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说“元以宽失天下”,那么元朝的政策到底有多“宽”?

朱元璋说“元以宽失天下”,那么元朝的政策到底有多“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14 更新时间:2024/2/7 8:29:39

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

这些话都是在《明太祖宝训》里记载的,是朱元璋本人亲口所说。身为统治阶级的核心,朱元璋本人都没有起到抹黑前朝的带头作用,臣子们自然也不会再去刻意摸黑。但是话说回来,朱元璋说元朝亡国是因为管理太宽松,那么元朝到底宽松到了什么程度呢?又宽松在哪里呢?

首先,在继承制度上,元朝皇室并没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继承制度。不像汉人根据宗法制而来,实行了几千年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一样有规矩可寻。元朝皇帝的继承制度还是沿用蒙古帝国的老一套,以至于每次权力过度都无法平稳实现。蒙哥汗死后,具备合法继承权的阿里不哥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汗,但忽必烈也自立为汗。双方围绕汗位继承权进行了4年的内战,直接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分裂。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努力接受和学习汉文化,但在继承制度上,却依旧保留着落后的草原习俗。元朝除了忽必烈之外,后来的多位皇帝,平均寿命竟然只有32岁不到,远低于中国皇帝39岁寿命的平均值。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权频繁变动,天下也将会动荡不安。元朝在继承制度上面的“宽”,说白了就是在政治制度上的不够完备。不仅仅是政治制度,元朝在经济制度上的“宽”更加致命。

在消灭南宋抵抗势力后,元朝为了拉拢南方地区广大的汉人,采取了宽松的经济政策:自唐以来,江南号为殷富。宋时亩税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税无过亩三升,吴民大乐业,元统、至元之间,吴中富盛闻天下。元朝将赋税下调70%是个什么概念?纳过税的人都知道。相比于民族立场,老百姓更加在乎自己手里的饭碗,反正谁当皇帝都得交税,那为什么不接受一个税交得少的皇帝呢?

从这一点上来说,元朝统治者对南方地区的汉人百姓的确很“宽”,但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原本是一番好意的低税政策,被那些地方官吏给搞砸了。他们按照自己的需求,在朝廷摊派的赋税上加征。朝廷不是只要3升吗,我就收他个5升,3升归朝廷,2升归自己。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在天下大乱之时,地方官吏层层克扣,导致了蛋糕不够分。所以为了让蛋糕变大,只能进一步压榨老百姓。

清朝有位著名的敛财能手和珅,他曾提出实行议罪银制度,也就是被判了刑的犯人可以缴纳相应的罚款来抵消惩罚。其实和珅的这个思路,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上层贵族即便是犯下了杀人的罪过,只要罚款到位啥事没有。所以明朝有官员说:“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缓驰而不知见也。”没有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怎么能够让犯罪之人畏惧犯罪成本呢?怎么有限的遏制犯罪行为呢?

所以朱元璋口中所说的“元以宽失天下”中的“宽”字,并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宽松”。元朝的这种“宽松”,说白了就是法律制度不健全。和西汉初年为了恢复国力所实行的“无为之治”不同,以文官统治的汉朝各项制度相当完备,国家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掌握的。如果把历代汉人王朝的治理比作是在草原上牧羊,制度就像是一道栅栏,羊群只能在牧羊人划定的范围内吃草。

元朝治理国家同样是放羊,也确确实实有栅栏。但是元朝的栅栏不是这里少了一截,就是那里有个窟窿眼。羊群不仅可以在划定的范围之内吃草,还能够随心所欲地走出这个范围,但元朝统治者却认为:只要羊群还在草原上就行,其他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历代汉人王朝的统治,如果说宽厚的,这只不过是这个栅栏围得比较大而已,但它始终存在。

更多文章

  • 西湖三杰中岳飞、张煌言死于杭州, 于谦死于北京为何也会葬在杭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飞于谦张苍水遗言,岳飞于谦同列西湖三杰,于谦张煌言

    西湖美景 岳飞,大家很熟悉,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率领“岳家军”为南宋朝廷抵抗金军南下,是整个南宋王朝的定海神针,而且岳飞还率领军队北伐,打到离故都开封只有几十里的朱仙镇,大败金兵,正欲收复开封时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后来岳飞被秦桧等奸臣诬陷,被宋高宗下令打入大牢,后岳飞被杀害在风波亭。岳飞死后,狱卒

  • 都说明朝亡于满清之手,其实都错了,明朝是亡于一大批残疾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灭亡是因为满清强大吗,明朝是被满清灭亡的吗,明朝为什么毁在太监手里

    那么,为何会造成这样的现象?这其实是政权制衡带来的“病毒”。有人整理过,东汉后期,唐朝后期,以及王振当权到明朝被清取代,这三个宦官当政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最为黑暗的时代。论势力和“凶残”,明代的宦官,其实,还比不过东汉和唐朝的宦官,他们甚至能控制皇帝的上位和生死。明朝时期,从永乐王朝开始,宦官就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单单忘记此人,结果在15年后被夺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真实故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

    然而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病变”,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派遣心腹士兵,到处去散布传言“契丹与北汉一起打过来啦,我们快逃命吧”,正所谓三人成虎,一句谎言说很多遍就会有人相信,何况是很多人一起说呢?以至于当时后周的宰相范质等一帮文官也人心惶惶,在没有收到准确情报的情况下,就请命皇帝派遣赵匡胤

  • 北方风大不适合火绳枪?明代北军为何钟爱三眼铳,排斥鸟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眼铳是火绳枪吗,明军三眼铳对战火绳枪,鸟铳与三眼铳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字数:4203,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一直以来,许多人依据何汝宾《兵录》中“鸟嘴宜南而不宜北”的论断,认为明代北军不推广鸟铳,是因为地理气候原因以及北军面对的敌人与南军不同。但这个观点可以说相当荒谬。若是由一个未经战阵的文人提出来倒也正常,可这偏偏是由何汝宾这位久

  • 宋孝宗给岳飞平反,纠正宋高宗的做法,当时宋高宗为何不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岳飞这一位历史人物,相信大家就算不是非常的熟悉也至少是有所耳闻。而每当我们提到岳飞之时,便会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个害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的秦桧。然而实际上秦桧可能只是当时被统治者所利用的棋子罢了。被认为是秦桧杀害岳飞父子的背后原凶的人,是宋高宗赵构,他是宋朝的第十个皇帝,同时南宋的第一个皇帝。这位活到了

  • 告发朱元璋,为何那么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谁告发朱元璋,朱元璋为何三次屠山东,为什么告发朱元璋那么难

    我这到底是留还是走?是漫无目的地再次化缘,还是去投军?签抽数次,留与走皆不吉,唯投军乃吉。但此时的朱元璋,觉得投军太危险啊,一个不小心,命都没了。稳当人办稳当事,《太祖实录》记载:尽管上天的指示已很明确了,朱元璋仍未能下定决心,仍在“固守以待”,直到收到了一封信。(朱元璋剧照)有人说,这信是汤和写来

  • 武则天和朱元璋 谁才是汉字大写数字的发明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朱元璋关系,武则天与朱元璋挺像的,武则天自创的18个汉字

    一项发明专利,两个皇帝,该给谁呢?要想断好这桩官司,其实很简单。朱元璋是明朝的创始人,在这家公司成立前,他忙着要饭造反,不可能考虑反贪的事。如果在明朝之前出现汉字大写数字,那即可说明这些大写数字不是朱元璋发明的。鉴于目前声明这项专利的只有两人,结果就很明显了。其实,关于汉字大写数字是不是朱元璋发明的

  • 治理官员贪污腐败,光杀一儆百根本行不通,不信看朱元璋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由此可见,它的诞生绝不是偶然,有时代的影响,也有朱元璋个人的烙印。明朝建立之初,社会动荡,刚刚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片百废待兴的景象。为了尽快稳固政权,恢复国家各地的生产秩序,朱元璋以无情的大规模屠杀、严苛的法令和严酷的刑罚,来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地方豪强。之所以采取如此铁血的手段,有两个

  • 明朝神秘人物记:到底有没沈万三? 通过一字、两铭来辟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明朝巨商沈万三有多重身份,除了富商外,其还是远洋贸易的先驱,茶马古道的开拓者,当年奢香夫人在黔南的财政师,亦是武当张三丰祖师的著名俗家弟子。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有历史记载的,还有坊间传说的不一而足。据江南民俗文化学者刘冻教授①多年长期实地研究和对地方志、正史及相关遗留建筑实物、沈氏后裔家谱的细致

  • 清平乐中的宋朝究竟是怎样一个王朝 专家为什么说宋朝是最斯文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平乐是宋朝的吗,清平乐开启宋朝极至美学的时刻,清平乐宋朝出现的文人

    在汉朝和宋朝以前,改朝换代是用武力征讨的形式,新朝的皇帝都是前朝的敌人,新朝和前朝之间没有继承关系,而汉朝和宋朝之间,中间则是出现了许多内部的禅让制的改朝换代,新朝的皇帝就是前朝封王封公的权臣。那么,在为什么宋朝之后就为什么没有出现过这种内部禅让制的形式呢?这就应该归功于宋朝的文官制度,因为宋朝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