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曾经向乾隆皇帝冒死提了一个建议,被后来的专家学者们,认为那是和珅才华与眼力最为杰出的一次表现,但是却被乾隆皇帝给拒绝了,而乾隆的那一次拒绝也被人们认为那是满清落后于世界的开始。
那是在1793年的时候,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实力迅速壮大发展,由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水平飞跃,以及广大海外殖民地源源不断地流入原材料,英国生产的商品与日俱增,其资本家以及政府都迫切希望能够获得更加广大的市场。
英国本土的英伦三岛市场相当有限,哪怕是带上了欧洲依然有所不够,于是英国人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看到了具有着辽阔土地与众多人口,以及在传说中极其富裕的满清。英国的马戛尔尼伯爵作为对华交往的外交特使,在1792年带领着英国的外交使团出发,于1793年8月到达北京。
马戛尔尼的这次来华,后来在史学界被公认为是中英两国早期交往中,最为重要的一次事件,而这次事件后来也给中国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中国在历史上长期领先世界的缘故,包括马戛尔尼在内的西方人,都认为满清是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国家,尽管英国本身已经非常强大,但是对于满清依然心怀敬畏。
马戛尔尼带着代表和平与友好的众多礼物而来,在这些礼物中,有着当时世界上技术水平最为高级的天文、地理仪器,这是因为英国人听说中国皇帝对天文很感兴趣(他们的消息过时了,对天文很感兴趣的中国皇帝是乾隆的祖父康熙;有着前膛枪与装备了110门火炮的军舰模型;当然还有众多的图书。 这些英国人精心挑选的礼物,既是向清朝皇帝示好,同时也是一种隐隐的威慑,尤其是那一张大部分疆域都属于英国的世界地图,以及杀伤力极为强大火炮,英国人原本以为这能够震慑住清朝皇帝,但是此时的乾隆已经84岁,对于这些新奇之物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当时完全没有太多反应,认为这又是一个“蛮夷小国”。
乾隆对英国人心存轻视,那么他对于英国人提出来的中英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开放通商口岸、制定固定公开的海关收税标准等要求,全都嗤之以鼻,认为蛮夷小国不能够与天朝上国平等交往,这个时候是和珅站了出来,冒死向乾隆皇帝提出一个建议。 和珅希望乾隆能够答应英国人的请求,至少是答应开放通商口岸的部分要求,结果却因此而被乾隆一通臭骂,还差点被抄家。马戛尔尼等人在无奈之下回归英国,从此对中国的印象大为改观,而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大门也就这么被乾隆给亲手推上,最终满清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惨败,才让满清统治者痛下决心与西方列强交流,而当时乾隆若是同意了和珅的建议,那么后来的满清大概会有另一种可能。