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中国历代的执政者,也各有千秋,能力各不相同。以清朝乾隆皇帝为例,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基因,接任皇帝,创造一番伟业。但是不幸的是,在他死后,陵墓被盗,死无全尸。乾隆死后有多惨?遗骨被扔臭水沟,头骨被压碎,全尸都未留下。
乾隆皇帝被认为是清朝执政时间最长,最长寿的皇帝,也被认为是最有作为的皇帝。相比于其他沉迷美色,不理朝政的昏君,他在位期间,为治理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首先他十分重视社会的稳定发展,他认为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安定的基石。对于百姓,他始终持关心态度,重视百姓温饱问题,多次减免钱粮赋税,减轻农民负担,过上幸福生活。
同时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国库也日渐充实。其次,乾隆在位期间,注重培养武功高强之人,这对平定新疆地区的叛乱奠定了基础,使得边疆地区比较安定。同时他还派大臣驻守边疆地区,完善统治,不断促进社会稳定。
乾隆皇帝在历史上的知名度是比较高的,因为他把清朝的发展推向顶峰,但是高潮过后必将迎来衰败。乾隆皇帝自幼非常聪明,才华横溢,文武双全,这使得他变得十分自负。在他晚年时,他认为自己是全能之人,时常夸赞自己的功绩,但是现实却是朝政的衰微和各种潜在的风险。加之他盲目乐观,闭关锁国,中西方距离不断加大,国家也随之落后于世界。
历史上除了南越王活了一百多岁,中国历朝历代中最长寿的皇帝当属乾隆皇帝。但是以生性风流著称的他,竟能如此长寿,让人们十分感到费解。有人会认为乾隆生性风流,爱好美色会把身体掏空,但是事实却是乾隆皇帝生性风流并不是说他纵欲过度,所以他长寿并不是因为这一方面的原因。
其实遗传是乾隆皇帝长寿的重要原因,乾隆的母亲也活了八十多岁,而且在她六十多岁的时候,还能和乾隆一起相约去爬山游玩,可见乾隆的身体素质好有一部分是遗传的原因。加之清朝注重培养武功高人,练习射箭骑马,乾隆虽然是皇子,但是这些技能也并没有忽略。乾隆的长寿还和他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他每天都会用药膳,滋补身体,这些都与他的长寿息息相关。
在古代人们始终对人死后的陵墓修建十分重视,他们认为阴阳世界是一样的,所以在人死后,寻常老百姓通常是把有的都放进去。而皇家贵族则非常隆重,通常陵墓里面都会放置大量珠宝,玉器。按照原则来说,地位越高,放置的东西越价值连城。所以历史上的几百位皇帝,陵墓中都留下了不折不扣的宝藏。在乾隆去世以后,与他高贵的身份相匹配,他的陵墓被装饰的金碧辉煌。
一座座宝藏的背后,自然会有盗贼的出现。这些盗贼看着无数的金银珠宝便萌生了偷盗的想法,而且他们只对皇陵下手。历朝历代中,当属唐代和清代经济最为繁荣昌盛,自然皇陵中的财物就会更珍贵,所以,盗贼对这两个朝代的皇陵洗劫得最为严重。清东陵的所有皇陵都被盗贼洗劫一空,包括慈禧太后以及乾隆皇帝等人的陵墓也没能幸免于难。
盗贼的行为使溥仪非常不满,并且发誓要替他们报仇雪恨。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未来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去世后的人能控制的。1928年,土匪盛行,出现了一大批前来剿匪的人,但是剿匪需要资金成本,剿匪头目孙殿英在经过东陵时,没有经住诱惑,决定盗墓作为经费。于是他找了机会封锁东陵地区,制作计划,开始了他的盗墓行动。
盗墓行动分为两队,一队向慈禧进攻,一队向乾隆进攻。他们一开始并不明晰陵墓的入口,所以一直在毫无头绪地挖。摸索了很久,他们才找到入口。进入地宫时,他们被里边的场景惊到,全部都是宝藏。于是随后的几天,马车不断在往外运输,一箱箱珍宝被盗走,很快便被洗劫一空。
盗走宝藏以后,尸骨也遭到损害,原来被敬重的乾隆皇帝的尸体,四处分散,因为地宫下面的积水,骨头漂浮在水面上,头颅被压在石门下面,还有的尸骨不见了踪影。生前辉煌一生,地位高贵,死后却未能留下全尸,无一不是一种遗憾。
参考资料:
《清史稿·高宗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