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出巡路边吃瓜,对瓜农赞不绝口,回宫路上却突然下令:处死他

乾隆出巡路边吃瓜,对瓜农赞不绝口,回宫路上却突然下令:处死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273 更新时间:2024/3/27 1:22:42

在古代中国,皇帝代表着权力的最高者,不只是掌握着国家的所有财产和事务,连其余人的生命也在皇帝的手里,生杀大权说杀就杀,于是就催生了帝王心术这个词。

中国古代历史几千年,朝代的更替,皇帝数量竟有四百多位。这四百多位皇帝中掌握实权的占多数,但无论哪朝哪代,这些皇帝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伴君如伴虎”。

无论是看起来十分和善的皇帝,还是历史上名震天下的皇帝,比如汉武帝刘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等等,这些皇帝只要站在权力的顶端,手上势必会沾染不少鲜血,就连乾隆皇帝也不例外。

乾隆皇帝

说起乾隆皇帝不得不提他的老父亲雍正,因为和雍正相比乾隆皇帝的命实在是太好了。乾隆皇帝本名叫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雍正比较宠爱的贵妃,弘历生下来更是受到康熙帝也就是弘历爷爷的喜爱。

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和他的父亲雍正相比,他没有这么多的兄弟,康熙有二十四个儿子,雍正排行老四,而康熙在位的时间又很长,所以儿子之间为争夺皇位掐得你死我活,更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九龙夺嫡。

雍正从小是爹不疼娘不爱,为了争夺权力不被人踩在脚下,非常地努力。而乾隆则完全不一样,一是雍正的儿子本来就少,夺嫡就没有这么激烈,再加上弘历生下来就很受康熙皇帝的喜爱。

据说,在康熙六十年的时候,康熙去雍亲王府第一次见到弘历就对这个孙子非常喜欢,之后更是把弘历接到了自己的身边亲自教养。

而雍正更是在弘历十三岁的时候直接把弘历当作自己的继承人,在雍正当上皇帝后,雍正就亲自立书写了密旨,将弘历立为储君,把密旨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

可以说弘历的皇帝之位根本不需要他自己费心争取,自己的爷爷和父亲早已经给他准备好了。除了给他准备好了皇位,康熙帝平定准噶尔、收复台湾更是为乾隆扩大了疆土。

而雍正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工作狂,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自己还非常的简朴,给乾隆帝积攒下来不少的家业,乾隆帝接手的是自己祖父和父亲两代人努力的成果。

因此,乾隆这个皇帝职位做得很是轻松,加上他自己也有能力,更是开创了康乾盛世,将中国的实力带到了国际顶峰,而乾隆皇帝也是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和最长寿的皇帝。

遇见瓜农

乾隆皇帝所处时代国库充沛、边疆稳定还没有内忧外患,他不用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努力工作,于是乾隆帝非常喜欢做别的事情来充实自己,他很喜欢写诗,虽然水平很一般也没有什么有名的诗句留下,但据记载他一生写过5万多首诗。

还有一件事他也很喜欢做,那就是南巡,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喜欢旅游。不过乾隆身为皇帝,当然不是单纯地出来玩耍,乾隆一生曾经六下江南,主要是为了视察国家的情况,比如说水利、民情、官僚等等,这一点就是效仿他的祖父康熙皇帝,观察民间百态。

为了便于观察人民的生活,乾隆帝很喜欢穿便装微服私访,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根据史料记载,有一次乾隆带着几个侍卫微服私访,当时是夏天,天气比较炎热,乾隆和侍卫走了一段时间后,因天气炎热非常口渴,乾隆便命令侍卫去寻找水喝,侍卫找了一圈没有找到水源,但发现有卖瓜的瓜农,便回来禀报,乾隆听后便决定去买西瓜。

等乾隆过去后发现瓜农正在睡觉,侍卫本来想喊醒瓜农但乾隆没让,等瓜农起来后看见有人要买瓜便急忙杀瓜,乾隆在吃瓜的时候和瓜农聊天,发现瓜农对答如流、一针见血。

即使问瓜农民生和官场的问题,瓜农也能回答得不错,乾隆觉得这是个人才,便问瓜农愿不愿意做官,瓜农说不愿意,觉得官场黑暗。

乾隆听到这个回答并没有不高兴,眼看天色已晚便吩咐侍卫回去,一行人就和瓜农道别然后离开。

处死瓜农

乾隆和侍卫没走多久,乾隆就停下来给侍卫说要杀掉瓜农,侍卫虽然十分纳闷但这是皇帝的命令只能听从。侍卫去找瓜农时发现他早已经没有了人影,侍卫只能回去复命,乾隆听到这个消息,也只能苦笑几声带着人走了。

可能是瓜农早已经看出来乾隆的地位不一般,自己还说了有关官场的坏话,觉得自己会引火烧身,于是就赶紧逃走了。

至于乾隆为什么想要杀掉瓜农,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在乾隆中后期,民间出现了反对朝廷的白莲教,白莲教的一些指挥者正是民间的读书人,乾隆估计想要把瓜农当作人才使用。

但瓜农拒绝后,乾隆觉得如果他讨厌做官,却因为朝廷黑暗而参加了白莲教,这不是对国家有威胁吗?于是想要杀掉瓜农。

不过幸好瓜农运气不错,逃过一劫,乾隆也没有继续追杀,乾隆看到一个有能力的瓜农,就会想到这么多可能性,可见帝王心是无法揣测的,更可怕的是皇帝拥有至高的权力去杀人,如同踩死一只蚂蚁这么简单。

所以说无论古代中国在国际地位多么的崇高,经济多么地发达,但对于普通的劳动人民来说不过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而已,获利的永远是那些权力者。

更多文章

  • 乾隆问武将想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位,一个要美人,结局却天壤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皇帝问武将要何赏赐,乾隆有赏赐过日本人东西吗,乾隆官位排名

    这是两千多年封建帝制,无数的君王和臣子共同诠释出的一条铁律,无人敢反对,也无人能反对,无论功劳再大,能力再高,只要惹了皇帝不高兴,那么下场便好不到哪去。当然也有些开明的君主,能听得见去逆耳的忠言,也能在当上皇帝之后,依然重用功臣,可是这样的帝王毕竟是太少了。纵观封建帝制时期,没杀过功臣,能与臣子同享

  • 八国联军抢走的“永乐宝剑”,如今价值超10亿,英国人却拒绝归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就拥有一把被后世誉为“15世纪中国剑之巅峰”的宝剑,这把剑铸于1420年,剑刃锋锐,削铁如泥。它长约90厘米,剑刃76厘米,重1.3公斤,在形制和纹饰上极具东方特色,如今的人们称之为“永乐宝剑”。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位共22年,期间亲征蒙古,派遣郑和下西洋,使得大明

  • 吴越:五代十国之一,疆域狭小,却存在了7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越全盛时期最大版图,五代时期吴越最大疆域,吴越国五代的历史事件

    一首先,对于吴越来说,第一任君主为钱镠。根据《旧五代史·钱镠传》等史料的记载,唐朝末年,各地的叛乱频繁。在此背景下,钱镠致力于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在唐朝末年,钱镠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从而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对此,在不少历

  • 玄武门政变,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为何还要强占他的妻子杨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599年,他在宣武门外发动政变。太子李建成和在夺嫡过程中支持太子的李元吉同时被杀,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将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杀害。可为什么去把他的妻子杨氏强行纳入后宫呢?从太宗采纳魏征的建议,昭告天下诚信和解的举动来看,将杨氏纳入后宫,很有可能是为了拉拢杨氏家族来支持真光政权,杨氏出身于关陇贵族家中

  • 李世民不敢杀李元吉和李建成的老婆,却为何敢霸占?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元吉为何帮助李建成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的关系,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三兄弟

    李建成的正妻是郑观音,出身于名门望族荥阳郑氏,可能很多朋友对荥阳郑氏不是很熟悉,但在史书上记载“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士族,北魏隋唐时期,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由此可以看出郑观音的“娘家”地位之显赫。《郑屋塅·荥阳郑氏族谱》更是

  • 唐太宗李世民为人大度,为啥跟父亲李渊的头号功臣恩怨情仇15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和李渊谁功劳大,真正的李世民和李渊是什么关系,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上位的

    公元617年,曾经强盛无比的大隋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对外,面临着东突厥的背叛与侵袭;内部,以瓦岗军为代表的农民起义遍地开花。面对已然到来的大乱,但凡头脑清醒的有识之士都在考虑如何安身立命、进而化危机为机遇。当时,北方的晋阳(太原)是抵御突厥入侵的大本营,镇守在此的是隋炀帝的表哥、当朝唐国公、晋阳留守—

  • 为何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2年无子嗣?只因她有一缺陷,令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为什么嫁给李世民父子,武则天是几岁嫁给李世民的,武则天为何没为李世民生育

    不过,李世民一生一共有14个儿子,21个女儿,加在一起一共就是35个孩子,在子嗣上面,他也对得起先祖,为家族开枝散叶了,但是这35个孩子中,却没有一个是他和武则天的孩子,陪伴李世民十余载之后,27岁的武则天再次入宫,成为李治的嫔妃,先后为他生下了6个孩子。当年李世民纳武则天为才人的时候也才四十岁,而

  • “五胡乱华”真的是游牧民族的错吗?西晋贵族才是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晋五胡乱华有多可怕,五胡乱华是正史吗,谁灭了五胡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些游牧民族是不是侵略者。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并非都是侵略,很多是被中原王朝吸纳了。东汉时期,南匈奴投靠汉朝,被安置在漠南地区,为汉朝守卫边疆。东汉末年,曹操将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是的南匈奴完全编入了曹魏政权。不只是匈奴,汉末各大军阀都将匈奴、乌桓、西羌等编入军队。也就是说,这些民族早已

  • 李渊实在是聪明绝顶,玄武之变后说了这话,不失体面又保住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渊为什么不怕玄武门兵变,李渊对玄武门之变的态度,李渊为什么没能控制玄武门之变

    这样只要登顶皇位,就可以号令天下的好事,自然会有很多人向往。所以在历朝历代都会发生一些起义自立为王,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皇位等等这样的事情。而说到宫廷政变的话,相信大家对唐朝初期的玄武门之变是比较了解的。在这次宫廷政变之后,李世民成功从他父亲李渊手中夺取了皇位。兄弟之争,李世民决定夺太子之位在隋朝末年起

  • 司马家族一统三国后,晋朝灭亡为啥如此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朝被灭后司马家族子孙去哪了,司马家族统一三国后干嘛了,三国统一后司马家族是怎么灭亡的

    西晋王朝的灭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司马炎建立西晋政权以后,司马氏族分封诸侯,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由于诸侯势力的增大,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到了中央政权无法控制的地步。二是司马炎没有选好继承人,把皇位交给没有任何能力的司马衷,由于司马衷不能治国,一切都由皇后贾南风说了算,由于贾南风的乱国。导致了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