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宫中最神秘的地方,也是清朝最具权威的地方,只有皇帝才能居住

故宫中最神秘的地方,也是清朝最具权威的地方,只有皇帝才能居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22 更新时间:2024/1/25 6:11:25

也许是为了保证皇帝办公能有一个更加寂静的环境,养心殿的建筑整体就是一个封闭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呈一个“工”字形,分为前、后两殿。

前殿内正门处很开阔,往里走共分为三个房间,用黄琉璃做成的瓦顶,在前面接了六间小舍。在明间设置了皇帝坐席,上面悬挂着由雍正皇帝书写的“中正仁和”牌匾。东边暖阁是当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西边暖阁被为了数间小房。后殿东为“体顺堂”,西为“燕禧堂”,是皇帝和妃嫔们居住的寝宫。

目前,故宫博物馆正在进行针对养心殿的大修工作,是该殿百年来的首次维护,准备在今年全面完工。到时候,养心殿将对外开放,并将面积扩大到整个殿的60%,同时,跟现在的殿外观看不同的是,游客们到时候可以走进养心殿,进行内部参观,亲自到皇帝议事的地方,去感受一下帝王的威严。

经常看清宫剧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养心殿不光有办公的作用,还是皇帝自己的寝室,更是封建时期皇权的中心所在。此外,很多人对这个被皇权笼罩的地方甚是好奇,想知道皇帝的“地盘”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说养心殿的前世今生。

在紫禁城内,养心殿位于内廷,在乾清宫的西侧,始建于明朝嘉靖时期。

最开始,这里并不是皇帝的寝宫,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名为“养心殿造办处”,主要是内务部专门用于处理皇帝造办事务的作坊。

到了1722年,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去世了,之后继位的雍正帝并没有搬到父亲的乾清宫居住,而是重新在西侧的遵义门内暂时修建了一个自己的寝宫,这一住就是两百多年。雍正以后的历代皇帝,都将这里作为了他们在紫禁城内的寝宫,一直延续到了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搬出皇宫为止。

而且,养心殿不光是皇帝休息、生活起居的地方,同时,还是他们在紫禁城内非常重要的办公地点。每天,皇帝早上一起床,吃过早饭之后,就要到养心殿去跟群臣商议政务,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上朝”。而早朝过后,皇帝如果还有一些事情没有讨论完,还可以到前殿的西侧,找自己的政治亲信、各路文臣等,单独在这里讨论事情。

如果,想单独召见某个人,也是在这里进行。这个时候,就连身边的太监也要退出殿外,因为,洽谈是非常秘密的事情。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养心殿与雍正年间设置的军机处,只有一墙之隔。所以,皇帝和大臣们进行军国大事商讨的时候十分方便,这也是皇帝们喜欢在这住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工作完成之后,养心殿就转化成了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处理皇帝的生活起居事宜。在这里,珍藏着皇帝们的各种古籍、字画、诗作、文章等,其书房名为“三希堂”,还有供皇帝礼佛之用的秘密佛堂。同时,在殿内还设置了一个小后厨,主要给皇帝随时制作一些小糕点、食品等供其享用。

总之,养心殿就是皇帝处理公务和个人居住的地方,殿内的设置都以方便皇帝公私生活为主。此外,养心殿作为皇帝们在紫禁城中的权力中心,是皇权的象征,具有核心地位。因为,其拥有办公的功能,所以,在这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车轮,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件。

1839年,道光皇帝曾经在这里,与林则徐一起划定了禁止鸦片的秘密方案。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两宫大臣们在这里彻夜坚守、布局,商讨剿灭太平军的军事方案,并最终得到了他们心中期待的“捷报”。晚清时一些与西方列强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大部分也是在养心殿商讨后最终同意的。

到了1912年,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这里宣读了《退位诏书》。至此,统治中国268年的大清王朝彻底覆灭,同时,也标志着一个中国新历史纪元的开始。在清朝历史上,顺治乾隆同治三位皇帝,都是在养心殿的龙床之上驾崩的。

虽然,早在1860年就有过紫禁城的摄影作品,但是,之后的四十年间,摄影师们的镜头几乎没有再出现在这座皇城之内。一直到八国联军占领皇城之后,紫禁城的影像资料才开始被大量留存了下来,其中,1900年、1922到1924年,这两段时期的照片资料最多。

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养心殿历经多年风雨的变化,以及岁月流转,时代更迭给这座“老城”带来的改变。

其实,养心殿不仅装载了史书上记载的各类大事记,还见证了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更见证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命运历程。在中国历史上,这座不会说话的建筑,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史料,在历史文化甚至是中国的文化领域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

【《清世宗实录》、《大清会典》、《清史稿·本纪九·世宗本纪》】

更多文章

  • 大清灭亡后,14万皇族去哪了?多数人从事这一行业,现在仍然吃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灭亡后皇族去向,大清灭亡后满人都去哪里了,大清灭亡时皇族去哪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它的存在时间比较特殊,上承封建下启民国,它的过渡相较于其它封建王朝来说更为平稳,流血事件也极少。大清王朝的灭亡属于“和平式”灭亡,革命军与清朝统治者进行谈判,而后清宣统皇帝昭告天下宣告了清朝灭亡。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每年还拨款来供清朝皇室生活,并

  • 大清为江山永固,对后宫做了一残忍决定,生过孩子的嫔妃苦不堪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清王朝嫔妃,大清江山永固,清朝建立后就制定了严苛的宫规

    老百姓普遍认为阿哥是幸运的,一定是前世积福才能托生到帝王世家。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皇子们连被父母抚养长大这样的待遇都享受不到。除了清朝之外,历史上大部分封建王朝的皇子均由生母养大。唯有清朝“特立独行”,致使皇子与生母被硬生生地拆散,母子仅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段相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让我们就这个问题

  • 贪官和珅冒死提出一个建议,却差点被抄家,专家:落后世界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电视剧和珅抄家,和珅被抄家砸开柱子

    和珅曾经向乾隆皇帝冒死提了一个建议,被后来的专家学者们,认为那是和珅才华与眼力最为杰出的一次表现,但是却被乾隆皇帝给拒绝了,而乾隆的那一次拒绝也被人们认为那是满清落后于世界的开始。 那是在1793年的时候,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实力迅速壮大发展,由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水平飞跃,以及

  • 慈禧特邀此人唱戏,但此人却染上了一个恶习,慈禧知道后立马特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京剧原本只是地方上的戏曲,进入京城后,被一代又一代的名角删繁就简,日益趋向成熟。与当时其他的艺术门类相比,戏剧占有绝对的优势。余派、马派、谭派等名角名动京城

  • 清朝作家潘伦恩,记述的2则奇闻异事,让人胆寒都是他所见所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书中有两个奇幻的故事,让人不得不相信劫数的说法,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有两千年都处于封建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思想封建落后,所以人们坚信鬼神论,古代很多著作中都有鬼神的记载。比如最古老的《山海经.大荒经》中记载:“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我们是炎黄子

  • 鳌拜之死,其实是孝庄太后用的一计,鳌拜太蠢根本就没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鳌拜与太皇太后关系,鳌拜为什么能掌握朝政大权,鳌拜跟孝庄太后有关系吗

    这也流露出皇太极已为他年老体衰而不安了。一年之后,皇太极英年早逝,临终前并没有说明继位之人。按照惯例,皇位应该由六岁的福临来继承。可是,多尔衮并不甘心,身为皇太极的弟弟,他对皇位也垂涎已久。当时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多尔衮理应掌握着主动,无奈皇太极的势力仍然很大,他们据理力争,甚至不息拔出刀子在多尔衮面

  • 清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挥霍完万贯家财后,晚年靠拉车维持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铁帽子王及后人,清朝铁帽子王有兵权不,清朝王爷拉车

    在封建社会,要说生活最为富裕的群体,那便是封建官吏,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范进中举》一文便可以看出古代封建官僚制度有多么腐败,古时候最赚钱的“行业”并不是从商,而是做官。在有些朝代,甚至对官职官位明码标价,有钱人花钱买官,然后用最短的时间捞回成本,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少的“巨贪”。在清朝

  • 清朝灭亡已有107年,14万皇室成员怎样了?从事这一行业的比较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灭亡14万皇室都去哪了呢,清朝灭亡后皇室的人去哪了,清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

    在入主中原前,满清人口的总数是比较少的,后来清军入关,定居中原并安稳四方,随着时局的稳定,人口也开始不断增长。天下太平后,人们安居乐业,直至晚清时期,清朝的皇室成员已经高达14万。清朝朝廷每年还需要拨巨款来供皇室成员吃喝玩乐,而大部分钱财都是压榨百姓得来的,无异于吸食百姓血汗。清朝灭亡后,14万的皇

  • 为什么说:洪秀全的女人过得生不如死?看他的数字化管理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对洪秀全评价,历史上洪秀全是怎样的一个人,洪秀全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结果,由洪秀全带领的起义军,在攻克了南京城之后,便丧失了继续征战的斗志。之后,坐拥半壁江山的他,开始关上天王府大门,独占着自己的天子之位,全身心的打造自己的幸福天堂。在南京的11年里,洪秀全几乎没有出过城,仅有的一次还是好几十个人一起抬着轿子,送他出宫去探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不少人

  • 慈禧晚年进行了一场豪赌,结果,让满清的寿命又延续了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临死前干了三件事,慈禧晚年是如何过的,满清慈禧太后统治下的中国

    因为,在汲取了辽金过度汉化(汉化以至于到了文弱的地步)以及蒙元过度排斥汉化(民族阶级压迫)的两极化趋势之后,满清采取了这样的一种路线:积极延揽汉族知识分子,但与此同时,并不放弃满洲旗籍集团的政治多数地位,只给汉族以表面平等(部院台主事官员满汉各一员,中基层地方官吏用汉人),而不愿也不能给汉族以实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