代封建社会约束女子的典范,即便是公主也难逃命运。为了避免战争,朝廷都会选择和亲,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王昭君出身在一个平民家中,自幼长相貌美,父

  • 所有关羽的雕像,怎么眼睛都是紧闭着的?老木匠:这是个“忌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羽的雕像为什么是闭眼的,史上最大的关羽雕像,关羽雕像视频素材高清

    关羽,作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名将,在《三国演义》和其他影响形象中通常作为“忠义”化身而为人津津乐道,虽然最后死于小人之手,但关公的气节却在后世数千年得到了传承,甚至关羽本人形象也被统治者神化了,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世人称之为“武圣”。说起关羽,最著名的还是他本人的面貌:“丹凤眼、卧蚕眉、重枣脸。五

  • 在高平陵政变中,曹操的25个儿子和旧部,为什么不对抗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6年,曹操进位为魏王,分封诸子皆为列侯;公元220年,曹丕废黜汉献帝刘协,建魏称帝;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并血洗了曹氏宗族;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黜魏元帝曹奂,建立西晋。曹操戎马一生,征战三十余年,建功立业无数,堪称功盖寰宇,在彻底架空汉献帝的基础上,还培养

  • 庞德誓死不降关羽,曹操感动流泪。即如此忠心,他却为何抛弃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超为什么抛弃庞德,庞德马超和曹操,庞德能打败马超么

    《三国志 庞德传 》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战益怒,气愈壮庞德高喊:“良将不怕死,不苟且偷生,烈士不毁大节来求活命。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慷慨奔赴战场,最终不幸战败被俘。关羽在劝降无果之后,将其斩杀。庞德被俘剧照《三国志 庞德传 》太祖(曹操)闻而

  • 魏延墓前长跪的3个石人,其中一个是诸葛亮,其余两人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延死后墓前跪着三个人,魏延墓前跪三人图片,魏延坟前跪着三个石像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魏延作为蜀汉政权建立的重要人物,在历史上立功颇多,但同时也是饱受争议的人物,魏延自长沙劝黄忠投降后便遭到诸葛亮的怀疑,由于史书上称其脑后有“反骨”,在古代,脑后“反骨”通常被视为不吉利、不忠不义的象征,所以,魏延不仅在诸葛亮眼中是一个随时可能卖主求荣的人,在诸多史学家印象中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被教科书删除?老教授:房梁下吊一块肉都比它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衡发明地动仪的记录,张衡地动仪研究过程,张衡发明地动仪的资料50字

    来自意大利的达·芬奇可以算是全才中的一个,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找不出比他更完美的存在。而我国也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个理工男,又是个艺术家,是个机械师,还是个科学家,这个人就是张衡,《后汉书》中记载,他贯五经通六,且才高于世。今天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张衡与地动仪的故事。张衡出生于公元78年,时处东汉时期,张家

  • 项羽故里有把300斤霸王戟,千年来无人能拿起,难道我们退化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墓出土的兵器,项羽坟墓遗址,霸王项羽真正墓地在哪里

    霸王项羽徒手举鼎的事,早已不是什么传说,但项羽故里的霸王戟相传只有300斤,那么为何如今已经没有拿得动呢?难道说现代人的力气变小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霸王戟又称“天龙破城戟”,重量达到了300斤,长度达到了5米左右,看上去有点像是吕布的那一把方天画戟,然而项羽这一“天龙破城戟”最为让人疑惑的就是,这

  • 项羽为何宁可自刎也不肯渡江?并非他蠢,而是他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为什么宁愿死都不愿意渡江,项羽为什么宁愿选择自己不渡江,项羽为什么宁愿死也不过乌江

    ——杜牧秦末乱世,作为当时最耀眼的一颗新星,项羽的光芒是各路诸侯可望而不可及的,即使刘邦聚集了各路诸侯,带领着56万大军,也被项羽用3万人马半天之内击溃,这就是彭城之战。但是项羽毕竟出生贵族,有着诸多局限,最后中了十面埋伏,听闻四面楚歌,独自乌江自刎。长留下“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慨

  • 颇具争议的司马懿,连李世民对他都是满满的鄙视,后世更不用说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与司马懿谁厉害,李世民对司马懿的评论,司马懿李世民视频

    评价一位历史人物,而且,还是位颇具争议的人物,有时就不单单是自己的喜好那么简单了。唐王朝组织人员编撰了《晋书》,李世民给其中的四个人做了“总结”,包括:司马懿。这段文字并不算多,不过600字左右,却是一点都没隐藏他对司马懿的看法。开篇就是褒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司马懿可

  • 秦始皇能一统天下,有三个人功不可没,最后一个人连姓名都没留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我们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但是,秦朝的军事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条件下,已经算是登峰造极了。无论是周边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难以与其相提并论。强大的军队由强大的王朝铸造,秦国的强大绝不是偶然,卓越的政治制度、坚强的民族意识、领导者的英明领导缺一不可。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在这之中发挥关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