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问武将想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位,一个要美人,结局却天壤之别

乾隆问武将想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位,一个要美人,结局却天壤之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28 更新时间:2024/2/13 7:24:50

这是两千多年封建帝制,无数的君和臣子共同诠释出的一条铁律,无人敢反对,也无人能反对,无论功劳再大,能力再高,只要惹了皇帝不高兴,那么下场便好不到哪去。

当然也有些开明的君主,能听得见去逆耳的忠言,也能在当上皇帝之后,依然重用功臣,可是这样的帝王毕竟是太少了。

纵观封建帝制时期,没杀过功臣,能与臣子同享富贵的君主,秦始皇是一个,唐太宗也算是一个,除了这两位仁兄之外,似乎再也无法找到第三个了。

当然,这也有可能因为我才疏学浅,对历史上500多位帝王了解不够所致,那么您还知道哪些帝王能如此大度吗?

不过这些并不是我们本篇要说的重点,我们要说的清朝时期极富盛名的帝王——乾隆皇帝。

在很多人的眼里,乾隆就是一位明君,在位期间,那可是把大清朝给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帝制时期最后一个盛世,就是有他的功劳,史称康乾盛世。

至于这是不是一个虚假的盛世,各位看官想必自有决断,我们就来说说乾隆这位帝王吧。

乾隆统治时期,对外用兵颇多,这就需要南征北战的武将为他冲锋陷阵,对于选拔将领方面,乾隆是有几分能耐的,提拔了不少能打仗会打仗的武将。

作为天朝上国,乾隆自然也要表现出该有的大国风度,每每武将打了胜仗,乾隆都要整个仪式,奖赏这些武将,甚至还让武将自己来挑选赏赐。

有那么一次,乾隆就问两位武将想要什么样的赏赐,其中一个要了官位,另一个却要了美人,但是两人的结局却有天壤之别。

我们一起来看。

海兰察:我志向不大,给我个美人吧

海兰察,鄂温克族,满洲镶黄旗人,多拉尔氏,世居黑龙江布特哈阿伦河,是清朝乾隆时期名将。

在乾隆时期,海兰察的地位非常高,或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在当时,海兰察就是他们的战神。

海兰察一生打过很多仗,而他也十分注重研究兵法,无论多么艰难的战争,海兰察总能从中发现敌人的弱点,进而果断出击,大获全胜。

在乾隆时期,边境问题十分突出,东南西北四境,几乎都不稳定,本着为君主分忧的心理,海兰察几乎成为了边疆消防员,哪里有火,就去哪里灭火。

乾隆二十年,海兰察西进准格尔平定辉特部台吉巴雅尔叛乱。

乾隆三十年,海兰察从云南进入缅甸作战,大败缅甸军。

乾隆三十六年,清军对金川用兵,海兰察用云南进入四川,相继平定了大小金川。

乾隆五十二年,台湾的林爽文发动叛乱,海兰察再次被派去平定,经过数次战役,直接抓获林爽文。

乾隆五十六年,廓尔喀侵袭后藏地区,乾隆再次派出海兰察,结果将,廓尔喀打得直接请降。

海兰察功勋卓越,自然也被乾隆一再封赏,但是在乾隆问他想要什么的时候,他只是表示想要个美人来暖被窝。

乌尔登:我愿为陛下分忧,给升升官吧

在海兰察平定准格尔和大小金川的时候,另外一位武将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也受到了乾隆的赏识,此人名叫乌尔登。

乌尔登的崛起之路和海兰察非常相近,两人也经常一起携手打仗,数次战争下来之后,乌尔登的地位也不在海兰察之下。

乾隆在奖赏海兰察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要奖赏乌尔登,毕竟人的心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只奖励海兰察,这摆明了是对乌尔登的侮辱。

乾隆又不是一个小气的人,自然也不会吝啬赏赐。

不过当乌尔登听说海兰察向乾隆要的是美人时,他觉得海兰察当真是可笑,他们两人都是卓有战绩的武将,家底自然也很厚实,还问皇帝要美人,这不是贻笑大方么?

所以当乾隆问他想要什么样的赏赐时,他便觉得自己表露衷心的时候到了,于是便对乾隆表示,自己愿意为主上分忧,为大清朝持续贡献光和热。

乌尔登这般说,其实就是意在向乾隆讨要更大的官,毕竟官不大,职权不够,想要为皇帝分忧,也只是扯淡,就好比一个平头好百姓,即便是再有心为帝王分忧,也没有机会不是。

乾隆:要美人的重赏,要官位的斩首

功成之后,海兰察要了美女,乌尔登要了官位,乍一看,很多人都会觉得海兰察这人不靠谱,哪有问皇帝要美女的,这不是摆明了不思进取么?

但是我们看了海兰察和乌尔登的最终结局,便会明白,海兰察提出这种要求实在是太明智。

海兰察最后被封为了一等超勇公,得到了善终,而乌尔登自从要了赏赐之后,便受到了乾隆的冷落,最终因为犯了一个小错误,便被乾隆给斩首了。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乌尔登表露衷心,为何却被乾隆厌恶,而讨要美女的海兰察为何却又终身受到重用呢?

这是因为乌尔登自以为是,他也不懂得如何与帝王相处的权谋之术。

海兰察并不缺美人,他问乾隆要美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贪权,也没有任何野心,对于权力更不在乎,只要有美人陪伴,自己也就心满意足了。

而乌尔登虽然信誓旦旦表示要为帝王分忧,这无疑是表示自己对权力是渴望的。

古代帝王的权力欲都很强,他们可以将权力给你,但是如果你去要权力,那就味道不一样了,乌尔登这般,无疑是触了乾隆的逆鳞。

所以最终两人才会有如此天壤之别的结局。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为秦始皇效力的王翦,在战国末期,他可以说是武将中的第一人,能从秦始皇手里要60万大军进攻楚国,这在当时几乎没人能办到。

王翦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也深知秦始皇交给自己全国之兵并不放心,为了打消秦始皇的疑虑,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要美人,要良田,要钱财。

其实他也不缺这些东西,也只是为了向秦始皇表露自己不贪恋权力罢了。

小结:

从古至今,会打仗的武将真不少,但是能得到善终的武将却少得可怜,归根结底,并不是这些武将的功劳不够,而是他们的情商不高。

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只要能打仗,会打仗就能一直位高权重,他们没有想到,帝王对在外带兵的武将自始至终都是忌惮的。

如果不能想办法让帝王信任,早晚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图网,侵删)

更多文章

  • 八国联军抢走的“永乐宝剑”,如今价值超10亿,英国人却拒绝归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就拥有一把被后世誉为“15世纪中国剑之巅峰”的宝剑,这把剑铸于1420年,剑刃锋锐,削铁如泥。它长约90厘米,剑刃76厘米,重1.3公斤,在形制和纹饰上极具东方特色,如今的人们称之为“永乐宝剑”。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位共22年,期间亲征蒙古,派遣郑和下西洋,使得大明

  • 吴越:五代十国之一,疆域狭小,却存在了7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越全盛时期最大版图,五代时期吴越最大疆域,吴越国五代的历史事件

    一首先,对于吴越来说,第一任君主为钱镠。根据《旧五代史·钱镠传》等史料的记载,唐朝末年,各地的叛乱频繁。在此背景下,钱镠致力于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在唐朝末年,钱镠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从而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对此,在不少历

  • 玄武门政变,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为何还要强占他的妻子杨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599年,他在宣武门外发动政变。太子李建成和在夺嫡过程中支持太子的李元吉同时被杀,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将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杀害。可为什么去把他的妻子杨氏强行纳入后宫呢?从太宗采纳魏征的建议,昭告天下诚信和解的举动来看,将杨氏纳入后宫,很有可能是为了拉拢杨氏家族来支持真光政权,杨氏出身于关陇贵族家中

  • 李世民不敢杀李元吉和李建成的老婆,却为何敢霸占?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元吉为何帮助李建成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的关系,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三兄弟

    李建成的正妻是郑观音,出身于名门望族荥阳郑氏,可能很多朋友对荥阳郑氏不是很熟悉,但在史书上记载“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士族,北魏隋唐时期,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由此可以看出郑观音的“娘家”地位之显赫。《郑屋塅·荥阳郑氏族谱》更是

  • 唐太宗李世民为人大度,为啥跟父亲李渊的头号功臣恩怨情仇15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和李渊谁功劳大,真正的李世民和李渊是什么关系,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上位的

    公元617年,曾经强盛无比的大隋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对外,面临着东突厥的背叛与侵袭;内部,以瓦岗军为代表的农民起义遍地开花。面对已然到来的大乱,但凡头脑清醒的有识之士都在考虑如何安身立命、进而化危机为机遇。当时,北方的晋阳(太原)是抵御突厥入侵的大本营,镇守在此的是隋炀帝的表哥、当朝唐国公、晋阳留守—

  • 为何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2年无子嗣?只因她有一缺陷,令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为什么嫁给李世民父子,武则天是几岁嫁给李世民的,武则天为何没为李世民生育

    不过,李世民一生一共有14个儿子,21个女儿,加在一起一共就是35个孩子,在子嗣上面,他也对得起先祖,为家族开枝散叶了,但是这35个孩子中,却没有一个是他和武则天的孩子,陪伴李世民十余载之后,27岁的武则天再次入宫,成为李治的嫔妃,先后为他生下了6个孩子。当年李世民纳武则天为才人的时候也才四十岁,而

  • “五胡乱华”真的是游牧民族的错吗?西晋贵族才是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晋五胡乱华有多可怕,五胡乱华是正史吗,谁灭了五胡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些游牧民族是不是侵略者。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并非都是侵略,很多是被中原王朝吸纳了。东汉时期,南匈奴投靠汉朝,被安置在漠南地区,为汉朝守卫边疆。东汉末年,曹操将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是的南匈奴完全编入了曹魏政权。不只是匈奴,汉末各大军阀都将匈奴、乌桓、西羌等编入军队。也就是说,这些民族早已

  • 李渊实在是聪明绝顶,玄武之变后说了这话,不失体面又保住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渊为什么不怕玄武门兵变,李渊对玄武门之变的态度,李渊为什么没能控制玄武门之变

    这样只要登顶皇位,就可以号令天下的好事,自然会有很多人向往。所以在历朝历代都会发生一些起义自立为王,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皇位等等这样的事情。而说到宫廷政变的话,相信大家对唐朝初期的玄武门之变是比较了解的。在这次宫廷政变之后,李世民成功从他父亲李渊手中夺取了皇位。兄弟之争,李世民决定夺太子之位在隋朝末年起

  • 司马家族一统三国后,晋朝灭亡为啥如此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朝被灭后司马家族子孙去哪了,司马家族统一三国后干嘛了,三国统一后司马家族是怎么灭亡的

    西晋王朝的灭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司马炎建立西晋政权以后,司马氏族分封诸侯,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由于诸侯势力的增大,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到了中央政权无法控制的地步。二是司马炎没有选好继承人,把皇位交给没有任何能力的司马衷,由于司马衷不能治国,一切都由皇后贾南风说了算,由于贾南风的乱国。导致了八

  • 武则天要杀袁天罡,为了活命袁天罡说了8个字,谁知一语成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下令处死袁天罡,武则天怎么处置袁天罡的,武则天为什么关押袁天罡

    然而,古代的预言家也常常会因为他们的职业而深陷危机,我国唐朝的袁天罡便是这样,袁天罡对唐朝未来的国运预测便一度惹恼武则天,武则天曾想杀袁天罡,为了活命袁天罡说了八个字,谁知竟一语成谶!袁天罡出生于唐朝,历经三代帝王,是李世民和武则天时期的人。他从小便酷爱玄学,这也使得他后来在预言领域能够出类拔萃。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