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要请一个名师来教导,找来找去之下,他找到了宋濂。此人1310年出生,从小十分聪明,记忆力很强,有神童之称。闻人梦吉、吴莱等人是他的师傅,宋濂尤其精通五经,在学识上就连刘基也夸赞不已。早年元朝就听说过他的名声,邀请他去担任翰林编修,但宋濂拒绝了。他的心里只有著书,他在那个年代也可以说是学富五车的人物。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说要给朱标找老师的时候,李善长就推荐了他。
宋濂这下无法拒绝,于是跟着刘基、章溢、叶琛一起去见了朱元璋。十月,他奉命给朱标讲授五经,宋濂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他为人特别的谨慎。就拿他明朝建立以后的事迹来说,某天,他跟客人喝酒,朱元璋在登基之后就设立了锦衣卫,专门替他监督朝臣。这次,他就让人监督宋濂,第二天,他就问宋濂,昨天喝酒了没有?跟谁一起吃了什么啊?
宋濂留了一个心眼,明白自己必须说实话,听到他如实回答,朱元璋才说,你没有骗我。还有一次,朱元璋不知是不是给他下套,让他跟自己谈论一起大臣们的好坏。这事可不好办啊,一是不知道那些人在朱元璋心里究竟如何。二是要说实话,就像在别人背后打小报告一样,那些人倘若知道了,还不记恨他。但皇帝问话也不能不说,他想了一个很巧妙的回答方式。
只挑了几个大家都知道的好大臣来说,朱元璋问他原因,他就说,我跟好的大臣结交,所以了解他们。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他得先谨慎的解决当朱标老师的事情。都看的出来,朱元璋很重用这个长子,如果将来朱元璋登基,朱标搞不好就是未来皇帝。重要问题就来了,朱元璋的脾气有些不好,他这么珍爱这个儿子,能打吗?
想着想着,他还是决定问一下朱元璋,好了解一个度。根据史料记载,他是这样说的:小儿顽劣,能训乎?朱元璋听了这话就笑了,老朱同志没读过多少书,可他是干大事的人,眼光自然长远。疼爱儿子是一回事,教育是另一回事,将来还指望他有出息继承自己的位置呢。这个宋濂几次被别人邀请做老师都没同意,这次好不容易被自己请过来了,自然是想让他好好教朱标。
于是他跟宋濂说了四个字,那就是:不死即可。这下,宋濂才算是放心的教育朱标。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标被立为皇太子。只可惜这个学生也没比老师活多久,洪武十四年,宋濂病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因病去世。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宋濂还是朱棣的老师。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